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总第344期】《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原创《襄城县诗词学会组团到我市采风交流》

【郭进拴原创】襄城县诗词学会组团到我市采风交流

2017年11月4日, 襄城县诗词学会组团到我市开展学术交流,参加人员有:

张  岗  襄城县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原县政协主席
    陈景轩  襄城县诗词学会会长,原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朱天恩  襄城县诗词学会副会长,原县政协办公室主任
    李福兴  襄城县诗词学会副会长,原县烟草局局长
    祝金良  襄城县诗词学会副会长,原县卫生局局长
    任拴紧  襄城县诗词学会副会长,襄城高中教师
    杨雅晴  襄城县诗词学会理事,县育体局干部
    姚  绍  襄城县诗词学会理事,退休教师。
      平顶山市诗词协会主席贾宏文,副主席郭进拴、冯自海、孟宪洲、王海龙,《鹰城》杂志副主编王中甫、张金良、李谱,叶县广播电视台总编辑王国干等热情拜会了襄城县的文朋诗友,并陪同客人参观了叶公陵园、兴龙禅寺、叶县县衙,还到孟宪洲书画工作室挥毫泼墨,交流书艺。双方还互赠了会刊和图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互动,气氛热烈,其乐融融。

位于叶县旧县北三里的地方,原是一片普普通通的洼地,只因春秋时期楚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书画艺术家叶公的忠骨安葬在这儿,就吸引了古往今来的许多墨客骚人和海内外叶公后裔到此瞻仰凭吊、寻根问祖,写诗赞颂。

    我们经叶县,过旧县,前往拜谒叶公墓冢。时至金秋,天高气爽,正是游览名胜、凭吊古人、发思古之幽情的最佳季节。

新修的叶公陵园占地两公顷,内有门楼、厢房、神道、祭台、碑廊等建筑。叶公墓冢高大,翠柏簇拥,建筑典雅,布局严谨。这里有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亲撰碑文一通。叶公墓有一大奇观,站在墓顶发出声音,四周马上回应,回音不绝。

    带领我们前来的叶县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冯自海先生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叶县通,他一边领我们参观,一边介绍道:叶公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出身楚国贵族,于公元前524年受封于叶,因当时楚国的地方行政长官皆称为“公”,故沈诸梁在到任之后便以叶为姓,史称叶公,成为我国历史上叶姓第一人。当时的叶地,是楚国最北方的一个重镇,也是诸侯割据的中心地带,连年的战争使当地百姓离乡背井流离失所,身陷水深火热之中。同时,叶地周围列强林立,一旦叶地失守,那么来犯之敌就极有可能以劈竹之势南下,危及到整个楚国的社稷存亡,故有古史称此地为“方城之外蔽也”,足以见其在楚国诸城之中的重要地位。

    叶公到这里以后,为了稳定民心,一方面劝农桑,兴水利,发展农业,而且他带领民众所修的东西二陂,即两个小水库,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田小流域治理工程,比秦人所筑的郑国渠还早200多年,至今遗址尚存。在2500多年前生产力和技术水平都比较低的情况下,两陂所蓄之水就可灌溉田地数十万亩,使绝大多数农田都可达到旱涝保收,可见工程的浩大。同时,我们不能单看这两个水库在发展农业时所起的重要作用,还要考虑到它所发挥的军事方面的作用。叶公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所以他在率领民众修筑二陂时绝不会忽视这道屏障对内城所起的保卫作用。另一方面,再加上叶公以其深远慎密的头脑,做出了以和平友好的态度来协调和促进与周边国家的联系这一举动,为叶地赢得了长时期的安定,不仅繁荣了叶地的经济,也为整个楚国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在公元前489年,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时,听说叶地叶公急公好义,便专程到此来拜访他,此次交往中的不和谐因素便成为我们今天听到的“叶公好龙”一事的起因。大家都很清楚,孔子周游列国的目的无疑是宣扬自家学说,期望能够获得人们广泛的认同及更进一步的发展,那么,他行至楚国专程来叶拜访当时闻名于各国,而且在楚国上下享有极高威望的叶公,这一番目的也就不言而喻了。

