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颅底裂的手术及解剖

发生于颅穹窿部者,可自枕、后囟、顶骨间、前囟、额骨间或颞部膨出。发生于颅底部者,可自鼻根部、鼻腔、鼻咽腔或眼眶 等部位膨出。如果颅骨缺口处无颅内组织膨出,称为隐性颅裂。该类型少见,临床上常无症状,多在X线检查时确诊。有颅内组织从缺损处膨出则称为囊性或显性颅裂。囊性颅裂可分为脑膜膨出或脑膜脑膨出,后者囊内含有脑组织,或部分扩张的脑室等。囊性颅裂的临床表现因膨出的部位及大小而不同。出生时包块多较小,以后可逐渐长大,有一定压缩性。枕部者多在枕顶交界处见到圆形或神经管椭圆形囊性包块。鼻根部者在鼻根部有包块突出,眶距增宽,眶腔受压变窄,眼外形呈三角形。神经症状可表现为智力低下、抽搐、瘫痪、腱反射亢进、皮质性视觉障碍及小脑症状和体征。部分病人无神经系统症状。根据膨出包块的外观特点及神经系统检查,不难作出正确的诊断。头颅X线片可见颅骨中线部有一圆形骨缺损,边缘硬化,外翻。颅脑CT和磁共振扫描能显示囊内容物,脑积水和并发的脑畸形。

单纯颅裂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合并膨出者多需手术处理。手术时间最好在出生后6个月至1周岁时施行,也可在稍长大之后再行手术,以利组织修复与整形。将硬脑膜缺损及软组织缺损修补是手术中的重要步骤。单纯脑膜膨出的手术治疗效果一般较好,可降低死亡率和脑积水发生率,缓解神经系统损害症状。脑膜脑膨出因合并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智力低下和其他部位畸形手术效果不佳,预后差。单纯脑膜膨出的术后病儿有一半可发育正常,而脑膜脑膨出术后发育正常者占五分之一。

病因颅裂系先天性颅骨发育异常,表现为颅缝闭合不全而遗留一个缺口。其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胚胎时期神经管发育不良有关。颅裂一般发生在颅骨中线部位,少数可偏于一侧,颅穹窿部、颅底部均可发生。是一种先天性颅骨缺损,中枢神经系统部分组织经此缺损向颅外疝出。如果颅内疝出物只包括脑脊液和脑膜,则称为脑膜膨出,如果内容物为脑组织和脑膜,则称为脑膜脑膨出,如疝出物有脑组织、脑膜和脑室,则称为脑积水脑膜脑膨出。多脑膨出病例是散发的,只有少数病人有家族史。其余因素如营养、叶酸缺乏以及孕妇体温升高等对发病的影响还不清楚,原因是这种疾病的发病率较低,不易获得合适的流行病学资料。

诊断:出生时头颅中线部位有软性包块,哭闹时明显增大,其根部可能较宽,或呈蒂状。少数尚可见搏动,触之质软。 包块以枕部最多见,其次为额部、鼻根或颅底。在颅底则可突入眼眶、鼻腔、口腔或咽部。患儿可伴有视力障碍、瘫痪、脑积水、智力差及全身多种畸形。膨出之包块透光试验阳性,颅骨X线片能明确颅骨裂的部位和大小。少数脑膜脑膨出者可行CT扫描,了解脑组织膨出情况。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可见头颅某处囊性膨出包块,大小各异,包块表面软组织厚薄相差悬殊。薄者可透明甚至破溃,引起脑脊液漏,反复感染。厚者软组织丰满,触之软而有弹性,其基底部蒂状或广阔基底;有的可触及骨缺损边缘。触压包块时可有波动感,患儿哭闹时包块增大。透光试验阳性,脑膜脑膨出时有可能见到膨出的脑组织阴影。

(2)神经系统症状: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出现:智力低下、抽搐、不同程度瘫痪,腱反射亢进,不恒定的病理反射。另外视发生部位,可出现该处脑神经受累表现。

(3)邻近器官的受压表现:膨出发生的部位不同,可有头形的不同改变。如发生在鼻根部出现颜面畸形、鼻根扁宽,眼距加大,眶腔变小,有时出现“三角眼”。

辅助检查

(l)头颅CT:可显示颅骨缺损及由此向外膨出具有与脑脊液相同密度的囊性肿物,可见脑室大小,移位变形等。

(2)头颅MRI:可从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观察缺损的范围、大小、膨出物的性质及颅内其他结构改变和畸形表现。

鉴别诊断

1.鼻咽部脑膜膨出应与该部位的肿瘤鉴别。

2.眶内脑膜膨出应与眶内肿瘤鉴别。

3.头皮及颅骨外生性肿物。

以上行头颅平片及CT、MRI检查即可鉴别。

治疗

采用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切除膨出囊并将其内容物复位或切除,封闭硬脑膜缺损,一般应在出生6~12月内施行 修补术。囊壁菲薄有破溃倾向时,应尽早手术。并发脑积水者,宜先行脑脊液分流术,再作修补术。

