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的分类(一)
应用五行属性对事物进行推演和归类,首见于《尚书·洪范》,其将五行的属性推演及“五味”。嗣后,《左传》又将五色、五声等分归于五行。《吕氏春秋》则以五行为纲,把气候、天象、物候等自然现象与农事、政令、祭祀等社会活动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系统。《黄帝内经》则不仅将气候、声、色、味等分归于五行,而且从人体“内外之应”出发,将脏腑、形体、五窍、情志等亦分归于五行,构建了人体内外旁通、天人贯一的五行系统,表达了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这些内容在《素问·阴阳应象大伦》等篇章中有详细记述。事物的五行分类,就其方法论而言,主要是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
1.取象比类法
“取象”,即从事物的象中撷取能反映其本质的某些特有征象。“比类”,即将事物的特有征象与五行各自的特性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的归属。从逻辑学角度说,“取象比类”法属于共同特征的个体集合归类法。
以方位配五行为例:旭日东升,有似木性升发,故东方属木;南方炎热,有似火性炎上,故南方属火;西方肃杀,有似金性从革,故西方属金;北方寒冷,有似水性润下,故北方属水;中央官辖四方,有似“土辖四行”,故中央属土。又如五脏配五行,肝主升发疏泄故属木,心主行血暖身故属火,脾主运化精微故属土,肺主清肃之性故属金,肾主闭藏精气故属水。

点击下面标题,了解最新课程按排。
大玄空风水开馆研修班阳历2021年8月23日开课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