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蛐蛐

因为上课的需要,我下载了《促织》,小时候就看过这部动画片,那只小蛐蛐好厉害,斗败了大公鸡,还戏弄了朝廷官员,最后变回小华,和父亲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我们的童年里,也有蛐蛐的影子。它们喜欢在灶台周围呆着,那里一年四季都很舒服。土黄色,两只长长的触角,行动谨慎而敏捷。
晚上我们睡觉的时候,它们开始唱歌,那声音不算大,可也不算小,很有节奏,我常想象它们唱歌的样子。想着想着就睡着了。它们的歌声宛若我们的催眠曲。
奶奶的眼睛得了白内障后,做饭有时看不到灶台周围的东西掉进锅里。有时是用来遮住灶台和锅之间缝隙、避免灶台冒烟的煤渣子,有时是一只蛐蛐。
大伯家的弟弟有时来我家吃饭,回去后,大娘来看我们时就会提到弟弟在奶奶做的菜里吃到了什么。所以,大伯家的弟弟极少来我家吃饭。
奶奶做的土豆丝和煎鱼最好吃,土豆丝炒得金黄,一部分微焦,吃起来香喷喷。鱼煎得酥脆,包括鱼刺,完全不必担心扎到。
近几年,奶奶身体不好,不再下厨,是姑姑、叔叔、妈妈做饭。奶奶不挑食,做什么吃什么。每顿保证一小碗饭,即便生病了,也坚持吃饭,奶奶说不吃饭就该没有抵抗力了。
姑姑严格按照奶奶牙口不好、胃肠不蠕动,安排食谱。不适合奶奶吃的,姑姑一定会阻止,像管小孩子一样。
妈妈和姑姑不大一样,奶奶爱吃什么,就让她吃什么,妈妈的观点是,都这么大岁数了,想吃点什么,就吃点什么。妈妈吃东西随性,70岁的人了,想吃什么吃什么,还吃什么什么香,看得要忌口的姑姑一脸羡慕。
现在,逢年过节,我们回去,就一定会下厨,给奶奶秀一些我们的拿手好菜。去年过年,姐夫做了一道酱香红肚蛤蟆,奶奶夹起一块,放进没有牙的嘴里,慢慢“吃”,一块肉下肚没过瘾,又吃了一块。
我们愿意长长久久的做饭,换奶奶长命百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