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本来就美,可是经不起凑近了看
我记错了时间,我以为今天回来上班,一大早开着车,用一个小时到了公司,才发现自己记错了时间,索性坐下来,在办公室里将这些天的思索整理下来,分享在局部。很早以前,我喜欢开车听音乐,后来听收音机,再后来,我喜欢关闭声音,就坐在车里手握方向盘,享受一个人的安静时光,不紧不慢,让自己的内心归于平静,生活本来就不急,只是我们的内心很容易被外界打扰,于是,多了一份急躁和一些戾气。
这个假期想必你也出去玩过,看别样的风景,尝不同的美食。景点打卡发朋友圈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有些人,会带着一些失望,失望原来一些传说的美景“不过如此”。无论是我们的生活还是风景,都是世界的一部分,这世界本来就美,可是经不起凑近了看。毕竟视野不一样。美是因为距离,近了却发现许多缺点。就像美女,远看身材好,脾气好,也好看,可是凑近了看,发现脸蛋上还是有痦子,再过分的娶回家,你发现她也就是个平常人。得不到和已失去永远最美。而旅行又未尝不是如此,从自己生活腻的地方到别人生活腻的地方去看看,然后心生羡慕,其实你不知道你去旅行地方的人们可能早就厌倦了生活在这里,内心里一遍遍的想着如何出逃!
我不免俗的出去玩了,也打卡拍照发朋友圈,偶尔也会刷下朋友圈看看大家的动态和此刻的感受,忙里偷闲的反思自己的一些观点,甚至在某一瞬间开悟了。最大的收获是,想明白了试错成本中的成本高低,我曾经写过一个观点:对公司的经营者而言,试错成本相比较失败的代价往往是最低的。可是在旅行期间,我才幡然醒悟,试错也是有前提的,试错成本低高低取决于试错者本身的承受能力(尤其是经济能力)。经济能力强,试错的成本就会变得很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经济能力弱,试错的成本就变得奇高无比,毕竟试错成本中还包含了转换路径的成本。这就是为什么,实力不强的公司,明知道当前经营并不良好,也探索甚至有现成的方案可供试错,但还是犹豫不决的原因所在。相对大公司,他们想好就去干,大不了干失败了。长此以往,大公司的实力和经营愈来愈强,这里面既是实力展现,还有趋同效应(或者将马太效应)。当我想明白了这件事,我开始理解了一些人也理解了一些事,自己也未必是正确无比,虽然经常在讲同理心,却发现自己还是没有考虑清楚别人的处境,只是一味的用太想成功的作法去引导人家走上自己想要走上的路,这似乎也有点自私了。这也让我想到生活的里的个别人,总是一副“圣人”模样,你说什么他都会去反驳,他有各种理由证明你是错的他是对的,就是生活的睿智他也超越了你,别人都是不明真相的群众,事实真如此吗?我看未必,你不是我,又如何感同身受我经历过怎样的岁月,说理解,也不过是不过脑的一句话而已,所以,那些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圣人,你最好远离。对于生活的主见,你有就好了,用不着被外界打扰,也用不着说服他人,相信的力量背后,是一个人的见识和格局。如果三观不同,最好就此别过,是给自己也给别人最好的放生!当然,最好是能理解和感同身受,凡是有了同频共振才能走的更远也才能走得更快,生活里的朋友如此,工作上的搭档同样如此。
同样是在旅行路上的间隙,静下来浏览资讯,偶尔想到的话题:职业生涯中,向谁汇报真的很重要吗?向谁汇报,看似不重要,其实最重要,这不仅仅是权利,还是你发挥的空间。这里面最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就在于,你的汇报对象是不是足够高明,开明,有大格局,能知道好和坏,优和劣 有些人除了权利心没有事业心,有些人是事业心为重,而有些人则既有权利心又有事业心,三种对象也会有三种结局。向谁汇报的风险和不确定就出现在此。如果汇报的对象层级更高,就意味着你的发挥空间更大,汇报的对象级别越低,意味着你发挥的空间事实上几乎没有,就更不要说做出多么优秀的成绩或业绩,这也就是为什么,敏感的职业经理人们在面对求职时,首先会询问的,向谁汇报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