    两人会面之后,就为政之道做了一些讨论。其间孔子“近者悦,远者来”的为政之道就博得了叶公的赞同,这句话本是道出了为官有道才可以产生的好的社会现象,可它的言下之意却在于迎合叶公。因为,在当时的叶邑内,隐居了数位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非常有名的人物,如长沮、桀溺、荷茶丈人及楚狂接舆陆通等,而孔子的这番话看似无意,实则也包含了他对这位楚国重臣的敬慕与迎奉。可是,叶公做为一个思想家,他是不会轻易就被打动的,于是便有了后来的“直躬”之论。直躬,是指衡量一个人耿直与否的标准。当时叶公说:“吾党有直躬者,父攘羊而子证之”,就是说假如父亲做了坏事,儿子出来指证,这样互相揭发大义灭亲的行为才算作耿直;而孔子却说了:“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这一句话就充分体现了孔子儒家思想的侧重点,亲情是高于一切的,父亲为儿子隐瞒了事实真相,才表现了父辈对晚辈的关怀与慈爱;而晚辈也只有为父辈隐瞒事实真相,才算作对父辈尽了孝心。孔子所持观点就是亲情为上,不违背亲情对人的驱使,这样的人才算耿直。于是,叶公从此次谈话就发现了两个人的根本观点是截然相反的,对孔子的学说及为人也产生了疑惑。

    在后来的一天里,叶公便向孔子的弟子子路寻问孔子的为人,子路不知所措便未答复。而孔子得知后非常生气,便责怪子路:“由(子路的字)。汝奚不对曰:‘其为人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也就是说,孔子告诉子路应该以愤发向上,乐以传道授业来评价自己。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在孔子的儒家思想并未获得人们广泛认可之前,他想要博得叶公好感的欲望是相当强烈的。

    叶邑之行并未得到孔子所期望的结果,于是在与叶公相处了将近两个月之后,孔子一行败兴离去。那么,我们也都知道,儒家思想是在汉朝为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为加强和巩固自己统治的思想工具。因在当时“独尊儒术,废黜百家”,于是也就涌现出了一大批研究儒学的儒士,而其中的一部分儒士为了发泄对叶公不礼遇孔子的不满,便杜撰了“叶公好龙”的故事,收录在西汉名儒刘向的《新序·杂事》内。在这则故事中,叶公,这位本来的历史功臣,却成了心口不一的伪君子,而孔子,则被身后众弟子比喻为龙。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人甚至连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们也都认为叶公是一个心口不一的人。叶公的真实面貌因此而被掩盖、歪曲。可见一则小小的寓言给叶公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之大。所以,目前就有一大批专家、学者正在致力于为叶公正名,希望能以客观事实来还叶公以真实面目。

    然而,叶公的历史功绩还不仅限于此,在公元前479年,他更是以78岁的高龄立下了定国之功。当年白公胜在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县一带)发动了一次危及社稷存亡的叛乱,杀令尹子西、司马子期,并劫持惠王欲自立,举国上下一片混乱。而叶公得知后,不顾年迈体衰,毅然率方城之外军队前去平叛。在叶公到达都城之后,不仅受到国人欢迎,更受到了统治集团的强烈欢迎,就连一些原来是支援白公的军队将领,在闻听叶公教诲之后,也纷纷倒戈于他。

