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佛系”

最近网上开始流行一种“佛系青年”。给司机打电话说你不要动,我来找你的,叫佛系乘客;说下班后去健身房走一走,就很开心的,是佛系健身;管男女交往,懒得做决定,喜欢说“随便”的,叫佛系恋爱;称在朋友圈随缘点赞,进行爱的鼓励的是佛系好友......

90后,在他们二十几岁大好时光里的继高唱丧文化后,宣布“成佛”。

不知道是现在的社会给了他们太多的压力和焦虑,使得他们不得不在心里自己给自己一些慰藉,还是一直以来安逸的生活造就了他们的玻璃心,使他们无法适应工作以后的成人世界。总之,这样的“佛系”怎么看都觉得怪怪的。如此“成佛”先不说释迦摩尼佛祖和各尊菩萨们会不会觉得哭笑不得,就是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去西天取佛法的三藏法师,也会想要重布讲台吧。

不知是我这个人思想守旧不懂幽默了还是怎样?印象里年轻就是该拼该闯该折腾的定义已经不符合潮流了吗?虽说不该提倡马不停蹄的拼命加班,非要给自己制定一个挣“一个亿”的小目标,但至少不能葛优瘫在沙发上抱着手机“成佛”吧?突然之间,年轻的一代,不再朝气,而是总在想着怎样“不麻烦”的过一辈子。就连前几天晚上,曾经活的那样洒脱敢爱敢恨的一个大学室友也突然发来信息问我,“怎么做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我特想借用吐槽大会节目里的一句话回应“我见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我奶奶就是,她植物人两年了”但我还是忍住了,我告诉她我不知道怎样做,我做不到,也不想做到,我们这样的年纪也不该想要做到。

“而立之年”还没有“立”起来就已经开始想着怎样“不惑”了。会不会太超前?看着那些个文章里的“佛系”表现,有的像是夸大了自己的功德,做一些举手之劳的小事情便要被写得像普度众生了似的,而更多的描述,则是让我仿佛看到了一只只把头埋进土里的鸵鸟。

如此“佛系”我不理解,相反,我倒是有幸知道了另一种有些“佛缘”的朋友们。他们也都是清一色的85、90后,在学业上他们是国内外名校毕业的高材生,在事业上的他们兢兢业业凌晨四五点起来录音频,讲课程,写计划,改方案,一直到深夜,自己创建的品牌在业内做得风生水起。闲暇时出游各地,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下各种风景,打打咏春拳,跑跑马拉松......说他们有些佛缘是因为,他们会选一段时间临摹唐卡,再择一些时日进行内观,诵经,抄文,奉行着“功不唐捐”的信念认真生活,他们从未说过要“成佛”只是想做“自由的灵魂”。他们在同样年轻的岁月里享受着别样的精彩生活,丰富着自己的内心,强健着自己的体魄。少了抱怨,多了自律。

当然,我只是就我看到的一些人举一个例子,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生活工作环境,每个人也都有自己所期盼的生活,人生而不易。有时人是要学着同自己和解,但不应该是一味的降低标准,向生活妥协。不困与形,追问本真,不功利的刻意求成,但也不对一切丧失信念。或许不是每个人都能拼出一番成绩,但至少要做更好的自己,当年迈的自己躺在摇椅上时,可以安安祥祥的回想曾经的美好,而不是追悔年少时蹉跎的年华。

因此,还请文章开头那些个“佛系”小朋友们,且慢“成佛”,好好为人。

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本文来源及作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