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农历中的“阳历”年之始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现行是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定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干支纪元,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人们将有“双立春”的农历年视为大吉年份。

在中国的阴阳历中,正月初一是“阴历”的一年之始,那么“阳历”的一年之始是哪一天呢?是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时间一般在公历2月3-5日,今年立春交节时刻是2月3日22时59分,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15°。从黄道上划分,立春恰好在冬至与春分之间,“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古代一直把它作为春季的开始,从立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时间,都被称为春天。

立春的15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即是说立春开始东风送暖,大地解冻,五天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天,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到水面上游动,水面上还有没化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背负着一般。

唐代诗人元稹写过完整而生动的《咏廿四气诗》,第一篇《立春正月节》是这样写的:春冬移律吕,天地换星霜。冰泮游鱼跃,和风待柳芳。早梅迎雨水,残雪怯朝阳。万物含新意,同欢圣日长。

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这个节令与众多节令一样有众多民俗,有迎春行春的庆贺祭典与活动。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历朝历代的迎春仪式隆重而浩大。此时的立春已经超过了农历24节气只标示节令与气候的功能,而是已经被当成一个节日了,因此在历史上便演化出了许多围绕立春而举办的活动及民俗,如“春娃”、“春鞭”、“春卷”、“打春”、“春酒”、“春牛”等等。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嚼萝卜之俗,一个“咬”字道出节令的众多食俗。春盘春饼是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或自食,称为春盘。

养生方面,饮食调养方面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过了立春就意味着春天要到了,万物生发,一派生机勃勃。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力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

在春季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愉悦的好心态。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

由于这天寄托着人们的希望,许多地方立春都有些特殊的禁忌:如在立春的时辰不可以躺着,就是说2021年2月3日的22时59分不可以躺着,因为这天是阳气开始起步、起升的时刻,应该站立或者坐着来迎接美好的时刻,大家有必要注意一下,为自己讨个吉祥。不做口舌之争,这是老传统了,也是美德,不口出污秽言语,和和气气,欢度节日。不宜饮酒,晚上不适合喝酒。一般立春这天建议大家去田地公园里,吸收新鲜空气,感受自然,欢迎立春,为自己的明年讨个吉利。(李凤森整理 北京白云观供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