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原创散文《神游秦淮河》
秦淮河始终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之一,美称“十里珠帘”。自古以来秦淮河便是人文荟萃、商贾云集之地,素有江南佳丽地之美誉。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远在石器时代,流域内就有人类活动。从东水关至西水关的沿河两岸,东吴以来一直是繁华的商业区的居民地。
秦淮河往往被形容为十里秦淮,可能是古时候的人形容秦淮河的繁华地段,实际上秦淮河远远不止十里。
风景优美秀丽,旁边就是夫子庙,旅游项目丰富,过时过节还有庙会,是南京一个不可不去的地方。
修复过的秦淮河风光带,以夫子庙为中心,秦淮河为纽带,包括瞻园、夫子庙古建筑群、白鹭洲、中华门城堡,以及从桃叶渡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水上游船和沿河景观,可谓集古迹、园林、画舫、市街、河房厅和民俗民风于一体的旅游线,极富情趣和魅力
提起夫子庙与秦淮河,无论到没到过南京的人,总有几分晓得。
再有江淮名妓董小宛的传说种种,使得这脂粉文化中的秦淮两岸愈发显得迷人了。
2011年5月7日晚,我们平顶山市诗词协会一行38名文朋诗友结伴畅游了十里秦淮河。
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早在六朝时代,秦淮河及夫子庙一带已是繁华的地区,十里秦淮两岸是贵族世家聚居之地,也是文人墨客荟萃的地方。隋唐之后,一度冷落。明清又再度繁华,富贾云集,青楼林立,画舫凌波,成为江南佳丽之地。秦淮风光最著名的是盛行于明代的灯船。河上的船,不论大小,都一律悬挂着彩灯,凡游秦淮河的人,必乘灯船为快。以夫子庙为中心,秦淮河为纽带,包括瞻园、夫子庙古建筑群、白鹭洲、中华门城堡,以及从桃叶渡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水上游船和沿河景观,可谓集古迹、园林、画舫、市街、河房厅和民俗民风于一体的旅游线,极富情趣和魅力。
写了这个题目,就感到有些怯手,因为历代文人吟诵秦淮河的诗文多矣,更有现代作家朱自清、俞平伯的同名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将其夜色描绘到极至。好在,时代不同,秦淮河也今非昔比,旧貌换了新颜,让我笔下不至于临摹名篇,自有新境可供信笔涂抹。
早在学生时期就读过朱、俞二人的散文,心目中已对秦淮河很是神往,期待有一天也体验一下夜游秦淮河的韵味。所以,这次一到了秦淮河,在贡院街看过夫子庙、瞻园和江南贡院,用过那里的风味小吃,便和妻子赵新节一起来到魁星阁前的东水关水上码头,购票登上了游船,以圆多年来的夙愿。
这次来南京之前,就在网上作了一番搜索,对秦淮河景况作个大致的了解。“十里秦淮千年流淌,六朝胜地今更辉煌。”秦淮河古代称淮水,据说因秦始皇时凿开方山引淮水入城而得名。自东吴以来,一向被视为六朝锦绣之区,金粉荟萃之所。尽管隋唐以后渐趋衰败,到了明清又重现繁华,河畔人烟稠密,楼台鳞次栉比,弦歌终日缭绕。近代因战乱等原因,河水日渐污浊,河道淤塞,两岸建筑亦遭破坏,繁华景象不复存在。1985年以后,江苏省、南京市拨巨款对秦淮河景区进行整治、修复,使夫子庙、瞻园、贡院、白鹭洲等历经沧桑的文化古迹恢复了往日的风采,再度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
秦淮河东水关码头停靠的游船,不见了朱自清笔下的“七板子”,都是清一色的仿古画舫。船头高悬两串大红彩灯,船舱边缘缀满华美的霓虹灯饰,故使码头上灯火璀璨。画舫为机动,行进速度比划桨快得多,舱内靠背椅可坐近二十人。一位导游小姐佩戴微型扩音器随船讲解,向游客介绍两岸的风光和历史掌故。游人透过玻璃窗可观瞻河岸夜景,所见楼台、宝塔、桥梁的轮廓都由霓虹灯来勾画,一座座人物雕像、缀满彩灯的碧树、万缕垂挂的葛萝、龙凤呈祥的大型彩灯照壁,都从眼前纷纷退去,令人目不暇接,犹如走入万花筒。
由于坐在船舱内视野受到限制,我唯恐错过沿岸的景观,同时也便于拍照,于是来到船头,与河水和岸上景色拉近了距离。沿岸幢幢明清风格的楼宇临河开着门户,与秦淮河融为一体;河中游船来来往往,带着流动的灯火,恍如夜空中划过流星的银河。夜色中船头下的河水黯沉沉,发出泼剌泼剌的水响;稍远些的水面倒映着岸上斑斓的霓虹光波,不时隐现建筑物的倒影;远处的河面上空则被一层水雾所笼罩,点点灯光在缥缈中闪烁。我在搜寻朱、俞二人笔下的烛光和汽油灯,结果没有,所有都是流光溢彩的霓虹灯,闪烁着新时代的明艳和光华。我似乎又感到有点不足,因为明艳固然令人开颜,但那种忽明忽暗的“江枫渔火”与“桨声灯影”的梦幻境界,似乎更有另一番审美的情趣。
