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影响的研究

原位血栓或栓子阻塞脑血管,血流阻断时间过长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梗死。静脉溶栓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治疗方法,使闭塞血管再通,阻止新发血栓形成,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血流再灌注,但是只有46%的患者实现血管再通,约11%的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血管再狭窄和再灌注损伤是静脉溶栓后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重要原因。丁苯酞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一种新药,具有保护线粒体,改善脑能量代谢和缺血脑区的微循环血流量,改善侧支循环的作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仍有部分患者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多遗留明显神经功能障碍,降低卒中患者生活质量。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实现血管再通血流再灌注,改善侧支循环,可预防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行静脉溶栓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一、对象

选取2017年8月—2020年1月在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行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71例,治疗组给予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头颅CT检查排除脑出血;(3)符合急性缺血性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适应证,2017年8月—2018年9月发病时间在3 h内,2018年10月后发病时间在4.5 h内;(4)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存在静脉溶栓禁忌证;(2)严重器官功能衰竭者;(3)对芹菜过敏;(4)患者或家属拒绝。

二、方法

1. 资料收集: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心房颤动病史、冠心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脑梗死病史、病前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血糖、收缩压、舒张压、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动脉闭塞型、心源性脑栓塞型、其他型)、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史、他汀药物史。
2. 用药方法: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注射液0.6~0.9 mg/kg静脉溶栓,最大剂量90 kg,10%在1 min内静脉推注,剩余90%在1 h内缓慢静脉泵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治疗时间7 d,2组患者均在静脉溶栓后24 h复查头颅CT,若出现神经功能恶化随时复查头颅CT,24 h复查头颅CT无出血可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等治疗,此外2组患者均给予急性缺血性卒中常规治疗。
3. 观察指标:2组患者72 h内NIHSS评分,若NIHSS评分较入院时或较好转时加重≥4分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同时记录患者脑出血情况。

三、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QR)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倾向得分匹配采用1:1匹配,匹配容差为0.1,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NIHSS评分、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心房颤动病史、冠心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脑梗死病史、病前mRS评分、血糖、收缩压、舒张压、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TOAST分型、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史、他汀药物史进行匹配。<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71例患者中对照组142例,治疗组29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NIHSS评分、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心房颤动病史、冠心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脑梗死病史、病前mRS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TOAST分型、抗血小板聚集或抗凝药物史、他汀药物史和脑出血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治疗组患者的血糖、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和72 h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表1)。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成功匹配46例,2组各23例,治疗组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仍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2组患者均有1例发生脑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表2)。

讨论

静脉溶栓使闭塞血管再通,恢复脑血流灌注,挽救濒死脑细胞,降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致残率、致死率,但是3.4%~28.8%的患者溶栓后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静脉溶栓后早期再发卒中、脑出血、恶性脑水肿是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直接原因,而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与不良预后相关。丁苯酞是从芹菜籽中提取的小分子物质,具有改善脑血流、减轻脑水肿、减小梗死面积、改善脑能量代谢、抗凋亡、抗炎、抗氧化应激等作用,作用于缺血性卒中的多个病理环节,促进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脑血管闭塞后,闭塞动脉支配区域内脑血流、脑灌注、脑代谢水平下降,对一部分脑组织迅速造成不可逆损害,在梗死灶周围存在的低灌注脑组织代谢缓慢,这就是所谓的缺血半暗带。迅速恢复血流灌注,半暗带可被挽救,若血流灌注无法恢复,缺血半暗带会进展为脑梗死,有研究显示缺血半暗带可持续存在48 h,丰富的侧支循环能维持缺血半暗带,增加患者的良好预后。缺血性脑损害后3 d脑血管出现血管再生,半暗带内血流与微血管数量密切相关,丁苯酞能上调内皮生长因素和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的表达,增加脑血管微血管数量,还能通过调节Ang-1/Ang-2/Tie-2信号轴促进血管新生,改善侧支循环,增加半暗带内血流。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能在静脉溶栓迅速恢复脑血流灌注的同时,促进新生血管再生,改善侧支循环,保护维持缺血半暗带,维持脑灌注,防止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静脉溶栓血管再通后的再灌注损伤、血脑屏障破坏是出血转化的重要机制,良好的侧支循环不仅减小梗死面积,增加脑内皮细胞供血,避免因缺血导致的内皮细胞分解。丁苯酞能够改善侧支循环,保护血脑屏障,还能通过细胞外信号转导激酶信号转导通路减少高尔基体重组和堆积蛋白65合成,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本研究中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组的脑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静脉溶栓早期血管再通后14%~34%的患者血管再狭窄,导致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和不良预后,血管再狭窄可能与原位血栓、内皮损伤、溶栓药本身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有关。有研究认为静脉溶栓后早期给予阿司匹林并不能改善患者预后,还增加症状性脑出血,丁苯酞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静脉溶栓的同时给予丁苯酞不仅抗血小板聚集,还能减轻再灌注损伤,既能预防血管再狭窄,同时不会增加脑出血风险。本研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成功的46例患者中,阿替普酶与丁苯酞联合治疗组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明显低于阿替普酶组,为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本研究表明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能减少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但是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而且治疗组样本量较少,其疗效有待进一步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的验证。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专业医学学术期刊。该刊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宣传我国脑血管病临床和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以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
在学术上追求高起点、创新性,在技术上倡导先进性、实用性和规范性,在信息报道上坚持真实性、时效性和可读性。充分发挥电子期刊信息量大、图文并茂的优势,全面准确地报道脑血管病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为从事相关学科领域的医师、研究生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学术成果展示与创新交流的平台,着力推进我国临床脑血管疾病与多学科领域医学研究的发展与创新。
主要栏目:述评、专家论坛、指南与规范、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病例报告、综述、医学人文、视频讲座等。
来源 |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14卷05期
(0)

