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作文里写架空历史的中二青年 2024-06-18 09:32:24 识苏14 在高考作文里写架空历史的中二青年有关《刑赏忠厚之至论》的第二个典故,也与欧公有关。欧阳修对于少年成名的苏轼非常欣赏,努力提携,不遗余力。在苏轼考中后,亲自把他介绍给当朝的三位首辅:宰相文彦博、富弼,枢密使韩琦。这是啥待遇?就好比今天一个从成都郊县的考生考上了北大之后,高考作文被教育部长看上并且非常欣赏,部长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这种识材爱材惜材的心情,于是一喜之下带着青年学生到了国务院,直接介绍给总理、副总理认识。这种事儿,现在想想,实在有些魔幻,但就那么真实地发生了。文富韩三人,是北宋仁宋一朝的名臣,一个初出茅庐、来自偏远山区的乡村少年,竟然得到如此国士礼遇,可见欧公知遇。有宋一代,以杭为南北,后世称北宋多名臣,南宋多名将。在北宋名臣中,一等一的人物当属范仲淹。范文正公薨于公元1052年,苏轼时方十五岁,尚在束发之年,在蜀中苦读。几位宰相也非常欣赏苏轼的才华,感慨地对他说,只可惜你没有机会见到范文正公了。后来,苏轼在为范公文集写的序言中,详细记录了他少年仰慕范公,后来与范公的几个儿子交往的经历。文章中充满着对范公政治理念的高度认同与无限向往,然而,终苏轼一生,亦未能让时局回到庆历新政时的坦荡君子之风气,时也,命也。更带有命运色彩的是,苏轼一生的政治理念上都在追随范公,并与范公后代中最有作为的次子范纯仁同朝为官,二人在王安石变法时代一力反对新政,同遭贬谪,在司马光主政时代,对于保守派的矫枉过正又是观点出奇一致地反对,再到后来章惇(苏轼一生最重要的政敌)主政,二人同受迫害,徽宗登基后,二人同受起复。公元1101年,二人同年辞世。有关《刑赏忠厚之至论》的第三个典故,最有意思。《刑赏忠厚之至论》被录入《古文观止》,除了其文章立意的深刻、文风的清新率真之外,更有另一重原因值得……谈不上推崇吧,但真的很清奇。在《刑赏忠厚之至论》中,苏轼“引用”了一个故事——说到当年尧治天下时,法官皋陶将要判决死刑犯时三次决定执行死刑,但尧三次求饶,由此,老百姓都恐惧皋陶,喜欢尧圣。(“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梅尧臣问苏轼,这个典故的出处在哪里?他好像没听说过。梅尧臣与苏洵相识多年,亦对苏轼非常欣赏,他是宋诗新风的奠基者之一,属当世文坛巨匠,居然没听说过苏轼引用的典故?20岁的苏轼坦然作答:出自《三国志》。主考官欧阳修和负责阅卷的梅尧臣都是饱读诗书的大儒,却从未在三国志中查考到这个三代之前的典故,于是再向苏轼询问。苏轼这回说:《三国志》记载,曹操伐袁绍毕,将袁绍的儿媳妇嫁给曹丕。这件事让孔融看不过去,讽刺道:“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当时也很震惊,就问孔融这事儿是哪本书记载的,孔融竟然说:想当然耳。(根据今天的事推断出来的。)…………欧阳修和梅尧臣听的一头雾水:然后呢?苏轼坦然回答:我和孔融是一个意思。呃……你可以说苏轼是个中二青年,也可以说他天赋异禀、恃才傲物,总之,能以这种清奇思路在如此重要的场合写如此重要的文章……大概相当于在高考考场的语文作文卷上自己胡编乱造了一篇架空历史的短篇小说,你们体会一下阅卷老师的感受。难能可贵的是,文坛领袖欧阳修非但没有发火,反而对苏轼更加欣赏,称其学以致用,文章日后定能独步天下。拥有这种气度的考官,想来只有在宋朝那种文化治国的时代才会出现。越品味苏轼生平,越是感慨宋朝对于文化的尊重与包容,也为苏轼感到幸运。如果苏轼这样的人物生在明代,真不知有九条命够不够被皇上打屁股的? 生在清代,也不知道有九十条命够不够抵他的文字狱罪?所谓时势造英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谢谢观赏,再见无犀 原创 赞 (0) 相关推荐 “想当然”的典故,也与宣城有关 "想当然",是我们非常熟悉.经常运用的口头语.也许,你觉得是出自一句俚语.--那我告诉你,你这就是"想当然".因为,"想当然"是古语,而且很 ... 鬼谷子:老实人最大的弱点就是,太过单纯,容易轻信别人 当人们在质疑历史事件的真实性时,通常会讲这么一句话,胡适说过"历史是任由人打扮的小姑娘",言简意赅,入木三分! 你知道吗?这句话是世人强加给胡适先生的,其本人并未说过.