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阴阳88证解析

近年来我一直在研究火神派。火神派的主要精神我归纳为四大纲领:阴阳为纲,判分万病;注重阳气,善用附子;详辨阴证,尤精阴火(假热之象,或称假火);阴盛阳衰,阳常不足。我在各地讲学一直讲四大纲领,我在想还有什么值得讲一讲的,那就是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的主题:阴阳辨诀。郑钦安发明的阴阳辨诀,无论是在研读学习火神派,还是在回归正统中医这点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什么叫阴阳辨诀?它有什么作用?它有什么意义?运用阴阳辨诀的关键是什么?

大家知道我归纳的火神派最基本的学术观点就是阴阳为纲,判分万病。认证只分阴阳”“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郑钦安把百病都归纳为阴病、阳病。阴证亦阳,阳证亦阴。他的两本专著《医理真传》《医法圆通》通篇都是在讲怎么用阴阳辨别。既然要分阴阳两纲,那么前提就是要分清何为阴、何为阳。《黄帝内经》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如何辨别阴阳,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郑钦安说,医学一途,最“难于识阴阳”。张景岳说:“伤寒纲领,惟阴阳为最,此而有误,必致杀人。”陈修园说得更明白:“良医之救人,不过能辨认此阴阳而已;庸医之杀人,不过错认此阴阳而已。”良医和庸医的区别就在于能不能辨别阴阳两纲。

为了辨识阴阳,郑钦安总结了“辨认阴虚阳虚要诀”,亦即“阴阳辨诀”,作为辨认阴证阳证的纲领,他又称之为“阴阳实据”。在郑钦安的概念里,阴阳辨诀和阴阳实据是完全等同的概念,他称之为“辨认阴虚阳虚之切法”。《医理真传》《医法圆通》通篇都是在关注用阴阳辨诀和阴阳实据来辨认疾病。他非常重视这个辨诀,临床认证,每次都强调以此为准,“总在考究阴阳实据为要”,“定阴阳实据治之,发无不中”。什么是阴阳辨诀?郑钦安在《医理真传》的“辨认一切阳虚证法”“辨认一切阴虚证法”及“钦安用药金针”章节中做了详细论述。为了节省时间,我以舌、脉、神、色、口气、二便为纲给大家解读。

阳虚:

舌——舌青滑,或黑润青白色,浅黄润滑,强调舌润滑不燥,即使舌红也不需在意,就是阴证,就是阳虚。

脉——脉浮空或细微无力。

神——目瞑倦卧,无神,声低息短,少气懒言。

色——面色唇口青白,爪甲青。

口气——必口吐清水,饮食无味,满口津液,不思水饮,即饮亦喜热汤。

二便——二便必自利。

阴虚:

舌——舌苔干黄或黑黄,全无津液,芒刺满口。

脉——脉息有神,六脉长大有力。

神——其人烦躁,精神不倦,张目不眠,声音响亮。

色——面目唇口红色。

口气——口臭气粗,口渴饮冷,饮水不休。

二便——尿黄便秘,二便不利。

两相对比,确如郑钦安所说,“阴阳二症,判若眉列”。这一阴阳辨诀,等于给了我们衡量阴阳的一把尺子。即使用高校讲义衡量,阴阳辨诀都没有出格的地方,阴证什么样,阳证什么样,舌、脉如何,气色如何,哪本讲义都这么讲,绝非火神派标新立异,更未离经叛道,所以我们说阴阳辨诀是“中医正统正脉”,大家记住了这一点,承认了这一点,下面的立论才有基础。我们下面的推导都是建立在大家认同阴阳辨诀这个看法的基础上。

那么,这一阴阳辨诀有什么作用?可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郑钦安对阴阳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临床上如果能确定阴阳实据,治疗没有无效的。更甚之,用郑钦安的原话来讲,掌握了阴阳辨诀,“便可超人上乘,臻于神化”。毕生研究火神派的唐步祺先生十分看重这一点,他称赞郑钦安:“阳虚阴虚辨证纲要,最切实用。”喝早茶的时候我和杨志敏院长一起聊天,杨院长对火神派理解得很深,她说阴阳辨诀使她真正开窍。我自己也是学过阴阳辨诀才真正有了登堂入室的感觉,才真正会看病了,会分阴阳了,治病时也有信心了。我本人体会,若要学习火神派,首先要学会分清阴阳,辨明真假。学习掌握阴阳辨诀后会发生质的变化。

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阴阳辨诀的重要意义、运用阴阳辨诀的关键是什么。

1

阴阳辨诀在阴火方面的应用

第一个方面是阴阳辨诀在阴火方面的应用。我们临床上见到的“满身纯阴”之证,例如尿清、便溏、舌淡、脉沉,证候单纯,辨证一点儿都不难。难辨的是有阴火的阴证,李东垣的弟子说过,阳证易辨易治,阴证难辨难治,说的就是这个。关键是阴证特别复杂,复杂在哪呢?我曾经把阴证归纳为三个层次,“满身纯阴”之证,没有一点儿热象的,这是第一个层次。关键是阴证的第二个层次和第三个层次,它们都有一些假象,就是阴证引起的阳虚外浮,郑钦安称之为“肿痛火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红肿热痛。阴证的第二个层次是阴盛格阳,第三个层次是阳虚欲脱,都会出现假热、假火的局面。如果我们掌握不了阴阳辨诀,就会把这些假火、假热辨成真火、实热或阴虚内热,那治疗起来只能越治越糟。所以阴阳辨诀的重点在辨阴证的第二个层次和第三个层次。

明·陶节庵云:“自然阴证人皆可晓,及至反常则不能矣。如身不发热,手足厥冷,好静沉默,不渴,泄利腹痛,脉沉细,人共知为阴证矣。至于发热面赤,烦躁不安,揭去衣被,饮冷脉大,人皆不识,认作阳证,误投寒药,死者多矣。”他说的“阴证”当指纯阴之证,“及至反常”则指有阴火之阴证。刘渡舟教授亦说:“少阴寒盛之极则有格阳之变,而见反常之象,往往使人难以辨认。”“三阴上逆外越”引起的种种假热之象,“变证百出”,对于这个我们怎么辨别?郑钦安勘破阴霾,去伪存真,创立阴火之说,这是他学术经验中最独到、最精华的部分。大家都知道火神派崇尚扶阳,其精华就在于对阴火、假火的辨认。对阴火、假火的辨认,我们唯有阴阳辨诀可恃。

让我们重温“钦安用药金针”,这是郑钦安在三本书中写得最精彩、最深刻的一段话,辨别阴阳要诀的关键就在这段话的八个字里。“予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同。无论一切上中下诸病,不问男妇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百发百中。若见舌苔干黄,津液枯槁,口渴饮冷,脉息有神,其人烦躁,即身冷如冰,一概不究,专在这先天立极之元阴上求之,百发百中。”他强调在阴证的前提下(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等),“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不被这些假热、假象所迷惑,一律专主扶阳,反之,专主益阴。我认为阴阳辨诀最关键的就是这八个字:一切诸症,一概不究。这是勘破阴火的八字箴言,也是贯彻阴阳辨诀的心法。我们通俗点儿说,在阴证、阴象的基础出现一点红肿热痛,你不要被它迷惑,你要看它的基础是阴证、阴象。形象点儿说,一片大草原上,有几朵红花不意味着整个草原都是红色的,整个草原是碧绿的。

