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为什么选择在天寿山
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成祖的徐皇后在南京宫殿内病故。成祖因有意迁都北京,所以下令将徐皇后暂时安放皇宫内,并于第二年派人前往北京郊区卜选陵地。
明十三陵
奉命卜选陵地的是礼部尚书赵羾、钦天监阴阳训术曾从政、钦天监刘玉渊。此外还有谙晓风水之说的官员以及从民间请来的风水术士。在这些人中最著名的是江西风水术士廖均卿。廖均卿是江西赣州府兴国县人,出身于风水世家。
他的先祖廖三传师从唐代著名风水大师杨筠松(时称“杨救贫”)和卜则巍,是江西派风水术亦即形势宗风水术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廖均卿继承家学,在卜选天寿山陵地时立下了大功,被授为钦天监五官灵台郎(博士品)。
明十三陵
永乐八年(1410年),他因年迈,以上有老母在堂,下有五子未婚为由,请求辞官回家。成祖挽留,并许以赏赐金银、升授官职。
廖均卿不为所动,仍坚持告老还乡。成祖只好同意他的请求,并赠他两首诗。其一为:江西一老叟,腹内藏星斗。断下金石鲤,果中神仙口。赐官官不要,赐金金不受。赐尔一清风,任卿天下走。
诗中追述了天寿山卜地时的一段插曲:廖均卿曾说穴中有一石盆和一对鲤鱼,后来果然挖出,成祖因此视他为神仙一流的人物。这首诗写在成祖赐他的一柄扇子上。
其二为:忆昔当年杨救贫,此仙之后有谁人?出去寻龙一身雨,回来跨鹤两袖云。地理图中观地理,天文机中会天文。一杯饯别顺天府,同昌山河乐太平。成祖赠完诗,告诉他:“卿荣旋归家,可架造一敕书阁。
匾云'诰敕褒荣’。”但是,廖均卿上路不久,又被成祖派人追回,赐四品职衔供养在钦天监衙门,直至永乐十一年(1413年)五月病故,才被恩准由其第五子廖信厚护送回乡安葬。
明十三陵
此外,曾从政、僧人吴永也都在当时很有名望。曾从政,按文献记载,为唐代著名风水大师曾文迪之后,曾文迪亦为杨筠松弟子。
曾从政因卜天寿山升授钦天监漏刻博士。僧人吴永,又名“非幻和尚”,原系宝陀庵住持僧。
他“谙儒书,精地理,尝应召相地天寿山,锡以金紫”,并授予僧录司右阐教一职。 他去世后,成祖曾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遣使祭奠其墓。
因卜选天寿山陵地而升授官职的还有如下数人:知县王侃升授州同知,给事中马文素升授太常寺博士,钦天监人刘玉渊升授漏刻博士。上述卜地人均见载于明官方文献《明太宗实录》。
明十三陵
廖均卿等人卜选到天寿山吉壤的理论依据是流行于当时的风 水理论。风水理论,在古代又有“堪舆”、“地理”、“青乌”等称 谓,是古代用于择地的一种理论。它既讲究自然环境的幽美、壮 观、和谐,又讲五行八卦的相克相生关系;既含有一定的美学、科学价值,又充斥着迷信愚昧观念。
其内容庞杂纷纭,门派不一。文献记载,宋朝时已有江西之法和宗庙之法流行于民间。
江西之法又称形势宗或峦头派,相传创自唐朝的杨筠松和卜则巍。二人均以通晓阴阳地理之术供职司天监。黄巢之乱后,他们躲避 到江西,传其术于廖三传和曾文迪(又作曾文迪或曾文遄,文献记载不同)。该派风水理论的特点是讲究龙(墓葬背后的山脉)、穴(墓葬的开穴处)、砂(墓葬左右和前面的山脉,亦即风水格 局中龙以外的其他山脉)、水(水流、河道)形态的生动完美和 配合关系,拘忌较少。
