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高铁上,发现了一群了不起的人

“我相信手艺的力量,它不是惊涛骇浪的动魄惊心,却能够水滴石穿,沧海桑田。”

“要陪伴孩子长大,更要为自己和儿女撑起一片天。”

“坚守,就是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窗口。”

“卖贵了没意思,我就想做大众能用的、用得起的刀。”

……

两列载满中国小店故事的专题列车,从北京、上海出发。它们与每一个归家或远行的乘客相逢,挺过激流,跨越山海。

窗外的风景与列车上的故事交相辉映。抵达目的地时,乘客提着行李离开,而满车的感动,却长久地留在了心里。

这两列被命名为“中国小店加油”的专题列车,上面的每个故事,都是由网商银行和全国多家媒体共同筛选和推荐的。通过这种方式,向了不起的中国小店致敬,为生生不息的小店力量点赞。

列车座椅上、行李架上的海报,贴有一个个感动人心的小店故事。

有几十年为人民服务的老奶奶,也有打磨刀具数十年的老手艺人,有残障子女母亲开办的爱心小店,也有宣传地方文化、帮助大山深处手艺人脱贫致富的年轻人……

烟火缭绕、人间至美,一张张暖心的海报背后,是常常被我们忽略的感动与温情。

某种程度上,如海报所说:小店的灯光,也是为你我点亮的星光。星光汇集,照亮彼此。

他们有的在疫情时,逆行而上;

有的数年如一日,雪中送炭,不求回报;

有的传承非遗,连接传统与现代;

有的创造就业,带去生活的希冀;

有的卧虎藏龙,把平凡生活过出诗意……

列车驶过华北平原,窗外的风景如风飘过,但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却许久不散。

山东济南莱芜区,信誉楼商厦对面的自助餐厅,老板吕新景日复一日地忙碌着。

这家自助餐厅单从外观上看并无特殊之处,但走进店门,你就会发现别有一翻天地:店铺里的服务员,大多都是残障人士。

吕新景和6位合伙人定下一条店规:“凡残疾人、80岁以上老人、出家人、身高1米以下的儿童来店用餐,一律免费。”

之所以定下这样的店规,原因是7位妈妈都拥有一个智障孩子,她们希望用一家餐厅抱团取暖,用食物温暖胃,用希望打动人心。

吕新景说:“要陪伴孩子长大,更要为自己和儿女撑起一片天。”

作为智障孩子的母亲们,餐厅的7位合伙人一度十分绝望。

于立华的大女儿先天智障残疾,从5岁开始就在特教学校上学。2013年,于立华爱人去世,留下巨额房贷和两个孩子。

2016年,大女儿在特教学校毕业后,于立华又犯了愁:“她怎么面对社会,怎么养活自己啊。”

拥有相同困扰的,还有巩秀美。她的女儿患有先天性唐氏综合征,治疗费用花光了靠务农为生的家庭。雪上加霜的是,巩秀美的爱人也病了。

卧病在床的丈夫,生活不能自理的女儿,一贫如洗的家庭……在外务工的巩秀美几次想要自杀,但每每想到自己“解脱了”,一家人更痛苦,她又只能埋头痛哭。

生活被逼到绝境,女儿智力残疾的吕新景想到一个办法。大家一起凑钱创业,既能赚钱,也能照顾残疾的孩子。

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可以从这里找到融入社会的窗口,慢慢自力更生。

一拍即合,几个妈妈凑钱,一家自助素食餐厅就这样在2017年开了起来。

每日忙碌,七个妈妈各司其职。巩秀美担任店长,于立华负责财务,吕新景因为有一定经营经验,负责店里的整体运营。

大人们忙来忙去,孩子们也在店里参与了劳动。7位孩子忙着擦桌子、端盘子,洗碗择菜……

如今几年过去,餐厅越来越成功。这种成功并非拿下多少盈利,而是吸引了更多残障孩子来工作。

“普通单位很难接纳这样的残疾人,只要是能帮忙的,能自己出门的(残障人士)我们都留下,本来我们开这个餐厅就是吸引残疾人就业的。”吕新景这样说。

几年时间的运营,孩子们也有了显著的变化。巩秀美的女儿以前做什么事手都抖得厉害,但现在不仅能帮厨,见到陌生人也不再害怕。

吕新景的女儿也帮助择菜洗菜,十几个人围在一起工作,盈利事小,彼此照料才是最好的结局。

一家自强不息的小店,温暖了列车上冬日远行的人。

列车上,温暖的故事不仅有食客和店主,还有一个个大山深处的手工艺人。

贵州凯里的深山里,王丹青每日和绣娘们在针线中穿梭。一针一线,绣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绣出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2008年,年轻的王丹青大学毕业。进入社会,朝九晚五、一眼就能看到头的生活,她不想要。于是她带上所有积蓄,开始旅行。

