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研读第11讲:第20章(二)解读

中庸研读第11讲:第20章(二)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0章(二)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治理国家执政抚民的九条原则;理解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的道理;懂得中庸之道必“择善固执”,选定目标而执著追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追求的手段。

教学重点: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的道理;“择善固执”、“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追求中庸之道的手段。

原文5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注释

①凡事豫则立:凡事有预谋准备就会成功。豫,预备,准备。

②言前定则不跲:说话事先想好就不会语塞。跲(jiá),绊倒,引申为不顺畅。

③行前定则不疚:行动之前事先想好就不会内心不安。疚,悔恨,愧疚。

译文

尽管治理天下国家共有这九条准则,但实行它们的道理是相同的。凡事有预谋就会成功,没有预谋就会失败。说话事先想好就不会语塞,做事事先想好就不会感到困难。行动之前事先想好就不会内心不安,法则事先想好就不会陷入绝境。

解读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本章第一段讲到“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这里又讲“行之者一”,这个“一”就是根本性的原则,所谓的“三达德”和“九经”,都是发诸于外的行为,是方法,这一切源自于内在的“诚”,这才是中心大法。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预备,就不会中断;做事先有预备,就不会受困;行为先有预备,就不会后悔;道路预先选定,就不会走投无路。

做一件事要提前准备一下。治理天下国家就是“事”。从宏观上、整个人生格局来考虑,要做治国平天下这件大事,要做的准备就是修身,进一步讲就是“诚心”,做好诚心(豫),治理国家(事)才能成功(立)。

原文6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译文

在下位的人得不到上级的信任,百姓就治理不好。得到上级的信任是有途径的,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上级的信任。得到朋友的信任是有途径的,不顺从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顺从父母是有途径的,自己心不诚就不能顺从父母。心诚是有途径的,不知晓善就不能心诚。

解读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下级得不到上级的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百姓。贤人要治理国家,自然也有获得上位者的信任才行。首先,要得到上位者的信任才能够得到任命。其次,得到委任后也需要上位者的支持、放权才能治理国家。

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要得到上级信任之道是:得到朋友的信任。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在上级的信任。

科举制度到隋朝才创立,早期贤人要想获得君主任用主要靠得势的朋友举荐,例如,管仲得到好友鲍叔牙举荐才得以被齐桓公重用而使齐国成为春秋第一霸;孙武被伍子胥举荐才被吴王任用而大破楚国。孙膑也是想让得势的师兄向魏王举荐自己而投靠他,不过他这个师兄庞涓人品太差,朋友之间自然没什么“信”可言。因此要出仕就要获得朋友的信任。

    “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得到朋友的信任之道是:孝顺父母。不孝顺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一个人如果没有朋友,就说明这个人的为人有问题,其在社会上的交际生存能力很差,甚至人品都有问题。

    “顺乎亲有道:反者身不诚,不顺乎亲矣”孝顺父母之道是:真诚。不论你怎么样做,只要自己不真诚,就不能孝顺父母。在世为人处世最终推导到:真诚二字。此段推理真是精彩至极。可称谓:中庸式的逻辑推理。

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为人处世真诚之道是:明善。不明白什么是人本性善就不能够使自己真诚。真诚来源于人自身的性本善。最可信任的人是:性善之人。

《大学》八条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的“诚身”相当于正心诚意修身,“明善”就是“致知”,所谓“致知”就是王阳明说的“致良知”,要明白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继而把心引到善的方面,就是“正心”了。

原文7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注释

①诚者,天之道也:诚实是上天的法则。诚,真实无妄。

②诚之者,人之道也:使自己真诚,是做人的法则。诚之,即使之诚。

③不勉而中:不必勉强就可以达到。

④从容中道:从容不迫地达到天道法则。

⑤固执:坚守执着。

⑥博学之,审问之:广泛地学习,仔细地询问。

⑦明辨之,笃行之:清晰地分辨,忠实地实践

⑧弗措:不停止。

译文

诚实是上天的法则。做到诚实是做人的法则。诚实,不必勉强就能达到,不必思考就能获得,从容不迫地达到天道法则,这就是圣人。做到诚实,就是选择善并坚持做到它。要广泛地学习,仔细地询问,审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忠实地实践。要么就不学,学了没有学会就不中止。要么就不问,问了还不明白就不中止。要么就不思考,思考了不懂得就不中止。要么就不辨别,辨别了不分明就不中止。要么就不实行,实行了但不够忠实就不中止。别人一次能做的,我用百倍的工夫,别人十次能做的,我用千倍的工夫。如果真能这样做,即便愚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柔弱也会变得刚强。”

