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老想看手机,是无意识的思维结果
文/陈根
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持续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电视、电脑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电话、手机、互联网几乎取代了原来的书信、电报,人们的通讯时间大大缩短;信息技术使民族、国家界限模糊、人类走向全球化。但是这些看似给人类带来便利的科技产品同时也在腐蚀着人类的生活。
于是,当人们打开百度想要获取一些信息时,却不自觉的被它推送的无关新闻吸引而浪费了几十分钟;当人们计划工作学习却总是忍不住看着微信生怕错过别人发的信息。
这些电子产品的使用,本来是为了把人们自身从耗时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从而让我们有更多时间来创新、创造和娱乐。但人们却慢慢淹没在了电邮、推特、点赞、推送通知的汪洋大海之中。每周的时间都在以分钟、小时、天为单位悄无声息地流逝,而在线世界也越来越把物质世界转变为一个分心上瘾的世界。
为了探究数字分心的成因,人们往往从理性行为的角度讨论,研究有意识的、理性的行为因素与数字分心的关系。而最近一项最新的研究认为,人们或许还可以从自动化思维的角度,将数字分心看做人们无意识、无目的思维结果。也就是说,数字分心,可能不仅是一种理性选择的行为,也可能是一种无意识的思维习惯。
调查显示,注意力冲动、网络成瘾和电子产品的习惯性使用对数字分心的强度有着正向影响;同时,个体的冲动性特征和电子产品的习惯性使用对网络成瘾水平有正向影响。
这意味着,那些表现出越强烈的注意力冲动性特征、网络上瘾、和习惯性使用电子产品的人们可能越容易出现数字分心现象。而那些有冲动型人格特征和习惯性电子产品使用的人们则可能更容易对网络成瘾。
值得注意的是,此处导致数字分心的因素是源于自动思维,而非理性选择。换句话说,这样的行为是自发的、无意识的且难以控制和改变的。
人类正处于技术革命的尖端,人类创造了数字化时代,但人类也落入了自己创造时代的陷阱之中。随着时间的流逝,数字分心夺走了我们充分发挥职业潜力、个人潜力、文化潜力所需的时间。所以科技这把双刃剑,怎么用,还要见仁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