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之初,山东省西部很多历史古县或撤并、县城或成为镇,怎么了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正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时期,这一阶段,国家经济恢复迅速,人们的生活也日见美好,整个社会都弥漫着积极向上、斗志昂扬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旧的秩序正在被打破,逐步摸索适合新中国发展的模式。而这一时期,发生在山东省的大规模的裁县、并县也是其中的重要一项内容,目的是为了优化县域布局环境、减少管理层面、凝聚各县资源集中力量发展。1956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撤销山东省24个县的建制,这些县有的是在战争时期根据形势的需要组建的,但还有长山、蒲台、濮县、博平、薛城、徂阳、德平、恩县、观朝、堂邑、清平等10余个千年古县被撤销,对于这些古县来说是极为可惜的。但这些县既然称为“古”那么古在哪里呢,又可惜在哪里呢?下面选择一个当时与这些县同属山东省,但是已于它们撤销前一年进行过县城搬迁,以及在1964年又被分割了县域、主体部分划入河北等大的行政区域变动的县为例,从侧面见证这一变化频繁的时期。

被撤销的众多古县

开篇

1955年3月底的一天早晨,从县城东关向东南方向看去,虽然相隔有5华里的距离,但那座据说是1000多年前辽国萧太后南侵大宋时修建的“萧城”,依然像蜿蜒的长堤横亘在那里清晰可见,土质的城墙上高低错落的乔木灌木已吐露完嫩芽,在从遥远天际线升起的初阳照射下,看上去似青纱、似薄烟,此情此景,不正像是300多年前,清代康熙时期的文人董上新所做的古“陶山八景”之一《萧城晓烟》所描写的那样吗:

北塞多雄志,遗迹见旧城。都随流水去,但有野花生。晓日千林出,轻烟一望平。当年嘶马地,风雨若闻声。

萧城

城池

而身后的这座古城,由金代迁到此地后,在明朝初期因统治者害怕蒙元的残余势力卷土重来,再加上国力有所恢复而要求各地大修砖城的前提下,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进行了重修。完工后的城池,周围五里,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城外有护城河,深宽皆三丈。城有四门,东曰丰乐门,南为明远门,西称临津门,北为通都门。

但经过500多年的时间流逝,历经洪水泛滥、战乱频发,虽时有重修,但到了民国时期城墙已经十分破败,特别在抗日战争期间此城被敌我双方争夺数次,发生过火力极为强大的攻城战,城墙更是毁坏严重,很多墙段已残缺不全,仅剩南侧城墙尚算完好。

入得城来,可以看到城内没有“十字”街,除连接南关、北关的南北大街外,东大街、西大街两条东西向的主要街道都呈“丁字”型,这是明代建设城池的时候为了防御的需要而特别设计的,一是可以打巷战、阵地战,二是可以防止以蒙元为假想敌的骑兵能够顺着大街发起冲击。城中心比城四角高4米,所以被称为“龟背城”,这个城还有官方的称呼,为“馆陶县”治所在。

《馆陶县志》馆陶县城图

民国时期馆陶县城老地图

历史

馆陶县,时属山东省聊城地区。城左侧就是开凿于隋代闻名于天下的大运河,这条河同属古“馆陶八景”之一,有着《卫水秋涨》之名,清康熙朝知县郑先民曰:

卫水河源远,秋来涨似春。帆樯高过树,波浪不惊人。处处无危岸,时时有巨鳞。谁言斯土僻?出郭即通津。

馆陶县是春秋时晋国冠氏的封邑,那时候就是交通要道,据《邯郸陆路运输史稿(第一册)》记载,馆陶在春秋时成为晋国东通齐鲁道路上的重要城邑,同时还有一条连接东武城(今河北故城县)、馆陶、五鹿(今河北大名县东南)、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的“午道”在馆陶与之相交。有着这样便利的交通条件,所以到了赵国时,赵王派人在此地找到了一个显著的地标物“陶山”,在其旁边设置了馆驿,所以对此地就有了一个命名:“馆陶”,这也是各类历史书籍上对馆陶来历的记载“本春秋冠氏邑,城西北七里有陶山,赵置馆于其侧,故名馆陶”。

春秋战国时期的馆陶交通图

馆陶有着2000年建县历史,在西汉时期公元前200年左右置县,县治设在今天的山东省冠县东古城镇,在以后的长达130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馆陶县治所在。并且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阳平郡的郡治、北周时期为毛州的州治所在,这是馆陶历史上行政级别最高的时期。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永济渠段在县城西部5里处经过,从此馆陶进入了“运河时代”。

