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鲁山县西北山区的瓦屋镇,自古交通闭塞、土地贫瘠,土桥、马停、卧羊坪、红石崖、上竹园寺、刘相公等十几个行政村数百个自然村,散落在山间沟畔。几千年来,大多数村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过着寂寞贫穷的日子。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短短几年,这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于是,我们慕名前来,深入到几个村里一探虚实。初秋时节,万木葱茏,玉带一样的虎盘河在这里变成了一把小号,欢快地奔向不远处的荡泽河。河这边,几十个白色的塑料大棚里,棕黄色的香菇打着小伞,享受着雾状的淋浴,像一个个瓷娃娃,肥嘟嘟的可爱。河那边,一辆白色的保鲜大货车停在那里,忙碌的人们正将一筐筐精心挑选的香菇装车,准备发往新疆。这里是瓦屋镇土桥村,全村有15个村民组,29个自然村,地势狭长,沿虎盘河东西长约八公里,南北平均长两公里,呈树叶状,荒山多,河道宽,世代贫穷。虎盘河边的香菇基地里,而立之年的土桥村农民焦禄方带领我们走进香菇大棚,一脸喜悦,娓娓道来。这是匡长军、雷根宪两名企业家投资兴建的。乡亲们在家门口务工,平均一天能收入100元。匡长军是观音寺乡人,头脑灵活,敢想敢干,在新疆等地经营多家公司,常年从事食用菌购销业务。去年匡长军回来创业,以20万元的年租租下土桥村的温室大棚,开始种植新型袋料香菇。雷根宪是致富能人,多年在东北发展,前年被家乡请了回来,高票当选为大潺寺村党支部书记。为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他拓宽了村道,上马了黄花菜种植项目。去年春天,雷根宪在土桥村认识了匡长军,对种植香菇一拍即合,分别成立了尧荣菌业有限公司、九九乡情农业有限公司,在土桥村流转土地100亩,建成香菇大棚250多个,培育菌袋300万袋。解决就业岗位200余个,吸纳50余户贫困户就近务工。村里建成了现代化的香菇产业基地,通过控制温度、湿度,推行全年出菇、四季上市和80%以上香菇产出率的创新技术。大棚里的菌袋上插着温度计,喷淋系统在电脑控制器、感应器的感应控制下自动喷洒水雾,全部实现了现代化生产。“以前卖干菇,只能坐在家里等着香菇商贩上门收购,现在鲜菇直接通过冷链物流车运走销售,鲜香菇将全部通过冷藏运输车运到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西北大城市,刚采摘的香菇一斤就能多卖好几块钱。”焦禄方自豪地说。“镇里对两位企业家大力支持,正在扩大流转土地,明年香菇总产量将达到4000吨以上,安排更多的人务工。”瓦屋镇镇长李二勇指着不远处正在整理的河滩地,充满信心。镇里为香菇种植基地配套购买了3辆冷藏运输车,解决了远程运输保鲜困难问题,下步计划在基地建设带动全县、辐射全省的香菇批发市场,将瓦屋镇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香菇小镇”,辐射带动背孜、土门、观音寺西北四乡镇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参观完香菇基地,在热情干练、多才多艺被称为“瓦屋通”的李红超带领下,我们来到土桥村里,眼前的景象让人耳目一新。一家家混砖平房错落有致,新铺的沥青路直通村部,漂亮的村党群服务站、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大舞台应有尽有,宽敞的文化广场也铺上了沥青地面,曲径通幽的小游园正在建设。一棵浓荫蔽日的皂角树历经几百年的风雨,屹立在那里,树根深扎井底,护佑着祖祖辈辈吃水的老井。井水清冽甘甜,村民们仍每天在使用,只不过不用辘轳了。几条自来水管道,通到了各家各户。“以前村子里穷啊,这是王凯书记来了以后发生的变化。”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文书李年升掩饰不住感激之情。李年升还幽默地说,他小时候出生在渑池县,父亲给他起名叫渑生。十八岁参军,他自己改名为年升,寓意年年高升,但一直没有高升,王凯书记帮他种植大棚草莓后,生活才芝麻开花步步高。“王凯书记,是海关总署派来的驻村第一书记,2015年7月上任,2017年8月离开,虽然只有两年时间,但成效非常大”。瓦屋镇扶贫办主任郝飞接过话茬说。当时,这个生在北京长在机关大院的80后小伙来到土桥村后,面对村部杂草丛生,蚊虫肆虐,住处四壁漏风的窘迫,没有一丝怨言。