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城堡》:没有被上帝眷顾的路人甲,靠什么逆风翻盘?
在卡夫卡的小说里,很难看到香车宝马、海市蜃楼,他不讲觥筹交错的鎏金世界,不讲你侬我侬的才子佳人,他讲述的只是那些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故事,他们是路人甲乙丙丁,也许也是现实生活里的你我他。
弗兰茨·卡夫卡
弗兰茨·卡夫卡被称为是上个世纪德语文坛成就最高的小说家,在他的长篇小说《城堡》里,卡夫卡描写了一个时运不佳,找不到工作,被人嫌弃,四处碰壁的小人物K。
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当你走投无路,山穷水尽的时候,你会怎么办?或绝望,或消沉,或者奋力一搏,火中取栗。而故事的主人公K显然属于后者。
01 没有被上帝眷顾的路人甲
一个人要想成功,需要可遇不可求的运气、与生俱来的天赋、上帝眷顾的基因、社会地位的优势、恰逢其时的时机和无比投入的工作态度。
很可惜,K一样都不具备。
故事的开场,K来到这个叫“城堡”的地方,如果把城堡中心比作一个办公机构,那么它的外围就是一个无名的大农村。
K是一个30多岁,来自异乡的单身汉,他衣衫褴褛,随身只有一个小背囊。
因为城堡里冗余的办事机构和数不尽的规章制度,导致人力资源部门错误地雇佣了K来当土地丈量员。
可是当K来报道的时候,却被告知城堡并不需要什么土地丈量员,这是一个乌龙事件。
为了安抚K,村长介绍K去当地的一所学校当勤杂工,除了干苦活累活,还要被教师们呼来喝去地羞辱。
这是一个小人物的悲哀。
我们的身边也一定能看到这样的一个身影,TA没有什么一技之长,每天只是低头干活,TA是人群里最黯淡的那颗星,周围没有人花心思注意TA,也同样没有人尊重TA。
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那作者一定不是卡夫卡。
02 做一个目标明确的行动派
K打听到城堡里掌权的“老爷”们一般都在贵宾酒店下榻,利用大家对他“异乡人”的身份还有一分好奇,K混进了贵宾酒店,并在那里结识了话事人克拉姆的情人——酒吧女侍弗里达。
K与弗里达“一见钟情”,当天夜里两人便私定终身。
这当然不是故事的真相,K企图利用弗里达“克拉姆的情人”的身份来接近那些能决定他命运的当权者。
他想接近克拉姆,不是在他身边止步不前,而是为了从他身旁走过,继续向前,进入城堡。
而弗里达不过是想利用K来制造另一个轰动的话题,以体现自己上下通吃的女性魅力,哪怕她“身材矮小,毫不显眼,脸庞瘦削,神情忧伤”。
郎有情妾有意,两个人一拍即合,各取所需。这是一桩好买卖。
于是K和弗里达谈了短短四天的恋爱,这四天里他们像过家家酒一样,谈婚论嫁,彼此心知肚明对方的算盘,却都对直击核心的问题聪明地避而不谈。
可虚幻的泡沫总会被吹破,富有心机的弗里达主动离开了K,此时她的身边已换成了青梅竹马。
K最终也没被引荐给话事人克拉姆,原本以为希望落空,阴差阳错下,K却有了一个机会与一位老爷的秘书产生了对话。
无心插柳柳成荫。
虽然K的就业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却令村里人慢慢改变了对K的看法,村民们当然还是排斥K,但却因为在外人眼里K与秘书之间的微妙关系,让村民认为可以通过K间接接近城堡。
荒谬的是,K一开始的四处讨好和努力工作都没有得到村民们友好的接纳,只是因为这一次他与上一个阶层产生了谈话,却让周围的人改变对他的态度,甚至主动向他提供栖身之所。
卡夫卡这样描述这个荒谬的世界:
一个如此广阔的、几乎不可信的世界向他展现出来,以致他忍不住要用他那个小小经历来触动这个世界,以便使自己更加确信这个世界确实存在,自己也确实存在。
03 小人物的智慧,寻找内在的平衡
小说是开放式的结局,卡夫卡并没有交代K最终是否如愿进入了城堡。
这是卡夫卡留给每一位读者的悬念,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K身上找到自己的身影,哪怕遭遇再多的挫折,都要向未知走得足够远,确知才显现它的身影。
就像故事结尾的K一样,此时的K已熟知周围的规则,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虽然令他精疲力竭,但大睡一场又让他恢复了元气,人哪怕再低微,也还是要继续活下去。
K为此所做的努力,也许可以说投机取巧,他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藏,犹如地藏,在受挫的时候匍匐下来躺一会,歇够了又可以站起来向自己既定的目标走去。
你的脑壳里有大脑,你的鞋子里有双脚。所以你可以去往,心之所向的天涯海角。
韧性是K这样的小人物最大的优点,他还是那么不起眼,但他内心的目标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坚持的能量,支撑着他永不止步。
就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对于人,什么是最宝贵的呢?是生活。因为我们的一切欢乐,我们的一切幸福,我们的一切希望,都只和生活联系在一起。
要相信,这个世界,总有一块乐土给小人物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