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李俊慧第三季01:垄断(1)

这是对李俊慧的经济学课第三季的解读。李老师的课程总体而言讲得是比较清晰的,其实也不需要什么解读,然而同学们自学难免会因为忘记前文或抓不住重点而遇到些困难,故而我还是做个解读,或做些补充,或回顾前文,或归纳重点,以期帮助同学们自学。

本次解读的章节是:

01 垄断的本质1:美国航空业的“三文治大战”

本节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批判传统经济学对垄断的错误定义

2 垄断的正确定义

3 垄断竞争的分析

4 价格管制下的竞争

以下黑字部分是李老师原文或者我对李老师原文的总结,蓝字部分是我自己的解读

1 批判传统经济学对垄断的错误定义

传统经济学对于垄断的定义是完全错误的,是“妖魔化”的,不但如此,传统对于垄断的分析是错的,误将许多合理的生产者行为判定为垄断,这会导致“反垄断”实质阻碍进步。

李老师对垄断定义的批判,其实早在第二季中已经提及,因此第三季只是一笔带过,并没有细说。我这里补充说明一下,什么样的定义是“错误的”?下定义本身是一种非常武断的行为,我说一样东西是什么,它就是什么,也就是说,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明确的标准说某物必须怎样定义。那么,怎样的定义是错的?

下定义必须满足三个要求:第一,定义必须是对事物特征的概括性描述,而不是细节描述。也就是说定义不应该太“长”。比如我说宫保鸡丁是什么,它是一种以鸡肉为主料,花生辣椒等为辅料的传统川菜。我们没有必要在定义中具体说,鸡肉要去骨,要放盐,放酱油,辣椒要多少克到多少克之间。这种详细的细节不是“概括性描述”,而是“制造工艺”的细节。我们了解定义的目的只是要知道你说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并不需要知道细节。

第二,定义必须明确将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什么东西是,什么东西不是,要有明确的界限,不然就会陷入模糊不清,说是好像不是,说不是好像又是。因此,下定义必须抓住事物的本质。比如宫保鸡丁的定义必须明确说明主料是鸡肉,如果你坚决不提鸡肉,就会出现边界模糊的情况,什么猪肉牛肉都被当成鸡丁,要避免这个情况就不得不增加细节,你这个肉,必须是两条腿的,有翅膀的,喔喔喔叫的……,你要不提鸡肉又不想边界模糊,就必须增加许多不必要的细节进行补充描述,这样的定义显然是不合理的。

第三,定义必须有“实用”价值,如果你的定义没什么实际意义,那只是发明了一个花里胡哨的名词而已,不叫下定义。许多媒体经济学家正事不干,就喜欢发明奇奇怪怪的名词,以求吸引眼球。

违反这些原则的,就是“错误”的定义。现在我们回过头看,为什么李老师说垄断的定义是错的?

首先是以市场内的生产者数量是否很少来界定垄断是错的,正确的界定要看是否有进入门槛;然后又把很多其实是合理的生产者行为错当成目的是搞垄断。

传统经济学关于市场结构,是先讲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自由竞争,另一个极端就是完全垄断。根据第二季课程彻底批判过的错误的“数目论”,传统经济学认为自由竞争市场就是市场内的生产者数量有无穷多,而完全垄断则是市场内只有一个生产者。现实往往不可能那么极端,于是传统经济学又定义了两种居于中间的情况:一种情况是比较靠近完全垄断的极端,称为寡头垄断,是指市场内有屈指可数的几个生产者。另一种情况是比较靠近自由竞争的极端,称为垄断竞争,是指市场内有很多生产者,但是他们的产品有差异性,于是可以稍微加一点点价。

看见没有?传统的垄断定义,首先,不准确,没有能抓住垄断的本质。传统经济学以为,垄断的主要特征是数目,因此以数目作为界定,然而这不是垄断的本质,有些行业只有一个生产者但它不属于垄断,有些行业有许多生产者但它还是垄断。这就造成了传统经济学不得不进行定义增补,把垄断分成四种情况,分别定义,因此导致垄断定义过于冗长,违背了“对特征概括性描述”的原则。第二,传统的定义没有实用意义,因为传统无法指出垄断的本质,导致了传统对垄断的“妖魔化”,无法指出何种垄断是要反的,何种是不需要反的,其对实践的指导有大量的错误。因此,尽管下定义可以是非常武断的行为,经济学家大可“我爱怎样就怎样”,不顾反对坚持使用我们认为“错误”的定义,但是如果一种的定义的实用价值太低,那么它被淘汰就只是时间问题。所以说,传统经济学对于垄断的定义是完全错误的,“错误”的标准就是“不实用”。