秦淮河古时是文人金粉荟萃之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岸犹唱后庭花。”这是唐朝诗人杜牧“夜泊秦淮”时的景象;“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这是苏轼描绘宋朝时的秦淮河。“澹粉轻烟佳丽名,……灯火樊楼似汴京。”这是钱谦益(号牧斋)对明末清初秦淮河“金粉烟火”的赞叹!游程中,导游小姐的讲解,牵着我的思路在这十里秦淮长廊徜徉,感受往昔的繁华。北岸的一座高楼叫江南贡院,还有临近供奉祭祀孔子的夫子庙,都是明清时代的科举考场,使得贡院街一带考生云集、文人荟萃,酒楼、茶楼、青楼、商铺等也应运而生,成为文人骚客瞩目之地。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曾在秦淮河畔居住生活十九年,根据切身生活体验和搜集到的素材,创作了著名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尖锐嘲讽了封建士大夫的腐朽生活和精神面貌,揭露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
船过贡院不远,导游让我们看河边一排美女雕像。原来这就是明朝末年的“秦淮八艳”:寇白门、董小宛、卞玉京、顾眉生、柳如是、李香君、陈圆圆、马湘兰。“八艳”中有四位以前曾闻其名:柳如是和董小宛虽然是青楼女子,却也称得上是女诗人。柳如是还有《戊寅草》、《柳如是诗》诗集存世。作家郁达夫在《娱霞杂载》一文中还录有她的诗句。其次就是李香君,清代戏曲家孔尚任在传奇《桃花扇》中写到了她。剧本描写明清易代时秦淮河名妓李香君与才子侯方域的恋情纠葛,表现了李香君的爱国情操,这在大学古典文学史中讲过的。现今秦淮河畔的眉香楼,据说就是李香君的故居。还有就是陈圆圆,学过历史的人似乎都知道她的大名,因为这个往日秦淮河的名妓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明末守卫山海关的大将吴三桂,只因成了自己小妾的陈圆圆被攻入北京的李自成部下强占,就一气之下投降清军,并率兵将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赶出北京,最后复得陈圆圆。李香君、陈圆圆等“秦淮八艳”的故事,仿佛将人们带到明朝末年青楼丽人与才子名士的艳情时代,是那么的哀婉、凄怆、悠长……
“前方就是白鹭洲公园”,导游的话把我从思古的幽情中唤醒,抬眼望着前方的一片园林,同时想起有关资料的记载:白鹭洲原来是明朝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的东花园,园内景观处处,各式桥梁、佛塔、假山、亭台楼榭,应有尽有,是南京的著名景区。新中国成立后对该园进行了全面修整,现在与秦淮河连成一体,成为秦淮河风景带一颗明珠。因为我们乘船不能登岸,只好沿途观景听导游讲述白鹭洲的历史轶闻掌故:唐朝诗人王昌龄在南京做官时就住在白鹭洲附近的桃叶渡,经常到白鹭洲宴饮文友,写下《留别岑参兄弟》等诗作;明朝徐达后人徐天赐与《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密友,常在白鹭州赋诗唱和,现今园内立有二人的雕像;“秦淮八艳”之一的马湘兰,当年就住在白鹭洲,现已恢复她的故居;还有明代画家文征明的名画《东园图》,生动描绘了白鹭洲的人文风韵和自然景观,现在也复制出来了。新白鹭洲公园设计建造了一条长廊,镌刻着“六朝金粉,秦淮风月”的诗词作品,集中展示秦淮歌楼妓馆的文化风貌。我们虽说没有登岸游览,但听了这些介绍,也算神游了一遍文化底蕴深厚的白鹭洲。
游船过了白鹭洲公园直达中华门,然后开始返航。画舫凌波,从座座造型精美的古桥下驶过。一路上,所见所闻都是古色古香又焕发着崭新风姿的景致。如今的秦淮河,已不见了朱、俞二人泛舟时弥漫着的香艳氛围,也不会遭到歌妓船三番五次的纠缠,而使游客感到拘谨与张惶。我们现在所游的秦淮河,已将新时代的光华与绵远的历史融合在一起,繁华而雅致,深厚而悠久,煽情而铭心。她像一条文化长廊和时光隧道,集楼台、彩船、灯饰、园林、街市、古迹于一体,以及朝代的更替兴衰,世境的昌盛与衰败,风流才子与青楼佳丽,荣华富贵与穷愁潦倒,两千年来的历史故事,都在这条河上演绎、流淌。秦淮河承载着太多的精神财富、太多的沧桑变迁、太多的人间风流韵事,显现出一种历史文化底蕴的厚重感。这些都不是我们一次夜游所能完全领受得到的,但必将长久地留存在记忆中,发酵、生发出更多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