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事今说|淝水之战,苻坚究竟败给了谁?
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的一场著名战役。谢石、谢玄指挥的东晋军队,同苻坚、符融统率的前秦大军,在安徽淝水进行了一场战略大决战。这场战役,在创造了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神话般经典战例的同时,也顺带制造了一些流传久远的著名成语,比如“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等,为丰富和发展汉语言文字宝库,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史家对于淝水之战的描述评价,多如牛毛,结论也大体一致。无非就是谢家叔侄不畏强敌、敢于战斗、指挥有方,符家兄弟不识时务、刚愎自用、惊慌失措,云云。不错,在符家兄弟来势汹汹的八十余万前秦大军面前,麾下只有区区八万人马的谢家叔侄,没有被吓得屁滚尿流,做出望风而逃或者干脆举白旗投降的举动,而是敢于决死一战,精神意志确实可嘉可赞。比方说,当时掌握东晋主要军事指挥权的大将桓冲,就被吓破了胆,言必称若开战则必败,搞得满朝文武、举国上下人心惶惶。
然而,纵观这场战役的全过程,细致分析一下符家兄弟,尤其是作为败方第一责任人的苻坚,在本次战役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与其说他们是被谢家叔侄率领的东晋军队打败,不如说是苻家兄弟尤其是苻坚,自己打败了自己。
苻坚手下的大臣王猛,是个很牛的历史名人,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苻坚统一北方的大业,离不开他的辅佐。王猛生前曾进言苻坚,劝他在时机未成熟之前,轻易不要去招惹东晋。王猛认为,虽说东晋整体实力不如前秦,但那里有长江天险可以依托,攻打实属不易。
苻坚在决定对东晋动武的时候,手下一些幕僚也曾拿王猛这话来劝他慎重行事,但他很不以为然,说出了这样一番史上著名的豪言壮语:“区区一条长江又算个啥嘛,我八九十万大军就是一人扔条马鞭子,都能把它给截流了,根本用不着修什么劳什子的大桥大坝!”“投鞭断流”这个成语,因此而诞生。苻坚此人,倒是个很有语言天赋,也很有幽默感的人物啊。
史家一致认为,苻坚没有听从王猛的遗言和幕僚的劝告,不善审时度势,贸然发兵伐晋,从而为兵败淝水埋下了伏笔。而我以为,王猛的那番劝告,未必都是真心话。王猛虽说为苻坚出了很多力,但他毕竟是个汉人,内心里对汉人政权的东晋,有些同情怜悯,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时机不到”、“长江天险”等等说法,很可能是掩饰他真实想法的一些托词。后来的结果也表明,苻坚伐晋兵败,跟长江天险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虽说淝水也是水,但毕竟跟长江没法比。即使是长江天险,不是也没能挡住元、清的虎狼之师,更没有挡住“百万雄师过大江”么?
大家都说历史不容假设,但我却有这样一种感觉:以双方的实力对比而言,倘若苻坚在出兵之前周密谋划、妥善安排,出兵后指挥得当、临危不乱,而不是过于托大、轻敌冒进,讨伐东晋之战未必就没有胜算。决定战争胜负的最根本因素,说到底是实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虽有,但那只是个例而非规律。但是很不幸,苻坚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却只能得到不及格的评价。否则,中国历史很有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
声明一下,在此我只是就事论事。对于苻坚之兵败淝水,只有感叹,绝无惋惜。倘若东晋被苻坚灭掉,中华民族和文化,说不定会遭受一场浩大的摧残劫难。因而,我们似乎应当感谢谢家叔侄的决死一战,也应该庆幸苻坚在此战中的弱智低能表现。
从史料记载看,苻坚的大军从长安开拔后,队伍前后旌旗相望、号角相闻,绵延达千余里,壮观得很。也就是说,他把八十多万人马,排成了一字长蛇阵。看这场面,不像是去打仗,倒像是在搞声势浩大的武装大游行,或者是超大规模的阅兵分列式。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苻坚在出兵之前,制定一个严密的作战计划,兵分几路,有主攻、有副攻、有策应、有掩护,采取分进合击、迂回包抄、各个击破的战术,凭东晋那点有限的兵力,很可能就会捉襟见肘、顾此失彼了。任凭谢家叔侄再怎么有勇有谋,只怕是也无济于事。
东晋地盘虽然比前秦小、实力也比前秦弱,但人家毕竟是个国家啊。你想把人家给灭了,就不能如此轻视小瞧人家。指望着靠超大队列场面,就把人家给吓死,也太天真了吧。事前缺乏细致合理的计划安排,过于托大自傲,行事马马虎虎,才是导致苻坚兵败的真正祸根。
两军相接,先头部队吃了败仗之后,苻坚兄弟到前线观察敌情。在观察过程中,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看到东晋军队阵容严整、士气高涨,苻坚不禁心中有些发虚了,惊叹道:“东晋的兵力怎么会有这么多啊,把那么大个八公山都给站满了!”成语“草木皆兵”,就此问世。
