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3种病悟透小建中汤(建议收藏)

一、腹痛
刘渡舟医案:李妇,38岁。产后失血过多,又加天气严寒,而腹中疼痛,痛时自觉肚皮向里抽动。此时,必须用热物温暖,方能缓解。切其脉弦细而责,视其舌淡嫩,苔薄。辨为血虚而不养肝,肝急而刑脾,脾主腹,是以拘急疼痛,而遇寒更甚。
为疏:桂枝10克 白芍30克 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7枚,当归10克,饴糖40克(烊化)。
此方服3剂,而腹痛不发。转方用双和饮气血两补收功。
按语:本案为典型的虚寒腹痛、由血虚不能养肝,肝急刑脾所致,以腹中急痛,喜温喜按,脉弦而细为特征。小建中汤在补益脾胃之中兼能平肝胆之气,又能缓解筋脉之拘急,用于本案正中其机。据刘老经验,治疗脾气虚弱,肝胆气急腹痛,可先服小建中汤,然后再用小柴胡汤去黄苓加芍药,效果更佳。
二、胃脘痛(胃粘膜脱垂)
胡希恕医案:张某,男,42岁,1966年6月10日就诊。胃院隐痛反复发作已5年,经检查诊断为“胃粘膜脱垂。”近常饿时胃皖痛,恶寒怕冷,口中和不思饮,大便微塘,日二次行,下肢痪软。先与附子理中汤治之不效,后细问症,据有汗出恶风,脉缓,知为表虚中寒之证,故予小建中汤:
桂枝10克,白芍18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饴糖45克(分冲)。
服6剂胃脘痛已,但饿时仍不适,大便溏好转,但仍日二行,再服上方。7月1日复诊,除大便微溏外,余无不适。
按语:中焦虚寒,胃络失煦而疼痛。治宜温中寒,缓里急。附子理中汤虽能温中,但无缓急之功,故用之乏效。惟小建中汤辛甘化阳而温里,酸甘化阴而缓急,正中病机,故投之痛已。
三、噎膈(贲门失弛缓症)
魏传余医案:李某,女.24岁,1987年6月6日就诊。于6个月前觉吞咽梗阻,食后呕吐,时轻时重。轻时,吞咽于食因难;重时,稀饭、开水均难咽下。伴胸胁疼痛,失眠易怒。经某医院检查,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今日因吞咽梗阻,食后呕吐加重,而来就诊。刻下面色苍白,语声低微,倦怠乏力,烦躁易怒,舌质淡嫩,苔少而干,脉细弱。辨证:中焦虑寒,脾胃失健。治法:温中补虚,健脾强胃。小建中汤主之:
桂枝30克,白芍60克,炙甘草、大枣、生姜各10克,馅糖l00克
8剂后,症状消失,再做食道钡餐检查数次,均末发现异常。
按语:中气虚弱,贲门失于弛缓,吞咽不能,而致噎膈。有是证使用是药,小建中汤补益脾胃,建立中气,待中气建,则吞咽自如,是以获效。
四、痢疾
孙宝楚医案:王某某,女,22岁。有痢疾史。三月前下利又作,疑似阿米巴痢,注射依米丁症状很快消失,但在两个月中,治疗断断续续进行,下痢仍然时发时止。现脉微弱而缓,舌苔白,恶风,自汗,面色萎黄,食欲减退,倦怠乏力,腹中隐痛,大便日行二三次,中杂白垢如涕,或带血色,轻度里急后重。诊断:久痢中虚,营卫不和。用小建中汤加白头翁,处方;
桂枝3克,白芍9克,白头翁9克,炙草4克   生姜4片,大枣4枚   棕子糖2枚   调服。服2剂后症状消失,观察半年未见复发。
按语:凭脉辨证,本案乃中虚久痢,正虚邪实。故一则用白头翁祛其邪以绝其本,一则用小建中汤补其虚以复其元。
五、便秘
蔡渔琴医案:黄某,女,30岁,l979年10月5日初诊。思便秘9年,始则3—4日一行,无明显痛苦。婚后生育三胎,便秘加重,常6—8日不行,腹部时觉隐隐胀痛,如物梗塞,饮食减少。历经中西医治疗,屡用通导,或可见效一时。形瘦神疲,气短乏力,因大便秘结而诱发痔疮,常流鲜血,曾在某医院校查,除见脱出之外痔,余无异常。就诊时,巳4日未便。
嘱取小建中汤7剂。