穿越山海,遇见各种各样的人,她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也被一件东西迷得神魂颠倒——苗绣。

苗绣是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绣出的作品热烈奔放,讲求对称美、充实美和艳丽美,王丹青感叹:原来刺绣可以这样大胆而多变。

然而,这样精美的工艺却一直被遗落在黔东南的大山深处,王丹青涌起一股使命感,她想要传承这门手艺,希望后来人不要错过这份美。

她在深山里一待就是整整一年,学习平绣、打籽绣、锁链绣等技法,绣娘们连连惊叹她的刺绣天赋。

2013年,北京求学归来后,王丹青成立了“王的手创”淘宝店铺,定位于打造带有互联网基因的非遗手工文创品牌。

凭借此前自己的艺术积累,“王的手创”手工绣品,很快获得用户的认可。渐渐小有成绩,她又想起了苗绣。

她希望寻找那些曾经给她灵感和创意的绣娘,邀请她们加入手工刺绣的队伍。

黔东南的绣娘有着精湛的手工技艺,但却并不能依靠技艺挣钱。她想,如果能将绣娘们的作品展示给众人,让绣娘在不影响农活和照顾孩子的前提下,在家就业,这是一种双赢。

她说:“做有良知的商业就是最好的公益。”

5年间,黔东南70多户家庭,1397名绣娘,因为王丹青改变了生活,每个月多出几千块钱的收入。

将苗绣带到更多人的视野中,王丹青还有更多的想法,她希望这种传统的手艺能与现代生活美学相结合,从而为传统手艺注入新的生命力。

几年沉淀,“王的手创”有了更多产品,《大圣归来》《大鱼海棠》《你的名字》《大护法》……传统手工艺与动漫IP相结合,手链、香囊等产品焕发了生机。

回忆起来,王丹青想做的并不是“扶贫”,她更希望打造一个手工艺人通过劳动获得理所应当的回报,有尊严、有自信、充满希望的模式。

也正如王丹青的丈夫饶勇所说:

“是苗绣点亮了‘王的手创’,而‘王的手创’要做的,是接着去点亮更多逐渐遗失的中华传统文明。”

小店去点亮人生,帮助小店茁壮成长也是媒体和网商银行最希望的事。

他们借由列车上这些被点亮的故事,让所有来往乘客,看到中国小店这一年的成绩,也看到全国小店的缩影,为中国小店加油。

深山里的手艺借由淘宝店铺,抵达千万个喜爱它的人手里。而那些隐藏在街角的老手艺人店铺,也在列车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古法制刀第三代传人周光兴,有一个颇为响亮的名字:“成都刀王”。

他胸前有道疤,那是多次烫伤后长出的新肉。四十多年的打铁经历,他全身上下大大小小的烫疤随处可见,甚至很多伤疤重复烫伤,形成了突兀的横肉。

即便伤痕累累,但依旧难掩热爱。

1981年,周光兴17岁,刚刚能抡得动12斤重的大锤,便加入和父亲一起制刀的工作里。他的刀,并不是武侠作品中,寒气逼人的兵器,而是烟火中,一食一饭的温情。

年轻时,打铁匠是门吃香的手艺,到了90年代,传统锻打铁器厂在市场经济和机器打铁的冲击下,逐渐没落。

周光兴没了工作,但他舍不得自己钻研十几年的手艺,便自己在镇上开了个铁匠铺。

好刀靠的是真材实料,用力锻打。周光兴一膀子力气,全都挥洒在了锻打房里。他对刀的品质有超高的要求,力求每把菜刀使用寿命都要超过20年以上。

靠着质量,周光兴的刀渐渐在镇上有了名气,妻子在街道上叫卖的小摊前,排起长队,老乡们都等着买周家的刀。甚至有人把他称为“刀王”。

2007年,周光兴的儿子发现,家里的一些老刀具,磨光之后会出现类似祥云一样的花纹,隐隐泛着光,格外好看。

他拿给父亲看,父亲又拿给家族的老人看,老人告诉他,这是古时的工艺,他也叫不出名字。周光兴跑到资料馆查,最后发现,这在国外被称为“大马士革钢”,而国内则称为“千层钢”。

周光兴了解到,制作这种刀具需要反复锻打,几层钢叠在一起。但他几次尝试,发现出现的纹路都是直的,他又陷入了思考。

一直到8年后,2015年,周光兴反复选材,不断改变捶打落点、力度以及折叠方式,终于锻打出了这种千层钢刀。

这一技法也被纳入天府新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好刀成就好销量。2019年“双十一”,在淘宝上,周家刀卖出了20多万元的销售额。去年销售额又达到了新高度。

千层钢刀制作工艺复杂,但周兴光却把价格压到老百姓买的起的位置,他说:“我就想做大众能用的、用得起的刀。”

