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贵相”的人,大多有这几个与众不同的特点,胜人一筹

曾有人说过,一个人的相貌往往源自于他的性格和内心。当性格和内心达到某种状态的极致后,这人至少非富即贵。

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有“贵相”之人。而贵相,也就成了大多人所要追求的目标。

在一些人看来,人有贵相,这是天生的,是不能够改变的。

这样的理解,终究是有失偏颇的。因为这世上的所有成就和幸福,都是七分人事,加上三分机遇而形成的。

而且,当人事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之后,它也就能吸引机遇的到来。可以说,七分人事三分天,这是相辅相成的。

一个人,要想拥有贵相,不需要说过分关注自己的天赋。有些时候,你改变了性格,改变了内心,一切也就能有所增进。

所谓“相由心生”。人内心的力量,那是无穷的。它看似小小的空间,装不下任何的东西。可实际上,却能装下整个宇宙。

如此,当你改变了内心之后,你也就能发现,你个人的整体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足以改变人未来之成败荣辱。

那么,何为“贵相”呢?

曾国藩有言:“端庄厚重,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心存济物是富相。”

此四相,皆是贤人之相。但凡有人能稍微占有一点,那么这个人终究是非富即贵的。

有贵相的人,大都端庄厚重

在曾国藩看来,一个人能成大事的人,他们绝对不会是什么油嘴滑舌的奸佞小人,而是一些脚踏实地,勤勉做事之人。

一个人,他可以走捷径,也可以不择手段。但是,这一切带给他们的,只有冒进,只有心绪浮躁。到最后,终究是一无所得。

正如老子所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人要想长久地发展,他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根基。而根基,并非是偷巧得来的,而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去不断积累的。

这个过程,其带给人的,不仅是心性的磨练,品性的磨合。

曾国藩所言的“端庄厚重”,其重心在于“厚”。就像大地一般,能承载起万物,能承载起天下,有着厚实且端重的威严。

有贵相的人,大都谦卑含容

在儒道两家看来,真正的贤者都是“谦卑”且能“容人”的。

何为谦卑?那就是做人不要过分高调,也不要过分不可一世,而是要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正确觉悟。

就像是山谷中流淌的溪水一样,看似没有什么力量,可它却能穿石击岸,汇向九州大海,源源不息。

这种谦卑如水的力量,便是让人不断突破,征服天下的能力。

而所谓的“含容”,便是从谦卑处延伸开来的。如果人不以自我为中心,那么他就能宽以待人,容纳这世间的好与坏。

有“贵相”的人,他们就像是涓涓细流,滴滴泉水,可总有一天,能汇聚千江之力,成就不凡。

有贵相的人,大都事有归着

在生活中,我们不管是处事,还是做人,都要做到“有始有终”。

很多人刚开始接触这件事的时候,认为自己对它有一点兴趣。于是乎,他也就只能在“三分钟热度”中消磨自己的时光。

当这个“三分钟热度”过了之后,人也就会慢慢地变得惰怠起来。而这样的惰怠,带给人的只有是“虎头蛇尾”的结果。

其实,我们能发现,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单靠一腔热血那是不够的。要想有所成就,就得将这份热血平衡到每一个过程中。

那些有“贵相”的人,他们心性坚韧,认定了一件事之后,便会不屈不挠地坚持下去,至死方休。

正因为有这种“自律”且有责任心的行为,才会让他们能够将一件事做到极致,不留下任何的遗憾。

有贵相的人,大都心存济物

宋代的张载,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番话,曾被大多人视作是一生所追求的目标。因为它恰恰就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伸。

一个人,要想成就自己,首先就得成就他人。一个人,要想有所得,那你就得有所付出。而且,这种付出,是要有一定的格局的。

我们大多人,为何总是身处在一个固定的层次中,永远难以突破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一个较为大的格局。

曾国藩所言的“心存济物”,就是让人有一定的格局,不仅爱自己,还要爱天下,才能有大的胸怀去包容这个世界。

因为这世上之事,善良占了千千万,邪恶占了万万千,如果都不能包容,那么终究会被小格局所束缚。

那些有“贵相”的人,也许不是他们天生有这样的贵气。而是他们在后天中,在无数的经历中,有所感悟,然后有所得,成就了自我的“贵相”。

文/舒山有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