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文选》略钞(乙)
上书谏吴王
枚乘
……
人性有畏其影而恶其迹,却背而走,迹逾多,影逾疾,不如就阴而止,影灭迹绝。
【注】人性:人的本性。《孟子·告子上》:“人性之无分於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於东西也。”恶:厌。迹:足迹,脚印。却背:向后倒退。走:跑。《说文》:走,趋也。逾:通“愈”。更加。就:靠近;走近;趋向。《广韵》:就,即也。《庄子·渔父》:客凄然变容曰:甚矣,子之难悟也!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
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汤之沧,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
【注】莫若:不如。《说文》:沧,寒也。
不如绝薪止火而已,不绝之于彼,而救之于此,譬由抱薪而救火也。
【注】绝薪止火:用断绝柴薪的办法来停止烈火。比喻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譬由:譬犹,譬如。抱薪救火:抱着木柴去救火,比喻处理事情的方法错误,既无法达成目的,反而情势更为恶劣。比喻用错方法,而致祸害加深。《战国策·魏策三》: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则火不止。今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穷,是薪火之说也。《文子·精诚》:不治其本而救之于末,无以异于凿渠而止水,抱薪而救火也。《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淮南子·主术训》:不直之于本而事之于末,譬犹扬堁而弭尘,抱薪以救火也。
养由基,楚之善射者也。去杨叶百步,百发百中。杨叶之大,加百中焉,可谓善射矣。然其所止,百步之内耳,比于臣乘,未知操弓持矢也。
【注】养由基:春秋楚庄王时将领,善射。《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止:停留。
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
【注】基:基础;事业的根本。胎:事物的根源或初基。祸何自来:祸自何来。
太山之溜穿石,殚极之䋁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注】太山:泰山。古太、泰相通。溜(liù):液体向下流。殚极:犹穷尽。䋁(gěng):古“绠”字,井绳,亦泛指绳索。干:树干,这里指井上的栏杆。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谓水非钻石之钻,索非锯木之锯。靡:通“摩”。摩擦,接触。《庄子·马蹄》:夫马,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怒则分背相踶。
夫铢铢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石称丈量,径而寡失。
【注】铢(zhū):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一两(亦有其他说法,标准不一)。石(dàn):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汉书·律历志上》: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石称:以石为计量单位。丈量:以丈为计量单位。径:径直,直接。
夫十围之木,始生而蘗,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抓。
【注】十围:亦“十韦”。形容粗大。蘖(niè):被砍去或倒下的树木再生的枝芽。搔:用指甲轻刮。擢:抽引,拉拔。
据其未生,先其未形,磨礲砥砺,不见其损,有时而尽。
【注】据:按着。先:开始,首创。形:使之现形,显露,显示。《广雅》:形,见也。磨礲:即“磨砻”,亦“磨垄”,磨石。礲(lóng):古同“砻”。砥砺:在磨石上磨。磨练;锻炼。
种树蓄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
【注】蓄养:指饲养牲口。益:增加。此处动词作名词。有时: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
臣原大王熟计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注】原:通“愿”。熟计:周密地谋划。《战国策·齐策一》:“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是故愿大王熟计之。”身行:亲自执行。《史记·李斯列传》:“昔者司城子罕相宋,身行刑罚,以威行之,期年遂劫其君。”易: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