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他走遍全村29个自然村,对626户2589口人,进行了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王凯带领乡亲们开垦荒山荒坡,连片种植梨树800余亩,发展袋料香菇84个大棚30多万袋,还成立了“海扶山”集体经济合作社,争取到易地搬迁、集中供养项目,使村里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安享晚年。由于工作突出,王凯被国务院授予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河南省豫剧院以他为原型,编演了大型豫剧《尧山情》在全国巡演。说话间,一个年轻清秀的女子急匆匆赶来,连说不好意思,刚才去看一个残疾贫困户。李年升介绍说,这是马辉利书记,是王凯走后接任的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马辉利是村里来的第一个大学生村官,至今在这里已工作十年,从一名初出茅庐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成长为忠诚担当的基层干部。她参与和见证了土桥村从种植草莓到种植香菇发生的一切变化。为了帮助村里致富,她顾不上家庭,在外奔波考察,把一个个致富项目带回村里。那年到大连考察项目时,三岁的儿子由于没人照顾,不小心掉进吃水井里,幸亏抢救及时,才没有出现不测。其实,家人怕她担心,事后才告诉她。马辉利听说后,虽然嘴上说孩子没事就好,可是母子连心啊,夜里她忍不住哭湿了被子。“有一天我回家,顺路拐到幼儿园接儿子。结果没接成,幼儿园的老师不认识我,不让接。”马辉利谈起往事,不禁眼圈湿润,觉得亏欠了孩子太多。去年夏天,脱贫攻坚任务繁重。马辉利连续一个月连天彻夜忙碌,因积劳成疾晕倒在地。在郑州住院20多天,做了一次大手术,手术伤口未愈合就又赶回村里,投入紧张工作中,落下了至今隐隐作疼的毛病。马辉利的付出,得到了领导和乡亲们的肯定。她光荣当选为鲁山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党代表,连续两年被评为县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以前一亩荒滩地上种花生或红薯,满打满算一年收入只有600多元。现在平整后建香菇大棚,一亩地上面最少能建2座香菇大棚。一袋香菇净利润6元左右,一亩地里能收入7万多元。”马辉利掩饰不住自豪,用手捋了一下被微风吹乱的秀发,如数家珍。虎盘河静静地流淌,河边荒滩地上,连片的香菇大棚连绵数公里,甚是壮观,一个独具特色“香菇小镇”渐成规模。“预计到2021年,全镇大棚将达到3500座,年种植总量突破2000万袋,建设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废菌包处理一条龙的产业链,带动2500户群众到基地务工,户均增收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00万元,让香菇产业真正成为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支柱产业,将瓦屋镇打造成独具特色的‘香菇小镇’。”瓦屋镇党委书记陈永坤说。河东边不远处,一桥飞架南北,如长虹卧波,那是几千里长的二广高速。村边,设有高速出入口。曾经闭塞的山村,如今人来车往十分方便。离开土桥村,我们驱车到上竹园寺村。那里有个和明星刘德华同名的名人,大号叫雷德华。上竹园寺村有16个自然村,分布较为分散,1万余亩土地中荒地和坡地占了9000亩。由于长期闭塞,这里的群众文化素质不高,脱贫致富的意识并不强烈,大都靠着几亩薄地和打短工过着拮据的日子。精明能干的雷德华今年刚过而立之年,几年前他从信阳农林学院茶学专业毕业后,先后在郑州、平顶山等地工作,凭着敏锐的眼光和勤劳的实干,很快崭露头角,挣下“第一桶金”。雷德华作为从上竹园寺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在外面闯荡几年后,依然惦记着老家,回到村里看到父老乡亲们仍旧生活贫困,心里很是不安,总想着为家乡做些贡献。家乡的山上到处都有野生蒲公英,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熬制蒲公英草药清热去火的习惯。每年春天,蒲公英从贫瘠的土里钻出来,绿色的叶子迎风展露生命的倔强,黄色的小花朵在阳光下仰着笑脸。不上十天半月,在和煦的春风吹拂下,蒲公英的籽粒撑着小伞自由飞翔,寻找新的梦想。