服药后便觉肠鸣,腹部如有气体窜行,即大便1次,姑为羊屎样,后则解出黄色软便。服完7剂,又解大便1次,先硬后塘,硬亦无羊屎样。第2疗程,每天基本可大便1次。为巩固疗效,将原方加大10倍,浓缩成膏剂,坚持续用2月,每日大便通畅,体力逐渐康复。随访半年,无不适之感。
按语:本案便秘屡进攻下通导之剂,虽可暂快于一时,然中气之伤省日俱增,以形瘦神疲,气短乏力为辨。治疗“塞因塞用”,以小建中汤补益中气,调和阴阳,润燥养营。冀亏损渐盈,气盛营充,则其结自通。
六、黄疸(溶血性黄疸)
陈麟医案:资某,男,58岁,1978年3月9日初诊。患黄疸一年余,肝功检查:黄疸指数6单位,血清胆红素直接反应(一)、间接反应(十十),总胆红素3mg/100ml。尿检:尿胆红素(一),尿胆元1:24,诊断为“溶血性黄疽”。服西药效果不显,延余医治。刻下:面部及肌肤发黄,色淡暗晦,两目巩膜微黄而暗滞,四肢软弱乏力,心悸短气,语言低微,纳呆,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濡细。此属“阴黄”,乃脾虚失运,气血不能正常化生所致。治当温中健脾,补养气血。方用小建中汤合当归补血汤化裁:
桂枝9克,白芍12克,炙甘草9克,大枣20枚,生姜3片,黄芪30克,当归6克,水煎去渣取汁,纳饴糖120克口服,每日l剂。
服7剂,饮食增进,面色转润,但大便仍搪。守原方加山药15克,连服20余剂,诸症悉除。
按语:本案黄疸见阴证、阴脉,当属阴黄。《景岳全书》云:“阴黄证,则全非湿热,而总由血气之败。……或劳倦伤形,因致中气大伤,脾不化血,故脾土之色,自见于外。”并云::此与湿热发黄者,反如冰炭,使非速救元气,大补脾肾,则终无复元之理。”本案用小建中汤,乃药中其本,果其效不凡。
七、萎黄
万健臣医案:彭某,年20余,身面俱黄,目珠不黄,小便自利,手足烦热,诸医治疗无功。予诊其脉细弱,默思黄疸虽有阴阳之不同,未有目珠不黄,小便自利者。脉证合参,脾届土为荣之源,而主肌肉,此为脾虚而荣血虚馁,不荣于肌肉,土之本色外越也。《金匮》云:“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当从虚劳治例,与小建中汤加参归以益气养荣。十余服.热止黄退。
按语:萎黄多由脾胃虚弱,或失血、亡血,以致气血虚损不能外荣肌肉所致。其特征是身面黄而小便利,此时,汗下渗利俱不可施,惟与虚劳失血同治为宜。
八、虚劳低热(粟粒性肺结核)
李风翔医案;五岁女孩,三个月来下午低烧,久治不愈。面白,体瘦,食少,精神萎靡,大便干,日一次,脉象沉细无力,舌质淡,苔正常,诊为虚劳。处方:小建中汤加党参、黄芪、当归。
2剂后,热退神增,精神转佳。7剂后复诊,仍有低烧,依方继服14剂。
按语:观本案脉证,属气虚发热无疑。《素问·调经论》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院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治当培补中气,调和阴阳。待中气建立.阴阳平衡,则发热自退,此王旭高所谓“土厚火自敛也。”
九、高熟不退
万桂华医案:唐某某,女,21岁。病已二十余日,因急性胃肠炎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吐泻诸症均除,惟留高热不退。曾服苦寒、甘寒、辛凉及西药磺胺类药物十余日,皆末获效。症状:高热烦渴,渴喜热饮而不多饮,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黄肌瘦,神疲乏力,不思饮食,舌质谈红,脉象细弱而数。证属气虚发热,拟“甘温除大热”法,宜小建中汤加减治之;
白芍12克,白术9克   桂枝5克    黄芪24克,大枣3枚  甘草6克  馅糖30克(冲服)。2剂而愈。
按语:气虚发热,多为低热不除,然亦有高热不退者,同样可用“甘温除大热”之法治之。本案脾气虚甚,故加黄芪、白术以助益气健脾之力。
