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养老,不知道能干嘛?看看日本的养老专业就业现状,或许能给你启发

作者:晓雪

本文为“晓说养老”(作者个人微信公众号)原创,首发于阿沐养老。
作者系日本城西国际大学社会福祉方向本硕,有3年日本养老院现场工作经验,国内有2年工作经验。
在国内担当介护主任,培训老师。曾任职青岛仙手复健介护主任,现为青岛圣德嘉朗养护院院长助理。

工作中经常遇到养老护理专业毕业的实习生,大家比较迷茫,不知道老服专业(养老服务与管理)今后的职业发展是什么?

国内这个行业才刚起步,各岗位设置还不完善,这篇文章希望以我在日本学习工作的经验,告诉大家,在一个养老行业发展相对成熟的社会,养老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今后的职业发展都有哪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日本养老机构设有以下岗位:

一线介护人员、楼层班长(リーダー)、介护部门主任(課長)、生活相谈员(生活相談員)、介护管理师(care manager)、服务质量提供责任人(サービス提供責任者)、院长。
每个岗位主要负责什么?
一线介护人员:在住长者日常介护、参与月度介护会议。
楼层班长(リーダー):除去在住长者日常照护外(楼层班长参与日常介护)、月度排班、与家属的沟通、库房管理、楼层所有在住长者身体、心理信息把控,召开楼层月度会议,把控及制定下月长者介护注意事项;与医护的沟通。
介护主任:负责整体介护相关业务、现场质量把控。
生活相谈员:与家属及入住长者本人沟通的所有相关联业务。
介护管理师(care manager):出具机构在住所有长者的介护方案。
服务质量提供责任人(サービス提供責任者):制定机构内的业务及文书量表、把控整体服务质量。
院长:负责机构整体运营与管理。

区域-社区养老、各级政府机构中设置的养老岗位:

福祉用具相谈员:福祉用具在介护保险的报销范围之内,这是福祉用具在日本推广的原因之一。对长者身体情况进行评估,推荐相适宜的福祉用具。
适老化环境改造建议人员:适老化环境改造也在介护保险的报销范围之内,根据房间布局及长者身体能力,对房间内、外进行适老化环境改造,降低风险,提高长者日常生活活动范围。
介护管理师:在政府机构(各市役所)内也均有岗位。主要是负责该行政区域内居家上门长者的介护方案制定。
社区介护管理师的工作和机构内的介护管理师相比,有什么区别呢?
日本现在提倡的社区养老,是将社区内资源统合在一起。这一片社区有医院,有日间照料中心,有居家上门服务,有养老类型机构,有小规模多功能机构等等。
为了让在家居住,但有一定医疗、生活护理需求的长者,够尽可能在家养老,社区资源在政府级别一定程度是共享的。
介护管理师,就要根据长者情况,制定本区域能提供的介护方案。比如周一去某某日间照料中心、周二周四享受上门医疗、生活照料服务。

学校及第三方培训机构:

日本现在关于介护方面的培训及相关资格证很多,特别是认知症方面。从一开始的无背景无资格证便可工作,到现在设置了很多必须要修满某些资格证(初任者研修・実務者研修)方可入职的资格。
2021年介护保险新的改革中,增加了认知症的基础培训。这些,都需要学校及社会第三方机构有师资力量去做培训。