蒲公英又名黄黄苗、黄花地丁,味甘、苦、性寒,具有甘寒清解、苦以开泄、专攻解毒消肿、兼有利尿、清热解毒等功能,被誉为草药皇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对此都有记载。现代科学验证表明,蒲公英全草含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果胶等,在抗菌、抗肿瘤方面有特殊作用。雷德华自小就对蒲公英充满了好奇,凭着大学学习的茶专业知识,他突发奇想,如果将蒲公英制成茶,山外面成千上外的人不用到处奔波,就能喝到清热去火的茶,那该多好呀?经过无数次研究、实验,雷德华终于成功了。2017年,他回到家乡上竹园寺村创业,流转土地100亩,人工种植蒲公英,将蒲公英加工成一种高品质的茶叶,带领父老乡亲致富。他通过嫁接技术,使种植的蒲公英具有和野生蒲公英一样的功效,一年能收割多次,产量大为提高。在取得食品产品生产许可证后,他成立了河南绿源中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了“雨田中杏”商标。“一个‘雨’字和一个‘田’字组成了‘雷’字,‘中杏’是村民组的名,这个商标隐含着‘有雨有田中国人很幸福’的寓意。”雷德华自豪地说。尽管蒲公英具有很多功用,但因为其味道苦涩,很难普及到大众日常生活中,而高温的方式又会破坏一部分有益成份。“我是学茶叶加工的,知道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不会破坏植物的有益成分,将其功效最大限度保留。”雷德华介绍说,蒲公英加工成茶叶后,不仅服用方便,而且其功效也能得到有效发挥。“蒲公英能做茶?好喝吗?有什么功效?”前年10月,蒲公英茶刚出现在中国(上海)国际食品博览会上参展,就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雷德华面对参观者好奇的询问,始终微笑着,详细解答,最终得到了认可,收到了许多订单。刚开始,雷德华建立了一条蒲公英袋泡茶生产线,在海关总署驻村第一书记王镝的帮助下,生产的茶叶卖到上海、西安等地。去年,为了除去茶叶的青涩味,他又筹资20余万元采购了多台专业设备,将制茶工序由4道增至8道,经两次杀青、揉捻、烘干的颗粒茶一进入市场就受到顾客喜爱。为扶持这一特色产业,瓦屋镇政府在雷德华的蒲公英种植基地实施了50万元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修了一条水泥路,打了一口深水井。雷德华将颗粒茶的年生产能力提升至2万公斤,并开发出“小青蒲”等多个系列的高端茶叶。随着茶叶销路的拓展,他又安排多名贫困户到基地务工,还大量收购村民刨出的野生蒲公英,带动周边村很多居民通过采挖、出售蒲公英增加收入。“俺今年69岁,老伴瘫痪8年了,俺出不了远门,就到德华的茶叶厂做工,中午管顿饭,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同时还不耽误伺候病人、照顾孙子孙女。”马老庄村西河组贫困户雷耀峰说起雷德华直竖大拇指。“今年疫情期间,我看到一则消息说是中医药能预防肺炎的处方,蒲公英是处方所包含的一种重要中草药,就组织家乡工人连夜生产、包装,将价值5万元的500提蒲公英茶叶送到县卫健委,后来又给县交通局送去一部分。我在县城开有门店,提供免费喝茶活动,能为抗疫献上绵薄之力,感到很自豪。”雷德华说。帅气能干的雷德华,正如这深山中的蒲公英,根深扎在贫瘠的泥土中,拼命汲取地下的养分,叶向蓝天迎着太阳生长,托起那迎风飞翔的花伞,只为了让更多生命精彩绽放。扶贫必扶智、扶志、扶文化。在脱贫攻坚中,如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扶贫无疑是治本之策,是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良策。面前的杨雪梅,一头短发,双眸明亮,娇小玲珑,嗓音纯净,快人快语。别人都想尽办法从农村向城里去,她却主动放弃城里舒适的工作,回到老家刘相公村教书育人,只为了守望乡村教育这块精神高地,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汲取知识的琼浆,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与许多山里孩子一样,用知识改变命运,跳出农门,走进城镇,过上幸福生活,一度也是她的梦想。她从山里走出,考上了大学,当上了老师,在城里安家落户,生活幸福而美满。然而每次回娘家,看到母校日渐衰败,面对孩子们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她的心口感到疼痛。