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原来世间事都有归处,爱与宽容可为幸福打底
所记之事生于农历丁酉年
三月十六日,周三

一早,不到7点,进办公室。不久接到一位老总电话,问我餐具的一些事。我找出4年前的一个订单,发给他。
和一位15年前的非本校代课老师说几句话。
和潘书记、葛园、徐校一起,花两个小时,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排查表》逐项自查。复印一份给总支来的领导。
局里一位领导来电话,说一件事,我解释说学校食堂建于十几年前,硬件跟不上,看能不能不来。
中午在沙下丁老师家吃饭。饭后,坐班车去县里。

在县里参加校车安全管理工作会。从14:30到17点。听刘股长说。听王律师说。听汤主任说。听黎副局长说。领导们一一说来,我的心里渐渐沉重。虽然关于安全,早已经是学校头等大事,但每多开一次会,我就多一份沉重。
笔记本上写下领导的一些说法:“真重视,真负责!”“真监管,真追责!”
写下:“把工作看成一种修行。”“无畏布施。修菩萨道。”

看深圳黄元华老师推出的一篇公号文《对话著名作家:“我是中国最优秀的读者”》。
选了文中的“我当初的写作完全是出于一种害怕与恐惧,因担心自己有一天会成为某种教育机制下的工具而开始了我的阅读与写作”,发给何主席、通灵美玉两位朋友分享。
看到黄潇的一幅书法,是柳永的词作《望海潮·东南形胜》。吟咏几遍。
搜搜,看到这样一段文字:“柳永一直不得志,便到处飘泊流浪,寻找晋升的途径,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提拔。根据罗大经《鹤林玉露》所载,柳永到杭州后,得知老朋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便去拜会孙何。无奈孙何的门禁甚严,柳永是一介布衣,无法见到。于是柳永写了这首词,请了当地一位著名的歌女,吩咐她说,如果孙何在宴会上请她唱歌,不要唱别的,就唱这首《望海潮·东南形胜》。后来,这位歌女在孙何的宴会上反复地唱这首词,孙何被吸引就问这首词的作者,歌女说是你的老朋友柳三变所作(那时柳永还没有改名)。孙何请柳永吃了一顿饭,就把他打发走了,也没有怎么提拔他。由这个故事来看,这首词是一首干谒词,目的是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
我记得,我高中读书时,语文老师从没说过柳永这个故事。
我记得,柳永曾写过:“且把浮名,换了浅盏低唱。”
我也记得,柳永死后,是当时的歌女凑钱给他下葬。
我还记得,千百年来,“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下午散会后,回学校,陪几位乒乓球运动员和F、Y、J等老云溪教育人吃晚饭。
19点多,坐学生方的车回城。路经关刀,约了龙哥等几人去无忧茶楼喝茶。
满庭芳里,对一位偶然遇到的年轻人说,“下午听说后,我感到惊讶。不过这是一种历练,你要乐观。”年轻人说他早已经考虑到这个结果,心态平衡。
22点后,曾经云溪乡政府的一位朋友来了。我用茶敬敬他。他不同意。我于是和他分了一小瓶白酒。
熟悉而寂静的街道上,想到:有些人和事需要渐渐忘记,不能放在心里纠结。

赞赏了武汉“花样年华”的一篇公号文章,《宽容是世间最好的爱》。文章讲了教育的故事,讲了婚姻的故事,讲了仇人的故事。
“不是高超的教育艺术增色,而是爱与宽容为她打底。”
“善宽容的人因心怀坦荡而延年益寿,因不斤斤计较而远害避祸,因引人向善而受人敬仰。”
“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
“在宽容与被宽容的默契中,有块最湛蓝的天空等着你。倘若人人都学会宽容,那么这个世界就会芳草如茵,香气馥郁。”
我觉得我本质上是一个老师,老师最需要宽容。
23点后,看到何主席分享的一篇短文,《清明,向死而生,各自保重》。
选了文中一段话,评论:“我更坚定了活着的意义,人的生命只有短短的几十年,你有一百个理由让其停滞,那么你就有一万个理由让其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