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闲笔(二)
清明闲笔(二)
这个春天,又读完一本汪曾祺,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的纪念珍藏版,《慢煮生活》。这题目一看就知道完全是编辑的噱头,汪老的那个年代从来不说什么快啊慢的,只有非常现代的现代人,才会觉得“慢”的受用。算来我已读过五本汪曾祺了:四本散文,一本小说。因是不同出版社的结集,内容多有交叉重复之处,读来几乎多为再读甚至三四读,但还是舍不得匆匆做走马观花;曾经不甚会心之处,此番豁然开朗,随手又是七八页的手抄摘记。
汪老除了喜欢庖厨之事并做炊馔下饭之文,也很擅长写植物,写四季。去年夏天在凤凰读书公众号上读到他的《夏天》,让我记住了粗粗大大品格不高的栀子花,那时,正好一墙之隔的醉白池公园里的栀子花开得张牙舞爪,每次从树下走过,我都会重复一遍“香得不要脸”,其实,汪老原文是这样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的,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丢开栀子花,我要留意枸杞了。我家楼上花坛里就有,尽管苗株细弱,不指望能开成“通红通红礼花似的喷泉似的”。且不说养生的油盐枸杞芽,我单要看看枸杞花。十多年前暑假回故乡的老家,老家院子里种了一棵枸杞树,成串的红,晶莹透亮的宝气,惹得鸟儿成群结队来偷嘴。爸爸午睡才醒,披了衬衫就往外走,一推纱门,只听得呼的一声,鸟儿惊飞。后来,那一树枸杞都被我摘了下来给爸爸泡酒了。唉。想起如在眼前,爸爸已往生逾两载矣。我从来都不记得枸杞开过花,汪老说枸杞“开淡紫色小花,谁也不注意”。
一茶一饭过一生。汪曾祺谈吃的多,谈喝的少,却很有气势,因为是西南联大时期的各式各样的泡茶馆,比一本正经地喝茶内涵参差富有情趣。那段抗战岁月在汪老心中最终沉淀下这一句“一束光阴付苦茶”,真的再贴切不过。而泡茶馆不纯是为了喝茶,一方面是读书做文章,另一方面也是读社会读人生。他回忆联大岁月的文章篇篇都很动人,不论谈及当时的生活条件,还是怀念昆明的一草一木,以及同学师生的战时友谊,读来总让我的心软软的。
这本《慢煮生活》精装收藏版配了汪老手绘的插页,写意之间氤氲着浓稠的生活气息。他是职业作家,但他说,一个人不能从早写到晚,那样就成了一架写作机器,得有点业余爱好。他说自己的业余爱好是写写字,画画画,做做菜。我的业余爱好是读读书,写写文章。接下去要读丰子恺了,应该是第三本丰子恺,先头已读过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