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正散[牵正散]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2:“夫中风口眼喁斜一证,《金匮》有言‘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数语,尤注谓其受邪之处,经脉不用而缓,无邪之处,正气独治而急。是以左喁者,邪反在右;右喁者,邪反在左也。然足阳明之脉,夹口环唇;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足少阳之脉,起于目外眦。则中风一证,无不皆自三阳而来,然二气贯于一身,不必分左血右气。但左右者,阴阳之道路,缘人之禀赋各有所偏,于是左右不能两协其平,偏弊相仍,外邪乘袭而病作矣。此方所治口眼喁斜无他证者,其为风邪在经而无表里之证可知。故以全蝎色青善走者,独入肝经,风气通于肝,为搜风之主药;白附之辛散,能治头面之风;僵蚕之清虚,能解络中之风。三者皆治风之专药。用酒调服,以行其经。所谓同气相求,衰之以属也。”

(0)

相关推荐

  • 怕冷恶风

    医案 怕冷恶风 患者:汪某,男,63岁.2018年9月25日来诊. 近日(秋分之后)遭受雨淋,突然怕冷恶风,浑身打颤,站立不稳. 刻诊:脉浮濡,舌淡苔白,无发热,饮食二便尚可.追述前几日工作劳累,偶有 ...

  • 陈学忠教授应用乌头汤加减治疗痹证

    "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所阻,不宜运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涩,久而成痹.",患者因风寒湿邪阻滞经络,经络气血不畅,不通则痛,风寒湿俱为阴邪,非温不化 ...

  • 三焦经脉解伤寒5

    05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1.这里的"伤寒二三日"只是示意,并不局限在第二和第三天,时间再长点也有可能.胡希恕认为,临床上,二到三天一般会传.如果不传,就会 ...

  • 中药量越大越好吗?论论“轻可去实”的运用。不可不知。

    汤年光 原创 临证中,遇到复杂而又迁回曲折的证候时,如何才能找出既不伤正气,又不助邪,不犯"毋虚虚,毋实实"之戒 如果病重实,治疗用重实对付,则是以刚济刚,不仅无济于事,还常增加病 ...

  • 腰腿痛——牵正散牵正散具有祛风化痰止痉的...

    腰腿痛--牵正散 牵正散具有祛风化痰止痉的功效. 主治: 风中经络,口眼歪斜,口闭不合,或面部肌肉抽动,舌苔白滑,脉弦. 案例:张某,男性,36岁,渔民.有腰椎间盘脱出史,最近半年来自臀部沿大腿后部向 ...

  • 牵正散四物汤合剂方 (中医泰斗印会河自制...

    牵正散四物汤合剂方 (中医泰斗印会河自制方) [提要]牵正散四物汤合剂方是专为治疗风中络脉者而设. [药物组成及用法] 白附子12g 僵蚕10g 全蝎6g 生地15g 赤芍15g 川芎15g当归15g ...

  • 牵正散,专治面瘫、面肌痉挛的方子,三味药,散寒,祛风,祛痰v

    不知你们生活中是否有见到面瘫的人,这种人,一遍的脸是瘫软的,嘴歪的,眼睛也是一只闭不上的,这是因为他两边脸力量不一样了,瘫的那一半肌肉力量弱,被正常那一半拉过去了,最后导致脸歪的. 什么年龄段的人都容 ...

  • 肾气丸/牵正散合方加味治疗癫痫医案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养生之家小编 2019-03-12 20:14:14 养生之家导读:根据癫痫的病变证机是阴阳俱虚,治当选用肾气丸滋补阴阳:又因筋脉挛急比较重,故与牵正散合方治之. 癫痫是一组由大脑 ...

  • 牵正散合四物汤,养血祛风,面瘫,偏瘫,肩周炎等皆可本方加减!

    [处方来源]牵正散出自宋代杨的<杨氏家藏方>,四物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药物组成]白附子3 g 僵蚕3 g 全蝎3 g 当归10 g 川芎8 g 白芍12 g 熟地黄 ...

  • 治疗面瘫,不要只知道牵正散,还有一个更好的方子

    面瘫俗称"歪嘴巴,吊线风",多因感受风寒之邪而突然出现口眼歪斜,一侧鼻唇沟变浅,一侧面部麻木,面部肌肉抽动等.治疗除了针灸,中药治疗常常用牵正散来治疗. 牵正散由白附子.白僵蚕.全 ...

  • 面瘫内服药方——大秦艽汤和牵正散,到底该如何用?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用药,一人一方. 意思就是说中医治疗疾病,主要根据患者反映的症状.结合患者的体质,辨清患者的证型,再来对症下药.所以常会有同一种疾病.不同病人药方不一样的情况,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同病 ...

  • 李可老中医医案:一病人面瘫,用牵正散类方...

    李可老中医医案:一病人面瘫,用牵正散类方20余剂,防风.全虫.白附子等用量惊人,不惟不效,反成坏病.李可老中医用张仲景炙甘草汤,12日治愈.俗医受李东垣"防风为风药润剂"之说所害深 ...

  • 《杨氏家藏方》牵正散治愈面瘫面肌痉挛案例

    方名: 牵正散 配方: 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去毒)各等分. 制法: 上药均生用,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中风口眼歪斜. 用法: 每服3克,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出处: <杨氏家藏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