十、消渴
吴达昌医案:张某,男,6岁。患者自1987年3月始有口渴,小便频数等症,后逐渐加重,至1987年9月份,每昼夜饮水量竞达4000多毫升,小便约20次,多次化验尿糖、血糖无异常,曾在某医院诊断为“消渴症”,住院治疗两天,症状无改善。1988年4月23日就诊:面色不华,精神萎靡,口渴、小便频数清长,纳差,舌淡苔薄白,脉沉无力。综观脉证,此乃脾阳亏虚,运化失常。治宜温阳健脾,予小建中汤。处方:
饴糖30克,桂枝5克  白芍10克,大枣lo克,生姜5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始糖溶化冲服),每日1剂,嘱服5剂。
药后,口渴,尿频等症明显减轻。效不更方,再服15剂,每昼夜饮水减少至2000毫升左右,每晚小便3—5次,面容始转红润,纳增,精神好转。服药50余剂后,诸症悉除。1年后追访,未见复发。
按语:口渴、尿频,消渴证也。然舌淡、脉沉,非阴虚燥热也,乃阳虚不运之象。益脾阳不足,失于运化,水津不布而下趋,故口渴,小便多矣。渴当饮水自救,怎奈脾惰不运,则饮愈多,而小便愈频。治当温中健脾,补土以制水,待水津四布,则口渴、尿频自除。
十一、眩晕
熊东明医案:邓某某,女,50岁。因常发头晕眼花、四肢麻木而来诊。初诊时需人扶持步行,消瘦、面色暗灰,眼青唇白,神疲寡言,说话极费力气。诉常有眩晕,坐时亦需人扶持,否则易倾倒,不欲食,大便难,小便微黄。舌苔白,脉沉迟。西医一向诊断为高血压病,中医辨为脾胃虚寒,拟小建中汤加减:
桂枝15克,生姜24克   白芍18克,炙甘草15克,大枣30克,党参30克,麦芽糖30克(溶服),水4碗煎服8分,温服。另配吉林参6克炖服。
3剂后病情大有好转,头晕减轻,食欲增加,体力增强。以后继续用小建中汤加减,一月后症状基本消失。
按语:本案为气血两亏,清窍失养而眩晕,《灵枢‘口问》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昔呜,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故治以小建中汤补养气血,健脾益胃,以治其本。
十二、月经不调
万桂华医案:刘某某,女,17岁。症状:面色淡黄心悸,月经量少色淡,40余天来潮一次,经行腹痛绵绵。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喉干燥,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形体消瘦,四肢乏力,呼吸气弱,大便稀,小便清长,脉弱无力,舌质淡红无苔,证属脾土虚弱,生化无权,以致血虚亏损。治拟补中强脾,脾旺则能生血。用小建中汤:
白芍18克,桂枝6克,炙甘草12克,生姜3片,大枣15枚,饴糖45克(冲服)。服2剂后,诸症痊愈。
按语:脾虚不运,精微不化气血,气血亏少,则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用小建中汤甘温益气,酸甘化阴,补胃健脾。待后天化源充盛,则月经自调。
十三、痛经
陈大启医案:戴某某,女,22岁,未婚。三年来行经腹痛,第一、二天痛剧,开始血量少,待三日血量渐多而痛稍减,色谈有块,周期尚准。平素喜暖畏寒,体倦乏力,不耐劳累,经至必服止痛片及中药,以求暂安。此次行经少腹痛剧,虽已过十余天,少腹仍绵绵作痛,时有发胀,舌淡苔白,脉细而迟,此系中气虚弱,气血不足,脾胃阳虚,寒积作痛,宣温中散寒,缓急止痛。给予小建中汤,连进10剂后,适值经再至,此次疼痛大减,末服止痛片,又续服20余剂,再次行经,疼痛未作。
按语:痛经病因各异,寒热虚实不同,倘因中气虚弱,脾胃虚寒,冲任失调,寒积作痛者,使用本方,可收温中祛寒、调理冲任、缓急止痛之功。
(0)

