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要懂得三个“不较”
人生路上要懂得三个“不较”
有一个很有哲理的故事:
小和尚问师父:“和尚修道,还要用功吗?”师父答:“用功。”小和尚继续问:“如何用功?”师父答道:“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小和尚疑惑着又问:“难道所有人不都是一样,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吗?”师父却告诉小和尚“人和人是不同的。有的人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思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原来,即便是看似再平常不过的吃穿住行,不同的心态,也会造就不同的体会。思虑太多的人,吃饭时索然无味,睡觉时更是辗转难眠。
看似简单的每一件事,却也务必需要带着一颗平常心去践行。钱钟书在《写在人生边上》一书中有句话:“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
如果心里装了太多贪嗔痴恨,又怎能享受到活在当下的乐趣呢?周国平说:“野心倘若能下降成平常心,也就上升成了慧心。”
智慧的人,都懂得人生路上“三个不较”:
第一,不计较得失,吃亏是福
听过一个关于华为的故事。
在2000年春节,黑龙江的一个本地网交换机突然中断,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个厂家的设备上。
即便是家家团圆的新春假期,华为还是二话不说,就立即派技术人员出发,一天内从深圳抵达黑龙江。
可最后发现,问题并不在华为,出问题的厂商,却迟迟等不到回应。
于是华为先将自己的接入网改接到另一路由,恢复了通话,用户万分感激。
你看,华为能稳步发展至今,收获至高的国民度,其实早就在点滴小事里,埋下了伏笔。
这种不计较得失的公司理念,看似吃了亏,实则满载信誉而归。
想起前几年去香港旅游,在旅行团的大巴车上,导游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他说,因为发现旅客常常被手机没电和旅途口渴困扰,所以为了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大巴车上就备有3块钱的矿泉水,和50元的充电宝。
可是,总有许多游客,听完价格便离开了。
即使忍受口渴,或是手机没电,也不愿意购买略高出市场价的商品。
但在旅途中,这些旅客总是皱着眉头,十分不尽兴。
手机没电拍不了照,于是只能看着别人玩得不亦乐乎,自己便坐在一旁愁眉苦脸。
既然是出门旅游,就是图个心情舒畅,若是计较太多,反而给自己添堵。
少计较几分得失,换来的便是旅途顺心,人生也舒心。
《罗兰小语》里说:“一个人的快乐不在于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不必害怕吃亏,其实人生的彩蛋,往往都藏在那些“亏”里。
而孵化这些彩蛋,就需要你学会少些计较,多些淡然。
第二,不盲目比较,正视自己
在韩剧《请回答1988》中,有一段我印象很深的情节。
德善的父母二人一起吃饭,看到隔壁桌的夫妻二人十分恩爱,互相夹菜喂饭,谈笑里尽是幸福,德善妈妈不免心生羡慕。
再看看自己面前的男人,正全然不顾形象地狼吞虎咽,甚至因为塞牙缝而用筷子公然处理起来。
德善妈妈面露嫌弃,又想到邻居朋友家的富有,和自己家庭的落魄,心中越来越苦闷。
出了饭店,外面正下着瓢泼大雨,而自己的伞也不见了踪影。
于是,德善妈妈盯上了别人留下的花伞。
内心斗争了一番后,心想:换不了老公,换把伞也是好的。
可没想到的是,伞一撑开,竟是破的,根本遮不了雨。
内心正焦急时,丈夫撑着伞回来接她了。而看着她手中的破伞,心中便明白了一二。
丈夫甩开了她手中的破伞,对她说:“别人的看着再好,也是一场空。”
一句话,道出了多少人生真相。
人生的幸福,不在于富足,而在于满足。
我们总是不自觉与身边人相比较,可到头来却发现,自己真正渴望的幸福,早已握在手中。
在经典心理学著作《当下的力量》中,作者也讲过一个“乞丐与宝箱”的故事。
曾有一个乞丐坐在路边乞讨了三十年。
一天一个陌生人经过,这位乞丐依旧向他乞讨,陌生人没有施舍任何东西,而是问起乞丐坐着的是什么。
乞丐说,只是一个什么也没有的旧箱子罢了。
陌生人继续追问,“你打开过箱子吗?”乞丐摇摇头。
直到陌生人坚持让乞丐打开箱子,奇迹发生了,箱子里竟然装满了金子。
其实我们人人都是这个乞丐,早已坐在宝箱之上,却还在苦苦追寻、四处乞讨。
正如洛克菲勒曾说:“人们梦想远方迷人的玫瑰园,却不去欣赏盛开在窗前的玫瑰花。”
人各有各的活法,别人的路,终究只是参考,而不会是标准。
学会满足于当下所拥有的幸福,便已是最好的活法。
第三,不较真评价,坚定自我
梭罗在《瓦尔登湖》里写道:
“一个人怎么看待自己,往往暗示着自己的命运。”
有这样一个小男孩,13岁开始,他就经常莫名其妙地被养母扇耳光。
原来,他的养母患有精神疾病,一旦受刺激,就要找人发泄。
小男孩并没有反抗,反而十分同情养母,每当她发病,他就主动的跪地求饶,一直到养母平静下来。
长此以往,周围不明真相的人,都以为他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于是他走到哪里,都会遭到非议。
但他并不理会他人评价和看法,一直潜心学习、照顾养母,年仅26岁,就担任了校长。
直到他50岁那年,养母的病才慢慢痊愈了。
也就是在这一年,他参加了总统竞选,可惜获得的支持并不多。
他在做最后的演讲时,养母突然来到了现场,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养母就又对他大骂起来。
这时,所有民众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来,议论声此起彼伏。
他以为养母的病又复发了,马上跪地求饶,试图让养母冷静。
这时,养母却突然把他挽起身,对所有的现场民众说:
我的养子就像刚才那样,忍受了我37年,他无怨无悔向我求饶了37年,除了刚才我是在装病,我这样做是想告诉大家,选择他这样的人当总统,将会是国家的福气。
养母的一席话让在场所有人震惊了,他的选票迅速攀升,赢得了竞选。
他就是美国第20任总统,加菲尔德。
生活中,我们总会被周围熙熙攘攘的评价,扰乱了自己的阵脚。
可若是太在意他人的声音,便会模糊了自己的追求。
加菲尔德正是明白这个道理,才能一路坚守本心,不忘养母的恩情,也不负自己的志向。
正如杨绛所说,我们曾如此期待他人的认同,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我们终究要活出的是自己的人生,而不是精心勾勒在他人心中的轮廓。
人生路上,总有我们较不完的劲。金钱上的得失,让我们陷入斤斤计较的旋涡;不自觉的比较,让我们忘却了所拥有的幸福;对与错的较真,扰乱了我们坚定自我的道路。我们总以为是在与他人争个对错,比个输赢,往往到最后才发现,所有的斗争都是两败俱伤。看似赢了的人,却束缚了心情,也输了时间精力。生活,往往不是收获得越多越幸福,而是计较的越少越快乐。愿我们都能做好心情的除草剂,扫除杂念,做个“难得糊涂”的人,随心所愿,轻装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