1.单纯隐性颅裂一般无需治疗,合并膨出者均需手术治疗。手术时间最好在出生后6~12个月为宜。目的是切除膨出囊,还纳膨出的组织等内容物,修补不同层次的裂孔。根据需要有的需二期手术以整形。一般均应手术治疗,但有大量脑组织突到囊内、肿块巨大者属禁忌。囊壁将破、尚未发生脑膜炎者,应紧急手术。

2.若巨型脑膜脑膨出或脑膜脑室膨出,合并神经系统症状,智力低下,有明显脑积水者,因预后差,手术不能解决其畸形及智力低下问题,故无需手术治疗。枕部膨出,可在生后6~12个月内手术,多余脑组织可以切除,颅骨缺损用骨膜翻转缝合修补,皮肤切除不可过多,防止缝合时有张力。

3.若合并脑积水,可先治疗脑积水。鼻根部膨出可在1周岁后手术,采用颅内入路的方法,突出的脑组织予以切除,颅骨缺损处用术前备好的有机玻璃片或钛片充填,然后覆盖筋膜片缝合固定,鼻根部皮肤必要时可再次作整形手术。亦可经颅外手术。眶部膨出者可经颞下部入路进行修补。

4.预防感染、对症等治疗。

注意事项

1、采用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切除膨出囊并将其内容物复位或切除,封闭硬脑膜缺损,一般应在出生6~12月内施行修补术。囊壁菲薄有破溃倾向时,应尽早手术。并发脑积水者,宜先行脑脊液分流术,再作修补术。

2、胚胎期神经管及中胚层发育不良,造成颅骨先天性缺损。分为隐性颅裂和囊性(显性)颅裂两种,前者多无症状,后者常有颅内容物自骨裂处膨出,有脑膜膨出或脑膜脑膨出。

(1)出生时头颅中线部位有软性包块,哭闹时明显增大,其根部可能较宽,或呈蒂状。少数尚可见搏动,触之质软。

(2)包块以枕部最多见,其次为额部、鼻根或颅底。在颅底则可突入眼眶、鼻腔、口腔或咽部。患儿可伴有视力障碍、瘫痪、脑积水、智力差及全身多种畸形。

(3)膨出之包块透光试验阳性,颅骨X线片能明确颅骨裂的部位和大小。少数脑膜脑膨出者可行CT扫描,了解脑组织膨出情况。

先天性颅底裂

颅裂、颅鼻部脑膜脑膨出修补术(Repair of Cranium Bifidum with Cranionasal Meningoencephalocele)

颅裂是先天性颅骨缺损,其形成的原因,一般认为与胚胎时期神经管发育不良、中胚叶发育停滞有关。神经管在发育过程中封闭不全,或未能与外胚叶完全分离,使该处由中胚叶形成的颅骨、脑膜及蛛网膜等发育出现障碍,因而发生畸形。

颅裂好发于颅骨中线部位,少数偏于一侧,颅顶及颅底均可发生。颅底部者可自鼻根部、鼻腔、鼻咽腔或眼眶等处膨出,而以鼻根部居多。

根据膨出囊内容物可分类如下:①脑膜膨出(meningocele),只有软脑膜和蛛网膜,硬脑膜常缺如,囊内充满脑脊液;②脑膨出(encephalocele),有软脑膜和脑组织,无脑脊液;③脑膜脑膨出(encephalomeningocele),有脑膜、脑实质和脑脊液;④脑囊状膨出(encephalocystocele),有脑膜、脑实质和部分脑室,但在脑实质和脑膜之间无脑脊液存在;⑤脑膜脑囊状膨出(encephalomeningocystocele),内容与④相似,但在脑实质与脑膜之间有脑脊液。临床常见的类型是脑膜膨出和脑膜脑膨出。

