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港华侨农场:60年前的排华“避难所”,今天的侨民之乡!

最 美 在 莆 田

/

Vol. 967

赤港华侨农场:60年前的排华“避难所”,今天的侨民之乡!

文:闻道    图:木痴

涵江是著名的侨乡,曾有许多人背井离乡,出国谋生;然而,在涵江的赤港华侨农场,情况恰恰相反,这里住的人,几乎全都来自国外。60年前,为了救助被残害的印尼华侨,赤港华侨农场正式成立。到今天,华侨农场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过去的血泪,湮没在如今的幸福光阴中,所有带走的未必留下,丢失的未必遗忘......

1

过去赤港华侨农场的民兵营
赤港华侨农场,这个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地名,对于许多莆田人而言很陌生。说起它,要从一段血腥而残忍的历史讲起。
1959年,印尼爆发严重排华事件,大量无辜华人像牲畜一般被无情屠杀,他们的财产被掠夺,村庄被占领,那时的印尼如人间炼狱一般,许多华人拼命逃回中国。
从海南华侨农场移植而来的木菠萝树(菠萝蜜树)
1960年1月,晋江地委召开会议,研究接待、安置印尼难侨的准备工作,并成立“晋江专区接待和安置归国华侨委员会”,在莆田成立赤港华侨农场,安置归国难侨。
之后的十几年间,赤港华侨农场又相继接纳近了来自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等国家的归国难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众多越南华侨拖家带口,也逃难来到莆田。
悠闲的老归侨
赤港华侨农场,曾是2500多人的辛酸“避难所”;今天的它,已成了一个东南亚各国文化相互交融,独具特色的侨民之乡,过去的血泪,已经湮没在如今的幸福光阴中。

2

古朴的砖瓦平房,饱经岁月的阶梯,郁郁葱葱的菠萝蜜树,带着越南斗笠的农妇,无不散发出异国风情般的恬静。
老彭(彭香来)
印尼出生的老彭,今年62岁了,茶余饭后,他喜欢到田里,看看庄稼的长势、除除虫、拔拔草。
60年前,他还是个不记事的孩子,跟着父母从印尼逃到莆田,成为赤港华侨农场的首批归难侨。
赤港农场里正在玩耍的孩子
老彭的记忆中反而多了许多温暖的回忆,政府安置住房,分发粮食衣物,安排子女免费就学……
在国家最困难的时期,他们得到特殊的悉心照顾,附近的村民在吃糠咽菜之时,他们分到了粮食、花生油等珍贵食物。
脚下的赤港华侨农场,本是一片饱受漫天风沙肆虐的盐碱地,归难侨们历经数十年的努力,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成功地将不毛之地改造成良田。
开闸放水灌溉稻田
种植防护林、修建渠道、砌石护坡、建设电灌站......上世纪60年代起,赤港华侨们在政府的帮助下,开展了一系列热火朝天的建设和生产活动。
大海要田,向滩涂要粮,归侨们就凭着双手,开辟三千多亩适合种植庄稼的土地,从靠国家救助的归难侨们,转变成自给自足的农民。

3

小彭(彭桂迁)
老彭的儿子小彭,皮肤黝黑、体格健壮,是个充满干劲的“80后”农民。最近,他入手了一辆二手的洋马拖拉机,可把他高兴坏了!
二手的洋马拖拉机
尽管是二手货,但也价格也不菲,4万多块对于农民来说是笔巨额,得卖多少大米
最终,小彭还是咬咬牙买了下来,有了这辆“洋拖拉机”,农场的农田又向机械化迈进一步!
作为新时代的农民,小彭热爱农业,他懂得技术、一直在专研经营。可有时候遇到台风天、遇到大丰年,农田就会给他带来无尽的烦恼。
即便如此,骂过老天爷之后,小彭依然乐观面对,祈祷着来年风调雨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场实行生产队小组承包制,农业职工成为赤港归侨的新称谓。时代变了,原先的10个小生产队,变成3个管区,每个农业职工退休了,就无田可耕了。
小彭的堂哥刚下地回来
和土地打了十几年交道,“靠天吃饭”成为小彭的口头禅,有人说靠天吃饭是种无奈,但他觉得庄稼地里也饱含着大智慧。
知足常乐的小彭,每年哪怕只赚到3、4万块钱,也很满足!白天再苦再累,到了夜晚,村中民居不时传出的卡拉OK歌曲旋律,一天的繁重农活下来,小彭和朋友们最喜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谈天说地。