结合病例来讲,我诊治过一个病人,李某,男,55岁。病人口腔、舌边、嘴唇处溃疡反复发作3年多,此起彼伏,伴有鼻腔燎灼感,咽痛、色红,偶有耳鸣,目赤。大家看他五官几乎没有一处好的地方,通通是我们老百姓常讲的在“上火”。病人时有胃部胀痛,大便黏,小便黄,舌淡胖润,脉浮滑无力、寸弱。舌象、脉象是阴象。在舌、脉、神、色、口气、二便中有两项存在的话,这就是一个阴证。这个病人是一个中医“票友”,多年来研究中医,能给别人开方,我去给他家老爷子看病的时候,发现他订阅了《中国中医药报》。三年里他一直给自己开方,多是滋阴降火之品,治之不效,经人介绍找到我。我跟他说:“你所有这些所谓阳证的表现都是假象,舌胖润、大便黏、胃胀等通通是阴象,你这是假火,滋阴治法是南辕北辙,我给你开个方试试。”我以温潜之法治之,处以潜阳封髓丹加味:砂仁25g,附子30g,龟甲10g,黄柏15g,肉桂10g,炮姜20g,牛膝15g,磁石30g,麦芽30g,茯神30g,炙甘草30g。病人服用7剂后,口舌、嘴唇处溃疡及咽痛均消失,余症亦减,自觉精力增加。他跟我说,因为他懂得中医,他就觉得自己是阴虚,所以服药时战战兢兢,但是没想到最后效果这样好。守方调理半月,病人诸症若失,以附子理中丸善后。这种方法的治疗不仅疗效很好,而且不易复发。

我曾提出“头面五官多阴火”的观点,即头面五官出现老百姓所说的上火的象,如目赤、牙痛、口疮、咽炎、舌疮、鼻炎等,绝大多数是假火、阴火,我不能说没有阳火,但是大多属阴盛逼阳上浮所致,尤其久病、久治不愈、病程很长的,百分之百是假火,绝少因阴虚阳热所致。本例病人目舌口鼻耳和咽喉等皆现肿痛火形者确属典型,是他自己把自己治坏的,因为他一直都是滋阴降火,所以其症此起彼伏,缠绵不愈,与阳虚体质固然有关,但主要是屡服滋阴之药所致。

因为五味中苦味属心,所以口苦一般按心火论治,治以清心泻心之剂;口苦在六经病中亦为少阳病主症之一,多从少阳证入手治以柴胡剂。曾治侯某,男,40岁。口苦半个月,没精神,容易发怒,余无异常,形瘦,自幼手足发凉,畏冷,经营鲜蘑生意,偶尔需要出入冷库。病人舌淡胖润,苔略黄,脉左沉、关浮,右弦滑、寸弱。我辨为阴盛阳浮,处以大回阳饮:附子30g(先煎1小时),炮姜30g,炙甘草60g,肉桂10g,7剂。病人药后复诊:口苦明显减轻,手足已转温,精神转旺。在原方基础上,附子增为45g,另加红参10g,生麦芽30g,10剂。3个月后,其妻因病来求治,谈及侯某口苦未发。

我们医院口腔科一个主任有一天过来跟我切磋,他说:“我经常遇到很多牙周炎、牙龈炎病人,我用了很多消炎药,也用了牛黄解毒片,但是效果一直不好,你能提供一些办法吗?”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是所有口腔 科医生的困惑,因为五官是阴火的重灾区,他们限于专科的范围,只看到头面五官所谓的上火症状,他们看不到全身的症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他们只知道牙龈肿痛,其实病人全身已经是阴寒一片,所以降火、清火通通是南辕北辙。我跟他讲这个道理,他有点儿明白了,然后他说:“我恰好舌边起溃疡,一年要发作两三次,每发作一次都灼痛难忍,影响饮食,我现在就是发病期间。”我就给他开了7剂药,吃了5天,他告诉我好了,过了两年,再也没发作。因为我是治病求本,所以就不太容易发作,我的意见是一旦再发作,就是因为没有调理好、保养好。

再说一个和眼睛有关的病例,我爸爸的一个同学,女性,眼睛干涩疼痛一年多,一直治不好,后来就找到了我。我看她眼睛胀疼干涩,但她舌、脉、神色的表现是阴象寒体,毫无疑义,用潜阳封髓丹,但是吃了5剂后没有什么效果。我反复琢磨,我想起黄元御治疗眼病有一个乌肝汤,和潜阳封髓丹有所不同,但它的方义也是温阳潜纳。乌肝汤的方药就是茯苓四逆汤加桂枝、白芍、何首乌。我决定改用乌肝汤,病人服用后目疼干涩都消失了。后来我用乌肝汤治愈了好多目胀疼痛,我治头面五官症状,或者用潜阳封髓丹,或者用乌肝汤,效果都很好。

所以我看到这些病例,就像前面提的第一个病例,他有咽痛、目赤、口腔溃疡这些所谓热证,你要知道在阴阳辨诀下,一切诸症,一概不究。这八字箴言在这里就能体现,所有上火症状都属于一切诸症的范围内,所以就要一概不究,你要看看病人全身的表现,有热象的都属于一概不究的范围,不要跟着它走,要从整体而言。

我今天主要讲阳虚,因为火神派擅长的就是阳虚的辨别。我们看到的任何阳虚症状,任何热象都属于一概不究的范围,不要被它们蒙蔽了,不要怕它们、不要管它们,你扶阳就是了。虚阳下陷最典型的症状是足心发热,很多病人要把双脚放在凉水桶里才感觉舒服。我们按五心发热来讲,这是阴虚;我们按“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来讲,这是湿热。但是这些都不对,足心发热最标准的治法是治以四逆汤或者甘草干姜汤。

我再介绍一个病例:病人许某,女,85岁,足心发热如焚半年,眩晕,乏力,嗜睡,纳差,都是一派阴寒的征象。舌大胖润,脉浮滑。这个病人直肠癌术后14个月,糖尿病8年。我看这个病人足心发热如焚,但是全身征象是阴象,就用了经典的四逆汤,因为病人有表证,所以我加了麻黄、细辛(她来看病的时候天还不太冷,我们只穿衬衫,她却穿四件衣服,还是怕冷)。病人服药一个月后,足心发热再也没有发作过。这个病人既有虚阳上浮的假热,又有虚阳下陷。不管是上浮还是下陷,按阳虚辨诀来说这是阴证,那就要扶阳。所以我说阴阳辨诀是阴火的照妖镜。

历代关于“阴阳升降”的格言

  •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素问·生气通天论》

按:阳气之在人体,如同空气和阳光那样重要。人若失去阳气的温煦,必将生机灭绝,面临着死亡。故阳气的衰退,寿命亦将减少。

  • “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素问·五常政大论》

按:阴精,谓阴寒之气;奉,上奉,上升之意。阳精,指阳热之气降,下降,下陷的意思。

经文指出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会影响人的寿命。在气候寒冷的地区,阳气不妄泄,阴精内养,因而长寿;在气候炎热的地区,阳气易发泄,阴精易消耗,因而寿短。这是古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及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科学论断。

  •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

按:阴阳和调,阳气才固密不泄,阳气固秘于外,阴气秘藏于内,精、气、神,五脏六腑,都治而不乱,运行不息。若阴阳失去平衡,乃至分离,则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失去存在的条件,那么生命也就灭绝了。

  • “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结乃散。”——《金匮要略·水肿病脉证并治》

按:阴阳二气本来是相互依存,相互滋生的,二者相得,能使阴阳二气畅行无阻,阴阳互助,则胸中大气运转有力,人气振奋,纵然水寒凝滞之邪,也会逐渐消散,失气和遗溺,是阴阳相失的结果,邪实则亡食正气,正虛则阳不温煦蒸发而小便自遗。

  • “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一·论大医习业》

按:此四句出自汉儒董仲舒之《贤良三策》中。是说,谈论天道,必须结合人体人事来讨论,以做到息息相应。阳指功能活动,要赖形质产生;阴指营养物质,要靠阴精来奉养。天、地、人虽异,其理则一。