各种脑膨出的颅骨缺损大小差别很大,多数比较小,最小的只容探针通过,囊内仅含脑脊液;少数较大,直径可达数厘米,呈圆形或椭圆形,常有脑组织膨出。

鼻根部脑膜脑膨出可引起颜面畸形,如鼻根扁阔,眶距增宽,眶腔变窄。眼睛呈三角形,两眼挤向外侧,严重时两眼闭合不全,压迫鼻腔不能呼吸。

膨出囊在出生后几个月内逐渐长大,面部畸形也越来越明显,部分病儿智力低下,甚至有脑损害症状,诊断明确后应手术治疗。

【适应证】

(1)鼻根部膨出较大,有颜面部畸形者。

(2)鼻根部巨大膨出,包块掩盖口鼻,影响呼吸者。

(3)膨出畸形合并智力低下,有抽搐等脑损害症状者。

手术最佳时机是出生后6~12个月。若囊壁菲薄有破裂可能,鼻咽腔阻塞或眼球移位急需解除者,应提前手术处理。

【禁忌证】

(1)局部皮肤溃疡,囊腔已破裂,有继发性感染,或发生化脓性脑膜炎。

(2)巨型脑膜脑膨出,有大块脑实质膨出,造成偏瘫等严重症状。

(3)合并严重脑积水者(可先行脑积水治疗,然后再行修补术)。

【术前准备】

(1)摄颅骨正侧位X线片,明确颅骨缺损部位及其大小,必要时行颅脑及眼鼻部CT扫描和MRI检查,了解膨出范围及囊内容物。

(2)其它同“神经外科手术”的手术前准备。

【麻醉与体位】

全身麻醉,取仰卧位。

【手术步骤】

1.硬脑膜外修补法

(1)切口:发际内冠状切口,皮瓣尽量翻向颌面部,暴露鼻根部(图1)。

(2)骨瓣开颅:做跨中线骨瓣,向一侧翻开。也可做两个骨瓣,翻向两侧。骨瓣下缘尽量靠近额窦上缘,以便暴露膨出囊的基底部(图2)。如额窦被打开,应妥善处理。

(3)暴露膨出囊的基底部:从硬脑膜外向后抬起额叶,将硬脑膜与颅底骨面剥离,找到膨出囊的基底部,进一步解剖囊颈。骨缺损一般位于颅前窝中线额鼻交界或靠近筛板附近(图3)。

(4)切断囊颈:修补硬脑膜,在基底部距骨缺损1~2cm处环形切开硬脑膜,即见部分脑组织膨出颅外。膨出小者经游离后还纳于颅内;较大者则在基底部用电刀或结扎后切断。硬脑膜可连续缝合,如硬脑膜缺损较大不能缝合时,可取一片骨膜或颞肌筋膜修补之(图4)。

(5)处理膨出囊内容物:囊内容物多为变性脑组织,可用吸引器清除。如囊突入鼻咽腔,吸除时不可损伤囊壁和鼻粘膜,以免与鼻咽腔相通,发生感染。膨出的囊壁可保留下来,待其机化,术后鼻根部畸形多可恢复良好,但如囊壁肥厚或脑组织过多,手术时难以处理,或术后膨出部仍很丑陋,可作二期颅外整形手术。

(6)修补颅骨缺损:多数作者主张颅骨缺损部需要修补,修补材料可用有机玻璃、钛网片。在其边缘钻几个小孔,用丝线缝合固定在附近骨膜上,也可用医用粘胶固定(图5)。

(7)骨瓣复位:颅底修补结束后,将骨瓣复位,用丝线间断缝合骨膜固定。

(8)关闭切口:皮瓣止血完善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帽状腱膜下放置引流,按层缝合切口。

图1

图2

图3 1-膨出的囊颈;2-硬脑膜

图4

图5 1-有机玻璃片;2-医用粘胶

2.硬脑膜内修补法

(1)头皮切口和骨瓣开颅同硬脑膜外法。

(2)沿骨窗前横行切开硬脑膜,在中线将上矢状窦前部贯穿结扎两处(图6),于其中间切断(图7)。

(3)抬起额叶,找出膨出的囊颈,同硬膜外法处理膨出颅腔外的脑组织。然后颅骨缺损处放置一有机玻璃片,以丝线固定于硬脑膜上,再于囊颈旁反折一片硬脑膜覆盖于有机玻璃片上,然后缝合(图8、9)。常规关颅。

图6 1-矢状窦;2-大脑镰

图7 1-脑膨出;2-矢状窦

图8

图9

【术中注意要点】

本手术最重要的步骤是寻找膨出囊的囊颈和修补颅底骨缺损。由于额底深在,颅前窝骨质高低不平,有时鸡冠高大,阻挡视野,囊颈不易寻找。此时可使用甘露醇,或腰穿放出脑脊液,以降低颅内压,进一步抬起额叶,暴露筛板后,多能找到。切断囊颈后,硬脑膜一定要缝合严密,如有缺损,可用骨膜、颞肌筋膜或其他材料修补,以免发生脑脊液漏。

颅底骨缺损要做颅骨修补,修补材料大小要适当,固定要牢靠,防止脱落进入鼻腔。小的缺损也可用骨水泥等材料填塞。

【术后处理】

同“颅脑手术”的术后处理。但婴幼儿术后要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喉头水肿引起窒息。

【主要并发症】

(1)硬脑膜下血肿。由于有脑组织突出囊内,在处理囊颈、切断脑组织后要仔细止血,否则术后出血,形成硬脑膜下血肿。病儿反应能力差,出现血肿后可能临床症状较少,容易漏诊,故术后需严密监护,若出现烦躁不安、呕吐,或神志逐渐变差,应毫不犹豫地做CT扫描,早期诊断,及时清除血肿,可以完全恢复。

(2)脑脊液鼻漏。出现脑脊液鼻漏的主要原因是:①硬脑膜缝合不严;②颅底骨缺损未修补好。脑脊液鼻漏日久不愈,会引起化脓性脑膜炎,严重者控制困难可导致死亡。个别脑脊液鼻漏可以自行痊愈,若经3~5d仍未停止者,应按原切口开颅重新处理,对硬脑膜瘘口要严密缝合,或加强修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