这件事说明,在暂时的挫折和困难面前,苻坚已经出现了心理崩溃的先兆。不然的话,他的眼神再不济,也不至于把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看成是敌人的士兵啊。心理素质不够稳定,缺乏临危不惧、战斗到底的坚强意志,是苻坚战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有意思的是,东晋将领谢玄也是个挺有幽默感的人。他看到苻坚的队伍紧靠淝水布阵,自己的部队无法渡河之后,竟然派人给苻家兄弟送去一封信,信上说,“贵军把队列排得那么靠近河边,弄得我的兵都没法过河了。你那么大老远跑来,难不成是想跟我隔河打持久战么?如果你有胆来个速战速决,那就麻烦你把队伍往后撤一下,给我腾出块地儿来,我好过河摆好阵势,跟你正大光明地干一场。”
符家两兄弟一合计,竟异想天开地决定将计就计一把。他们的如意算盘是,趁东晋军队半渡之际出击,一举将其击溃。于是,便下令部队后撤。这一撤不要紧,整个队伍就全乱了套。事情就那么寸,当符融准备前去整顿队伍,试图控制住局面时,坐骑却莫名其妙地跌倒了,他自己也稀里糊涂地死在了后退的乱军之中。这样一来,场面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一个有计划的后撤行动,到头来演变成了一场乱哄哄的大溃逃。
试图跟谢玄斗计谋玩盘外招,也是苻坚的一个败笔。作为一个北方胡人,跟以精明著称的江南人玩心眼儿,也太小儿科了一些。谢玄不是宋襄公,也没指望苻坚做宋襄公。他之所以这么干,事前肯定做了必要的功课,并在苻坚的队伍中动了一些手脚。比方说,当苻坚下令部队后撤的时候,其中的一些东晋降兵降将,比如朱序等人便趁机率人高呼乱喊:“不好啦,我们打了败仗了,大家赶快逃命吧!”
这个朱序别看位置不显眼,却是左右淝水之战走向的一个关键人物。他在淝水之战中的作用,显然被史家忽视低估了。在双方开战之前,朱序就把前秦大军先头部队的兵力部署、战斗力,以及主要指挥官的作战习惯等绝密情报,全都透露给了谢家叔侄。朱序当初投降苻坚,没准就是谋划好了做卧底的。
从朱序等人的表现情况看,苻坚应该是把一些包括东晋的战俘或投降人员,编入了自己的前锋部队。他这么做,也许是为了让这些人打头阵当炮灰。此举想法挺好,却很不明智。指望他们为你出死力卖命?大家又不是傻子,也太天真了些吧。在前秦的八十万大军中,其他方面的降兵降将恐怕不在少数。这些人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精神,可想而知。假如前锋部队都是苻坚的精锐嫡系,他们拼死抵挡一阵,后续部队再源源不断地投入战斗,那么这场战役的胜负,还就真是很难说了。
一支部队一旦趋于崩溃,恐惧情绪是会以倍增的方式无限传导放大的。人数越多,情况越甚。比方说,成吉思汗在对付兵力大于自己的敌人时,就常常采用引诱敌人将阵线拉成一字长蛇阵,然后集中力量击溃其先头部队的战术。这样,敌人前面的部队往后一逃,把恐慌情绪一传递放大,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苻坚的几十万大军,情况基本也是这样的。失败情绪一蔓延,大家便展开了一场逃命大竞赛。后面的踩踏前面的,前面的再踩踏更前面的,如此循环往复。这样一来,没用东晋军队怎么动手,苻坚投入战斗的队伍,先就被自己人挤死、踩死了一多半。剩下的那些人,不是掉到水里淹死,就是趁机开了小差。所谓兵败如山倒,形容的就是这样一种场面。所谓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的就是这样一种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这仗还怎么打下去嘛。所以,对于东晋来说,淝水之战的胜利,完全是符家兄弟送上的一份大礼,自己并没有付出多少货真价实的血汗。
既然局面已经无法收拾,苻坚此时所能做的,也就只能是跟大家一起逃命了。在逃跑的过程中,已经被吓破了胆的他,听到山风呼啸、仙鹤啼鸣的声音,都以为是东晋追兵发出的呐喊。“风声鹤唳”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可以想见苻坚逃跑时的样子,怎一个狼狈了得啊。当初“投鞭断流”的自信从容和万丈豪情,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在危急关头不能做到镇定自若、临危不乱,缺乏掌控大局、力挽狂澜的能力,反而在跑路的时候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也是苻坚身上的一个致命伤。
对于苻坚来说,淝水之战的惨败,后果是灾难性的。曾经强大无比、威震八方的前秦帝国,自此一蹶不振,快速走上了崩溃覆亡之路,拉也拉不住了。仅仅十年之后,便告灰飞烟灭。
回望淝水之战,赞美谢家叔侄的不屈精神和战斗意志,很有必要。反思符家兄弟的所作所为和可悲下场,同样很有必要。
作者简介:王离京,笔名谷荻,男,山东寿光人,1958年生于北京,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做过知青、工人、教师,曾任省直机关处长、大学领导干部,二级警监。散文作家,系中国作协会员,发表出版作品累计三百余万字,多次获奖并入选多种选本。相关作品成为国内外多家著名高校图书馆馆藏书目,两度入选山东省中小学生寒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前十位重点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