明十三陵神道
宗庙之法,又称理气宗或方位派。开始时 流传于福建一带,到了宋朝时有位风水大师王伋推行其说,才形 成一个有名的风水流派,后来又流传到浙江一带。
这一派的风水 理论对于龙、穴、砂、水吉凶的确定主要是采用五行生克的星卦之说,以罗盘确定龙、穴、砂、水的方位,有三吉、六秀、八贵、二十四山、七十二龙以及八煞黄泉等诸多讲究。
天寿山位于洪洞县境内的魏村镇西北,俗称南老爷顶与洪洞县的北老爷顶遥相呼应,山顶海拔1080米,登上峰顶环顾四野,三面环山,群岭逶迤,唯东面山下,沃野染碧。汾河如银带,阡陌间村落棋布。
老爷顶有一历史悠久的古庙。据清乾隆二十一年碑文记载,该庙始建于东汉初年,相传西汉末年王莽新朝被农民起义推翻。刘秀到河北河东招兵买马。经途天寿山,一时迷路有一老汉指明正途,刘秀十分感激,自相许愿,如取得天下.定在此建庙祭祀神灵,建武元年刘秀称帝不久就诏令.在天寿山建庙。
召陵
所谓上风上水是明代以来的风水说,阴阳学里北京的北面(昌平)一带气象万千,如天寿 山,是明13帝的陵墓所在,要知道帝王的陵址是该地风水最好的地方。天寿山位置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是上上的宝地,全国只有南京紫金山的风水可以和天寿山媲美。天寿山大概在北京的正北偏西,也就是海淀-昌平方向,所以传到现在就有了城北上风上水之说。
北京人都爱住在城北,城南据说水质不好,而且历来是外来杂民聚集和处决犯人的地方,加上城北的建设远超过城南,大企业大机关大学都在城北,所以城北的房地产业也比城南兴旺的多。
风水宝地十三陵 朱棣为什么选定黄土山为陵址,按封建迷信的“风水”讲,这里的山脉是太行余脉的延续。
黄土山挺拔于正北,左有蟒山,右有虎峪山;前有凤凰山,后有黄花城。四面群山环绕,若封似闭。
鸟瞰图
中间为周长二十公里的山间盆地。盆地中间有一条河水呈东西向横贯全境。
盆地南端偏西开口处又有两座小山,东面小山山石纹横色青称龙山,西面小山山石纹竖色白称虎山。 传说,当年军师姚广孝陪成祖看过这里后,形容黄土山上承紫微、星垣笼罩、王气云集;下布祖陵龙穴、天赐福祚;陵域左有青龙(蟒山),右有白虎(虎峪山),前有朱雀(凤凰山),后有玄武(黄花城),南有龙虎(指东、西两座山)二将守门;三道龙砂(石牌坊、大宫门、龙凤门三处东西横向的土岗),封闭三气以遏外泄;中间明堂广阔,有寿山(又称大宝山) 象征帝王长寿,有福海(宝山下面河水漫溢地带),预兆大明鸿业绵长。
尤以祖陵建在康家庄,龙穴旁有康老坟,康家庄前有干水河。地势得天独厚,朱(猪)有康(糠)吃,又有干(泔)水喝,真可谓朱氏王朝的好寿域。
航拍图
朱棣听了军师这番话,心中大喜。又问他:“照你这么说我子孙的帝陵将由哪里建起,建到哪才算到头。
大明江山能有多少年的气数?”姚广孝听后答道:“由于龙穴集结北方,以祖陵展列,可自山东葬到山西,自河北葬到河南。大明天祚可逾万年之久。
但因孽龙为祟作怪,万岁可斩其一永镇其余。” 姚广孝当时被看作有“姬旦演易之才,孔明决断之智”的人,他的这段双关隐语所指:山东是黄土山以东,山西是黄土山以西。
