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染色的习俗自古就有,尚古宋明老提油!
玉染色的习俗自古就有,大概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古玉文明开始,伴随着制玉的同时,染色技术就同时生成了。
古籍《山海经》中记录的矿藏资源中,玉为第一,定然是逢玉必记的。《五藏山经》五卷南、西、北、东、中共记录大小山川约446座,其中特别记录202座山出产玉,记载还细化到山之阳出玉还是山之阴出玉,所出为白玉、水玉、碧玉等玉料的品种(参见《山海探幽(2)》)。古人还特别注重玉的成色,就是类玉的石头、普通玉还是美玉,美玉往往被称为“瑾、瑜之玉”、大美者被冠之为“㻬琈之玉”等等。
古玉文明
远古先民很注重玉的色泽,如果色泽达不到理想要求的怎么样?就染色。《山海经·南山经》记载:“有木焉……其名曰白(gao),可以血玉”,就是有一种树木(的浆汁)可以染色玉色。
后代也染玉。宋代尚古、自然盛行仿古,宋以至明、清,玉作匠人逐渐研创出染色技法,现在称为“老提油”。
一、老提油染色的种类
宋至明、清,老提油所使用的染料一般以红、黑、褐三种色系最为常见。
红色染料染作的颜色效果俗称“大红袍”,这种染色有时会被视为血沁或铁沁。但是血液本身既无法渗入玉质内部形成沁色,“大红袍”也缺乏铁沁不规则呈现及常伴有铁锈附着的特征,与“自然”相去甚远,人工痕迹显而易见。
明代 仿古染色玉镯(大红袍)
黑色颜料染作的颜色效果有时被称为“水银沁”,其呈现出的色纹曾被民国的收藏家认为是由水银沁入所造成。然而,迄今为止并没有证据显示水银可渗入玉质产生沁色,同时“水银沁”浓重、单一且刻板的颜色,也与自然呈色及沁色分布随机的特征大相径庭。
明代 仿古染色玉剑璏(水银沁)
明代 仿古染色玉剑璏(水银沁)
褐色颜料一般用于模仿沁色或仿制玉皮。模仿沁色时,为使颜料深入玉质内部,有时会用尖锐器具破坏玉料表面,同时营造犹如出土特征的土状斑驳,这种形态的颜色效果即被叫做“钉金沁”。但其表面却没有褐色沁常见的铁锈附着。而仿制的玉皮,其颜色有时会沿染色部位从玉料外层延伸到玉质内里,这与天然玉皮仅存于玉料表层的自然常态严重相悖。
明代 美化染色童子玉雕(仿玉皮效果)
明代 美化染色童子玉雕(仿玉皮效果)
二、老提油染色的特征
染色是用人工技法将染料由外部渗入玉质内部,因此在呈色上通常会外深内浅,有时甚至只黏着在玉器表面。如此经过长期触摸把玩,颜色就有可能发生脱落,显露出原有的玉质色泽。
在染色的诸多特征中,最显着的就是颜色单一。不论使用何种染料,其呈色都有可能产生或深或浅的效果,但大多属于单一色系,很少出现多色混杂的情况,并且染色部位一般都以块状分布形态出现,边缘或有明确界限,显色状态僵硬刻板,与自然呈色极为不同。
明代 染色玉镯局部
而为使染料渗入玉质内部所采用的烧烤、敲打等方式,在让玉质由密变松的过程中,伴生出一种特殊的“细毛纹”现象。这种现象有时会被玉匠利用,视作玉器色泽表现的载体,以黑色染料浸染,让整件玉器由内而外,漫布黑色纹理,这种颜色效果也就是俗称的“牛毛沁”。
清代 仿古染色玉管(牛毛沁)
远古先民是为了尚美而染玉,后代则是为了尚古而染玉,现代仍然有为了仿古而染玉。
声明:玉器圈以传播古玉文化为宗旨,说明:参引《震旦博物馆》的《染色》部分内容,特别鸣谢。文源头条号“ 一夫之”,版权归属原作,转发请注明来源玉器圈。
平台发布的内容作为分享、研讨之用,内容仅供参考,玉器圈传播需要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