如今,已经56岁的周光兴仍会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起床,在打铁铺里跟徒弟们干到晚上七八点。

因为大家都不爱说话,很多时候,铁铺里叮叮当当的响声连在一起,成了他最爱听的声音。累的时候,他就搬一把椅子,坐在门前,听着这叮当声,抽一根烟。

中华文化拥有它独特而深邃的魅力,时代滚滚向前,人们以为那些“笨拙的坚守”,会被甩下列车。但殊不知,那延续千年的魅力,却在时代中更加熠熠生辉。

“坚守”是中国人最美的品质之一,有人在时代红尘里坚守手艺,也有人坚守过时的公用电话,只为提供一份温情。

这样的故事,在极速穿行的列车上,将人们拉回了那个遥远的时代。

上海福州路614弄的电话亭,是目前上海仅存的一家电话亭。它的主人,是现年78岁的沈玉琇,电话亭是她坚守27年的生意。

即便,现在她自己都用上了手机。但她说:“现在还打公用电话的人,都是需要帮助的人。坚守,就是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窗口。”

沈玉琇退休前,有着体面的工作,丈夫是工程师,子女们也都安家乐业。电话现在没什么人打,市内通话3分钟4毛钱的价格,她月收入仅有二十多元。

钱是小事,她坚守电话亭27年,一切都源自一个约定。

1993年,沈玉琇被当地居委会选中,成为小区传呼电话值守人。选她的原因很简单,她性格开朗,易与人沟通,“做事只带耳朵不带嘴巴”,从不传别人的闲话。

随着传呼机的发展,传呼机电话收入越来越高,最鼎盛的时候,一个月能赚几千块钱。但相较于钱,她有更在乎的东西。

多年前,一个东北姑娘来电话亭打电话,电话中沈玉琇得知,姑娘因为叛逆跑来上海打工,她不知道当时应聘需要担保人,姑娘人生地不熟,流落街头,哭了起来。

姑娘打完电话,沈玉琇叫住她,预备留宿她一晚。周围有人劝阻:“你就不怕晚上出什么事?”她说:“真心换真心。”

一来二去,她成为街道附近有名的好心人,但不幸的事却突然发生——1996年,沈玉琇的丈夫去世了。

丈夫临终前叮嘱沈玉琇,希望她把电话亭坚守下去。“我先生就跟我说,你如果能够坚持的话就坚持到底。”

一约既成,山河无阻。从此每天,她都准时来到电话亭,一待就是12个小时。即便晚上下班,她也把电话放在铁皮箱子上,拜托小区保安,“电话没锁,如果有人要打,就直接打”。

她心里明白,丈夫要自己守着电话,是为了有个念想。“他是担心我一个人寂寞,有个电话亭就有出门的动力,能和街坊邻里说说话,交交朋友。”

二十多年过去,她也完成了这份约定。很多曾经来这里打电话的人,都把她当成了倾诉的对象,她也宽慰了一个又一个失落的灵魂。

如今,沈玉琇的三部电话坏了一部,一部接触不良,修理员上门维修犯难,“实在找不到配件”。

沈玉琇不懂这些,心里纳闷:“为什么高科技的产品越来越多,这个电话却修不好?”

她现在最大的心愿,是希望电话能够早日修好,自己也能够身体健康,她就那么一直守着电话,守着一个时代的回音。

高铁上的小店,就是中国千千万万小店的缩影。

不仅仅是吕新景、王丹青、周光兴、沈玉琇,在两列高铁上,更多感动人心的故事,也由列车海报,进入了乘客的视野。

山东济南,免费为老人理发的高令军;

陕西武功,疫情期间让顾客免费吃饺子的店主李恺:

安徽合肥,给农民工提供休息处的24小时书店店长徐昕炜;

江苏南京,为农民工做饭10元管饱的尹爷爷、王奶奶;

四川大凉山,给悬崖村带去淘宝卖农产品的陈阳……

列车所到之处,温暖接踵而至。

滑动查看更多

2020年,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8000万家小店,他们支撑了2亿就业,相当于全国每7个人,就有1人的工作与小店有关。而这些小店中,超过一半是夫妻店、亲友店。每一天经营的既是生意,也是生活。

有人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我们希望,这两列穿梭南北和东西的高铁,成为「中国小店」的舞台,让千万乘客,看到这个了不起的群体。

即使在凌晨,依然有上百万小店在结账买单。他们有情有义,温暖人间,他们关心老人、关爱残障人士、关注农民工兄弟……

乘客对中国小店加油专列的评价

中国小店既是感情的纽带,又是传统的延续和发扬。

2020年是坎坷曲折的一年,很多人在这一年经历了人生的“至暗时刻”,但也是这些在艰难中奋勇前行的中国小店店主,谱写了一曲华美的时代乐章。

中国小店,2021加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