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家名作---王家训作品
王家训
1958年生于江苏东台,号水夫、野石,斋名听风阁、敬三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艺委会秘书长、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理事,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理事。作品参加第八、九、十届全国美展、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全球水墨画大展等展事,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个人美术创作项目。
当今中国画坛众多的人物画家中,王家训是较为突出的一位,他独辟蹊径,孜孜探求,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其鲜明的写意人物画受到广泛关注。
王家训的写意人物画多以古意人物及其生活状态为主,无论从作品的体裁、构思、章法、意境诸方面均能多方采纳传统神韵,十分注意形式语言的个性融会贯通,强调画面与现代感相对应,在灵动的线条和人物造型中,独具匠心地完成了从自然物象到艺术心象的转换。在努力追求“抽象具象”之间,强调“以意造形”,注重以主观的认识来表现物象气质、气势、神韵等等,并努力追求意象创造,重视用“写”来抒发胸臆。作品不仅经营位置讲求虚实互补,而且造型注重形神兼备,重视笔墨线条的书写性,画面简约空灵,韵味十足。
他在人物画领域用心开拓、勤于耕耘。他的成功,在于突出的才情、激情、理念和过人的勤奋。看他的作品,能够感受到他的真诚,不是游戏、不是发泄,他更像是一位苦行的思想者。王家训的艺术是坚持继承和发展这个传统的范例,从他的画里,可以感受到他真诚信守并得惠于中的艺术信条。
生活的源头活水,永不会干涸。谁能觅得丰富的甘泉,还要看他的慧性和诚心。在王家训的创作中始终保持着热爱生活、贴近生活,并以积极的态度保持对生活积极的价值判断。所以,他的画总是有鲜活生动的、丰富的形象、意境和情趣。摒弃浮躁和轻薄,远离张狂和浮躁,更多的流露出浓浓的文人气息。
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思索和把握是要通过有特色的、生动的、富有个性的艺术表达来体现。因此,艺术视角的新颖独到和技艺的精益求精几乎是决定性的。对于一位中国画家来说,就是扎实的造型基本功和高超的笔墨功夫。在造型方面王家训有十足的底气和优势,这得益于早年下的苦功,而在笔墨的运用上,正是积几十年的锤炼功深。不仅是表现力的娴熟如意,更难得的是挥写风格的纵横恣肆,或厚重混沦、身沉力猛;或恬淡轻柔、吉光片羽。在运笔用墨中达到变化无羁,若不经意的状态。
中国画主张缘物寄情,以神取形,“笔不周而意周,笔不工而心恭。”在概括客观物象的同时,必须融进画家的主观感受,透过描绘对象创造形象的方式来借以体现画家的主观感受,使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性格交融,使画家在创作时的主观感受得以充分表达,而使作品产生动人心魄的意境。
王家训的国画就是有感而发,为情而作的。其创作状态,物我两忘,激情喷发不可遏,故其作品气韵生动,神采斐然。他追求的是更为个性化的精神世界。他在艺术手法上的突出表现,则是造型准确,意境高雅。王家训的画透着胆魄、才情和鲜活气息,给人以震动、启迪和思考。细致的笔触让人能感受到他作画时的专注,而绝不空洞概念化的布局,则使画面清雅、别具风神 。
其创作的童子系列作品,不是以巨大的幅式,盲目地冲击你的视觉。它们都是澄明亲切的风景和清雅闲适的孩童,各具风韵,却又充满了和谐感。将他们在设定的前提下组织为“绘画情节”,以强调其中的主观精神作用。并在巧妙的“布局”中,对意象的空间与景象进行了形式的处理,如笔墨线条的差异,色彩冷暖黑白的对比,以及把线的节奏转换成面的变化与韵律,并通过色彩、块面的结构方式产生“明艳不可方物”的美感和令人亲切的和谐感。而王家训创造的人物形象细腻而不拘谨,粗犷而不粗糙,神形兼备,天真自然,尽得风流。笔精墨妙之余,还分明道出了生命与自然同存同构各得其乐的精神意味。
他不因袭前人,而是在立足时代的前提下,不断求新求变、锐意进取。其笔墨不温不火,不事雕饰却已获得了很强的艺术表现力。为了从文化和精神的层面上去提炼人物的气质,长期研读史书,不断增加对历史和传统的理解,这使他从更深层次上领悟到了国学文化与艺术的关系。在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竭力发挥其艺术想象,蕴积于胸臆,潜心于笔墨,从而推陈出新、自具风裁,令人过目难忘。
王家训对创作意象的选择与结构,都源自其心性的宽厚与静谧通达。所以我们在这一幅幅精美的画作中,在这些错落有致的空间与气象沉郁的笔墨纵横中,我们得以探寻到久违的心源。
故乡常在,童真犹存
■刘远江/文
或许人生多漂泊,以致人们很难明了何为故乡,更不知故乡在哪里,所以常常无端地把故乡挂在嘴上,认为那是为了宣泄乡愁,借此满足思乡之苦。
可是,我们时常遇见的那遍地流泻的所谓乡愁,真是因为倾诉者远离或失去了故乡的缘故吗?
