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种:食品ETF和食品饮料ETF

千呼万唤始出来,两个食品饮料ETF先后发行,细分ETF再添新品种。

作为长周期的优质赛道之一,食品饮料行业在过去十五年中累计涨幅领跑市场,自2004年12月31日至今上涨了32倍,同期沪深300涨5倍,中证500涨6.5倍,同时涨幅位居申万一级行业之首。

一、为何近几年食品饮料涨幅居前?

食品饮料行业是位数不多,普通投资者能看懂其赚钱模式的行业之一。在2015年之后,食品饮料行业开启了大牛行情。业绩持续增长是股价长期上涨的基石。

从财务指标来看,根据国金统计,细分食品饮料行业自2014年以来食品饮料行业ROE一直保持在15%以上,而2018年之后ROE保持在20%以上,行业的盈利能力和盈利的稳定性方面遥遥领先其它行业。

二、如何看食品饮料行业的未来?

食品饮料行业也是属于长周期的行业之一。中长期的逻辑是内需驱动(消费需求提升)、消费升级(消费强调创新、品牌和个性,竞争格局较好,资产质量高、盈利能力强、业绩稳健以及现金流充沛的行业龙头,更容易享受品牌溢价和估值溢价)和通货膨胀(宏观经济回暖中,通胀有上行预期)。

需要关注的点是:提价预期以及未来的销售量是不是能继续支撑现在的估值。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来看食品饮料细分子行业的看点:

白酒:A股最强“信仰”,高端白酒消费升级逻辑下最受益。价格强势+对渠道掌控力强,批发价和出厂价之间差距,业绩更有确定性。次高端白酒,价格跟随策略以及低基数下看业绩改善弹性。白酒的核心还是业绩驱动,信仰还来自11月阿里线上销售额同比增加了25%,近期还有春节消费旺季的催化剂因素。

乳制品:伊利股份看点是原奶价格上行+渠道下沉+龙头优势地位

调味品:海天味业的看点是品类拓展+餐饮复苏+产品结构优化

啤酒:青岛啤酒的看点是并购后的产品升级

三、细分食品饮料ETF是怎么编制的?

选股方法:在中证全指成分股中,剔除样本股中过去一年日均成交额小于20%的股票;按中证细分行业体系选取食品制造行业为细分食品主题;选过去一年日均市值排名前50的股票。

从成分股来看,覆盖了食品饮料中的白酒、啤酒、乳制品、调味品等。从中信三级行业来看,白酒占了半壁江山(57%,能说得出名的白酒都有),其次是乳制品(15%,伊利股份)、调味发酵品(12%,海天味业)等。

细分食品饮料指数的成分股:前十大都是耳熟能详的大品牌,市值超千亿的品种有:白酒中的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和泸州老窖;调味品中海天味业;乳制品中的伊利股份,啤酒中的青岛啤酒。从2015年至今涨幅超过十倍的是三个白酒,五粮液、山西汾酒和贵州茅台,直接看表格吧,不少股票是属于不抢风头,默默赚钱的票~当然忽略尾部一些拖后腿的票。

表:细分食品饮料指数成分股列表

指数估值水平:行业是好行业,可目前估值百分位处于历史高位~~处于历史高位~~

中金公司对白酒的高估值做了如下分析,认为白酒的估值体系已发生变化:基于周期性弱化以及企业未来成长和业绩增长的能见度提升,白酒估值体系已从周期属性向消费属性(高端消费)转变。第一, 通过横向对比, 国内调味品以及海外奢侈品公司常年估值在高位(爱马仕 PE 中枢从过去 10 年的 40x 提升至近三年的 50X),背后是优质赛道、企业竞争力、产品供不应求(奢侈品)、业绩稳定增长以及提价能力等综合因素的体现,从未来几年业绩复合增速看(测算一二线龙头白酒未来 4-5 年具备收入/利润翻倍潜力),白酒估值(2021 年 PE 40 倍左右) 仍有相对优势。第二,随着市场整体预期收益率降低,对应 DCF 模型中贴现率亦稳步下降, 今年 5 月后无风险收益率虽有抬升,但长期看, 对估值的影响并非主要矛盾;参考我们 DCF模型测算结果,明年部分龙头公司合理市值较目前仍有 20-25%左右提升空间。(斜体内容来自中金研报)

食品饮料相关指数投资思路:目前市场上食品饮料相关的被动基金有场外的招商中证白酒(161725.OF)、鹏华中证酒(160632.OF)、国泰的食品饮料(160222.OF,跟踪国证指数饮料指数)、天弘的中证食品饮料A和C(001631.OF,跟踪中证食品饮料指数),场内的ETF只有鹏华的酒ETF(512690.SH)。(PS:中证食品饮料指数、细分食品饮料指数和国证食品饮料指数成分股和权重有略微差异

场内细分食品饮料ETF华宝基金和华夏基金近期将发行,跟踪中证细分食品饮料指数,费率也相同,本质上是两个ETF是同质的(当然上市交易后可能在流动上会有一定的差异),连ETF代码都非常相似。两家基金公司各有特色,华夏是指数基金领域的老大,华宝在细分指数领域布局可圈可点。

华宝食品ETF,认购代码515713,交易代码515710,网上现金认购时间12月14日至12月16日;华夏食品饮料ETF,认购代码515173,交易代码515170,网上现金认购时间12月21日至12月23日。

end

关于本号的一点说明:内容仅作为一种思考和码字的记录,文随吾思,但因能力圈有限,内容可能有纰漏,可留言反馈。文章中的观点和投资品种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