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主动与明朝和谈,条件非常合适,为何崇祯却不同意呢?
在公元1642年,清太宗皇太极主动提出和明朝议和,并且提出的议和条件并不是特别过分,而崇祯皇帝最终选择拒绝议和。这又是因为什么呢?笔者经过分析,认为有以下四个原因:
1.大明帝国的尊严
议和的条件里面并没有提出割地条款,有赔款但是皇太极一方也有赠予。总体看,赔款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清要和大明平起平坐,实际上清朝几乎控制了整个关外,实际已经不是明朝的藩属国了。只不过皇太极想通过纸面把这个事实确认下来。如果皇太极的清换作蒙古的瓦剌部、鞑靼部,明朝肯定会考虑的。因为蒙古曾经入主中原,展现了实力。一旦让自己的藩属国和自己平起平坐,大明的尊严何在,中央大帝国还能不能威震四方,海内臣服了。拒绝了皇太极就是为了维护大明的尊严,而当时的人或许不知道,这是大明最后的尊严。
2.顽固不化的大明君臣
对于议和,除了这次皇太极提出的议和外,还有1644年,李自成快要攻破北京时,向崇祯皇帝提出的议和,一个主要条件就是封王,李自成都不敢提出平起平坐的事,而且答应为明朝平定关外的清军。这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宋江,可惜的是已经穷途末路的崇祯皇帝拒绝了。同样,皇太极这次议和,依照明朝的形势,是应该接受的,内部李自成和张献忠已经把明军折腾的够呛了,关外的清军更让明朝吃不消。如果真的议和,就会暂时缓解明朝的压力。专心致志的打起义军,有很大的胜算。崇祯皇帝最初也派代表去议和了,但议和被泄露出去后,群臣一致反对,崇祯皇帝也没把议和坚持下去。明朝后期君臣的行为被看做不可思议,不敢想象,明朝面对那么多威胁,敌人主动议和竟然不敢答应。一方面有崇祯皇帝,作为最高决策者,对局势的分析不清,做事不果断。另一方面,以东林党人为主的明末臣子,做事过于教条,不知变通,甚至以道德绑架崇祯皇帝,使得他不得不一次次错过明朝喘息的机会。
3.明朝过分自信
崇祯皇帝不议和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明朝的整体实力确实比当时的清要强很多,明朝不想给清赔款。澶渊之盟,宋用岁币换来了与辽边境长期的和平,而实际上岁币这点钱和庞大的军费支出相比是小数目。明朝面对皇太极的清,不是付不起,是瞧不起。崇祯皇帝和群臣对于明朝军队的实力还是很自信的。他们觉得皇太极的军队很难攻入关,京师还是安全。就当时的情况,明朝确实实力雄厚,单凭关外的清军是不能撼动明朝的。即使李自成和张献忠闹的厉害,谁也不会相信明朝会灭亡。对于剿灭辽东的女真人还是起义军,明廷内部都是很乐观的,如果能够想到问题那么麻烦,他们会选择稳住女真人,先击溃起义军。
4.不可能的议和
皇太极想议和,无疑是缓兵之计,自己的实力不够拿下强大的大明,只能选择暂时议和来寻找机会。明朝也看到来这一点,双方都不是真心想来和平的,他们如果能够坐下来议和,就是一个暂时的缓和举动,不会长久。明朝不会让京师长期处于危险的境地,更不会放弃辽东的土地。皇太极也不会放弃向明朝复仇,入主中原更是他的梦想。明和清此时早已经是敌国,双方的矛盾也是不可调合的。明朝当时的情况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收复关外,如果皇太极想议和,不出兵攻打明朝军队就完了。皇太极的议和在明朝君臣的眼里更像是种试探,明朝如果真议和了,皇太极会觉得明朝已经很虚弱了,就会步步紧逼,主动进攻,对于多线作战的明军来说是不利的。明朝的皇帝和臣子,靠面子撑住了,让皇太极不敢轻举妄动。其实这完全是一种不议和的议和。
站在明末历史的角度看,这次议和无疑是明朝绝地反击的一个机会,也有可能是唯一的机会。顾虑重重,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依然如故的犹豫了,然后浪费机会。而明朝的那些大臣们只会迂腐的给皇帝施压,把面子看作比天下都重要,明朝就这样的在争论不休中灭亡了。强者输给弱智,固执己见,浪费机会是个很大的问题。一次次浪费时机,为崇祯皇帝在景山做出决绝的选择作了铺垫。汉高祖尚有白登之围,唐太宗也有便桥之盟,宋太宗高粱河之败差点丧命。成功者应该能屈能伸。崇祯皇帝以死谢罪除了博得了后世同情,还有什么呢?历史是一面镜子,照过去,也照现在,更照进了将来。固步自封、刚愎自用在任何时代都不会有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