4

1997年,赤港华侨经济开发区正式挂牌!在庄稼人看来,是农田一点点被蚕食,3千多亩土地,只剩9百多亩。

可这一切意味着赤港农场从农业向工业的跨越。

德信集团总裁林平基在赤港农场的住宅

有抱负的归难侨们,开始尝试工业生产,他们创办电子厂、食品加工厂、服装厂等,一个个农业职工或走上流水线,或当上管理者,或成为企业家。

谢建华

今年64岁的谢建华,年幼时随父母来到赤港农场,当过农民种了10年地,做过计件工人,现在早已是当地颇有名的企业家。

在他创办的鸿友电脑绣工厂里,员工全是归难侨的家眷及子女,谁家有困难,谁家没工作,都可以来上班。

从一无所有,到拥有数十名员工,企业产值过百万,谢建华用最实在的方式表达了他的感恩之心。

5

与现代化的工厂,一路之隔,是赤港华侨农场“侨居造福工程”。一幢幢五、六层高的白色楼房,鳞次栉比,楼房一平方售价一千二,政府补贴2万,只限老归侨。
“侨居造福工程”的新居,屋前种满了临风摇曳的棕树,绿荫笼罩,蜂蝶缠恋,充满浓浓的南洋风情,一切是那么安静和悠闲。
侨居造福工程
戴着越南斗笠的老人偶尔说出的几句越南话音,不禁让人产生置身异域的奇妙感受
这里的人会说普通话,却固守着祖籍地、侨居国的语言和生活习惯,坚持讲客家方言、莆仙话;也坚持讲爪哇语、越南话等。
送完印尼粽,回家的老板
他们说着一口特殊腔调的普通话,可不论是上一代或是下一代,他们已经完全融入莆田的生活,在此安居乐业
李姐家的印尼粽,真的太好吃了!
这里的归侨很大一部分保留东南亚的饮食习惯,越南河粉、越南粽子(大而长,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印尼粽子、印尼九层粿等等,大街小巷弥漫着各种地道东南亚风味美食的香味。
赤港华侨农场南洋风味美食一条街
人间温情皆美味,哪怕是做一道越南凉鸡,老板也一定要用产自越南的鱼油做调料,美食背后的故事,有一种情感的寄托存在,所有带走的未必留下,丢失的未必遗忘。

6

农场的田地旁,小彭跟朋友提起土地越卖越少,诺大的农场竟找不到一块地安置农机,烘干稻米。

农场的老住宅区里,一位头戴方巾的阿姨,正在捡废木材,烧制越南米酒。在越南待客,米酒犹如茶水在中国的地位,是最具乡土特色的酒。

农场“新居”的店铺,随着端午节的到来,印尼粽供不应求。

对于大部分归侨后代而言,父母极少提到以前生活的往事,那段悲痛历史的渐渐被淡忘

可每年在端午、过年等传统节日时,老一辈会用传统美食沿袭传统风俗,又是想让他们记住些什么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一代代的归侨就像不畏强风、傲然挺立的防护林,坚强、有情地在赤港华侨农场中扎根、繁衍、发展......

- END -

更多阅读,请点击以下链接

莆田闽运正式被公交集团收购后:安全服务是新主题

美女区长带火了“舌尖上的涵江”!总销售额达1600多万元

活动轨迹公布!莆田新增1例省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by 看莆田 原创编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