    于是,白公胜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奔入山中自缢而亡。因为叶公迎惠王复位,定国有功,官至令尹、司马,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但是,叶公的名利之心是非常淡薄的,他在扫清边夷、整饬官司,待楚国稳定后,经慎重考虑,将原令尹、司马之子宽和宁推上了令尹、司马之位,而自己则在让贤之后返回叶邑,享年89岁。 荀子就曾经在《非相》篇里给予叶公极高的评价:“白公之乱也,令尹子西、司马子期皆死焉,叶公子高入据楚,定楚国,诛白公,如反手尔。仁义功义盖于后世!”叶公在临终之前还留下遗言:“勿以小谋败大作,勿以嬖御人疾庄后,勿以嬖御士疾庄士、大夫、卿士”,这几句话都在告诫人们,凡事不可因小失大。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叶公以他对百姓的爱和对国家的忠,以一生的行动赢得了人们的钦佩和敬慕。于是在他去世之后,叶地百姓便在澧水之畔为他修起了这座高大、雄伟的墓冢。并且,在我国最早的类书《皇览》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叶邑西北去城一里有叶公诸梁冢,又曰叶君丘,近县祠之。”沈诸梁因尹叶称叶公,而成为叶姓之祖。叶县因“叶公尹叶”而叶邑,成为叶姓的祖地。历史上,战乱频仍,中原人向南迁徙至闽、浙、赣、粤,成为后来的“客家人”,甚至飘洋过海,侨居他国,形成“华人社区”,但脉系清楚,他们一直不忘叶姓雄风,桑梓之地。2000多年来,叶姓成为不少地域的旺族。叶姓后裔中,涌现出了许多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教育家、实业家,为祖国兴旺发达和海外华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更好地接待叶裔同胞回乡寻根祭祖,游览观光,近些年来叶县人民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修葺了叶公墓,并于2000年成立了“世界叶氏联谊会”,同年10月5日——8日,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叶氏后裔联谊会,2004年10月11日——15日,又举办了第二届世界叶氏后裔联谊会,与会的世界各地300多名叶氏后裔代表中,不乏名人巨贾,他们在叶公墓前公祭之后,止不住热泪盈眶,撮土焚香,纷纷表示弘扬先祖懿德,为祖国的强盛做出贡献,并把叶公陵园建成叶氏子孙追寻故里、祭祀先贤的圣地,让叶公形象和华夏文化永垂青史。

    驱车回城的路上,我不禁频频回首。叶公陵园离我们渐渐地远了,但叶公的形象却在我心中更加实在,更加丰满。不用叩问历史的门环,不用翻阅发黄的书页,叶县的每寸泥土里,都蕴藏着思念叶公的浓浓乡情。“叶公陵园”的修建,更说明叶县人民对叶公的厚爱。清悠悠的澧河水,像往常一样汩汩地流着,叶公还活着。

   叶县人思念叶公的深情凝固了,凝固成了一座规模巍然的“叶公陵园”。园内一幢幢仿古建筑,朱栋曲栏,飞檐挑角,精雕细刻的石栏,花砖铺砌的平台,国内外大家名流的题诗作画,更为叶陵增光添彩,一字字,一行行,对先贤的推崇、仰慕和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叶公永远活在叶县人民的心里!

兴龙寺位于叶县叶邑镇南村,这里曾是叶公沈诸梁的封地,是刘秀、王莽昆阳之战的古战场,记述着叶邑故城的灿烂文化和东汉基业的风起云涌。

据冯自海先生介绍,兴龙寺建成于汉代年间,在历史上曾被称作兴隆寺。可能是谐音和吉利的缘故,中华民族又以龙为图腾,所以在“隆”和“龙”二字上一直争论不休。从史料记载上看,自唐朝以来的文献记录中,都是以兴龙寺出现的。

在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兴龙寺也叫铁佛寺。在兴龙寺建成不久的一次洪水中,从上游漂过来一尊大铁佛,人们视其为奇观。然而,当铁佛随洪水漂到兴龙寺附近时便销声匿迹,再也不见了踪影,人们深信铁佛是神灵显现,降临到了兴龙寺,所以有人称其铁佛寺。从那时开始,兴龙寺的香火一直很旺盛,来此的香客或乞福或求运,图得便是能够得到铁佛的保佑。

