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圣手: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湖北蕲州荆王府内,大明王朝的富顺王朱厚焜有一桩心事。
他的一个孙子染上了一种怪病:爱吃灯花(灯芯余烬结成的花形)和生米。每当油灯或是蜡烛点起,这个孙子一闻到灯花的气味,就大闹着要吃。倘若不给,就哭个没完没了。同时,这个孙子不爱吃米饭,却好没煮过的生米。
王府的医生弄不清是什么病症,只道是“王孙中邪了”。
王孙越发面黄肌瘦,一家人急得不行。后来旁人告诉富顺王,同郡有一位年纪轻轻的乡村“神医”,能起死回生,妙手回春。朱厚焜一听,那还等什么啊,连忙叫人请“神医”进府诊治。
来人名叫李时珍。
李时珍一番望闻问切,详细询问病情后,诊断王孙患了“虫癖”。他开了一剂杀虫治癖的药,研制成小孩子喜欢吃的蜜丸。王孙吞服以后,爱吃灯花和生米的怪病一下子就消除了。
从此,李时珍经常出入荆王府。王府上上下下、男女老少得了什么病,大都去请李时珍诊治。荆王府家族成员的好几例怪病,都被李时珍的妙方治愈了。这些医案,后来被李时珍写入了《本草纲目》。
▲湖北蕲春县“李时珍纪念馆”中的李时珍雕像。
李时珍的家乡湖北蕲州,早在南北朝时就设置。从南宋开始,直到清末,都是政治军事重镇,更是如今出了名的“博士街”。前扼长江水,后倚大别山,“山环水抱”之地英杰代兴。所隶属的蕲春县甚至还广为流传着一句话:“水漫红石头,状元满街游。”
尽管李时珍的祖父只是位走乡串户的“铃医”,父亲李言闻曾担任过太医院的吏目,也是当地有名的医生,但是,从一开始,李言闻就希望他的小儿子好好读书,光宗耀祖。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李时珍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似乎从医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在传统社会,中医的地位并不高。民间有“三教九流”的说法,用于概括各种行业的身份地位及高低贵贱。中医属于“中九流”之列,排在秀才之后,画师之前,“一流秀才二流医,三流丹青四流皮,五流弹唱六流金,七僧八道九棋琴”。
李时珍五岁时,被父亲送去上私塾,攻读四书五经,苦研儒学。就等一朝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出人头地,实现家族的阶层跃升。
李时珍也不负众望,打小聪颖过人,很快就学会了写诗、作文、对联。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他在梦中和他的老师顾问对对联的故事。
著名理学家顾问因受严嵩打压,辞官归故里,一心讲学于蕲州阳明、崇正两座书院。有一日,顾问望着远山树木环抱,出了上联:“远山隔林静。”其时只有八岁的李时珍,望着朝霞分外明媚,过往的旅客早已登程,便脱口对道:“明霞对客飞。”在众多门徒中,顾问很喜欢这个聪明的学生。
14岁那年,也就是嘉靖十年(1531年),李时珍参加了在黄州举行的童试。他在两门考试“四书义”和“试帖诗”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顺利考中了秀才。李言闻大喜,对李时珍未来光宗耀祖充满了信心。
但这位父亲没有高兴多久,忧愁接踵而至。
因为李时珍此后“三试于乡不售”,他在1534年、1537年、1540年这三年的乡试中都落榜了。
李时珍在第二次科考之年曾病了,差点死去。他《本草纲目》中写道:“予年二十时,因感冒咳嗽既久,且犯戒,遂病骨蒸发热,肤如火燎,每日吐痰碗许,暑月烦渴,寝食几废,六脉浮洪。遍服柴胡、麦门冬、荆沥诸药,月余益剧,皆以为必死矣。”
骨蒸病就是结核病,属于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李时珍还曾自述从小苦于“羸疾”,身体消瘦,虚弱不强。年轻的时候,“岁岁病目”,眼睛每年都会出现问题,视物不清,用了许多药都没有治好。