  • “生由乎阳,死亦由乎阳,非阳能死物,阳来则生,阳去则死。”——明·张介宾《质疑录·论阳常有余》

按:人体的体温来于阳气的温养,人之死,由于阳气亡失,阳脱在前,阴留在后,有一分阳气则有一分生机,阳气绝则必死。可知人之生存死亡,视阳气的存亡而定。

  • “求汗于血,生气于精,从阴引阳也;引火归元,纳气归肾,从阳引阴也。”——明·张介宾《类经·论治类》

按:血汗同源,夺血者无汗,夺汗者伤血,故养血可以作汗。精气同源,气能生精,精可化气,故八味丸补肾益精,引火归元,是从阳引阴;六味丸补阴以生阳,为从阴引阳之法。

  • “病见于阴,甚必及于阳;病见于阳,穷必归于弭。”——清·尤怡《金匮要略心典·卷上》

按:阴病日久必然会阴损及阳,病发于阳,久必由阳及阴,阴阳二者不可分离,治疗亦应阴阳兼顾而治,不可见阳治阳,见阴治阴。养阳气之不足可救阴邪之偏胜,补阴液之亏损可救阳气的亡失。

  • “亡阳者,阳外亡而不守也,其根在肾;无阳者,阳内竭而不用也。其源在胃。”——清·尤怡《伤寒贯珠集·卷一》

按:无阳写亡阳似同而实异。亡阳因汗下失度,久病阴不敛阳,阳气暴脱于外,来势急,多发生于疾病的极期。无阳为阳气不能化生,由胃气虚极不能纳谷生气,阳气化源断绝,二者一亡脱于外,一竭绝于内。

  • “阳属腑气,主乎卫外;阴属脏真;主乎内营。下焦阴阳宜潜宜固,中焦营卫宜守宜行。”——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吐血》

按:阳经主表内合于腑,主要功能是卫护于外;阴经属赃,主要作用是营运于里。下焦肝肾之阳应该潜藏而封固不宜外泄和上越。中焦脾胃是营卫化生之地,营卫应该循常道运行,即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二者互相协调,循行有序。

  • “阳外泄则为汗,阴下注则遗。夜暮热炽,阴虚何疑。阴伤及阳,最难充复。”——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虚劳》

按:阳气外泄则出汗,阴精下注则遗精。入夜而热,热势变炽,一定是阴虚致热,一旦阴损及阳,造成阴阳两虚时,治疗需费时日,因久病元气大亏,难以短期恢复。

  • “夫阳气藏于阴中,阴气敛之,则阳方静谧。少阴之藏敛不固,则阳气从阴中勃然而出。”——清·张聿青《张聿青医案·咽喉》

按:阴阳在人体,阳气恒涵养于阴中,阴气以收敛阳气,二者不弃不离,阳气即能安谧平静,不会妄动,若谓之封藏失固,则阳气失恋,即勃热逸出。可见寒噤战栗而倦卧。

  • “阴阳互为其根,阴虚则阳无所附,血脱气无所归。”——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刪补名医方论》

按:《经》曰:“独阴不生,孤阳不长。”所以丹溪翁指出四物汤为阴柔之剂,妇人久服有绝孕之嫌,万物皆然,不得阳和之气,则不能孕育成实。而阴虚则阳无所附,血脱则气无所归。是阴阳失和,有脱离之可能,必须使二者相交,或滋阴以藏阳,或补气以生血,使血随气行,阳生阴长。不然阴虚久削亡气,无气则死,阳虚久则寒生,寒极则附灭,阳灭亦死。

1 风寒束表型恶寒

[病因] 风寒之邪外束,卫阳郁闭所致。

[症状] 恶寒,微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 辛温解表,疏风散寒。

[主方] 麻黄汤加味。

2 寒中少阴型恶寒

[病因] 素体心肾阳虚、寒邪乘虚直中少阴。

[症状] 恶寒无热,体倦肢冷,精神萎靡不振,呕吐,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微。

[治法] 温阳散寒。

[主方] 四逆汤。

3 阳虚阴盛型恶寒

[病因] 劳倦内伤,或久病阳气衰弱,阳不制阴,于是阴寒内生而恶寒。

[症状] 恶寒,四肢冰冷,倦怠无力,少气懒言,口淡不渴,大便溏泻,小溲清长,面色白,舌淡,脉沉迟无力。

[治法] 温阳祛寒。

[主方] ①肾阳虚,用右归饮。②脾阳虚,用附子理中汤。③心阳虚,用 桂枝甘草汤。

4 阳盛格阴型恶寒

[病因] 邪热深伏于里,阳气郁闭于内,不能透达于外。

[症状] 恶寒肢冷,烦渴喜冷饮,胸中烦热,腹部扪之灼热,咽干口臭,大便秘结,小溲短黄,舌红苔黄,脉伏。

[治法] 清泻里热。

[主方] 白虎汤或承气汤。

5 痰饮内停型恶寒

[病因] 痰饮停滞体内,阳气不得宣通。

[症状] 恶寒,肢体沉重,胸腹满闷,饮食不香,口渴不欲饮,苔腻,脉滑。

[治法] 通阳化饮。

[主方] 苓桂术甘汤加味。

6 脐周恶寒

[病因] 系由水饮内停,寒凝小肠,脾肾阳虚,阳不卫外所致。

[症状] 脐周恶寒,如有冷风所吹之状。虽在暑月,夜晚与午夜就寝,腹部仍需用棉被覆盖。伴有腹痛隐隐,肠鸣辘辘,大便溏薄,饮食不香,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腰膝沉重,两足微肿,口干不欲饮,舌淡,苔白滑,脉沉细而弦。

[治法] 分利内饮,温阳散寒。

[主方] 回阳救急汤加减。

名家经验学说

李用粹

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夜寒者,阴气旺于阳分。昼寒者,阴气上溢阳中。重阴者,昼夜俱寒。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他如风寒暑湿痰火郁瘀痈疮,一切邪气怫郁于表,表中之阳气不能发越,皆令恶寒。恶寒者,虽居密室帏幙之中,猛火近热之处,仍觉憎寒拘急,甚则毫毛毕直,鼓颌战傈,非若恶风之候,见风则凛凛畏怯,无风则坦然自适也。恶寒有阳虚、劳倦、肺火、痰饮、伤酒、伤食、疮毒、郁火及产后等类型(略)。内外恶寒辨:外感恶寒,虽近烈火不除,内伤恶寒,稍就温暖即止。卫不和而恶寒者,调中益气汤。脾胃弱,补中益气汤。阳虚,四君子汤加黄芪、炮姜、肉桂、附子。表虚,黄芪建中汤。浊痰滞膈,先用姜茶探吐,后用通圣散加减。肺火,甘橘汤加酒芩、天麦冬、山栀仁。恶寒久不已,服诸药不效者,亦宜解郁。大抵恶寒之症,种种不同。然世人以背恶寒属太阳经。此经气郁而不行,或浊痰阻滞经络,药中必加羌活以散太阳之邪。

7 半身恶寒

[病因] 汗出偏沮,令人偏枯。

[症状] 半身恶寒或恶风,易出汗,温度比健侧半身为低。

[治法] 补气活血通络。

[主方] 补阳还五汤加味。

名家经验学说

秦伯未

半侧寒冷,较为少见。患者白头至足,左半或右半身不温,汗出时亦一侧独无,当风则一侧先觉冷气入骨,关节运动自如,酸软乏力,脉象沉细。用右归饮加当归、细辛,温运阳气,通其血脉。

8 寒 战

内疗辨治

寒邪外束型寒战

[病因] 外寒袭表,邪郁经络,腠理闭塞,卫气郁结。

[症状] 恶寒战栗,高热无汗,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 辛温解表。

[主方] 麻黄汤加味。

9 阳虚寒盛型寒战

[病因] 阳气虚弱,或寒邪伤阳,阴寒内盛。

[症状] 畏寒战栗,四肢厥冷,得暖则缓,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小溲清长,舌质淡,脉沉微。