兴龙寺院内古建筑很多,如今保存完好的有正殿、后殿、多块石碑雕刻等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兴龙寺的建筑是典型的汉代风格,支柱型设计和镶嵌式结构,让整个建筑浑然一体、结实牢靠。解放后的几十年间,兴龙寺曾经整修过3次,当地群众都纷纷慷慨相助,以期保佑当地百姓安居乐业、家和业兴。

兴龙寺东北方不远处便是昆阳之战古战场。公元23年,东汉光武帝刘秀率领8000余人在此大破王莽40万新军。被缴获的战车等军用物资在昆水附近烧毁,一直燃烧了3个月之久,所以这条河流又叫烧车河。传说刘秀当年在兴龙寺一带大败王莽之后,火烧辎重,由于燃烧时间过长,加上是“天子”所为,烧车河兴龙寺一段的河水便呈现出一半温泉、一半冷水的奇观。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兴龙寺的修建,河水才成了半温半凉,当地群众多半相信前一种说法。

“宝寺钟声”的传说和兴龙寺有关,相传兴龙寺建成不久,人们便经常在深夜时分听到钟声,大致方向是从兴龙寺内传出的,当地群众不得其解,便趁白天到寺内看个究竟,并没有发现寺内有钟、铭等,除了木鱼之外,几乎没有可供敲打之物,所以人们断定是铁佛显灵,从此便对兴龙寺严加保护,不容许任何人去破坏。

兴龙寺周围昆水三绕、紫里浮萍、柳树湾等景点个个都有不小的来头。烧车河在这里自南向北拐了三个弯,象征对兴龙寺、泰山庙、刘秀庙的朝拜,被称为昆水三朝。烧车河在此转弯形成了紫水塘和柳树湾。紫水塘内生长的紫里浮萍为叶县名药,对治疗感冒有特效。

叶县古县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位于叶县城东大街,占地16848平方米,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县衙官署建筑群。

    我们慕名来到叶县古县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亲笔题写的“叶县县署”烫金匾额,大门两侧的一对3米多高的巨型石狮子雕刻精工,栩栩如生。据说这石狮一为镇宅护院,二为威慑那些心怀不轨的心虚之徒。县衙座北面南,真正应了那句“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的民间谚语。县衙大门是面阔三间的硬山结构建筑。大门两侧有这样一幅楹联:

    天听民听,天视民视;

    人溺己溺,人饥己饥。

     据冯自海先生介绍:这幅楹联为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知县欧阳霖到任时所作。意为作为一方官员,自己的言行举止都在上天和百姓的耳闻目睹之中,当百姓陷入困境时,自己不搞特殊,愿和百姓共渡难关。它表达了当时官员愿意接受群众监督与百姓同甘共苦的坦荡胸怀。历史上的欧阳霖也的确是博古通今、明察断讼、体恤百姓疾苦的清官,他在任期间修县志,建黄文节公祠,在叶县的文史考证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大门两侧伸出的八字墙,为装饰性建筑,据《抱朴子·内篇》记载:“世云尧眉八采,不然也,直两眉头甚竖,似八字耳。”意即尧的眉毛长成八字,看起来非常严酷,而后人在衙门两侧置八字墙,以衬托衙署建筑庄严、肃穆的凝重气氛。

 叶县县衙是我国现存的包括河南内乡、江西浮梁3座古代县级衙署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整座建筑群落布局合理,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我国古代县衙中明代北方建筑风格的仅存者。与我国南方小巧玲珑的建筑形式相比,突出了其粗犷、浑厚、古朴的建筑艺术风格。又因叶县在古代地处“南通云贵,北达幽燕”的交通要道,为春秋时期楚国北方重镇。同时受南北文化交汇的影响,县衙建筑在木作、砖雕等方面,也融入了南方工艺精巧、细腻的特点。叶县县衙建筑共153间,由中轴线和东、西辐线三部分建筑群组成,建筑布局的序、次分明,充分体现出古代政权机构庄重、严肃的形象特点。