相关推荐

  • 经方名家荟萃之小建中汤方

       小建中汤方 方    剂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胶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 ...

  • 黄芪建中汤证方药及医案解析

    秦山楚水古方中医▲ 点击"秦楚古方"关注公众号 黄芪建中汤丨文 / 中南山 这是秦楚古方第133篇原创文章 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 黄芪建中汤: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 ...

  • 胡希恕、刘渡舟小建中汤医案

    (1)刘渡舟医案:李妇,38岁.产后失血过多,又加天气严寒,而腹中疼痛,痛时自觉肚皮向里抽动.此时,必须用热物温暖,方能缓解.切其脉弦细而责,视其舌淡嫩,苔薄.辨为血虚而不养肝,肝急而刑脾,脾主腹,是 ...

  • (五)小建中汤——肝炎,胁痛,肺结核,咳血

    35慢性肝炎--刘渡舟医案 李某某,男,37岁.患慢性肝炎,肝区作痛,周身无力,服活血通络药无效.舌淡而脉弦,按之则无力.此乃脾虚不能培木,肝血无以自养而作痛. 经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

  • (小建中汤):从13种病悟透小建中汤(建议收藏)

    一.腹痛 刘渡舟医案:李妇,38岁.产后失血过多,又加天气严寒,而腹中疼痛,痛时自觉肚皮向里抽动.此时,必须用热物温暖,方能缓解.切其脉弦细而责,视其舌淡嫩,苔薄.辨为血虚而不养肝,肝急而刑脾,脾主腹 ...

  • 从13种病悟透小建中汤(建议收藏!

    一.腹痛 刘渡舟医案:李妇,38岁.产后失血过多,又加天气严寒,而腹中疼痛,痛时自觉肚皮向里抽动.此时,必须用热物温暖,方能缓解.切其脉弦细而责,视其舌淡嫩,苔薄.辨为血虚而不养肝,肝急而刑脾,脾主腹 ...

  • 从13种病悟透小建中汤(读三遍以上仔细悟)

    一.腹痛 刘渡舟医案:李妇,38岁.产后失血过多,又加天气严寒,而腹中疼痛,痛时自觉肚皮向里抽动.此时,必须用热物温暖,方能缓解.切其脉弦细而责,视其舌淡嫩,苔薄.辨为血虚而不养肝,肝急而刑脾,脾主腹 ...

  • 经方医理:从13种病悟透小建中汤

    一.腹痛 刘渡舟医案:李妇,38岁.产后失血过多,又加天气严寒,而腹中疼痛,痛时自觉肚皮向里抽动.此时,必须用热物温暖,方能缓解.切其脉弦细而责,视其舌淡嫩,苔薄.辨为血虚而不养肝,肝急而刑脾,脾主腹 ...

  • 糖尿病、高血压等13种病的联合用药

    让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病闻风丧胆的13种联合用药方案,家庭健康好帮手!看到了赶快收藏!   1.缬沙坦胶囊+尼群地平片---家庭健康好帮手---高血压   2.辛伐他汀片+降脂减肥片---家庭健康好帮 ...

  • 便宜又好用的一种药,不用口服,居然可以治13种病!

    今天介绍一个我常用的中成药:伤湿止痛膏,它的用法很多.作用也很广,但知道的人并不多. 伤湿止痛膏,顾名思义,它本来是治疗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的外用膏药,从药性来看,它是温性的,可以祛除风寒湿三气,兼有活 ...

  • 【新提醒】葛根汤这样配伍可以治疗13种病

    导读 葛根汤,出自[伤寒论],由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几味药组成,是临床常用的一个方子.对[伤寒论]有所了解的读者来说,提起葛根汤,大家想到的一般是它可以治疗项背强痛.下利,其实,葛 ...

  • 神奇了,按摩膀胱经能治愈13种病!

          膀胱经上的穴位最多,有67个,而且,膀胱经的主要部分都在人体的后部--后背和腿后侧.古人把膀胱经比喻成人身体的藩篱,说它是抵御外界风寒的一个天然屏障. 同时,膀胱经又是人体最大的一个排毒通 ...

  • 按摩膀胱经能治愈13种病!

    膀胱经上的穴位最多,有67个,而且,膀胱经的主要部分都在人体的后部--后背和腿后侧.古人把膀胱经比喻成人身体的藩篱,说它是抵御外界风寒的一个天然屏障. 同时,膀胱经又是人体最大的一个排毒通道,也就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