[治法] 温阳祛寒。

[主方] 四逆汤加味。

10 战汗透出型寒战

[病因] 外感热病,邪正剧烈交争。

[症状] 在外感热病过程中,突然恶寒,甚者肢冷,脉伏,继则全身透出大汗,汗后热退身凉。

[治法] 益气回阳。

[主方] 参附汤。

11 外寒风热型寒战

[病因] 先有内热,继感外寒,致寒邪外束,热邪内郁。

[症状] 恶寒战栗,四肢厥冷,头身疼痛,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浮紧而数。

[治法] 解毒清里。

[主方] 防风通圣汤。

名家经验学说

秦伯未

恶寒时战栗,简称“寒战”,常见于“疟疾”等病。

伤寒和温病过程中,有突然寒战,神情极疲,汗出后逐渐平静好转,称为“战汗”。这是患者正气虽然虚弱,在遇到有恢复的机会,正气奋起,便与邪气交争的现象,正气胜则汗出而邪解。所以战 后得汗则生,汗不得出则死,实为重要关头。如无虚脱现象,可听其自然,不必慌张,必要时脉汤加减,以扶助元气。

“振寒”与寒战相似,同样是发抖,其区别是:从内发出者为寒战,仅是形体耸动者为振寒。振寒多由阳虚不能卫外,常伴腹痛泄泻,四肢沉重,小便不利等证,病在少阴,治宜扶阳,用真武汤。

12 长期早晚寒战

[病因] 营卫俱虚,太阳与太阴失开之职。

[症状] 早晚感恶寒,发寒战,全身如鸡皮,约1小时后,四肢冰凉,面色白,舌质淡嫩,脉象虚细。

[治法] 温中补虚,调和营卫。

[主方] 小建中汤《伤寒论》

13 夜半寒战

[病因] 由于厥阴经气不充,无力使经气顺交太阴,血伤及气,阴伤及阳,阳虚则寒,故厥冷而战栗。

[症状] 每晚12时发冷抖颤,四肢冰冷,近晨则大汗出,直至黎明,汗止栗定。伴有气短心悸,食后腹胀,少腹冷痛,面色暗晦,舌淡紫,苔薄白,脉沉弦细。

[治法] 益气助阳,敛汗固表,顺接阴阳。

[主方] 再造,牡蛎蛎散类

14 但热不寒

内疗辨治

邪热蕴肺型但热不寒

[病因] 风热之邪上受,或外感寒邪,郁而化热,邪热犯肺,热灼肺津成痰,痰热壅阻,肺火清肃。

[症状] 发热而不恶寒,咳嗽胸痛,咯痰厚稠,黄腥,鼻扇气粗,咽痛口渴,舌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肺泄热,化痰止嗽。

[主方] 麻杏石甘汤加味。

15 热炽阳明型但热不寒

[病因] 邪热侵入阳明经。

[症状] 不恶寒,反发热,壮热,面赤,大汗出,大烦渴,小溲黄少,舌红苔黄,脉洪大。

[治法] 清泄气分邪热。

[主方] 白虎汤。

16 热结肠道型但热不寒

[病因] 邪热侵人于阳明腑。

[症状] 壮热不恶寒,日晡为甚,腹满硬痛,按之坚实,大便不通或热结旁流。甚则神昏谵语,烦躁不安,舌苔黄燥或焦黑,脉沉实有力。

[治法] 泄热通腑,攻下燥结。

[主方] 三一承气汤。

17 湿热郁蒸型但热不寒

[病因] 夏秋之交以及阴雨潮湿季节,湿热相兼为患。

[症状] 身热起伏而不恶寒,午后转甚,汗出不畅,渴不引饮,胸闷脘痞,身重,纳呆,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 宣气化湿,清热达邪。

[主方] 三仁汤。

18 暑热伤气型但热不寒

[病因] 夏月伤暑,汗出过多,伤津耗气,或露宿食凉,暑邪乘虚侵入体内。

[症状] 发热不恶寒,头痛面赤,气粗,胸闷烦躁,口渴引饮,汗出过多,舌质红,苔黄燥,脉洪数。

[治法] 清暑泄热,益气生津。

[主方] 王氏清暑益气汤。

19 上热下寒

①是寒热错杂表现之一,系指患者同一时期,上部表现为热证,下部表现为寒证的证候。其在病因病理上,是寒热错杂,阳盛于上,阴盛于下所致。

②是指,肾阳虚,阴寒盛于下,火不归元,而虚阳上越,此属下真寒,上假热之象。

内疗辨治

虚寒型上热下寒

[病因] 下元虚寒,阳气上越。

[症状] 面色微红似酣,足胫寒冷,全身形寒怕冷,大便溏泻,脉沉细。

[治法] 通阳救逆。

[主方] 白通汤。

20 虚火型上热下寒

[病因] 肾阴亏损,致虚火上炎。

[症状] 头热足冷,咽干,眼目红赤,胸中烦热,脉细数。

[治法] 滋阴降火。

[主方] 六味地黄丸加味。

名家经验学说

秦伯未

足胫寒冷,面反微红似酣,兼见形寒,脉象沉细,或伴大便泄泻,系下元虚寒,阳气上越,称做“戴阳”,为虚脱证候之一。急用白通汤回阳,可加猪胆汁或黄连少许反佐,以防寒热格拒。服药后头汗出,脉忽浮大者难治。

肾阴亏而虚火上炎,也能呈现足冷头热,但多兼见咽干、目红,当用引火归元法,治宜七味地黄丸。胸中烦热者,加黄连少许以反佐。

21 半身发热

[病因] 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暗耗肝阴,两侧为行气之处,肝阳化风,故半侧发热。

[症状] 半身发热,白头至足似火燎之状。伴有头目眩晕,神疲心烦,半身发热以午后为甚。情志不舒畅则频频发作。面色红润,脉弦细数。

[治法] 熄风泄热。

[主方] 镇肝熄风汤加减。

22 下半身发热

[病因] 阴血亏虚,阳无所附。

[症状] 下半身灼热如焚,尤以阴部为甚,头晕、自汗、咽干口燥、尿赤、手足心热、舌质偏淡、苔薄黄而润,脉弦无力。

[治法] 滋阴退热。

[主方] 秦艽鳖甲散

23 上午发热

[病因] 由于肝胃阳盛热极所致。

[症状] 上午躁扰不宁,过午却较为安静,并能睡眠。上午体温40℃以上,午后下降为38℃左右,汗出身热,口渴能饮,舌赤苔黄,脉数。

[治法] 清热生津。

[主方] 白虎汤加味。

24 下午高热

[病因] 少阳枢机不利,瘀血内阻不行,加上太阳之表阳虚,少阴之里阴亏损所致。

[症状] 每日午后3时许发病,先觉背寒,接着发冷发热,手足心热,恶心,胸痛,四肢末端发凉,数小时后自行消退,饮食不香,舌淡略暗,脉沉数弦。

[治法] 和解少阳,活血化瘀。

[主方] 小柴胡,当归承气汤

25 夜半发热

[病因] 由于阴液亏耗,虚热内生所致。

[症状] 日间体温正常。每到夜间自觉骨蒸潮热,尤以手足心热甚,睡则汗出,竟至不能安睡。头目眩晕,气短心悸,口燥咽干,渴不欲饮,饥不欲食,舌红苔薄,脉细数。

[治法] 补肾健脾。

[主方] 资生汤

26 恶寒发热

恶寒发热为外感表证的主证之一。

内疗辨治

风寒侵表型恶寒发热

[病因] 风寒侵入太阳经,腠理闭塞,卫阳被遏。

[症状] 恶露发热,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鼻塞流涕,咳嗽声重,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 辛温发汗。

[主方] 荆防败毒散。

27 风热犯肺型恶寒发热

[病因] 外感风热,表卫不和,肺失宣降。

[症状] 发热恶寒,发热重,恶寒轻,微汗出,头痛咽红,口干咳嗽,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 辛凉解表。

