皖北解词︱吆唤,有偏,合着
皖北解词︱吆唤,有偏,合着
吆唤
方言读音:yǎo huan
简明释义:向遥远处高声呼喊。在公开场合败坏别人的名声。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这句一度在网上流行的话,于不经意间,拨动了不少人埋藏在心底的那根弦。
贪玩的贾君鹏,跟小伙伴们玩疯了。妈妈边寻找边“吆唤”而不见。有人听了,悄悄地告诉贾君鹏。旧时颍淮乡间,很多孩子不都是那玩心不退的贾君鹏吗?
彼时的颍淮大地上,大人“吆唤”孩子,孩子也经常“吆唤”大人。农忙时节,大人一早就下地劳作。主妇们做好了早饭,总要打发孩子,“吆唤”他们吃饭。通常,孩子站在家后的高处,朝着大人干活的那个方向,扯着嗓子反复高声呼喊:“俺XX——来家吃饭——”。那声音,洪亮,悠长,通常能听半个村庄的。今天回想起来,那该是农耕时代的经典一幕。
颍淮人在“吆唤”的使用上,有时候还赋予它些许的贬义。有那不讲情分的人,会因为一点芝麻粒的事情,就把人家的所谓短处,公开张扬。其张扬的方式之一,就是“吆唤”:见人就宣讲,没人也“吆唤”。总之,能把别人那些隐私类的东西,都抖搂出来。
当然,朴实的颍淮人,对这样“吆唤”人的作派,不认可。反而在主流的舆论中,对那“吆唤”人的人,看他不起。
有偏
方言读音:yóu piǎn,yòu piǎn
简明释义:颍淮农民吃饭时说给尚未吃饭人的客气话。
农耕时代的颍淮农民,土里土气。但他们之间的交往,也是彬彬有礼的。比如过去,他们常说“有偏”。
这个说法,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口中,读音略有差别。颍淮东部,即颍上县东方的人,多说“又偏”。西方的人,多说“有偏”。意思都一样,都表示一种客气。
这是“有偏”的常见场景:农家小院的堂屋里,有邻居在。吃饭了,主人家端碗、拿筷之际,总要“让(rǎng)”人家“搁这吃吧”。人家一定会委婉地拒绝,说“不(bǔ)了”。反复“让”过,主人开吃之前,会说“那有偏了”。意思是,“偏”了你,心里过意不去似的。
主人“有偏”在前,作为客人身份的邻居,还得能应得上后语。他通常说的是:“争礼,争礼”——显得我跟你争礼了似的,更加过意不去。如此,那一番彬彬有礼的客气,才能画上句号,才算圆满。
旧时,异乡人在颍淮农家,常见这样“有偏”的场面。他们一般都会很疑惑:这里的人怎么会如此客气,客气得过于讲究了。不错。那时,就连此地的年轻人,也会觉得反复“有偏”,有些做作了。但老辈人还是会“有偏”下去,还是会教导晚辈们学会说“有偏”。
也许,那一声声“有偏”,一声声“争礼”,是颍淮农民改善自己“老土”形象的一种努力?
合着
方言读音:hē zhuo
简明释义:享受了某种方便,或者能得到某样好处。
旧时大集体那会儿,颍淮的粮食收获后,要按照工分,一家一户分配的。但因为缺乏精确的计量,分配多是大差不差就行。有时候巧了,分到最后,他家本应分得50斤,剩下的该有六十来斤。管分配的人就会做主,都一股脑儿给他家了事。此时,别的人家尽管嘴上不说,但背地里往往会嘀咕:这回“合着”他家了。言语中,有羡慕,或者还有点儿嫉妒。当然,恨是没有的。
我这么举例,多少有一种沧桑感。那是太过久远的事情。不妨举个近一些的事例。颍淮乡村,某一个家族中,有人出头露面,当了村干部。别的姓氏的人家,通常私下里也会议论纷纷:这样就“合着”他们了。那意思是,一个家族的人家,都可能跟着沾光。或者弄个低保吃,或者超生了能少罚点款,或者遇到啥事情能有人帮腔。总之,方便以及好处,他们都能“沾边挂角”。
互联网上一度流行“羡慕嫉妒恨”。这个五字短语,紧凑、复沓,撩拨了社会转型时期的某种情绪。我觉得,它跟过去颍淮人说的“合着”,有暗合之处。但又有明显的不同。“合着”始于羡慕,止于嫉妒。宽厚、淳朴的颍淮人,无论如何想不到,把它往恨的方向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