金代时期的县城北迁

到了金代,由于地处宋、辽、金交战的主战场,县城毁坏严重,再加上离大运河永济渠有一段距离,交通运输不便,所以就把县城北迁四十里,濒永济渠建城,到1955年时已有800年的历史了。

馆陶县地处富庶的黄河下游流域,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历来就被帝王重视,曾经是汉唐两代4个公主、曹魏和明两朝2个皇子的封地,分别被称为“馆陶公主”和“馆陶王”。其中就有以武功闻名于世的千古一帝——汉武帝的姑母兼丈母娘,留下“金屋藏娇”、“长门买赋”成语典故的陈阿娇陈皇后的母亲刘嫖,她就是第一任“馆陶公主”。

搬迁肇始

其实对于馆陶县城搬迁,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已经显现出来了,县城始终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为的就是等条件成熟之后进行搬迁。好好的一座县城为什么要搬迁呢?

北馆陶老卫星地图

1、县城基础设施陈旧。已不适应新时期县城人口、经济大发展的需要,老旧建筑比较多,改造起来十分困难。虽然城墙毁坏严重,但始终是个约束(此时大规模拆城墙运动还未出现,大家还没有拆掉它的想法),县城扩展空间有限。

2、交通条件落后。开凿于隋朝时期的大运河永济渠经过宋、辽、金时期的黄河多次泛滥,已经淤积严重,所以到了元朝时候,由于京城定在了今天的北京,大运河也无需通往洛阳,就从临清往南直下走会通河,比隋代时缩短了900多公里,从此永济渠段不再是运河的主航道,仅仅是用于河南北部新乡、河北南部诸县往北京运输漕粮之用,馆陶县城已不似之前繁华。

搬到哪

这里有一个必然的选择,那就是位于距离20公里的一个叫做“南馆陶”的地方。为什么选择这里?

南馆陶老卫星图

1、县名的选择。既然是馆陶县,那么找个叫做“馆陶”的地方做县城则是最好的选择了,如果设到其他地方,“馆陶县的县城在某某镇”?这样就会在公务活动和民间交往时有很多不便,既然有另外一个叫做“馆陶”名字的地方,那就是当然的选择了。

2、有着较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南馆陶附近的东古城曾经做过馆陶县的治所,而兴起于元代的南馆陶镇是重要的驿站铺所,后发展成为大运河畔的商业重镇。出现过民国时期的两湖巡阅使、上将军王占元以及新中国第一任黄河委员会主任王化云等历史名人。从历史文化方面还是应该选择南馆陶。

2、交通优越。从历史上看,南馆陶这里一直是我国陆路交通的一个重要节点。到了1946年,修筑了北京至大名的公路,在南馆陶浮桥穿过,解放战争的时候这里有成为解放大军南下的重要通道。而在1948年时想修筑的邯(郸)—济(南)铁路因故停建后,所留下的路基成为东西交通的干道,再加上这时尚未停航的卫运河水运,就形成了一个水陆联运交通网络,交通条件比起其他地方优越了很多。

在确定了把县城搬迁到南馆陶后,在南馆陶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搬迁的准备工作。1951年9月,馆陶县第一中学在南馆陶东南6华里处创办。1954年6月,完成了对“七一大桥”的整修工作。新建了人民剧场,在县城搬迁过去之后的夏季建成投用。

人民剧场

经过几年的准备,馆陶县城在1955年春季正式搬迁到了南馆陶。而馆陶县也在1964年的时候,由山东省聊城地区被划入河北省邯郸市,并且所辖区域也以卫运河为界被划分两个部分,河东部分划给了山东省冠县和临清市,河西部分为馆陶县。至此,馆陶历史上曾经的两个县城由于都在河东岸均归于山东省,长期以来有着830多平方公里的县域面积减小了一半,成了现在456.3平方公里。

综观这次县城搬迁,虽然搬迁后新县城交通便利、发展空间广阔,但是历史长期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底蕴却是丢失了,特别是两个县城后来划入了山东省,更是使馆陶县的文化历史之根丢失了大半。不过反过来看,由于县城搬离了北馆陶镇,虽然城墙和城内建筑被破坏严重让人感到惋惜之外,但近在咫尺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萧城却能较好的保存下来了,并没有因县城建设而发生大的破坏,这对于我们国家和民族来说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从馆陶县再看各个被撤销的县,它们原来的县城现在均是各县的镇级所在,并且甚至还有的是副县级镇。由于远离县城主城区,这里历史上留下来的古建筑虽然有破坏,但还是有不少遗留下来,如果县不被撤还是县城的话,这些古老的建筑则必然会被县城建设破坏殆尽,那就又是另外一种悲哀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