2 垄断的正确定义

对垄断的正确定义是进入门槛:只要有进入门槛就有垄断性,进入门槛的高低决定了垄断的程度。进入门槛越高,垄断性就越高,越接近所谓的完全垄断,这就是传统经济学所说的寡头垄断。反之,进入门槛越低,垄断性就越低,虽然垄断者可以加价,准确地说是觅价,但只能在进入门槛所限定的很小的范围内进行觅价,生产者能加价的幅度当然就很小了。不需要搞出四个术语,统一用进入门槛的有无高低,就能把四种情况全都涵盖在内,这样更具有一般性。

“进入门槛“是垄断的唯一特征。这也就是说,当一个生产者处于垄断地位时,他不但在市场内形成垄断,而且在市场外也形成了垄断。”进入门槛“体现于垄断者不但在市场内排除掉了竞争对手,同时也使得市场外的潜在竞争者也无法进入市场与垄断者竞争,因此,垄断者会同时在市场内外形成垄断。传统以”数目“为定义,其错误关键就在于此:市场内有多少竞争者你数得清,市场外的潜在竞争者你数得清吗?

3 垄断竞争的分析

所谓的垄断竞争,也就是生产者数量很多,互相之间有激烈的竞争,但是他们的产品又有质量和种类上的差异,并不完全一样,所以不是受价或俗称的自由竞争。

这里提到了,垄断竞争和自由竞争的区别在于产品有“差异“。没差异是自由竞争,有差异才能有垄断。那么什么叫差异?差异可以是质量不同,也可以是品种不同,手机壳耐不耐摔有差异,这是质量不同,手机壳换个颜色也叫差异,这是品种不同。为什么区分垄断竞争和自由竞争的关键是”差异“?我们回到定义,垄断的定义是进入门槛,而差异必定是进入门槛造成的,所以差异是垄断。试想一下,两个人卖的东西不一样,一个贵一个便宜,那便宜的那个难道就不会想要去抄那个贵的吗?人家把你抄走了,那不就一样了吗?有差异,一定是因为抄不走,至于为什么抄不走,那是因为有进入门槛,比如人家销售渠道不同面对的客户跟你不一样,比如人家读书比你多你懂的太少,比如人家做工比你精细而你技术不行,比如人家长得好看而你生得肥胖,等等。我能做出来的东西你就是做不出,这样才不会被抄走,抄不走才会有差异。因此,差异是进入门槛造成的。

其实质量与种类可以看成是同一种东西,比较受欢迎的种类就是质量比较高。进入门槛的成因之一正是技术门槛,经济学意义上的技术好是指质量好,更准确的说是更受市场欢迎,所以垄断并没有消灭竞争,而是竞争形式从受价市场的只通过价格战抢夺客户,变成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质量、更准确地说是做出更受市场欢迎的产品来争夺进入门槛。

这句话要特别当心,我们有时候会把一些质量评判的标准“数据化“,其实这是对质量的错误理解。比如一个灯泡我只要用1万小时,那么你做一个10万小时的灯泡就不能算质量好,只是寿命长,论质量最多也就是跟1万小时的齐平而已,毕竟后面9万小时是用不到的,坏的好的都一样,用不到,凡是用不到的质量就等同于没有质量。二战时大和战舰无论哪个数据都比美军漂亮,但为什么就是沉了?因为它的高质量都用在了不实用的地方,炮又大又多,数据怎么看怎么漂亮,但出战机会从来就是轮不着(轮着的那次还打不着飞机),那相当于没有质量。所以说用不着的高质量是自high,只是好看的数据而已。

有些同学很厉害,西班牙语说得跟母语一样,厉不厉害?但是只要你托福没考过,去美国留学就得付个十几万学费先读语言班。高质量只有其高质有用武之地才叫高质量,用不到的高质量只是华而不实的噱头。我相信这一点凡是喜欢玩三国游戏的同学一定深有体会,有些武将的那个数据框特别大,武力智力统率政治全是80,画出来就是个大五边形,看上去牛得一逼,结果撞上张飞这个智力政治通通不及格只有武力高的傻子,人家二话不说直接对着你就是一个螺旋突刺然后一波带走,你五边形画得好看有啥用呢?

4 价格管制下的竞争

如果政府对价格进行管制,使得生产者无法进行价格竞争,这并不等于竞争就不存在了。竞争还是一直会存在,只是转向质量竞争。

美国政府曾做过管制,飞机票不准降价。这下航空公司就麻烦了,航空公司为了争夺乘客,被迫“提升”质量,制造门槛以击败竞争对手。可是提高飞行质量哪有那么容易,于是航空公司寻思,不如就弄点好吃的吧,开始搞豪华航空餐,三明治里竟然夹着鱼子酱!这就是价格管制导致了生产者刻意提高不必要的质量。

你们不要觉得竞争一定是好事,有些竞争是“扭曲”的,是消费者不想要的质量竞争。为什么学区房价格贵?离学校近的房子当然值钱,节省了交通费用,但是哪里值那么多钱?学费价格管制下,家长们不能竞争学费,那就只能竞争房价,或者竞争谁给老师红包塞得大,不然你还能竞争啥呢?但这是很亏本的事情,紧抓教育质量的是学校,努力教书的是老师,然而,钱反而要给那些对教育毫无贡献的房产商赚去了,这就是价格管制的后果。

(0)

相关推荐

  • 垄断和竞争

    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是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但这并不是说,垄断产生后,竞争就不存在了.首先,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核心机制,有商品经济就必 ...