[主方] 银翘散。

28 风湿客表型恶寒发热

[病因] 风湿侵袭肌腠,阻遏清阳。

[症状] 恶寒发热,身体困重,头胀如裹,关节疼痛,舌苔白腻,脉濡数。

[治法] 疏风祛湿。

[主方] 羌活胜湿汤

29 暑湿交阻型恶寒发热

[病因] 夏月伤暑,暑多挟湿,暑湿交阻,气机不畅。

[症状] 恶寒发热,恶寒轻,发热重,头胀胸闷,呕恶,汗出,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 祛暑清热。

[主方] 新加香薷饮。

30 寒热往来

指忽寒忽热,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一天可发作数次。

内疗辨治

邪入少阳型寒热往来

[病因] 伤寒太阳病不解,邪传少阳,邪正相争,邪胜则恶寒,正胜则发热。

[症状] 寒热往来,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舌边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 和解少阳。

[主方] 小柴胡汤。

31 肝郁气滞型寒热往来

[病因] 肝郁气结,郁久化火。

[症状] 寒热往来,似疟非疟。伴有呕吐吞酸,嘈杂,胸胁痛,小腹胀,头晕目眩,舌淡苔薄,脉弦。

[治法] 疏肝解郁。

[主方] 逍遥散。

32 感染疟邪型寒热往来

[病因] 外伤风寒暑湿,兼染疟邪。

[症状] 寒热往来,隔日或3日发1次,发有定时。发作时先恶寒,继则高热,最后遍身汗出,热退身和,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腻,脉弦。

[治法] 去邪截疟。

[主方] 七宝散。

33 湿热郁阻三焦型寒热往采

[病因] 湿温病邪,热痰留恋三焦,三焦气化失司。

[症状] 寒热起伏,汗出不爽,头痛烦躁,胸闷腹胀,恶心呕吐,口干饮少,小溲短黄,舌边红、苔厚腻,或白如积粉,脉濡。

[治法] 分消走泄,宣展气机。

[主方] 黄连温胆汤。

名家经验学说

秦伯未

一阵寒一阵热,一天一次或一天有数次发作,称为“寒热往来”。这种发热,有时能够退清,有肘不能退清。凡是从外感传变而来的,都为少阳经证,常伴有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胀满、脉象弦数等证,用小柴胡汤和解,不可发汗、吐、下。

妇人月经不调,经前常有忽寒忽然,头胀,胸胁胀闷等现象,系肝气或肝火郁结所致,可用调经汤(即小柴胡汤合四物汤)。也有妇女月经适来或月经刚净,外感风寒发热,或在发热期内月经来潮,邪热乘虚袭人子宫,瘀热互结,亦使寒热往来,《金匮要略)称为“热入血室”,同样可用小柴胡汤泄热。但已经热人血室,应佐清营祛瘀,可在方内酌加丹参、赤芍、泽兰、焦山栀,热甚的并宜去人参加入生地。

“疟疾”的主证,也是寒热反复发作,有一天一次,有两天一次,也有三天一次的,但与寒热往来的病情大不相同(以下略)。

湿热痰浊郁于中焦,出现寒热如疟,汗出不清,胸闷呕恶,口干饮少,小便黄赤,大便或秘或溏而臭,用达原饮治之。

34 低 热

(含功能性低热、慢性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肺结核、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疾病,以及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

内伤发热是指以脏腑内伤为病因,导致脏腑气血虚损或阴阳失调引起的发热以低热(在37.5℃~38℃,持续时间长达2周以上,数月乃至数年)为主的病证。现多称“低热”。

内疗辨治

气郁化火型低热

[病因] 多由情志所伤,则肝气郁滞不得疏泄、郁久化热、甚则肝阳上亢,火随气窜所致。

[症状] 以低热或午后潮热,热势与精神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郁、胸胁胀痛,烦躁易怒为证候特点。伴有口苦而于,梦多,妇女则经前乳胀,或有月经错前,舌质暗苔黄,脉弦数,左关脉尤显。

[治法] 疏肝解郁,清肝泻热。

[主方] 丹栀逍遥散加减。

35 瘀血气滞型低热

[病因] 多由气滞、气虚、阳虚、寒邪侵袭,伤津耗液;或受外伤闪挫等,以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瘀血阻遏营卫,遂生低热。

[症状] 以午后或夜间发热、口干咽燥,渴不多饮,肌肤甲错,舌紫黯或有瘀点瘀斑为证候特点。伴有肢体疼痛或有肿块,面色晦暗,眼周青黑,口唇青紫。女子月经闭止,或产后恶露不畅,少腹疼痛,脉细涩。

[治法] 活血化瘀,调和营卫。

[主方] 血府逐瘀汤加减。

36 脾胃湿热型低热

[病因] 多由劳倦内伤,饮食不节,饥饱失时,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湿自内生。若湿邪郁久化热,或感受湿热,或平素湿热内盛,蕴结不解,熏蒸肌肤,则发低热。

[症状] 以低热或午后甚或日晡甚,胸闷身重头如裹,饮食不香为证候特点。伴有渴不欲饮,恶心呕吐,大便溏薄,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

[治法] 清热利湿。

[主方] 三仁汤加减。

37 气虚阳浮型低热

[病因] 多由劳倦气散,加之思虑气结,或饥饿气馁等因素,中气因而衰微不能运行,或滞于中,或陷于下。中气不足,阴火内生,发为低热。

[症状] 以多在早晨低热有汗,气短乏力,劳累则病情加剧为证候特点。伴有头晕懒言,面色萎黄,自汗多,易于感冒,饮食不香,食后腹胀、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 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主方] 补中益气汤加减。

38 血虚气浮型低热

[病因] 由于血是精气化生而来。如因思虑劳心过度、营血亏虚,或产后造成血虚等,则内无营守,阳气失于依附而浮越,于是便产生低热。

[症状] 以低热,头晕眼花,稍劳则热势即起,心悸不宁,面色少华为证候特点。伴有体倦乏力,失眠多梦,筋惕肉晌,指甲干黄,妇女月经后发热,经量少或闭经,唇舌色淡,少苔、脉弱。

[治法] 益气养血。

[主方] 归脾汤加味。

39 阴虚阳亢型低热

[病因] 多由五脏阴液亏损,阴不足则阳无所依附,水不制火,阳气偏盛,故生虚热。

[症状] 以午后潮热,夜热早凉,骨蒸潮热,五心烦热,两颧潮红为证候特点。伴有心悸失眠、失眠盗汗、口干咽燥、大便燥结、小溲短少、腰酸遗精、月经错前、舌质红而干、少苔,脉细数。

[治法] 滋阴清热。

[主方] 清骨散加减。

40 脾肾阳虚型低热

[病因] 多由气虚型低热的病情发展深入阶段,而成为阳虚。阳气虚则阴寒内盛,火不归元,逼阳外越,遂成低热。

[症状] 以自觉肌肤浮热,多发于午前,而又形寒怯冷,四肢不温、少气懒言、腰酸腿软为证候特点。伴有头晕嗜睡、面色白或嫩红,下肢浮肿,阳痿早泄,饮食不香,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而滑,脉沉细。

[治法] 温补脾肾。

[主方] 肾气丸加味。

41 邪留肺卫型低热

[病因] 多由外感时邪,高热退后,余邪未净,络热未清,故高热转为低热。

[症状] 以高热治疗后转变为低热,且久不退为证候特点。伴有咽部发红,或有微咳,或有淋巴结肿 大,或有扁桃体略肿大,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 清热解表。

[主方] 银翘散加味。

42 邪踞少阳型低热

[病因] 多由外感发展,邪踞半表半里,少阳枢机不利,邪气出与阳争则发热,人里与阴争则恶寒,故而寒热交替往来在2周以上。

[症状] 以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胸胁满闷为证候特点。伴有头胀、妇女月经不调,经前忽寒忽热,或在发热中月经来潮,舌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 和解少阳,调整枢机。

[主方] 小柴胡汤加味。

43 营卫不和型低热

[病因] 多由腠理不密固,营卫失调所致。

[症状] 以低热有汗,阵觉微寒微热为证候特点。伴有精神不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

