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经历瑞幸财务造假风暴和高管内斗风波之后,瑞幸咖啡前任董事长陆正耀并不打算退休,他正在筹备一个餐饮品牌,名字或为“小面日记”,不少老神州系以及瑞幸咖啡的原班人马加入了该项目。
知情人士透露,陆正耀目前的策略是在全国开500家门店,面馆只是起步,未来要吸纳其他小吃品牌做成美食城,最终是一个线上化的APP。
陆总的背后,必有一位喝洋墨水长大的诸葛斯坦利
中国餐饮行业的上市公司中,以面食为主要产品的公司只有两家,一家是在港股的九毛九,一家是在A股的巴比食品,九毛九是做正餐的,而且是以太二酸菜鱼翻身的,不具备可比性,
那么,就只剩下巴比食品了。
在未上市但形成一定规模的快餐类面食企业中,比较有名的应该是和府捞面,现在已经到了D轮。2020年,中国餐饮行业的资本关注度超高,但其中真正吃到风口肥肉的,只有茶饮和火锅。同时,有着喜茶、海底捞这两个行业头部的巨大成功可鉴。
单店夫妻档,非雇员模式,加盟,标准化,迅速扩张。
问题在于,陆总的此面非彼面,面条几乎是中式快餐中最难以保证品质标准化的一个品类。盖饭可以有和合谷那种袋装加热,包子可以有馅料配送的统一化管理,发面的管控也相对流程化。
可是面条呢?
陆总是中国人,应该知道中国的面食文化有多么恐怖和发达吧?从兰州的牛肉面到江南的大排面,从西部到东部,我就不仔细统计了,我非常谨慎地给出一个面条的细分品类:100种面条,以上,这是非常保守的预测。而与包子馒头盖浇饭的餐厨模式相比,面条的餐厨占用空间更大,带来的店铺成本也更高,面条要想实现标准化,我能想到的就是两种,一种叫方便面,另一种叫半干面,就是黄小厨、小南国现在卖的比较火的那种葱油拌面。当年做咖啡,因为前面有一个死贵死贵的星巴克当靶子(30块一杯的准速溶美式,别抬杠,就是死贵,价格都摊销到了店面装修上),所以小蓝可以迅速做价格攻势加铺微店。可是面条店呢?你能指望把一个厕所盘下来迅速改造成面馆吗?一家面馆的食堂与厨房的面积甚至可以达到1:1,这是什么样的店租成本!当时做瑞幸时,中国的咖啡市场是蓝海状态,主流高频咖啡消费人群依然集中在都市高端白领,有几个人能舍得每天一杯星巴克的?瑞幸迅速教育了廉价市场。今天做面馆,放眼望去,中华面馆比比皆是,大江南北,市场大,但竞争环境更凶残,
无论是重庆小面、兰州拉面、苏式排面、广式云吞面、北京炸酱面、河南烩面、台式牛肉面……
任何一个面条细分品类都存在着大量的进入者,而且已经稳定地占据了各自的市场。这份研报刚起个头就没法往下写了,越写越惨烈,越写越觉得陆总背后一定有个高人,而且一定是个吸洋墨水长大的或者直接就是金发碧眼的高人,才会给他指了这么一条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