    大门内两侧的班房是衙役的办公场所。“三班”即皂、壮、快三班。皂班负责在大堂内站班、行刑、传唤等事务;壮班服务于整座县衙,负责力差、催科、征比等事务;快班则分为马快和步快,负责缉捕、破案、解囚等事务,班房内又有门子,大门内两侧各有东、西班房两间,是古代衙门内三班和更夫,负责看门和打更报时所用的。

    经大门入内为仪门,再由仪门入内为大堂。堂前甬道上为戒石碑,正面为“公生明”三个大字,出自《旬子·不枸篇》,即“公生明,偏生暗。”背面文字为“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曾任叶县尉的黄庭坚手书。此文出自五代时期后蜀皇帝孟昶的《戒谕辞》,宋灭蜀后,宋太祖鉴于后蜀政治腐败,不战而败的历史教训,取《戒谕辞》中16字,颁示天下各府州县,刻石成碑,立于堂前,使各衙官员进出熟规,铭记不忘。

大堂两侧为吏房、户房、礼房、库房、兵房、刑房、工房,布局严谨,厢廊对称。沿阶而上,大堂巍巍,挑角飞檐,雕梁画栋,肃穆壮观。大堂也称正堂,是知县审理案件的地方,又是迎接圣旨、举行典礼的地方。大堂高11.2米,面阔五间21 .3米,进深11.7米,建筑面积248平方米。前面的棚式建筑称为卷棚,它是高级别官员在建筑形式上的反映。明清时期县分为上、中、下三等,叶县是由汉代的昆阳、红阳、叶县、舞阳等县并置,人口、产粮均属上县,又因地处古代南北交通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至明、清时期有相当一部分知县为同知衔、正五品官员。《明史·舆服志》载:“三至五品官者,厅堂五间七架,梁栋檐桷青碧绘饰”。卷棚前檐下有这样一幅楹联: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另有楹联为:

       “山色壮金银,惟以不贪为宝;

       江流环铁石,居然众志成城。”

    卷棚与大堂两檐相交的天沟建筑作法,也是叶县县衙建筑的特色之一。它采用“罗锅椽勾连搭接法”的木作技术,利用“大堂坡长平缓,卷棚坡短陡峭”相互抵消雨水冲击力的力学原理,保证了两座建筑檐部在不受雨水浸蚀的情况下,由两侧排出。这一建筑作法目前在我国古建中尚属罕见。

    前檐下的匾额为“天地正气”,为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于右任

 的手迹。下柱楹联为“我如卖法脑涂地,尔敢欺心头有天。”大堂正中为“明镜高悬”匾额,配以匾额下方的“海水涨潮日出图”,公案上依次摆放着令签、醒木、笔墨、印盒等,卷棚下有长方形的花岗岩跪石一块,为明代县衙遗物,它是百姓参拜知县下跪的地方。民众来打官司,不管有理无理,先得在“跪石”上跪下。几百年来,这块坚硬如铁的花岗岩石上,竟被百姓的双膝磨出了深深的凹陷痕迹。公案两侧为“回避”、“肃静”牌及兵器架,另有皂板,又称“水火无情棍”使本来威严的县衙大堂又增添了几分阴森恐怖的气氛。驻足这里,可以想象,在那封建的黑暗社会里,县官高高在上,手拿惊堂木,一声喝斥,告状的人即有满腹冤屈,哪还有勇气诉说。这样一来,成千上万的冤假错案便不难找到理由了。

    在大堂的东厢房里陈列着文官官服,文一品为仙鹤、文二品为锦鸡、文三品为孔雀、文四品云雁、文五品白鹇、文六品鹭鸶、文七品鸂鶒、文八品黄鹂、文九品鹌鹑;西梢间陈列着鲜艳华丽的武官官服:武一品狮、武二品狮、武三品虎、武四品豹、武五品熊罴、武六品彪、武七品彪、武八品犀牛、武九品海马。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官场是多么的等级森严啊!