[治法] 调和营卫。

[主方] 桂枝汤加味。

44 肝经湿热型低热

[病因] 多由肝胆疏泄功能失常,湿热蕴蓄肝胆,熏蒸肌表,故而午后发热。

[症状] 以午后低热、胁痛为证候特点。伴有口苦、大便秘结或溏泄不爽,或有黄疸,舌苔黄腻,脉象弦数。

[治法] 疏肝利胆,清泄湿热。

[主方] 龙胆泻肝汤加味。

45 食滞郁热型低热

[病因] 多由食滞中焦,郁积生热,故在午后阳明气旺之时,发热为著。

[症状] 以低热午后更甚,嗳腐吞酸为证候特点。伴有呕吐或恶心,大便或秘结或溏泄,少年儿童常有两颊潮红,腹胀按之硬,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 清热化滞。

[主方] 保和丸加味。

46 痰饮内停型低热

[病因] 多由脾失运化,积湿成痰,痰饮内停,阻遏营卫,故见低热微恶寒。

[症状] 以低热微恶寒,夜热早凉,饮水即呕为证候特点。伴有胸膈痞闷,恶心喘促,肠中有水鸣声,舌苔滑腻,脉滑。

[治法] 温化痰饮。

[主方] 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汤加减。

名家经验学说

蒲辅周

蒲老认为,内伤低热有气虚、血虚之分,以属气分者多。用甘温除热法,轻则补中益气汤,重则当归补血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党参。低烧偏于血分者,男妇老幼均可用圣愈汤加地骨皮。并认为低烧病人,苦寒药不宜多用,不仅伤败脾胃,苦寒太过亦化燥伤阴。内伤发热,脾胃已弱,药量亦宜轻,宁可再剂,勿用重剂,用之欲速不达,反伤中气。

姜春华

姜教授认为,多数病人因发热而导致阴虚,不是由于阴虚而导致发热。如慢性消耗性疾病,由于长期发热以致出现阴虚,假使发热的因素得到解决,则阴虚即可好转。如果不能解决,则补阳亦无效果。这是历来医学上的倒果为因。同样阴虚发热也是如此。

47 潮 热

潮热是指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汛之至有一定规律定时。

内疗辨治

阳明腑实型潮热

[病因] 表邪不解,人里化热,与肠中有形之邪相结,逐成胃实。

[症状] 日晡潮流,手足溅然汗出,腹部硬满疼痛,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或神昏谵语,烦躁不安,舌苔焦黄,脉沉实。

[治法] 攻下泄热。

[主方] 三一承气汤。

48 阴虚血亏型潮热

[病因] 素体阴虚,或汗、下、吐、致亡血、亡津液之后,阴亏液燥,虚火上炎。

[症状] 午后或夜间潮热,手足心热,心烦失眠,心悸盗汗,神悴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滋阴养血清热。

[主方] 清骨散。

49 脾胃气虚型潮热

[病因] 劳倦内伤,饮食失节,致中气不足而下陷,阴火上乘土位。

[症状] 上午潮热或午后发热,少气懒言,神疲肢软,自汗,面色白,舌淡嫩,脉虚细弱。

[治法] 甘温除热。

[主方] 补中益气汤。

50 暑热伤气型(夏季热,小儿疰夏)潮热

[病因] 暑热熏蒸,气阴受损。

[症状] 多在夏季,或早热暮凉,或暮热早凉,口渴引饮,烦躁不安,神疲乏力、饮食不香,舌苔腻,脉细数。

[治法] 清暑益气。

[主方] 王氏清暑益气汤。

51 瘀血内郁型潮热

[病因] 或跌打损伤,或血热妄行,血滞成瘀,瘀血化热。

[症状] 午后或夜间发热,口干咽干,漱水不欲咽、腹中积块,或身有痛处。甚则肌肤甲错,两目黯黑,舌见瘀斑或青紫、脉细涩。

[治法] 活血化瘀清热。

[主方] 血府逐瘀汤。

名家经验学说

秦伯未

不恶寒,只发热,盛衰起伏有定时,如潮水之有汛,称为“潮热”。本证有虚有实、都属里证。区别是:虚证由气血亏损引起,大多热能退清;实证由外邪传里、热不退清,至一定时间上升。

实证潮热、多由外感开始,身热汗出蒸蒸,大便秘结,腹内张痛拒按,每至午后四时左右热势增高,故又称“日晡发热”,属阳明胃家实,严重的能使神昏谵语。治宜攻下,用大承气汤。这是《伤寒论)的治法,必须证实体实,正气能够支持,方可使用。后来《温病条辨》提到邪热最易伤阴和下后正虚邪气复聚,出立护胃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等,亦可斟酌采用。吴又可说:“正气日虚一日,阴津日耗一日,须加意防护其阴,不可稍有鲁莽”。其意义也在于此。

虚证潮热,以血虚和阴虚为多,常在午后或夜间发热,伴有心悸、汗出、神疲力乏,脉象细数等虚损症状。多由大失血、大泻后和久病等形成,水渴火炎,真阴消烁,形体日瘦,热自肌骨之间蒸蒸而出,日久则阴愈耗伤,气亦虚弱,故也称“骨蒸劳热”。宜在养血滋阴方内,采用清骨散法。也有上午潮热,下午热退,或饥饱劳倦,中气损伤,营血亦虚,身热心烦,懒言体困,脉大无力,属气虚范围。李东垣有甘温除热法,用补中益气汤,方内升麻、柴胡本有退热作用,勿作单纯升提药看。

夏天小儿发热,或早热暮凉,或暮热早凉,兼有渴饮,尿多,烦躁,睡眠不宁,往往纠缠不解,至秋凉则自然消退。每见于东南和中南地区,尚无确当病名,暂称为“夏季热”,可用王孟英的清暑益气汤加减。

52 头 热

即自觉头部发热。

内疗辨治

肝火上炎型头热

[病因] 平素情志不舒,或忿恚恼怒,肝郁化火、火性炎上。

[症状] 头热,面红,心烦易怒,夜寐不安,胁痛,口苦,舌红苔薄,脉弦有力。

[治法] 清肝泻火。

[主方] 龙胆泻肝汤。

53 肾阴不足型头热

[病因] 素体阴虚,或房事不节,耗伤肾阴。

[症状] 头热,耳鸣,眩晕,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若阴损及阳,阴阳两虚,可见轰热面赤,汗出,四肢不温,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育阴潜阳。

[主方] 杞菊地黄丸加味。

54 阴盛格阳型头热

[病因] 外感热病后期,邪客少阴,阴盛格阳,虚阳浮越。

[症状] 头热颧红,咽痛而烦,下利清谷,四肢厥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欲绝。

[治法] 从阴引阳,回阳救逆。

[主方] 白通猪胆方。

55 头 冷

即自觉头部发冷。

内疗辨治

厥阴中寒型头冷

[病因] 外感寒邪,直中厥阴;或伤寒由表人里,传人厥阴。寒邪循厥阳经脉,上逆于颠顶。

[症状] 头部寒冷,颠顶头痛,欲裹衣被,面色青晦,四肢厥冷,呕恶清涎痰沫,舌苔白,脉沉紧。

[治法] 散寒降逆和胃。

[主方] 吴茱萸汤。

56 督脉虚寒型头冷

[病因] 劳伤过度,久病失养,或寒湿侵淫,虚寒循督脉达于颠顶。

[症状] 额顶寒冷,可连脊背,得温则减,时轻时重,经久不愈,肢冷畏寒,腰酸腿软,面色苍白无 华,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