但是,我们容 ... 成语典故出宣城 宣城的文化土壤里曾培育出一些成语典故,它们精练传神,内涵深厚,通俗易懂,从古至今广为流传,也丰富了汉语言文字. 江郎才尽 据<南史·江淹传>记载:南齐时宣城太守江淹离宣回京,夜宿禅灵寺 ... 古诗词中用典的高手 一.张可久 张可久是元旦散曲大家,跟乔吉齐名,两人合成为"张乔",后人评价张乔,说"乐府之有乔.张,犹诗家之有李.杜".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了.张可久写的散曲, ... 苏轼第一次中榜,文章里的典故是编的?还让主考官刮目相看? 嘉祐元年(1056),暮春三月,年19岁的青年苏轼告别母亲与乡邻,与弟弟苏辙一同跟随父亲苏洵沿蜀道北上,经大散关至关中,一路抵达京师.嘉祐二年(1057)是苏轼第一个命运转折点,在金粉之地汴梁(今河南 ... (宋史连载131)苏门三学士崭露头角。 瓦 舍 聊 宋 第二卷 文治 第十五章 一代文宗 文学天团 苏轼,字子瞻,景祐三年十二月(1037年1月)出生于眉州眉山. 苏轼的远祖一直可以追溯到唐朝宰相苏味道,苏味道文章写得好,但从政品格为人诟 ... “这篇高考作文怎样写”之“留学生就业”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40分) 材料一:我国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显示,在所有年龄段中,21-30岁的年轻人在"当前获得体验 ... 高考作文如何写“深刻”?胡老师给你支支招—— 高考作文是一种"急就章",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特定的情景下,完成命题者限定的作文要求.考生要想在"深刻"上有所突破,可采用以下方法: 一.选材要小,感悟要深 ... “这篇高考作文怎样写”之“关于城市建设”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40分) 紫竹街曾经是开元市的繁华中心,房屋大多明代所建,古旧沧桑,街道一律是青石板,当年也算宽阔开敞,如今朝夕行车堵塞.市政府正在考虑把紫竹 ... 著名诗人臧克家,高考作文只写28字,校长激动拍桌:你被录取了 "一人之长补己短,以人之厚补己薄."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但是形形色色的人们各有所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发光发热. 文学创作者与诗词作伴,用书写下的话语给人们心灵上的鼓励:科学家 ... 他高考作文只写755字,30字阅卷老师都不认识,被评满分走红网络 2021 05/22 14:04 你和我的小时候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每个人都是历史的见证者,高考时间推迟,瞬间几家欢喜几家愁.但还是那句老话,"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有时候准备 ... 高考作文怎么写稳拿高分? 高考作文怎么写稳拿高分? 独家答疑:全国卷高考作文可以写记叙文吗? 可以写,但不太推荐! 全国卷作文,一般不限制文体.换言之,记叙文.议论文.散文.诗歌等,其实都可以写的.但是,因为最近几年的全国卷,大都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有非常明确的指令.而这种指令,一般是" ... 高考作文可写科技奇迹《太空“浪漫之吻”释放中国“伟大的爱”》 天舟二号,太空之吻解读 5月30日5时01分,在成功发射约8小时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了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在太空再次上演"浪漫之吻". 空间交会对接是载人 ... 高考作文如何写出深度?巧用“但是”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高考作文如何写出深度?巧用“但是”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