相关推荐

  • 缺血半暗带 40 年|一文读懂

    缺血半暗带自 1977 年发现至今已 40 余年,它的发现对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意义非凡,至今仍是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主战场. 本文通过回顾 40 余年来缺血性半暗带概念的发生.发展,阐述了缺血半暗带对缺 ...

  • ​脑梗死是中风吗?

    一.中医 陈亚  主治医师   老年病科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脑梗死是中风,中风是中医病名,有外风和内风之分,外风因感受外邪所致,在<伤寒论>名曰中风,亦称桂枝汤证,内风属内伤病证 ...

  • 脑的血液供应

    脑和脊髓高度依赖不间断的富氧血流供应,因此依靠通过脑血管的通畅血流.体循环中约18%的血液流向大脑,而大脑重量只占全身重量的2%.血液运送氧气.养分以及维持脑正常功能的其他必需物质并带走代谢废物. 大 ...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研究

    静脉溶栓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1],能增加患者良好临床结局的概率,但仍有2.2%-37.5%的患者溶栓后24 h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 ...

  •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报道

    脑卒中是我国第一位的死因,具有较高致残率和病死率等特点.脑梗死是其中的主要疾病类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早期治疗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

  • 研究进展 | 急性缺血性卒中突出静脉征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作者:胡现宁 袁涛 刘武杰 全冠民 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占全部脑卒中的比例高达87%,AIS具有高发病率. 高致死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及早诊断并干预治疗是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的 ...

  • 指南被挑战!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有害无益

    尽管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EVT)的证据为I级,但真实世界中EVT后的结局似乎并没有随机对照研究(RCTs)所展现得那样好.此外,对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6分的 ...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突然戒酒 是边缘性自杀?

    酗酒,是一种边缘性自杀行为,即以寻求快乐或减少肉体痛苦为目的,却反而造成了死亡.长期酗酒的危害,人尽皆知.但是,猝然戒酒的危害,我们知之甚少.2019年11月,发表在<Neurology> ...

  • 15岁女孩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竟未见好转!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阅读 您认为这种脑梗死应该进行静脉溶栓吗? 临床上遇到脑梗死患者,考虑符合溶栓适应证且无相应禁忌证的,大多会进行静脉溶栓治疗,通常疗效显著.但是,这例患者却大有不同,静脉溶栓后疗 ...

  • 患者静脉溶栓后脑出血转化,该怎么办,精华整理!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阅读 一例静脉溶栓后脑出血转化及相关文献复习. 静脉溶栓治疗最严重且难以预测的并发症是治疗后早期脑出血转化,其带来的出血转化的风险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主要问题,其中静脉溶栓后症状性脑 ...

  • 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后千万别忘了这件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左成淳 肿瘤患者的静脉化疗指细胞毒性药物经静脉通道进入人体,到达各组织器官,是各种恶性肿瘤疾病患者的常用治疗方法. 肿瘤患者完成一周期静脉化疗后,据下一次化疗往往有2-3周的间 ...

  • 静脉溶栓后Fib水平与 sICH的关系

    静脉溶栓是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最为有效的方法,但需要防范溶栓后sICH,本文对静脉溶栓后Fib水平与sICH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编辑:王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