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债融资成本呈下降趋势,但这些房企利率仍处高位……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房企对于美元债的追捧已经持续6年,近年来更有愈演愈烈之势。特别是在近期国内融资渠道收紧的当下,面临大规模的到期债务,美元债俨然已经成为了房企的“救命稻草”。

曾几何时,被戏称为“企业到海外薅羊毛”的美元债,随着利率的逐年攀升,也渐渐让房企们从“薅羊毛者”变成了“羊”,超高的融资成本进一步挤压了企业的盈利空间。

不过近日,不断上涨的美元债利率似乎有所缓和,不少房企的发债成本相比上半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部分房企成本下降

9月27日,建业地产发布公告称,将发行2亿美元2021年到期的优先票据,票面利率仅6.75%。这一利率在业内虽算不上很低,但对于建业地产自身而言,已经殊为不易。

在此之前,2019年,建业地产共先后于1月、4月和8月份发行3笔美元债,总计8亿美元,票面利率分别为7.325%、7.25%以及6.875%,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就在一天前,路劲集团公告称,拟发行4.8亿美元2024年到期的优先票据,票面利率6.7%。这一利率不仅相比其上半年发行的两笔美元债大幅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且创下其近3年发行美元债的利率新低。

此外,9月份以来,包括碧桂园、正荣、龙湖、龙光、瑞安等数十家房企密集发债,在融资成本方面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态势。其中,龙湖集团9月10日发行的8.5亿美元优先票据,票面利率仅3.95%,为近期以来最低。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表示,近期,美元债利率下降态势十分明显,这对于在国内融资受限,急需拓宽融资渠道的房企来说,十分喜闻乐见。

美元债依赖症

严跃进指出,房企大规模发行美元债来“借新还旧”,除了成本有所下降之外,其实也是年底大规模海外债务即将到期的无奈之举。

据华泰证券研报统计,2019年8月-12月,地产债总计到期量达2106亿元,其中8月-10月单月到期金额较大,是偿债高峰月。

美元债方面,压力同样不小。根据Wind数据,境内房企在2017年、2018年的海外债券到期额分别为212.65亿美元、246.47亿美元,2019年这一数据猛增至475.66亿美元,房企偿债压力陡增。此外,2020年和2021年的海外债券到期金额分别为339.76亿美元和467.02亿美元,债务压力仍将持续。

债务重压之下,发行美元债成为部分房企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期美元债融资成本有所下降,但就整体而言,今年的发债利率仍要远远高于以往。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份,内陆房企合计发行的144只美元债平均利率为8.99%,2018年可计算的122只美元债平均利率为7.42%。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美元债其实并非完全用于“借新还旧”。虽然7月份有限制美元债融资的政策明确指出,今后不允许房企增发美元新债,仅能用于置换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境外债务,但事实上政策并非一刀切,特别是有许多此前已经审批通过,却未能全部发行完毕的美元债。

少数房企仍处高位

尽管近期不少房企的海外融资成本呈下降趋势,但仍有部分企业始终处于高位。

9月26日,正商地产发行的2.2亿元美元优先票据票面利率高达12.8%,为近两个月最高。此外,中梁、中骏、景瑞、大发、花样年等房企近期发行的美元债票面利率均高于10%。

从Wind统计数据来看,2019年,票面利率最高的是当代置业于今年1月份发行的一只美元债,高达15.5%,创下近年来整个亚洲发行美元债的最高纪录。截至目前,票面利率超10%的债券多达50余只,而去年全年票面利率达10%的债券仅22只。

有机构统计发现,房企融资成本与其规模大小往往有着直接关联。市值在1000亿元以上的7家房企,今年上半年的平均融资成本率为5.42%;市值在200亿元以内的10家房企,今年上半年的平均融资成本率为6.91%,两者相差1.49个百分点。

严跃进表示,企业的发债成本高低,主要与债券的期限以及企业的偿债能力有关。部分房企若是过去拿地较多且地价较高,那么在后续经营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企业的发债成本自然会增加。

此外,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地产寒冬”中,7月以来就已有粤泰股份、新城控股、泰禾等多家房企发布公告,通过出售在手项目变现以缓解资金压力。相比于此,即便利率偏高,但只要能够保持企业快速运转,多数房企宁可高成本发债,也不愿卖子求生。这也是今年年中,泰禾敢于强顶压力,发行票面利率高达15%美元债的原因所在。

记者 张志峰

编辑 沈玉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