解读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因为真诚是天之道,所以做到真诚就是做人之道。真诚来源于人的性本善,人的本性善是人类由动物逐渐的演变成为人最重要的心里标志。因此,对后人来说真诚就是天之道。诚之者,自然就是人之道了。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因为真诚是天之道,所以不用勉强而能做到中庸的人,那么不用思考而就能得到真诚的道理,率性而为就能符合中庸之道,这样的人只有圣人。正因为真诚来源人的性本善,所以做到真诚的人,是属于选择人本性善而执著去实践的人。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需要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这已经成为了人生的座右铭,士者格物的座右铭。当一个人懂得了如何去学习,也就真正懂得了人生的真谛。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要么不学,要么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学了没有真正学会等于没学,那只是为了装门面而已。学了只懂得一知半解,是为了向别人卖弄;真正学懂了的,反而会说“还没有学懂”。

 “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要么不问,问了没有问懂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自问自想锲而不舍。

 “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辩明白,绝不罢休;要么不去做,去做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要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要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这样我一定能做到中庸之道,我虽然愚笨也必定聪明起来,我虽然柔弱也必定坚强起来。

本章是《中庸》全篇的枢纽。此前各章主要是从各个方面论述中庸之道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这一章则从鲁哀公询问政事引入,借孔子的回答提出了政事与人的修养的密切关系,从而推导出天下人共有的五项伦常关系、三种德行、治理天下国家的九条原则,最后落脚到“真诚”的问题上来,并提出了做到真诚的五个具体方面。以后各章,就是围绕“真诚”的问题而展开的。

孔子认为人的关键是道德修养,提出了德的内涵:仁、义、礼、智。并认为四者来源于天,是自然的道德法则。从而推导出天下人共有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达道,突出了实践此达道的智仁勇三达德。这使人想起了孔子所说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又从知行关系,论述如何学习实践三达德。提出生知、学知、困知;安行、利行、勉行三个等次,用孔子的话讲明好学、力行、知耻问题,认为知道这些,才知道如何修身,也知道了治人和治理天下国家的道理。

中国社会一直是一个政治型的社会,政治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头等重要的地位,也是儒学具有头等重要的话题。孔子把政治比作芦苇,取的是它的可塑性。意思是说:什么样的人执政,就会有什么样的政治。尧舜禹汤文武执政,于是有仁政;纣王执政,于是有酒池肉林;始皇执政,于是有焚书坑懦;太宗执政,于是有贞观之治;希特勒执政,于是有法西斯主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所以,孔子提出“为政在人”的问题,强调执政者的修养。这与毛泽东时代提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我们今天要求选拔“跨世纪的领导干部”,虽然在人的素质内涵上已有根本的不同,但在对执政者修养的要求问题上却是有相通之处的。

关于天下人共有的五项伦常关系,除了因进入民主时代而再无君臣关系外,其它几项关系都依然是与我们血肉相连而不可分割的,也都是需要我们正确处理而不可忽视的。

至于处理这几项关系的三种德行,智、仁当然是不言而喻的。俗话说:“羞耻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至关重要。搞阴谋诡计的人是不知道羞耻的。

知道羞耻是赶上别人的重要条件之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这样,所以,我们以“毋忘国耻”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究其实质,正是因为“知耻近乎勇”。一个人只有知道羞耻,才能够勇于改正错误,勇于弥补自己的不足,迎头赶上别人,从而免于羞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知道羞耻,才能够发愤图强,富国强兵,富民兴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是“知耻近乎勇”的道理所在。

  关于治理天下国家的九条原则,方方面面,实际上是《大学》里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个阶段的具体展开。是实用的统治学理论。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的思想。这与孔子所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相近,都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或者说是“不打无准备之仗”的思想,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值得我们贯彻到实际生活中去,而不仅仅适用于政治范畴。

要做到中庸之道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选定美好的目标而执著追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追求的手段。立于“弗措”的精神,“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态度,则都是执著的体现。“弗措”的精神,也就是《荀子·劝学》里的名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楔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态度,也就是俗语所说的“笨鸟先飞”的态度,龟兔赛跑的寓言里那获胜的乌龟的态度。

孔子认为天道就是诚,即真实无妄。圣人和天道同一,是自然之诚。圣人不用勉力,不用思考,就可以从从容容达到中庸。而人道往往不诚,必须经过自反,关键在于“择善而固执”,即紧紧抓住一个“善”字。善当然包括仁义礼智四德。一般人,也就是学知、困知、利行、勉行之人,在学习时要注意学、问、思、辨、行这些学习环节和原则,学要能够掌握,否则不停止。

