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卦第四卦——《蒙卦》(二)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译文:启发蒙昧者,犯了罪错要加以惩罚或约束、限制,否则,由于脱去桎梏而放任自流,(这样下去)长此以往则会招来灾祸。【启发蒙昧者,小错误如果不加以惩戒,他就会更加放肆,以至于犯更大的错误】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译文:用刑罚惩治罪人是有利的,可以确立正确的法度,整肃法纪,以便遵循。
解读:初六位置最下,以阴爻居于阳位,不中不正,是蒙昧最甚、不守正道的人,所幸的是处在蒙昧的最初阶段,可塑性强,必须严加管教,必要时给以惩罚,非如此不能归于正途,若任其不管,结果就会成为受桎梏的罪犯。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译文:包容蒙昧,吉祥。广泛接纳蒙昧者,吉祥。由于渴望接受教育,上进心很强,所以子辈们也能够治家了。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译文:孩子们也能够治家了,这是因为刚柔相济,孩子们受到了很好的启蒙教育。
解读:九二阳居阴位,不正但得中,是蒙师,是蒙卦的卦主。九二是刚柔相济、能行“刚中”之教的师长,故能包容蒙昧的受教育者,而聪明的人能够包容蒙昧的人是吉祥的。上一爻强调的是严加管教,本爻则强调宽以包含,二者相辅相成,这样就全面了。
六三:勿用娶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译文:不能娶这样的女子,她看到有钱的男人就不守礼仪,娶这样的女子甚至会丧失性命,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寓含女性不守妇道之意】
《象》曰:勿用娶女,行不顺也。
译文:不能娶这样的女子,因为她的行为不合乎礼仪(六三阴爻居于九二阳刚之上,这是以柔乘刚之象,象征着以女虐男,这是悖逆不顺的),即没有受过良好的启蒙教育。
解读:初六虽然顽劣愚昧,毕竟处在蒙昧的初始,入“蒙”不深,可塑性强。严加管教,尚可归于正途。但六三则不然,它不是愚昧顽劣,而是品性恶劣。六三不仅以阴居阳,不中不正,且处于蒙卦下卦之终,乘凌位卑而中正刚明的良师九二,攀附与它同样不中不正而处于极位的上九,可谓见利忘义,邪僻妄行,所以《象传》说它“行不顺也”。爻辞中用“勿用娶女”喻示不可收这样的人为门徒,因为本卦中阳爻为蒙师,阴爻为弟子,故此设喻。这是《周易》中不断使用的象喻法。
六四:困蒙,吝。
译文:困于蒙昧之中,这是不好的。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译文:困于蒙昧之中是不好的,因为疏远了有真才实学的老师,远离生活,舍近求远。
解读:阴虚阳实,这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观念。在本卦中,阳实之爻指蒙师,阴虚之爻指蒙童。蒙童没有知识,空空如也,所以要虚心学习,开发智慧。如果远离明师,不主动亲近,必然困于蒙昧。六四就是这样的人。在蒙卦中,唯独六四距离阳爻最为疏远,与九二、上九两阳爻既非亲比,又无正应关系,所以它得不到明师的教化,同时又处于六三、六五两个阴爻的中间,周围都是蒙昧阴暗之气,而它本身又是以阴爻居于阳位。从主观上看气质昏暗,从客观上看锢弊严重,是最为昏暗的蒙童,亟待启蒙教化。所以卦辞对于六四困于蒙昧深感遗憾。
六五:童蒙,吉。
译文:不懂事的儿童恭顺好学,是很吉祥的。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译文:不懂事的儿童是很吉祥的,这是因为他们恭顺、谦逊。
解读:九二阳刚居中,启迪群蒙,是“有道师表”的象征;六五居尊谦逊,以“童蒙”自处,是“好学君子”的象征。九二与六五正应,是最理想的师生关系的象征。这也就是卦辞中所肯定的“童蒙求我”,当然是吉祥的。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译文:以惩治的方法来猛烈的治理蒙昧是不适宜的,那样会适得其反,使其成为盗寇,正确引导启迪蒙昧可以防止其成为盗寇。【寓意教育应该顺序渐进,不能过快或过猛】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译文:正确引导启迪蒙昧可以防止其成为盗寇,只有这样,才能使老师和蒙昧者互相配合,才能达到治病救人、上下一心的目的。
解读:蒙卦的两个阳爻代表两种施教方法不同的师长。九二刚而居中,能够包容“群蒙”,治之以宽,所以叫“包蒙”;上九则高居上位,刚极而不中,以严厉措施治蒙,治之以猛,所以叫“击蒙”。蒙师的气质不同,治蒙方式也不同。当然九二所行的包容教法是最为理想的。击蒙之法容易产生弊病,要特别注意掌握分寸。爻辞中提出的原则是,治蒙时可严不可暴,不可猛烈过分严厉,不能超过限度,能够起到防止其为寇作乱就可以了。蒙卦以阳爻刚明为蒙师,以阴爻昏暗为童蒙。蒙卦主张要包容蒙昧者而不是排除他们,要帮助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同时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必要时应有严厉的措施,这样才能解脱蒙昧的枷锁,清除犯罪的根源,转化社会的消极因素。
——蒙卦九二说包容蒙昧者,吉。对周围的各种各样的蒙昧者,要有一种宽大的包容心。就像对天下一切生灵皆怀有爱心一样,不要对蒙昧者怀有敌意和歧视。蒙昧与否,并不以地位高低、金钱多少、学历深浅、年龄大小为准。有些人,对弱者当中的蒙昧者,比较容易采取包容的态度,而对于富贵强者当中的蒙昧者,则很容易采取鄙夷不屑的态度,表现出一种清高的姿态。根据《易经》大道来看,还是可以再宽大一些。凡是蒙昧者,一律本着爱惜、同情、垂怜之心,洞察他们的蒙昧之源,以一种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对其施加影响,就像春风拂柳一样,以德化物,润物细无声。
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