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43【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特种邮票
T43.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
1979.12.01发行 全套8枚 发行量150万套
(8-1) 8分 水帘洞(1500万枚)
(8-2) 8分 战哪吒(1500万枚)
(8-3) 8分 蟠桃园(1500万枚)
(8-4) 8分 八卦炉(1500万枚)
(8-5) 10分 打白骨 (500万枚)
(8-6) 20分 芭蕉扇 (400万枚)
(8-7) 60分 盘丝洞 (150万枚)
(8-8) 70分 取经路 (150万枚)
邮票规格:30×40毫米 齿孔度数:11.5×11度
整张枚数:50枚(10×5) 版别:影写
设计者:李大玮 印制厂:北京邮票厂
《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不朽的巨著,作者吴承恩(约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县)人,出身于一个由县级教官而没落为商人的家庭,自幼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到40岁才成为“岁贡生”,做了一回很短时间的浙江长兴县丞和王府小官。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回到家乡专意著述。吴承恩以他卓越的创作才能,汲取了几个世纪中民间流传的神话和传说,经过艺术再创作,完成了《西游记》这部浪漫主义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唐太宗(李世民)时僧人玄奘“取经”的故事,以神猴孙悟空为主角,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蔑视神权、反抗压迫、坚决向一切灾害困难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品质。同时也讽刺、揭露了作者时代的封建社会的一些丑恶现象。
《西游记》二十卷一百回,结构宏伟,想象力丰富,塑造了人民喜爱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作者笔下的孙悟空,具有种种令人惊叹的广大神通。这种“神通”,实际包含着劳动人民在生活斗争中对自身力量的增长所抱的理想和幻想,对征服自然、人定胜天所怀的信心和自豪。孙悟空不但敢闯敢做、敢于造“天上”“地下”各种鬼神权威的反,而且善于观察思辨,能够识破各种妖怪的狡猾万状的伪装,并巧妙地运用战略战术,克敌制胜。这是一个充满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艺术形象。孙悟空作为正直、勇敢和力量的化身,是中国老少皆知的文学形象。
全书以唐太宗时名僧玄奘去天竺(印度)取经为题材,描写孙悟空蔑视一切权威,敢于彻底否定和勇猛反抗神权,对玉皇大帝也毫不畏惧,将天宫打得天翻地覆的故事,另外还塑造了性格憨直、勇于战斗、贪图享受、好进谗言的喜剧形象猪八戒,取经信念坚定,恪守佛教戒律,心地慈善,但却轻信谗言,人妖不分的唐僧,以及沙僧、白骨精、铁扇公主等具有鲜明艺术个性的艺术形象。
《西游记》的故事在中国被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广泛传播,并被译为多种文字,流行于全世界。
1979年12月1日,为了反映中华民族伟大的古典文学遗产,邮电部发行了《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特种邮票,全套8枚。
(8-1)为《水帘洞》。图案取材于《西游记》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描绘了孙悟空在花果山水帘洞自封齐天大圣,众小猴向他跪拜的情景。
(8-2)为《战哪吒》。图案取材于《西游记》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描绘了孙悟空用金箍棒与脚踏风火轮的哪吒格斗的情景。
(8-3)为《蟠桃园》。图案取材于《西游记》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描绘了孙悟空偷吃王母娘娘种的长生仙果--蟠桃的情景。
(8-4)为《八卦炉》。图案取材于《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描绘了孙悟空被捉拿后在八卦炉中烧了足足七七四十九天,练出了火眼金睛,跳出八卦炉时的情景。
(8-5)为《打白骨》。图案取材于《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描绘了孙悟空棒打白骨精的场面。
(8-6)为《芭蕉扇》。图案取材于《西游记》第六十回“牛魔王罢战赴华筵孙行者二调芭蕉扇”,描绘了孙悟空第二次借得芭蕉扇时的情景。
唐僧取经途中,经过火焰山,无法过去,孙悟空遂向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扇灭了火焰山。
(8-7)为《盘丝洞》。图案取材于《西游记》第七十三回“情因旧恨生灾毒心主遭魔幸破光”,描绘了孙悟空在盘丝洞内破除蜘蛛网的情景。
(8-8)为《取经路》。描绘了孙悟空腾空辨路,与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往西天取经的情景。
这套邮票的设计吸取了京剧和动画片的一些特点,运用中国民间年画的处理方法,工笔单勾,重彩浓染,人物略有夸张,使孙悟空的形象鲜明地活跃在方寸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