自己不知的要问别人,没有问明白不停止。当然还要反复问辨,没有明确答案不停止。弄明白了,还要实行,不做到扎扎实实不停止。用比别人百倍的力量去做,即使愚蠢、柔弱,也会明智,也会坚强起来。强调学习必须靠毅力来完成。后来《荀子·劝学》里的名言“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正是这种“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精神。学问思辨行,是历史上著名的学习原则和方法,古今通用。

《中庸》篇从“哀公问政”到此,在这之前可以说是《中庸》篇在理论上阐述了中庸之道的道理。在此是《中庸》篇在论述中庸之道在治国中的实践。

首先说明了君王必备的:天命观,“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勤政观“人道敏政,地道敏树。”;修身观“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义观“仁者,人也...礼所生也。”此处,孔子是在充分阐述儒家的治国理念。那就是:国政就是人政,人政就是仁政,仁政就是人本性“中”的自然要求。人本性“中”就是人的本性“善”。

其次说明了“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也就是天“道”决定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有五项,用来实行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有三种。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交往,这五项是由天“道”决定人的伦常关系,也是由“天命之谓性”区别开来的。智、仁、勇,这三种是用来实现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

总之,君王必备的:天命观、勤政观、修身观、仁义观的四观,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五伦、及智、仁、勇的三德构成了当时朝政的“大本”,也就是当时政权的性质、本性、本质。当时治国必须遵循的:君王必备的四观,与五伦、三德构成的当时朝政的“大本”,也就是当时朝政的本质“中”。接着讲的“九经”至“择善而固执之者也”等,都是在朝政“大本”之谓“中”的制约下,实现一定“和”的范围内的具体举措的治国之道。

《中庸》第二十章全文诵读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者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学习札记】

预先设想立初衷,道前定则路畅通。

执政获信民可治,诚身明善多友朋。

博学审问在弄懂,慎思明辨下苦功。

切实笃行柔必强,天道法则亦从容。

中庸研读第11讲学习总结

本讲研读了《中庸》第20章的后半部分。接续前一部分,论述尽管治理天下国家共有九条准则,但实行它们的道理是相同的。凡事有预谋准备就会成功,没有预谋准备就会失败。施行中庸之道必“择善固执”,选定目标而执著追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追求的手段。学问思辨行,是历史上著名的学习原则和方法,古今通用。

(0)

相关推荐

  • 《中庸》注释(二十五)

    [原文]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 ...

  •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 经典带给疫情的启示

    <中庸评析> [经文]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章句]跲,其劫反.行,去声.凡事,指达道达德九经之属.豫,素定也.跲,踬也.疚,病也 ...

  • 《中庸》注释(二十三)

    [原文]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译文]凡事以至诚顺乎民心而作,则能成功,否则就会失败.言辞先立乎诚则言有物而流畅,做事先立乎诚则遇事而通达,举 ...

  •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数广而识,识广而智,智广而思,谋新求变: 时广利思,思广利新,新广利学,文以化人: 识思于智,智新于颖,颖学于问,文以载道: 辨考聪慧,慧育哲思,思习明题,日 ...

  • 中庸研读第10讲:第20章哀公问政(一)解读

    中庸研读第10讲:第20章哀公问政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0章 哀公问政(一)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为政准则即文武之道:德的内涵是仁.义.礼.智:理解"五达道" ...

  • 中庸研读第9讲:第18-19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9讲:第18-19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18--19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文.武.周公之功德,周公制定礼仪:礼仪在古代是团结家庭,维护国家的纽带.认识武王.周公之孝: ...

  • 中庸研读第12讲:第21-23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2讲:第21-23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1--23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诚"与"明"之间的关系,诚与明其实是合二为一的 ...

  • 中庸研读第8讲:第15-17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15--17章解读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中庸之道要从身边做起:祭祀活动及鬼神之道的细微精妙.了解舜帝具有高尚的道德才能成为圣人,并最终获得了相应的地位.财富和寿命,理解& ...

  • 中庸研读第7讲:第13-14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7讲:第13-14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13--14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道不远人,努力实践中庸之道.理解"素其位"的论述,从"素富贵. ...

  • 中庸研读第13讲:第24-25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3讲:第24-25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4--25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至诚之道"的功用,可以出神入化,"至诚之道"就是 ...

  • 中庸研读第14讲:第26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4讲:第26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6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至诚"的功用和意义.至诚是万物天性的自然之成,贯穿于天地万物之中,是自然演化的内在 ...

  • 中庸研读第15讲:第27-28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5讲:第27-28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7--28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圣人之道"的内涵,懂得素位而行和明哲保身.深入体会"为下 ...

  • 中庸研读第6讲:第11-12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6讲:第11-12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11--12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君子遵道而行及君子依乎中庸等观点:理解君子之道费而隐,中庸之道用途广博,体含精妙等道理: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