后人猜测,李时珍三试不第,可能与其体弱多病有关,更可能与当时不够公正的人才选拔体制有关。
自宋代以来,儒士口耳相传着一条箴言: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相传,范仲淹在年轻尚未得志时,曾去灵祠求签祷告,询问日后能否成为宰相。在得到否定的签后,他便说,倘若不能实现的话,就去当一位良医吧。良相固然可恩泽天下,如果不能,那么能实现救人利物心愿的就莫过于良医了。作为良医,上可疗君亲之族,下可救贫民之厄,中可以保身长全。
李时珍已无心再考,决心学医,为民解疾苦。他立下誓言:“身似逆流船,心如磐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畏难。”
李言闻想起了李时珍出生当晚他做过的一个梦,梦见跛脚老汉铁拐李对他说:“时珍时珍,百病能诊,做我高徒,传我医名。”于是也就同意并理解了儿子的请求,把几十年来的医学经验倾囊相授。
但是李时珍多年寒窗苦读,并非徒劳。他的儒学功底,为他日后从事医学药学研究、行医治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儒家规范了医学的行为,医家也实现了儒家的意义,李时珍的言行举止,处处体现出儒者“仁爱、中正、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思想,成为一代儒医。
▲湖北蕲春县李时珍雕像。
李时珍治好了富顺王孙子的怪病之后,就一直与王府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后来,富顺王的嫡子病了,又请了李时珍来诊治。
在诊疗过程中,他知道富顺王因为溺爱庶子,所以想废除世子另立储王的打算,这位世子因而忧郁成疾。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李时珍开了一张名为“附子和气汤”的药方。附子是一味中草药,与“父子”谐音。在熟知儒家文化的李时珍看来,历史上很多战乱都是起于废立王位。
富顺王是个聪明人,他看过药方后,咂摸了一下李时珍的话,明白了话中之意,决定放弃原来的想法,而世子的病也很快就好了。
富顺王去世后,他的嫡子顺利继承了王位。
这件轶事,被顾问的后代顾景星写进了《李时珍传》。但实际上,这个故事是顾景星小时候在茶肆间听说的,并不大可靠,而且富顺王朱厚焜素来享有“贤王”的美誉,他的元妃没有生儿子,他去世后,继位的是他的庶子朱载垬。
不管怎样,得益于荆王府的大力宣扬,李时珍的大名传到了封藩在武昌的楚王朱英燎耳中。有一日,楚王的世子突然昏厥,不省人事,33岁的李时珍奉召前往抢救,手到病除。王妃对他感激不尽,亲自拿着金银锦帛来答谢,他却丝毫不取。于是楚王聘他为“奉祠正”(正八品,主管祭祀),兼管王府“良医所”事务,也就是负责主管王府的医疗保健。
不久,朝廷下了一道诏书,要在全国选拔一批有经验的医生,填补太医院的缺额。楚王举荐了李时珍。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42岁的李时珍从武昌来到了北京。
太医院地处大明门东侧,钦天监之南,也就是今天东郊民巷西口路北附近。李时珍任职不久,就由满心欢喜转而垂头丧气了。
当朝皇帝明世宗朱厚熜,迷信仙道,好长生不老之术。上有所好,下必逢迎。其周围聚集了一批“有神通”的方士,炼丹修仙,推选长生之术。就连太医院中的医官们为了迎合皇帝的需要,也翻遍历代本草古书,企图从中搜索长生不老之药,又向全国收集各种秘不外传的“仙方”。这些所谓的丹药往往都含有砒霜、水银、铅锡、雄黄、朱砂等。
李时珍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后,对仙丹服食成仙的谬论进行坚决地批驳。他高声疾呼,丹药能长寿的说法,绝不可信。他还列举了古代诸多服食丹药后毙命的例子,诚恳地向皇帝进言。
自然,逆耳的忠言没有讨来什么好脸色。
李时珍转移了他的精力,他的神识畅游在太医院浩瀚驳杂的医书海洋中,并终日游走在御药库、寿药房,以及京城著名的药店,如位于菜市口的鹤年堂等。据传他还到过西山一带采集草药,进行本草研究。
