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总被现实打败

/这是土木小生的第202篇原创文章/

无论明天如何,我们已经拥有今天了。

1

看到现场污水、电缆、天然气、消防管道安装把场地挖得到处都是坑和沟,这些都是当地甲方指定的当地专业分包,基本上我们只负责提供场地,达到进场条件了就随便他们折腾。

管道错综复杂,今天突发奇想,是不是可以做个综合管廊,把所有管线全部放一起,施工方便,后期运行维护也方便,没想到遭到强烈反对。

首先,所有管线的走向都不一样,在设计的时候就是每个专业各行其是,只做好自己这个专业的设计就行,满足用户需求就可以了,管你其他专业的管线怎么走?施工中发现碰撞再协商解决。

强行要求所有管线都放一起,给设计增加了不少工作量,施工倒是还好,工程量应该会减少,但是可能管道长度就增加了,材料费人工费也会增加。

其次,管道之间会有一些必要的间距,我说那就把综合管廊修大一点,能进人的那种,以后哪里坏了就直接进去进行维修。

但是场地就这么点大,要修这么大的管廊,你得往下面挖多深?会不会影响地基基础?

那就退而求其次,只在公共区域做,做成市政管网一样的,哪栋楼需要的就开个口接出去,其他的在公共区域走。

公共区域没有地库的嘛?你这个要放到地库下面?工程量得多大?最重要的是,钱谁出?

2

是的,钱谁出呢?我的意思是甲方出钱,总包做,后期各专业分包直接把管线接进来就行了。

但是这样一来,第一,造价太高,比现在乱挖乱接起码高三倍,甚至还要用预制管廊,成本太高了,甲方估计不会接受。

第二,各专业分包的工程量小了,虽然相对轻松了,但是钱少了,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人家肯定不干。

跟别人一番交流下来,感觉这个东西也是:可以,但没必要。我觉得理论上是可行的,好像综合管理在市政工程里面应用比较多,改天找点资料看看到底有没有可行性。

3

不知道是不是还没被工地盘够,在现场总想搞点事情出来,尤其容易想当然地提出一些不那么切合实际的想法,之前也想过一个发明专利,被经理说不够经济实用,否了。

之前也用纯理论结合工程概况写过论文,但是感觉还是太虚了,没有数据支撑的东西,只能发垃圾期刊。理工科的文章还是要着重数据支撑,纯粹的理论分析看着就头大。

打算以后工地上用的每一项技术,都争取摸熟摸透,最好是写个技术总结。昨天给工程经理讲解单双代号网络图的时候我就发现,知识点掌握没掌握,就看你能不能给别人去上课,你真正弄懂了,肯定是能够讲清楚讲明白的。

也只有用自己的话把知识复述出来,注意是自己的话,而不是书上的原文,才算是真的掌握了。

在学习方面,我觉得这个方法也很有用,以后可以尝试尝试,害羞的话可以自己对着镜子练习,看看能不能讲出来,锻炼口才和逻辑思维能力。

总想搞点成果出来,并不是想要引人注意或者引起领导重视,只是年岁渐长而自己一事无成,时光飞逝,不得不忧心于此。

四月就这么过去了,今年的三分之一也就这么过去了,时不我待啊!

学土木的女生最后都干嘛去了

建筑施工企业国企与私企的区别

土木工程毕业的研究生都去哪了

土木小生

与你分享最真实的

工地爬坑记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