  • 看直播和短视频的人群分类

    先来看内容形态,明显是直播这种观看体验更真实.互动性更强:但在互联网的发展历史上,是直播先爆发,最近几年才是短视频大规模崛起,所以差异点很可能在内容的消费和生产上. 这部分主要包括这几个关键猜想,分别 ...

  • 什么是垄断竞争?

    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是四种主要市场形式的一种,在经济学中的概念为:无限趋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垄断竞争的明显特征是: ①市场中具有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而且 ...

  • 米塞斯和罗斯巴德的几点差异

    米塞斯和罗斯巴德的几点差异 ©文/ 李松 编辑:瑞秋的春天 ☄ 本文是李松在罗斯巴德<人,经济与国家>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罗斯巴德和米塞斯同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杰出人物.本文最简要地梳理了罗 ...

  • 白酒也是垄断行业?

    来源:海博财经档案 2020年,白酒成为市场的"团宠",无论是酒圈还是股圈,甚至由茅台带动的收藏圈.电商圈,都是当红明星. 白酒市场上,大小品牌轮番涨价.五粮液将团购渠道出厂价提高 ...

  • 解读李俊慧第三季02-03:垄断(2)-(3)

    这是对李俊慧的经济学课第三季的解读.李老师的课程总体而言讲得是比较清晰的,其实也不需要什么解读,然而同学们自学难免会因为忘记前文或抓不住重点而遇到些困难,故而我还是做个解读,或做些补充,或回顾前文,或 ...

  • 温和通胀是一剂麻醉剂(解读李俊慧第三季95-98)

    货币理论大师弗里德曼一向主张政府要管制通胀,但他认为5%以内的通胀是好事,是经济润滑剂.从事实上来看,这个说法没有错,搞点小通胀确实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也是西方政府普遍的做法.然而,从货币理论的角度来 ...

  • 讨价还价与千人千价(解读李俊慧第三季33-34)

    讨价还价是市场中的一个觅价现象,市场中的商品不以标定的价格成交.从结果上来看,讨价还价必定导致不同人买同样的商品要付出不一样的价格,因此研究讨价还价与研究千人千价是等同的.至于什么是千人千价,其经济学 ...

  • 什么是风险(解读李俊慧第三季35)

    从35讲开始讲风险和保险的相关内容. 在经济学中,风险和不确定性是同一回事.生活中我们认为,风险和不确定性是不太一样的,说一件事情有风险,它一定存在不确定因素,但是说一件事情存在不确定因素,它却不一定 ...

  • 利息是怎么一回事(解读李俊慧第三季49-50)

    今天开始补发我之前跳过去的利息理论.当时跳过去是因为我没读懂,现在稍微懂点了,所以可以开始解读了. 利息理论是金融学的基础,这个理论说简单不简单,但说难也不难.利息理论的主要难点,是经济学所说的利息跟 ...

  • 保险(解读李俊慧第三季36)

    上回说道,为什么有风险?有风险主要是因为有不知道的事.我不知道天会不会下雨,那我出门不带伞就会有被雨淋的风险.要解决这个风险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是消灭风险.我不知道天会不会下雨,但我可以往天上开一炮 ...

  • 广告的两个交易费用(解读李俊慧第三季28-29)

    之前我们谈了许多广告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怎样的广告好,怎样的广告不好,可是这好与不好最终要以什么为标准?广告有两个交易费用,评价一个广告的好坏,就看广告能多大幅度地降低这两个交易费用. 这两个交易费 ...

  • 信息费用第一定律(解读李俊慧第三季26-27)

    信息费用第一定律是李老师自己的发明,别的地方看不到.这条定律说的是信息费用一定会随着时间下降.可能你觉得现实生活不是这样,有些人是越活越糊涂的,所以信息费用第一定律要限定其他因素不变.卖绿豆汤的告诉你 ...

  • 其他广告形式:以本伤人与广告语(解读李俊慧第三季24-25)

    广告有很多形式,不一定非要上电视找个明星演个啥的,比如前面说的制造排队也是一种广告.这次说的是另一个,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亏本出售商品,又叫"以本伤人". 商家打价格战不稀奇,打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