任职不到一年,李时珍就向上级提交了辞呈,放弃了别人艳羡的太医院职位,打点行装,从北京回到了故乡蕲州。
▲李时珍采药浮雕。
嘉靖四十年(1561年),回到家乡的李时珍,把家搬到了雨湖北岸的红花园。在一片红花绿叶掩映的石榴花地中,他修建了新居“薖(kē)所馆”。
《诗经》中有言:“考槃在阿,硕人之薖。”远离世俗隐居到山岗之上,伟岸的形象啊心神疏朗。
就在这里,李时珍给自己取号“濒湖山人”,开始了余生的著述生涯。
在刊印出版《濒湖脉学》和《奇经八脉考》后,《本草纲目》的编撰工作也正式启动了。
由于准备充分,开头进行得很顺利,但是写着写着,问题出现了。最使李时珍头痛的是,以前各医家有许多互相矛盾的说法。比如一种名为远志的药物,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说它是小草,象麻黄,但颜色青,开白花;而宋代马志却认为它象大青,并责备陶弘景根本不认识远志。
药名混杂,使人难以弄清药物的形状和生长的情况。过去的本草书,虽然作了反复的解释,但是由于有些作者没有深入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所以越解释越糊涂,导致矛盾百出,莫衷一是。
在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
从1565年开始,李时珍在儿子李建元和弟子庞宪的伴随下,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到各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向捕蛇者、渔人、樵夫、农民、车夫等各种各样的人请教。甚至为了重新获得草药的真实药性和更加准确地描述它们的疗效,他在行医与采药过程中还对许多草药进行了亲身体验,再现了“神农尝百草”的经典。
▲李时珍采药插画。
曼陀罗花,一种重要的麻醉药,是李时珍第一次将这种朝开夜合的花收入了医书中。他在解释这个名称时说:“法华经言,佛说法时,天雨曼陀罗花。”听说这种花人吃了之后,会手舞足蹈,严重的还会麻醉。为了验证其功效,他特地上武当山采摘了长于斯的曼陀罗花,并酿了曼陀罗花酒,邀请徒弟一同畅饮。
他在《本草纲目》中是这样描述他品尝后的感受以及功效,“予尝试之,饮酒半酣,更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验也”,“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
儒家主张圣人无常师,不耻下问,《本草纲目》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李时珍从劳动人民处收集得来的。有一天,他采药回客栈的路上,瞧见几个车夫围着一口大锅煮着一种他不曾见过的野草。他感到很好奇,便耐心地向车夫请教。车夫就告诉他,锅里的草叫鼓子花,又名旋花,有舒经活血的功效,对长年累月干苦差事的他们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李时珍一五一十地记录了车夫的话,后经过亲自试验,肯定了鼓子花的功效。
▲李时珍虚心向劳动人民请教。
李时珍还曾随捕蛇者一同上龙峰山去观看捕蛇的过程。这种蛇叫“蕲蛇”,也就是蕲州所产的一种地道药材——白花蛇,俗称五步蛇。蕲蛇主治中风湿痹、麻木不仁、筋脉拘急、大风疥癣等症,从唐代开始就是贡物,到了明朝时,官府豪绅常向百姓摊派此蛇。其情形正如唐代柳宗元《捕蛇者说》中所说一样。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蕲蛇的形状和捕捉方法都作了细致入微的真实介绍,正是实践出真知的结果。
之前李时珍反对服食丹药时,狗急跳墙的方士们站出来反驳:“古书上记载,水银无毒,服食可以成仙,是一种长生药。”李时珍告诉他们,前人遗留下来的经验和知识,可以参考,但是一定要经过分析,不能尽信书上所言。