企业:养老N+1

随着日本进入超高龄社会,所有行业可以说均有养老相关业务板块。
以日本家电巨头松下为例,多年前已开设养老板块,一直致力于研发适老化家电。松下瞄准的,不是单个的适老化家电的贩卖,而是适老化住宅产业链。例如,长者可以在分布着松下智能化家电的松下住宅内,享受松下公司旗下的介护服务。
松下集团,有哪些与介护相关的部门呢?
有介护服务事业部门、高龄者住宅事业部门、适老化产品事业部门(租赁、贩卖)、介护产品开发部门。
在饮食快餐行业,随着独居长者日益增多,越来越多公司推出高龄者套餐及送餐服务,人口密度小的地区还有移动便当蔬菜铺。行业巨头吉野家、食其家也都推出了相应的服务。创设满足长者需求下的高龄者服务,也需要社会福祉专业毕业的人才。
适合吞咽功能下降的高龄者“柔软牛肉盖饭”、从食物形态(较柔软、流质型)到减盐,均做了到适合高龄者的方便饮食。
除了适合高龄者的牛肉盖饭外,现在还有适合高龄者的鳗鱼饭等,不难看出吉野家已经把一部分重心放在了研发具有吉野家特色的介护食品上。
这些产品的研发者,就包括了吉野家的新业态事业本部、介护事业部的部长。既然以方便速食起家的吉野家,都有介护事业部门,那若干年后,我们的快餐行业,是否也会有巨头公司有此部门呢?
上表是日本经济产业省在2014年发布的,与09年做了对比后有关高龄服务产业消费增长的相关报告。
高龄者服务产业,消费大幅增长的有哪些行业?
医疗、福祉、健康娱乐产业、旅游、住宿、交通运输行业,以及通信行业和电视台、报纸、邮寄行业。
以上行业,可以视为都有介护相关联的部门,相信国内不久的将来在上述行业领域,也会有大型公司涉及养老相关部门。
以上所列举的,均为日本现在学介护专业(社会福祉专业)毕业人员可进入的渠道与岗位。领域、岗位多样,渠道众多。
我想,这些仅仅是基础。未来养老行业毕业的学生,可以从事的岗位会有更多。职业规划、从养老直属产业的管理岗到技术岗、从政府机关的办事人员到研究人员、再到其他行业所延伸的养老N+1,选择范围广,职业上升渠道具有广泛性。

个人的经验:

书本上的概念,只有在现场才能变成知识和能力

我也算是养老专业毕业的学生,从12年学社会福祉专业到现在,也算是了解这个领域9年了。经常有刚毕业的实习生,问我未来能做什么?
我大学是日语专业,大三交换选择了社会福祉专业。大学毕业后,我想去看看养老院现场,开始了一边上学一边在养老院打工的生活。
刚开始打工的时候、心里也委屈。9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家里人宠到大。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女孩,到国外读书,别的留学生都做翻译等高大上的工作,我为什么成了护工?读了这么多年书,读到硕士,为什么跟大姐们在做“最底层、没技术”的工作。
可当我站在现场,认知症长者暴躁的时候,我发现我不会安抚;关节挛缩的长者要洗澡,我不知该怎样穿脱衣;下肢无力的长者,我不知道要怎么不费腰地抱到轮椅上。那时候发现,介护现场有太多的专业技能存在。
等生活护理技能学完后,我又发现通过福祉用具的得当选择与使用,可以代替部分功能,比如让喝不进水的人重新喝水,我因此开始关注福祉用具相关知识。
后来,又回到现场,让我开始学习介护方案的制定、评估;
学习工种的合作如何让长者可以延缓、改善身体功能;
学习如何让长者能更享受院内生活、如何让家属理解认知症,地域养老是什么概念……
做得越多,就发现有太多太多需要学习的、太多太多想要了解的。
所有的疑问与观察都来源于现场,而所有的结果,只有现场落地,最终回馈到长者身上,才算是真的落地。做养老,即使有再高大上的概念,总归是要回归于长者的。
通过现场的工作,福祉(养老专业)从一开始书本里的单一的知识点,到有现场经验后变成了具象的印象,再到自己后期的学习。“福祉”从具象的一个点,变成了一张无数链接、交叉又相融的立体图。
回国后、我看到国内巨大的发展潜力、行业的发展潜力。相信一部分养老服务与管理的学生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也是因为行业的前景。
我自己也还在不断学习中,如果有一点可以与大家分享的,那就是不要小看现场的力量,专业的学生、更要带着专业的知识从现场开始做起。
希望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养老服务与管理毕业的学生,可以带着专业知识、带着热情去投身现场,去学习去探索。
未来可期,我们一起加油!
这篇聊的是,对于年轻的养老从业者而言,未来可能会有哪些机会。下一篇,我会继续聊一下,日本养老机构是如何打造专业化、年轻化团队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