古往今来,故乡多被描述为外在的景象,因此总是与月亮、故土、屋舍、离人等发生关联。
但那些物象充其量能勾起世人对故乡的思量,却无力究竟故乡的本质。
那么,故乡到底在哪里呢?
在王家训的画里,在王家训憨厚的笑容里,在王家训满载童真的心里。
人们常把童年生活过的那一片热土定义为故乡,认为那里承载了一切美好的东西,所以是不能变的,一旦变了,无论好坏,皆为之莫名忧虑。
一个人思念故乡原本无可厚非,也是人之常情,只是不能搞偏了方向。
譬如一位法师询问大德:“我想得道成佛,要去哪座寺庙求取?请予明言。”
大德看着法师良久一言未发,最后抛下一句话:“何劳远行,你自身就有这宝贝。”
所以每每看到勤奋、快乐的王家训先生云游海内外写生创作时,我分明看见了他和他的故乡是常在一起的,何曾分离须臾呢?
否则,我们又如何能望见王家训先生脸上始终洋溢着的那份真诚、质朴和快意?
众所周知,故乡从童年来,来自童年的美好回忆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可问题是,世间哪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发展变化之中,何况久未谋面的故乡的光景了。
因此回到想象中的故乡,也许不是物是人非的问题,真相应是物非人非。
既然如此,故乡去了哪里?
王家训先生将他的故乡画在一幅幅天真无邪的童子画里,那是他除仕女画之外的另一个主要创作方向。
可以肯定的是,王家训的童子画里或许没有你的故乡,但一定能找到故乡的下落。
如是,可能有人会问,都说王家训的故乡写在脸上,画在画里,如果属实,他是如何做到的,他的故乡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几年前笔者曾参与一场雅集,一次三五成群相互引为知己的心灵聚会。
于是我们热烈探讨了有关何为高妙的艺术境界的问题,并且达成了一个共识,只有当创作者实现了返璞归真及葆有一颗童心时,方能抵达神奇之妙境,也是艺术家求之不得的最佳心境。
在这过程中,有人提出:“著名画家王家训笔下的童子画就是关乎心境优劣的绝佳例证。”
而后又有人跟进补充道:“我对他的人与画都耳熟能详,那是位无须冠以著名就知是位著名画家的人,人家是真正拿作品说话的艺术家。”
由此可见,心在哪里,你的世界就在哪里,故乡自然依偎在你的世界里。
所以有关童真之境的诉求,是艺术家们千锤百炼之后迫切期望停靠的地方。
对于道德品行来说,童真是纯粹无虞的象征;对于艺术创造而论,童真是含金纯度的保障。
童真不是稚嫩无知,而是大道至简,童真非是向熟而生,乃是繁华落尽后冒出的令人感动的嫩芽。
故乡就被裹挟在这样的嫩芽里安然无恙,王家训先生经由智慧将它们层层包裹住,不必担心风雨,无虑岁月更替,故乡年年如是,始终在他的心里灿烂地盛开着,如阳光从未远离大地。 (本文作者系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