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白发老兵,盼着永远不会到来的援军,独抗五十载,坚守着大唐最后的荣耀...全部殉难
⬆️点我 ⬆️
公元808年,暴雪漫天的冬日,一支军队在西域无人之地缓缓前行。
他们行军速度并不快,肃穆、齐整,一步一个深印。
仔细看去,会发现这支队伍中的绝大多数士兵,竟然都是满头白发!
并非是白雪皑皑将他们的须发染白,而是——这支队伍竟然是由花甲古稀的老人组成的!
大唐初年实行府兵制,征发20~59岁的男子当兵,玄宗以后,改府兵为募兵,军队中便都是青壮年为主。
如今这支队伍,恐怕平均年龄都过70了吧?
怎么回事?
配图来自 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
01
故事要从大唐王朝最慷慨悲壮的安史之乱说起。
中原遭受重创,潼关失守,皇帝出逃,唐王朝风雨飘摇,太子李亨急招回边关各地军队回援,动乱虽平,但唐室从此衰微,再难有昔年西域万邦来朝的辉煌。
作为唐朝宿敌的吐蕃,怎么肯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安禄山乱兵一起,吐蕃便倾举国之兵,从雪域高原上奔腾而下,尽得陇右、河西走廊。
大动乱总涌现大英雄,名将郭子仪便是其中之一,他计退吐蕃,二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史书称他“再造王室”,“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俗话说,将门出虎子,郭氏一族,子孙数代都是铮铮男儿、铁血将才,为保卫唐室安危立下不世之功。
漫行于茫茫荒野之上,这支白发军队的主帅,正是郭子仪之侄郭昕。
郭昕刚刚来到安西都护府时,动乱还没有开始,他还是一个热血青年,自幼受到家风影响,一心报效国家,打上两场漂亮的胜仗,为祖国开疆拓土,立万世基业。
安西都护府,是一个充满了荣耀之魂的地方,它是大唐帝国最西边的土地,千百年来,从来没有哪一个中原王朝能将利剑插到这么远的地方。
它是大唐繁荣与强大的象征,威慑着西域四百多个国家,连遥远的大秦(见注1)与安息,都对这里毕恭毕敬,先人远征至此,甚至还跨过葱岭与阿拉伯帝国一争高下。
注1: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随着公元前2世纪末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文明交流逐渐加速,而罗马正位于贸易路线上的终点,当时的中国把它命名为“大秦”。《后汉书·西域传》对此有所记载。
02
安史之乱起后,大量安西都护府的士兵被调往中原,郭昕奉命留下坚守,成了两万余名留守边关士兵的一员。
那个时候,他还有些忿忿不平:家乡战乱四起,他却不能回去打仗!
他向往风云际会的传奇,却从来没有想过,战争竟会如此残酷,也没有想到,边关的仗比中原更艰苦百倍。
一批又一批的安西精兵受到太子李亨诏书,被调往中原支援,却一个个有去无回。
边关驻军内调,虽解了安史之乱的燃眉大急,却也使得边防空虚。
吐蕃趁火打劫,大军长驱直入,意图犯我边陲。
郭昕立刻振奋精神,领兵迎敌,无奈寡不敌众,吐蕃大军绕过安西都护府,直接取了河西走廊!
在吐蕃的步步蚕食下,西域诸国归附,只剩下安西四镇与北庭两地,还在唐军的掌控之下。
中原忙于内乱,根本无暇驰援,安西竟然从此被切断与中原的联系,成了境外孤悬的一块飞地!
史书上,对这一节一笔带过,西域就这么丢了,新即位的皇帝自顾不暇,根本无力也无心再去夺回西域。
但这轻描淡写的背后,是郭昕和他的两万安西军自始至终的坚守!
03
我们无从得知,郭昕和他的士兵们是怎样在强敌环伺的孤地上坚持下来的。
边关的风那样烈、那样猛,却无法吹来家乡的消息。
吐蕃一直妄想不战而屈人之兵,从未放弃过对安西军的劝降,而郭昕,用军人的铁血一次又一次打退了吐蕃的试探性进攻。
他一边等待援军,一边联络回鹘,努力抗蕃。
他一次又一次派出使者,想要打探唐朝的消息,想要告诉长安的皇帝:安西还没有失守,这里仍然属于李唐王朝!
可是,吐蕃顽固地占据了河西走廊,多少次假扮流民、改头换面,使者都没能突破那道壁垒。
直到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爆发整整8年之后,安西使者才终于来到长安。
唐代宗这才知道,这片被他们所抛弃的土地上,竟然还有唐朝的军队在坚守!
我们的将士都还活着,我们没有战死也没有投降,整个安西依然在我们手上,没有丢失!
史书记载,安西使者到来时,皇帝与大臣在朝堂上哭成了一片。
可天子之泪,却没法传到安西。
郭昕日复一日地焦急等待着,他不知道自己的使者有没有走过玉门关,他甚至不知道,他的家乡如今是属于安禄山呢,还是依然属于李唐?
公元772年,唐王朝的第一批使者终于来到了安西,大家这才知道,李唐王室仍在、宗庙家国仍在!
可郭昕,这位在数年风沙中从未露出过一分软弱的铁血郡王,却落下一行清泪。
少小离家、出征十数载,双亲都已不在,他从此与父母天人永隔,却迟了数年才得知消息,不能尽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