[治法] 温阳补虚。

[主方] 鹿茸益精丸。

名家经验学说

秦伯未

风邪从风府穴上人于脑,头痛脑户觉冷,项背恶寒,名为“脑风”,用神圣散。

“寒厥头痛”由肝经寒气上逆,也称“厥阴头痛”。痛时脑内觉冷,畏风常欲蒙被而睡,面容惨淡忧郁,微带青晦,呕吐清涎粘沫,四肢不温、脉象沉弦或沉紧。治宜温肝和胃,用当归四逆汤或吴茱萸汤加当归、肉桂。

头痛从巅顶连及前额,特别怕冷,见风如直入脑户,痛亦偏在巅顶和前额,但并不剧烈,得温轻减,脉象虚细。由于督脉虚寒,阳明脉亦衰,用鹿角胶、熟地、熟附片、白芷、川芎、升麻,煨姜温养。

57 头面轰热

[病因] 久病之体,耗气伤阴,阴虚火旺。

[症状] 头面阵阵自觉发热,颊红耳赤。常伴见汗出、颧红、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即消失,舌淡红,脉细数。

[治法] 滋阴补肾。

[主方] 六味地黄丸加味。

名家经验学说

秦伯未

头面一阵一阵觉热,颊红耳赤,或伴汗出,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即过,俗称“上火”,系阴虚证候之一。如无其他症状,宜常服六味地黄丸。

58 面 热

[病因] 病后脾胃损伤,中气不足,虚火上蒸于面。

[症状] 面热,动则加重,入夜尤热。微恶寒,头晕,身倦,乏力,少食,脘腹饱闷,气短,喜睡,面色不赤,舌淡苔白,脉缓无力。

[治法] 调补脾胃。

[主方] 补中益气汤加减。

59 夜半头顶冰冷

[病因] 由于阴阳不调,不相顺接。夜半阳气当旺之时,气不能通达,故表现在诸阳相汇的百会穴处发凉。

[症状] 夜半突感百会穴处冰凉,眉心至鼻准处也有凉感,上下呈一条线状。伴有鼻窍干燥,恶心,咯痰不爽,舌红苔白微腻,脉紧。

[治法] 交通阴阳。

[主方] 吴茱萸汤加减

60 腹 冷

内疗辨治

脾胃阳虚型腹冷

[病因] 过食寒凉之品,致郁遏脾阳,脾阳不足,不能温煦于腹,故冷。

[症状] 脘腹中常觉发冷或作痛,反酸或泛吐清水,畏寒喜暖,神疲肢倦,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 温补脾阳。

[主方] 小建中汤。

61 肾阳虚衰型腹冷

[病因] 素体阳气不足,房事不节,或大病久病将息失宜,致下元虚惫,肾中阳气不能蒸腾。

[症状, 腹中发冷,五更泄泻,腰膝酸软,夜尿频频或小便余沥不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尺部微弱。

[治法] 温肾壮阳。

[主方] 肾气丸合四神丸。

62 冲任虚衰型腹冷

[病因] 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发育不良,或房事过度,孕产乳众,或经期冒雨涉水,致冲任受损,寒凝胞宫。

[症状] 腹中发冷,小腹尤冷,经期延后,量少,色淡,或挟血块,或带下清稀,或难以受孕,或两眼圈发黑,舌胖暗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迟。

[治法] 调补冲任、温经散寒。

[主方] 温经汤。

63 寒滞肝脉型腹冷

[病因] 外寒中厥阴经。

[症状] 腹部发冷以少腹为甚,并牵及睾丸坠胀疼痛,或阴囊收缩,受寒更甚,得热则缓,或四肢发凉,舌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治法] 温肝散寒,畅通气血。

[主方] 暖肝煎。

64 胸腹灼热

[病因] 寒饮留伏经隧,阻遏阳气外达。

[症状] 全身畏寒,而唯独胸腹灼热如火燎,口燥,咽痛、鼻塞不利,呼吸闭塞,气短,四肢厥冷,口唇发紫,项背强痛,饮食不香,舌质正常,苔厚略腻,脉沉滑。

[治法] 祛寒通阳。

[主方] 阳和汤。

65 夜半胸热

[病因] 由于瘀血壅滞胸中,郁而化热。

[症状] 每到夜半,即胸中烦热而惊醒,余无其他症状。

[治法] 活血祛瘀。

[主方] 丹参舒膺饮

66 背 热

内疗辨治

肺火型背热

[病因] 肺火炽盛。

[症状] 背部发热,午后加重,咽干咳嗽,咳吐黄痰,胸背胀痛,面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 清肺降火。

[主方] 泻白散。

67 阴虚型背热

[病因] 肾阴不足。

[症状] 背有热感,晚间热增、腰背酸痛,手足心热,夜寐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滋阴清热。

[主方] 知柏地黄丸。

68 背 冷

内疗辨治

外感风寒型背冷

[病因] 风寒侵袭肌表。

[症状] 背部恶寒,发热,头身痛,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 解表祛风散寒。

[主方] 九味羌活汤。

69 阳虚阴盛型背冷

[病因] 素体阳弱、寒从内生。

[症状] 背冷喜温,口淡不渴,面色苍白,手足逆冷,大便浠搪,小溲清长,舌质淡,苔白而滑润,脉沉迟。

[治法] 温经助阳,散寒化湿。

[主方] 附子汤。

70 痰饮内伏型背冷

[病因] 久病体弱,或年老气衰,脾,肾阳气不足,水湿凝聚成饮痰饮留积,阳气被遏。

[症状] 背寒如冰,咳嗽或喘,痰多稀薄而色白,头目眩晕,不欲饮水,或喜饮而不多,腹部胀满,饮食不香,全身倦怠乏力,或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沉滑。

[治法] 健脾除湿。

[主方] 延年茯苓饮。

名家经验学说

秦伯未

阳气虚弱的人,常觉背冷,用圣愈汤加桂枝。《古今医鉴》有御寒膏外贴法。

“痰饮”病严重的常觉背心一片冰冷,乃脾肾阳虚现象。

71 脊 热

[病因] 血海空虚,虚热循经人于脊里。

[症状] 脊里发热,朝轻暮重,头晕目眩,舌红少津无苔,脉弦细而数。

[治法] 敛阴抑阳。

[主方] 清骨散加减

72 五心烦热

五心烦热是指两手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是虚损劳瘵等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多由阴虚火旺,或病后虚热不清,以及火热内郁所致。

内疗辨治

阴虚火旺型五心烦热

[病因] 肺阴耗损,或劳倦过度,或肝阴虚,肝胆火偏旺,或房事不节,肾精亏损。

[症状] 五心烦热,午后尤甚。常欲手握冷物,卧时手脚喜伸被外,遗精盗汗,颧红,腰酸膝软,口燥咽干,舌质殷红,光剥少苔,脉沉细数。

[治法] 养阴、清热、除烦。

[主方] 清骨散。

73 血虚肝火型五心烦热

[病因] 肝脾受损、生血、藏血失职,遂致血虚肝火偏盛。

[症状] 午后两手足心热,稍有烦劳则加重,神疲身倦,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不香,头目弦晕,舌质淡,脉细弱或细涩。

[治法] 调肝理脾。

[主方] 补肝汤。

74 邪伏阴分型五心烦热

[病因] 外感失治,误治,余邪留伏营阴。

[症状] 两手足心热,心烦不眠,暮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形瘦,舌红少苔,脉弦细略数。