    大堂后面紧接为宅门,它是大堂通往二、三堂的屏障。门上楹联为“受半文不值半文,莫谓世无知者;作一事须精一事,遮几心乃安然。”宅门通常是关闭的,只有迎送重要客人方才打开,衙内人员由两边侧门出入,由于二、三堂是县署办公场所,所以一般百姓是不能随便人内的。两侧的门由门房内的门子看管,若有人进见知县,必须由门子通报,获准后方能进入。但是有些门子乘机向来人进行勒索,谋取私利,古时人们就把这种行为称之为“走门子”。

    进入宅门,东西厢房分别为会文馆和会武馆,是知县接待达官贵人,商议政事、军事的场所,在会文馆接待文官,在会武馆接待武官。这里,庭院明亮宽敞,一株高九米的丹桂树亭亭玉立,枝繁叶茂,繁花竞放,浓香扑鼻。另一边是一丛四季长青的南天竹,清雅俊秀。

    二堂前檐楹联为“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正中匾额为“清慎勤”,取意于三国时期魏国司马昭训长吏言:“为官者,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清初康熙皇帝御笔亲书此匾,敕令悬挂于全国各衙署之内,匾额与楹联相互映衬,时刻提醒衙内工作人员,为公要清廉勤勉,更好地服务于百姓。二堂中间三间为过厅,东西梢间各辟出一室,东梢间为幕厅,知县在审案中,如遇到疑难问题时,可暂时停审,退到此厅与其幕僚、师爷进行磋商、议事的场所。西梢间为招书房,是招书师爷办公的场所,三班、六房的所有文书汇总到这里,经招书师爷审阅把关后,再呈报知县。

    三堂,又名知县廨。分为两部分,东二间为知县办公及办公间憩息的场所,西三间为小厅,是知县审理涉密案件或花案的场所。三堂的东西厢房为知县聘请的贴身幕僚、师爷办公的场所。古时官员任职实行回避制度,一般都在几百里以外为官,初到任时对地方的风土人情不甚了解,所以经常聘请一些极具文采,又足智多谋之人为自己的幕僚、师爷,为自己出谋划策。这些幕僚、师爷不是在职职官,他们的工作报酬是知县定期奉送的束修,也就是红包,一般都比较丰厚。清朝时以绍兴人聪明机智之人较多,所以许多官吏都喜聘请绍兴人,有“无绍不成衙”的说法。

    修复一新的后花园,面积达1880平方米,那依依舞袖的翠柳,那布局严谨的亭台楼阁,那绿地,那花坛、那小桥、那碧水,花木峥嵘,竹影迷离,真是一处小巧别至,颇为清幽静谧之地。大仙祠正中新塑的狐狸仙,雪肤花貌,十指纤纤,唇红齿白,丰乳半露,真乃活灵活现,使人感到塑像里好似有一颗心脏在跳动。

    在县衙的监狱里,陈列了开肠破肚、抽筋剥皮、挖心掏肝、打入水牢等惨无人道的酷刑,令人胆寒。

    纵观整个县衙,结构严谨,廓道衔接,堂屋之间,浑然一体,显得古朴典雅,独具风格。仰瞻椽头梁栋的木雕装饰,凤头龙首,人物花鸟,俱都逼真动人,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值得提出的是古衙的楹联非常令人深思。如三堂门口这样写道,“一尘不染邪恶永退,两袖清风正气长存。”“虚受堂”门口写道:“胸怀国家重教化虚受功名是以耻,心系百姓劝农桑躬勤政方为荣。“思补斋”也有这样一幅对联:“孔子乃至圣先师每日犹洁身三自省;吾侪本无名后学时刻须补过寻反思。”这些楹联,形成了一道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景线。

    走出县衙,我不禁沉思起来:叶县县衙这一古代建筑艺术,作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仍然保存了下来,但是那腐朽没落的封建专制社会却土崩瓦解了,历史的前进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