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煮法——你的煎药方法正确吗?
汤剂是中医药最普遍,最古老的剂型之一,在防病治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故一直沿用到现在。汤剂治病除了医师辨认正确,配制得当外,煎煮的方法和技术也非常重要,并不是有的人认为中药汤剂就是“一把壶,一包草,火上煮煮就完了”。那么怎样煎煮才能保证药物的质量,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呢?
首先,煎煮容器应选用陶器制品如砂锅,瓦罐或不锈钢锅为好。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制品,因金属容易与药物中有关成分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或增加毒性。
第二、煎煮用水用一般饮用水就可以,如自来水,无污染的井水,泉水,河水等。
第三、煎煮方法:每剂药物煎煮前均先用冷水浸泡(没过药物为度)1小时左右。其目的是使药材湿润变软,细胞膨胀,水分渗入到药材细胞内溶解有效成分形成浓溶液,产生渗透压,使有效成分在煎煮时易于扩散到组织细胞外的水中。另外,还可避免直接加热煎煮时,药材组织中蛋白凝固,淀粉糊化,妨碍有效成分渗出。药物浸泡1小时后,再根据药物吸收水分的多少和药材质地,药物性质及煎煮时间长短,一般再适当添加水至高出药面2厘米左右。如质地紧密坚硬的根茎,矿物类,药性滋补需要煎煮久的药物可适当多加一些水(高出药面2.5厘米左右),质地疏松的花叶类,药性芳香辛散不需久煎的药物可适当少加一些水(高出药面1.5厘米左右)。一般每剂药煎两次,有的根据需要煎煮三次。一般认为,头煎以沸腾后20—30分钟,二煎以沸腾后15—20分钟。解表,行气,质轻,芳香的药物,头煎以沸腾后15—20分钟,二煎以沸腾后10—15分钟。滋补药及质地坚实的药物,头煎以沸腾后40—60分钟。二煎以沸腾后30—40分钟。煎煮火力(火候)的一般规则是:未沸腾之前用武火,沸后改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使水分缓慢蒸发,有利于成分溶出,并避免溢出,过快熬干。有时应视药物性质而定,如解表药,清凉药,气薄的药物,宜武火急煎,以免药性挥发;如原味滋补药或有毒药物宜文火久煎,以增强药力或降低毒副作用。每剂煎药液大约200毫升,一天一剂,分两次服用。
本订阅号为中日友好医院“粉红丝带”俱乐部创立的微信公众平台,为大家分享实用的医学常识,解疑答惑,提供一个医患交流的平台。欢迎大家提问,小编们会尽力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