他虽然坚决反对服食仙丹,却主张以科学的态度来应用炼丹的方法。他认为水银内服有毒,但是可以研制外用来医治疮疥等病。此外,他还利用炼金术烧制外用药物,把研究的数据记载在《本草纲目》中。
依据药物临床使用的疗效,李时珍改进了许多药物的炮炙工艺。比如巴戟天的制作,按照古法,应当先用枸杞水泡一宿,捞出来用酒浸半天,再捞出来同菊花一同熬制,最后去掉菊花,擦干方可用于治疗。
然而,有一次,他碰上了急症,一时间找不到巴戟天的成药,急症也等不得慢条斯理去炮炙了,所以他只用温水急忙把它泡软,去掉内芯就给病人服用了,最后疗效也没有什么差别。可见,古法也并非要守成不变。
《本草纲目》就是在这样的态度下完成的,三易其稿,一写就是27年。那一年,李时珍61岁。
这是16世纪以前中国本草学集大成之作,书中所收集的资料广博,“上至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集”。
实际上,这本书是李时珍一家三代辛勤劳动的成果。儿子李建元为书精心绘制了一千多幅精美的插图,四个儿子负责校正书稿,四个孙子帮忙抄写。其中还包括了他的弟子庞宪的功劳。
可是,这部192万字共52卷的巨著,却遭到了官府和书商的冷眼。
一般来说,刻印这样的大型书籍,只有朝廷和官府有这个能力。就算在当时全国最大的印刻中心南京,一般的书商也是看都不看的。当时书商们最感兴趣的是小说、戏曲、丛书类书籍。在他们眼中,印刷《本草纲目》既不是奉旨刊印,又不是巨贾行善捐资,实在太不值当了,没赚头。
▲李时珍《本草纲目》。
当时的李时珍远没有今天名闻天下,不过是所谓的荆楚名医罢了。他在南京滞留了一年,没能找到愿意出版的出版商。
万般无奈之下,他想到顾问曾为他的《奇经八脉考》题序,为其书做了不少宣传。倘若他的《本草纲目》能得到当时的文坛盟主王世贞的赞许和题序,应该能借助其名声而给该书的出版带来一丝生机吧。
于是,李时珍乘船到离南京不太远的太仓,拜谒了有过一面之缘的王世贞,向他表示“愿乞一言,以托不朽”。
只是,这一次的拜访并不是那么顺利。据说当时李时珍和王世贞关于道家寻仙炼丹的意见不一,王世贞的心情不是很好,就没有为《本草纲目》写序,反而写了两首绝句戏赠李时珍,其中一首说:“华阳真逸临欲仙,误注本草迟十年。何如但附贤郎舄,羊角横抟上九天。”
不管怎样,王世贞终究是给予了口头承诺,只是这个迟来的序,要到十年后的万历十八年(1590年)春上元日才出现。
这一年,73岁的李时珍再次拜会了王世贞。“生平刚正不阿,从不对人妄赞一词”的王世贞,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写下了一篇赞誉有加的序文。序中,他以饱满的热情,绝世的文采,深刻阐释了《本草纲目》的丰富内涵,并且不忘向书商大力推荐这本巨著。他说:“藏之深山石室无当,盍锲之,以共天下后世味《太玄》如子云者?”
有了王世贞金口的加持,金陵书商胡承龙拍板决定出版这部书。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本草纲目》的雕刻终于完成!同年,李时珍去世。他逝世后的第三年,《本草纲目》在南京正式刊行,世称“金陵版”。
当年十一月,李时珍的儿子李建元带着这部巨著和李时珍的遗表觐见了万历皇帝,万历亲批了“书留览,礼部知道,钦此”的圣旨。至此,《本草纲目》的流传已成水到渠成之势。
后世尊称李时珍为“药圣”。
在湖北地区,李时珍和同乡人万密斋共享美誉,至今当地还流传着“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的说法。
一生成一事,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李时珍做到了。参考文献:1.[明]李时珍等:《本草纲目》2.[清]顾景星:《白茅堂集·李时珍传》3.周彭:《李时珍与<本草纲目>二十四讲》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4.中国药学会药学史学会编:《李时珍研究论文集》,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