她毅然决然带着幼子,从城里回到山村,开始支教生涯。当年期末考试,她执教的班级名列全镇第一。不少家长感叹说,孩子们又有救了。过去转到外地就读的学生,也像飞倦了的小鸟,一个个又转了回来。学生从几年前的一百多人增加到现在的三百多人。刘相公村地处深山,位置偏僻,但自古民风淳厚。相传古时有一相公落难留在此处,村人虽缺吃少喝,仍然东家一碗,西家一瓢,接济这位落难的相公。这位相公满腹经纶,无以报答,就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因此,村里形成了育人重教的传统,走出了不少有出息的人。村名就叫成“留相公村”,后来被人们演绎写成“刘相公村”。刘相公村辖17个自然村,其中上白沟、大南庄两个自然村离学点3公里,来回一趟,往往需要2个小时,但杨雪梅和老师们一直坚持家访,从不说累。2015年7月,两年的执教生涯就要结束。乡亲们听说杨雪梅要回县城了,纷纷挽留她。村妇女主任李草拉着她的手说,我代表全村人来挽留你,你忍心看着学点被撤掉吗?杨雪梅的父母都是老党员,受家庭熏陶,姐妹四人也在上大学期间或参加工作之初陆续入了党。在刘相公村,他们家是名符其实的党员之家。“雪梅,咱们是党员,要起带头作用,不能让人家戳脊梁骨。再说,乡亲们把你看得恁高,你还忍心走?”听着70多岁老父亲杨光凡一番话,她最终又留了下来。于是,八年来风雨无阻,她依然扎根在这里,从一名支教老师成为学点负责人。每天早晨,她总是第一个到校,晚上,又是最后一个离开。讲课、听课、辅导学生、指导备课,忙得充实而快乐。为了不让农村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在杨雪梅协调下,2016年8月,平顶山市蓝海合唱团在刘相公学点设立了乡村音乐厅。2017年9月,又争取来了乡村少年宫项目。每天下午放学,杨雪梅把老师们组织起来,学弹琴、学舞蹈、学美术,练书法、练唱歌,然后再上课教孩子们。当悠扬的琴声和嘹亮的歌声飘荡在小山村上空时,这破天荒的变化不仅让孩子们欢呼雀跃,也让许多家长前来旁听。付出就有回报。她以不服输的性格,带领老师们辛勤工作,呕心沥血,争创佳绩。刘相公村学点在瓦屋镇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中,连年名列第一。一位到学点检查工作的领导感慨说:“这个学点原本是要撤掉的,没想到这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扶贫,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改变命运,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只要你能扎下根,用心去爱你的学生,用心去承担你的责任,你就能感觉到工作的快乐、生活的幸福,体会到人生的价值。”杨雪梅,这个从事太阳底下最神圣职业的人,一边说着,一边微笑着,目光清澈而深邃,脸上的小酒窝溢满了幸福。“簸箕岭,红石崖,四十五里虎狼爬,路险山高少人家”。红石崖村地势险恶,交通闭塞,干旱缺水,土壤瘠薄,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精准扶贫难度大。红石崖村位于瓦屋镇区西北10公里,属深石山区,平均海拔910米,全村共有7个村民组、23个自然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89亩,林地5194.55亩。开车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盘旋而上,时时让人心惊胆战。车子刚在红旗飘扬的红石崖村部停下,脸色黝黑的驻村第一书记就迎了过来。“我叫岳军,岳飞的岳,军队的军。”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帮扶单位平顶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选派4名党性强、敢于担当、年富力强的正科级干部充实到驻红石崖村工作队。岳军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他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情,制定发展规划,一心扑在工作上,就连常年瘫痪的父亲去世也没有见上最后一面。正是他和驻村队员一起,带领乡亲们苦干实干,使红石崖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交通和饮水问题一直是红石崖群众的心头之痛。岳军多次向领导汇报,争取支持。