[治法] 滋阴透邪。

[主方] 青蒿鳖甲汤。

75 火热内郁型五心烦热

[病因] 枢机不利,阳郁不达。或外邪未解,过用寒凉,冰伏其邪。或过食生冷,抑遏胃阳,不得泄越。

[症状] 五心烦热,胸闷,情志不舒,急躁易怒,头胀,口苦,尿赤,妇女则经行不畅,舌红苔黄,脉沉数。

[治法] 升阳散火。

[主方] 升阳散火汤。

76 身热肢厥

在热病过程中,同时出现既有发热,又有肢冷的症状并存。

内疗辨治

热入心包型身热肢厥

[病因] 外感热病后期,热邪人里,逆传心包,或暑热之邪,遏闭于内。

[症状] 壮热不退,手足厥冷,头痛面赤,胸闷气粗,烦躁谵语,继则神昏,小便黄赤,舌质红绛而干,脉滑数或洪数。

[治法] 泄热达郁,清心开窍。

[主方] 清营汤合安宫牛黄丸。

77 阴盛格阳型身热肢厥

[病因] 外感热病后期,误用汗、吐、下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格阳于外。

[症状] 身热面红,咽燥而痛,手足厥冷,下利清谷,舌淡苔白,脉沉细欲绝。

[治法] 回阳救逆,通阳复脉。

[主方] 通脉四逆汤。

78 手足厥冷

别名“手足逆冷”“四逆”,系指手足四肢,由下而上冷至肘膝的症状。

内疗辨治

阳气衰微型手足厥冷

[病因] 素体阳虚,或寒邪侵入少阴,阴寒内盛,阳气衰微,不能温运四肢。

[症状] 手足厥冷,形寒踡卧,面色苍白,精神萎靡,下利清谷,舌质淡,苔白润,脉微细欲绝。

[治法] 回阳救逆。

[主方] 四逆汤。

79 热邪内郁型手足厥冷

[病因] 外邪化热人里,里热过盛,阳气郁闭不能达于四末。

[症状] 手足厥冷,无汗,高热,面赤,心烦,口渴引饮,神志不宁,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苔黄厚干燥,脉数。

[治法] 清热泻火通腑。

[主方] 白虎承气汤。

80 阳气郁阻型手足厥冷

[病因] 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机不宣,阳郁于里,不能通达四肢。

[症状] 手足厥冷,胸胁苦闷满,嗳气不舒,呕吐下利,或腹痛,或小便不利,苔薄白,脉弦。

[治法] 疏郁通阳,宣达气机。

[主方] 四逆散。

81 血虚受寒型手足厥冷

[病因] 素体血虚,感于寒邪,寒邪凝滞,血液运行不畅,不能达于四肢。

[症状] 手足厥冷,四肢发凉,形寒身痛,皮色青白,或有脘腹冷痛,舌质淡红,苔白薄滑润,脉沉细。

[治法] 温养血脉,逐寒和营。

[主方] 当归四逆汤。

82 痰湿内阻型手足厥冷

[病因] 痰湿郁内,胸阳不得宣发。

[症状] 手足厥冷,胸脘满闷,喉间痰声漉漉,或呕吐痰涎,饥不欲食,舌苔白腻,脉沉滑有力。

[治法] 行气解郁豁痰。

[主方] 导痰汤。

83 蛔虫窜扰型手足厥冷(蛔厥)

[病因] 蛔虫窜扰,气机逆乱。

[症状] 手足厥冷,上腹阵痛,呕吐清水,或吐蛔,或烦渴,舌质淡或黯,舌苔薄润,脉沉细或沉弦。

[治法] 温脏安蛔。

[主方] 乌梅丸。

名家经验学说

秦伯未

手足冷,称做“清”,冷过腕、踝,称做“厥”,冷过肘、膝,称做“逆”。所以轻者称为“厥冷”,重者称为“厥逆”。一般四肢冷,多为寒证,称为“寒厥”或“阴厥”,伴见形寒、面青、踡卧、大便泄泻,脉象微迟,用四逆汤。同时在伤寒、腹泄以及一切虚弱证在严重阶段见到肢冷,均为阳气虚弱和垂绝现象,用附子理中汤、参附汤扶阳。

内热郁结,出现四肢冷、称为“热厥”或“阳厥”,伴见身热、面赤、烦热、便秘、小溲短赤,脉象滑数。也有肢冷转温,温后又冷,反复发作,叫做“热深厥深”。凡热深厥亦深,热微厥亦微,不可误作阴寒,应用四逆散、火郁汤治疗。

血虚患者,手足也多冷,甚至睡后下肢不易温暖,必须全面分辨。

痛证如胃脘痛、腹痛等,当痛势剧烈时,往往手足发凉,痛缓自温,不须回阳。

84 双手发热

[病因] 气血双虚、气阴不足。

[症状] 双手腕至指尖烧灼如焚,难以忍受。心烦,指甲青白无华,口苦舌燥,脉洪大重按无力。

[治法] 甘温退热,益气补血。

[主方] 补中益气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85 指尖发热

[病因] 血虚肝郁,肝失条达。

[症状] 两手指尖灼热,遇冷反而更热甚,外无红肿寒热之象,胸闷不舒,舌淡红,苔薄白微黄,舌根苔剥,脉细。

[治法] 养血舒肝,解郁清热。

[主方] 经验方。

86 肛 冷

[病因] 督脉主一身之阳。督脉起于会阴。坐卧湿地,寒湿之邪伤及督脉,故肛冷。

[症状] 肛门周围发冷如坐冰上,常站立而不欲坐。伴有脊背强痛如触电,舌胖大,舌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缓。

[治法] 温督除寒,强筋健骨。

[主方] 四逆汤加减。

87 腿 热

[病因] 痰热瘀阻经络。

[症状] 夜间肢腿发热,每晚10点至次晨5点钟许尤甚。无论冬夏季节,每夜必将肢腿伸出被外。伴有精神抑郁,腹部胀满,口干不欲饮,小溲短少微黄,舌质紫黯,苔薄黄,脉沉滑有力。

[治法] 清化顽痰,活血通络。

[主方] 经验方

88 双脚心冬冷夏热

[病因] 系肾阴阳两虚所致。

[症状] 每年夏季双溺泉穴处,灼热如焚,扪之局部微热。冬季则又感两胫以下至足心冷如冰。伴有颧红、舌红、脉细数。

[治法] 补水制火。

[主方] 金匮地黄丸。

(0)

相关推荐

  • 少阴经前篇

    ​  [凡本经宜温之证,悉列此篇] (一)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原文] \脉沉为在里,证见少阴,不当复有外热,若发热者,乃是少阴之表邪,即当行表散之法者也,但三阴之表法, ...

  • #伤寒论#【原文】

    30.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 ...

  • 中医阴阳88证!(含病因,症状,治法,主方)

    今天 1    风寒束表型恶寒     [病因] 风寒之邪外束,卫阳郁闭所致.     [症状] 恶寒,微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 辛温解表,疏风散寒.   ...

  • 中医阴阳88证

    中医阴阳88证

  • 中医临床常用独证中药  我的中药学大别山养生堂  打印

    ​1.要药 辛温解表.宣肺利尿之要药:麻黄 鼻渊头痛之要药:辛夷 治寒饮伏肺之要药:细辛 治项背强痛之要药:葛根 治肝胆疾患及少阳证之要药:柴胡 升阳举陷的要药:升麻 治气分实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石膏 ...

  • 中医临床常用独证中药

    中医临床常用独证中药 1.要药 辛温解表.宣肺利尿之要药:麻黄 鼻渊头痛之要药:辛夷 治寒饮伏肺之要药:细辛 治项背强痛之要药:葛根 治肝胆疾患及少阳证之要药:柴胡 升阳举陷的要药:升麻 治气分实热和 ...

  • 阴阳88证(精品)

    阴阳88证(精品)

  • 【阴阳88证】

    【阴阳88证】

  • 全网首发:阴阳88证(精品)

    全网首发:阴阳88证(精品)

  • 阴阳88证

     2021-07-29 1    风寒束表型恶寒     [病因] 风寒之邪外束,卫阳郁闭所致.     [症状] 恶寒,微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 辛温解表 ...

  • 中医临床诸证主药|中医中成药

    一.各种疾病主药一览表 自汗黄芪五味子,盗汗枣肉浮小麦与乌梅.   浮肿阳水麻黄紫苏叶.阴水浮肿附子肉桂与干姜.   腰上肿荆芥桂枝,腰下肿茯苓泽泻防已.   头痛偏寒吴茱萸川芎,偏热菊花桑叶,偏后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