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原社长周年丰病逝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退休干部、原党委书记、原社长周年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7月25日20时21分在湖北省人民医院逝世,享年80岁。
周年丰同志,湖北天门人,1964年8月参加工作,197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0年1月调入湖北日报社,任湖北日报社(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曾任中共湖北省委候补委员、湖北省第九届和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有人曾劝我,不要活得太累。我认为,我们是党员,入党时的承诺不能忘。因此,我总是把勤学习、干实事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把为官与做人组合成一条人生直线,努力在实践“三个代表”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天职。
作为一个部门的“一把手”,工作千头万绪,但我注意抓重点,一是抓学习,二是抓队伍。不抓学习,就没有坚定的政治方向;不抓队伍,就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无论到哪里,我都把抓学习放在首位,坚持每天至少有两个小时的学习。
除了自己学,我还督促干部、职工学习。在文化厅工作时,我说,省文化厅所在地叫读书院,文化厅要有文化,读书院里要读书。到报社,就对编辑、记者讲,新闻宣传似打仗,不打哑巴仗。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抓学习,首先是学习马克思主义。
身为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干事,半点“三个代表”的思想也没有。
1996年下半年起,我在省委办公厅工作期间,随一名领导同志到利川市扶贫,到1998年我调文化厅之前的一年半时间,去了扶贫点5次,近2个月。除利川的乡镇都跑了二至三遍外,我还跑了州其他县市的几十个乡镇。主要任务是搞调查研究,督办检查,向省委、省政府反映情况,督促帮扶单位工作到位。
1996年8月下旬,省委点名要我带一个工作组到监利排渍。几亿立方的水要排到长江,我们和全县人民艰苦奋战近二十个日日夜夜,终于完成了任务,使住在堤上的灾民回到了自己的家。
1998年抗洪之后,文化厅对口支援石首灾后重建,我和石首市领导在分洪的小河口镇整整调查了3天,在堤上的窝棚里访问了上百户灾民,回来给省委、省政府写了报告,为领导决策起了一定的作用。
也是这一年,我还到黄州区守过长孙堤。在守堤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农民往返一二十里轮班来守堤,不在堤边做饭,根本无法休息,一问知道是村里穷,集体拿不出钱来,我立即和民政厅协商,民政厅火速送来大米、方便面、矿泉水,解了民难。
我深深体会到,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一定要从机关走出去,在基层沉下去,遇问题钻进去,把工作抓上去。领导在一线指挥,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政绩在一线创造。
在省委担任副秘书长期间,我分工联系宣传战线和文教卫体工作,“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在我和大家的协调下得以实施,抓计生督办工作,我们督办室受到国务院表彰,我个人也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省文化厅担任厅长的近两个年头,我下基层时间比较多,几乎没有星期天、节假日。为抓文化经济政策的督办和落实,我利用一切机会呼吁各级党政领导帮助农民解决“看戏难、看电影难、读书难”等问题。我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基层,了解基层文化工作状况,甚至亲自为剧团充当“演出经纪人”,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参与市场经济、推动文企联姻、影企联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到湖北日报社后,为应对新时期报业发展的挑战,抓住发展机遇,我们积极推进报社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在全省率先成立报业集团。2001年下半年,报业集团进行处级干部竞争上岗和职工双向选择工作。我坚持原则,没有搞打招呼、拉关系那一套,而是按改革的规定全部竞争上岗。
这次改革,得到了群众支持,探索了一条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新路,启用了一批优秀人才,促进了人才的优化配置和有序流动,推动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报社的新闻宣传、广告经营和发行工作,多业并举,齐头并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我们开发的房地产楚天都市花园,投资2亿多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经济效益要比我们的预期好得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我们抓学习、抓干部队伍建设分不开的。
对于廉政,我的原则是:不该拿的坚决不拿。不三不四的钱拿了,虽不咬手,但是咬心。我经常提醒自己,在领导岗位上一定要坚持高尚的操守,经得起任何考验。如果自己不廉洁,就没有资格当“一把手”。
我在文化厅工作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先后建成、上马和规划了湖北剧场、省博物馆二期、三期工程和辛亥革命纪念馆、剧团排练场等项目;在湖北日报社,上了楚天都市花园、三栋宿舍楼、新的印刷设备等等。建湖北剧场时,有个人又是写信,又是打电话,希望能承包一项工程,并许诺给我20万元回扣,我说:“按规矩办。想钻空子,就是给我一座金山银山也没有用。”我还与班子成员约法三章:不取非分之钱,不上人情工程,不搞暗箱操作。
湖北日报社党委规定,新进报社的人员一律要考试、考核。我到报社后,一直严守这个规矩。近3年来,在我手上没有一例个人开口子、不按规定、不经集体讨论乱进的人,我的家属、亲戚没有一个是报社的正式职工。
家,是社会的细胞。家风不正,也可能成为人生折戟的悬崖。我虽然从荆州调到武汉工作已有多年,但妻子的工作关系一直在荆州区,是江陵电影院的一位普通职工。1998年,我就任文化厅厅长时,同事们出于关心,要帮忙把我妻子调到武汉来,被我婉言谢绝。妻子很理解我,也很支持我。为了不给我添麻烦,干脆办了内退,每个月仅拿几百元的生活费。
我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大学毕业,现在在建行一家营业部做合同工。他有拉存款的任务,面对建湖北剧场的几千万资金,面对报社一年数亿资金的流量,他从来没有向我提过要求。两个儿子结婚、生孩子,我也从未在机关漏半句口风,只在事后向单位纪委作了报告。
进报社时,有同事好心劝我评个正高职称。论条件,我可以参加。因为在进报社前,我就有新闻作品获得湖北新闻奖一等奖、二等奖,还有全国农民报系统评的一等奖,但面对同事们的好心,我还是婉拒了。我想,当“一把手”的人,不能把什么好事都揽在自己头上。
在干部出国、用手机、坐车、住房等容易引起群众意见的问题上,我时刻警示自己,不违规,不越轨。在荆州地委工作了10年,我和炊事班长门对门住了10年,且是一楼。我有许多次出国的机会,都让给了更需要的同志,至今没有出过一次国,但我却十分支持编辑、记者该出国时出国,并积极主张为他们配备先进的采访工具,为他们的工作尽可能地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