单位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筹措资金30万元,协调资金300万元,修通了5.4公里通村公路,配套安装安全护栏和22盏路灯;累计协调资金820万元,新建了村文化广场、标准化卫生室,实施了安全饮水、道路交通、教育卫生、文化设施等项目。在产业扶贫方面,确立以“短期能脱贫,中期能致富,长期有保障”的产业发展思路,扶持7户村民种植食用菌,共20万袋;扶持14户村民养殖山羊220只、母牛25头;扶持6户村民养殖中华蜂37箱;筹措资金5万元用于红石崖村发展林果业,种植冬桃树4000棵、柿树700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红石崖村历史悠久,四面环山,林壑幽美。据村中老人说,明朝洪武年间,李氏、郭氏家族先祖,在此开荒种地,繁衍生息。此处地质地貌属花岗岩,岩层中富含铁元素,山石呈赭红色。人们就地取材,用石建房,形成了坚固古朴的村落建筑,在青山绿水中别有一番风景。去年6月,红石崖村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等6部门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站在红石崖村的文化广场上,瓦岗寨、鸡公山、古寨墙、祖师庙、古橿树等众多人文自然景观美不胜收,新修的盘山回环的沥青路通到村里,特别是那道蓝色的山路护栏犹如一条生命的安全屏障,大大减少了村民出行危险的发生。岳军深有感触地说:“原来道路很不好走,群众去镇上办事得走3个多小时,上下进出物资全靠架子车儿拉,肩扛背挑。现在路修通了,村里已经有20多部汽车,各家各户都有三轮车,来回拉货非常方便。”郝飞接过话茬说,经过镇政府协调县里,一辆崭新的城乡公交连乡进村车已经运行,从镇里开通往返村里。从此,红石崖不通班车成为历史。世世代代的出行难,终于画上了句号。驻村三年,岳军有遗憾,更有收获。遗憾的是无法照顾年迈的母亲、病逝前卧床的父亲,家里大小事都是妻子默默支撑。但更多的收获是,村里原先建档立卡贫困户110户477人,现在只剩下3户15人,这是令人欣慰的成就。现在,红石崖村正充分发挥传统古村落的资源优势,争取专项资金扶持,打造特色民宿旅游,让村里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路旁,一棵百年的老柿树,高大苍劲,傲立挺立,翠绿的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东山上,几台挖掘机正在忙碌,巨大的风力发电机将在那里矗立,成为另一种风景。正在忙着拍照的红超说,现在不是时候,等过一段时间再来吧,那时红石崖沟沟坎坎的柿树叶子落尽,火红的柿子挂满枝头,像一盏盏红灯笼,柿柿如意,那才美哩。离开红石崖,感慨良多。我们从土桥、上竹园寺、刘相公到红石崖,虽然只走访了4个村庄,仅占瓦屋镇19个行政村的五分之一,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确令人精神振奋。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山河如画。虎盘河与荡泽河在这里静静流淌,见证了曾经贫穷的村落正在走向富裕。如今的瓦屋镇,在充满希望的中原大地上,掀开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幕,豪情满怀走向璀璨的未来。作者介绍:
杜光松,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等报刊发表文章多篇,现为平顶山鹰翔保安押运有限公司总经办副主任。
【总第1174期】“智泉流韵”杯全国“战疫”征文各奖项揭晓(上)
【总第1174期】“智泉流韵”杯全国“战疫”征文各奖项揭晓(下)
【总第1123期】【名家大咖】【北京】金思宇丨“战疫”诗书作品之一
【总第1123期】【北京】叶建华丨“战役”诗书之十三
【总第1088期】“战疫”征文【河南】郭进拴|首发文——大爱满人间
【总第1093期】【名家大咖】【北京】叶建华丨“战疫”诗书选之一
【总第1092期】【特邀作家】【辽宁】蓝 歌丨底 气
【总第1000期】热烈祝贺《智泉流韵》微信文学平台上线3周年出刊1000期
【总第1033期】纸刊《文艺界》免费发稿通知
【总第1033期】《智泉流韵》文学平台免费发稿及稿酬规则通知
【总第1087期】《文艺界》“抗击新型肺炎”文学作品征稿启事
【总第1075期】《文艺界》总第四期发布,电子杂志同期推出
【总第1306期】《文艺界》“县慈善专刊”总第六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