并非指山东、山西两省域。所谓河北、河南只不过是陵区内天寿山水南北而已,也不是指河北、河南两省域。
分布图
然而这隐语却从后来明陵的演变中得到了附会与巧合。比如十三座帝陵,其中十二座都建在天寿山水以北,只末帝崇祯葬在河的南边。
天寿山的风水形胜,是明人按照风水理论而选定和建造的帝王陵寝,它是自<<葬书>>刊行以来最符合书中所描绘的风水地理,其最基本的框架如一马蹄形,就是一个封闭的地形空间,这个空间里的山川必须符合如下的法则:
坐于北的山峰要高大,因为它是整个空间的主峰,但要呈降势,并向两翼张开,如玄武坐镇.主峰不能突兀,坚硬,呈绝壁状.东西两旁的砂山相对低矮,呈向南逐渐降低的走势,但东边的砂山与西边的砂山其形式不能相同.西边的砂山要呈白虎蹲伏状,东边的砂山要呈青龙蜿蜒状.位于南的山峰要与主峰相对,比主峰矮小,山体要圆润,如朱雀朝揖状.这样的地形风水名'四象完备'如四神守护,把持东南西北四方,形成一个相对封闭,安全的空间。
位于中间的区域要腹部广阔,众水缠绕,但水的来向与去向不能乱了方向.水必须是从西北放而来,因为西北方是天门,水在经过主峰时,要呈朝拱状,即形成一个回水湾,形状呈反弓形,风水称为'金城环抱'这样的水也称朝水,然后再从东南流过,因东南方为地户。
水从天门进,则是把天上的元气带了进来,水到了东南方即地户时,必须要有山峰把持,形成水口,这样才不至于元气随水流而被带出,水口的关锁是风水地形中的最后关子,水口地形的完美直接影响到生气是否留于这个空间内. 在主峰与朝水之间的区域,便是明堂所在之处,明堂所在的地方既称为穴位,它是整个空间的中心,这一点如天上的北辰星,众山川所形成的合抱形势,都是绕着这一点而分布的。
《葬书》对自然山川的选择,产生着十分强烈的影响,它把山川赋予宇宙之道,使它所定下的这种地理,便成为万世无法更改的地理标准. 尽管风水的内容越来越复杂,其中不乏荒诞无稽的说教和蛊惑人心的骗局,但在它的合理思想指导下,在中国历史上确曾出现过许多优秀的建筑作品。北京昌平明十三陵和皖南徽州地区的村镇就是其中的典范。
十三陵始建于永乐七年(1409年)。为了求得吉祥的墓地,明成祖命江西风水师在昌平境内找到了这一片山地,经朱棣亲自踏勘确认后并封为“天寿山”。
以后的十二代明朝皇帝也相继把陵墓建造在这里,在具体确定他们的墓址时,都有风水师参与其间。十三陵所处的地形是北、东、西三面环山,南面开敞,山间众溪汇于陵前河道后,向东南奔泻而去。
陵前6公里处神道两侧有两座小山,东为“龙山”,西为“虎山”,符合东青龙、西白虎的四灵方位格局,用风水理论来衡量,天寿山山势延绵,“龙脉”旺盛,陵墓南面而立,背后主峰耸峙,左右“护砂(山)”环抱,向南远处一直伸展至北京小平原,前景开阔。陵墓的“明堂”(基址)平坦宽广,山上草木丰茂,地脉富有“生气”,无疑是一处天造地设的帝陵吉壤。
溪汇于陵前河道后,向东南奔泻而去。
陵前6公里处神道两侧有两座小山,东为“龙山”,西为“虎山”,符合东青龙、西白虎的四灵方位格局,用风水理论来衡量,天寿山山势延绵,“龙脉”旺盛,陵墓南面而立,背后主峰耸峙,左右“护砂(山)”环抱,向南远处一直伸展至北京小平原,前景开阔。陵墓的“明堂”(基址)平坦宽广,山上草木丰茂,地脉富有“生气”,无疑是一处天造地设的帝陵吉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