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李洪春艺术研究会)
山东艺术学院戏曲系陈德俊教授
回忆和李洪春先生学戏的往事
陈德俊
京剧大师李洪春先生仙世30年了。每当回忆起和李洪春先生学戏的那段往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先生的音容笑貌;京剧艺朮知识渊博通达;传授技艺时的一絲不苟及诲人不倦的精神,让我历历在目永生难忘!我是1959年考入中国戏曲学校的学习京剧老生。毕业后,分配到山东省京剧团工作。1981年调到山东省戏曲学校任教。教学期间,为了挖掘京剧传统剧目,丰富戏曲教学内容。我想把在中国戏校学过的《扫松下书》恢复教学。因此戏多年绝响午台,加之文革浩劫使我对该戏唱,念,动作表演忘了不少。1982年8月份我回北京,在挚友当时在北京市戏曲学校任教的楊大旺同学带领、推荐下,来到李洪春先生家(李先生当时住在朝阳门内新鲜胡同),见到了李洪春先生。在楊大旺同学的介绍下,我自报家门并说明请先生教我《扫松下书》这出戏的本意。
李先生满面笑容热情接待了我们。先生问我:“你过去学过这出戏吗?”我回答:“在中戏和雷喜福、陆兴才俩位老师学过,基本全忘干淨了”。先生笑着说:“不练,不演,不忘才怪了那”。随后先生说:“这出戏,我,雷疯子(雷喜福先生的绰号),周信芳,林树森,我们四个人都是跟老三麻子(王鸿寿先生绰号)传授的。学了以后,四人四个样(四个版本)雷疯子上来就唱:黄叶飘飘,叶儿落;秋风来到。我这出戏上来唱“哭相思”。
随即李先生给我们俩人唱起“哭相思”:奉劝世人要学好,莫学浪子无下梢;光阴似箭催人老[咦],莫把红尘一旦拋。而后接下来把张广才(剧中老生角色)的自报家门,唱,念,全剧一气呵成。
当时我们俩非常惊讶,这么一出多年失传没人演的戏,先生轻车熟路,琅琅上口,起伏跌宕,铿锵有力的唱念下来,使我和大旺大饱眼福,佩服之至……李先生唱罢说:“这出戏前几年我给中国京剧院李舒说过,你们先去找他让他给说说。差不多了再来家我教你,这样能快点”。
拜别了李先生,在大旺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和平门琉璃厂李舒师哥家(李舒也是中戏毕业我们的大师哥),向李舒师哥说明来意。他说:“没问题我给你说,我给师父(指洪春先生)尽义务”。随即在他家给我说戏,李舒师哥非常认真的教我。我至今感念师哥的教诲。回到北京家中自已潜心钻研,反复练习,大约20天后我又去了李洪春先生家。8月酷暑,李洪春先生正在给尚长春,王金璐,何金海,王鸣仲四位先生说戏。洪春先生手持一把大扇子,四位先生站在堂屋,洪春先生用扇子调动他们四位,东,西,南,北四门扯动,边走边做动作甚是精彩。我站在一旁观看,说的什么戏?我到现在也不清楚。洪春先生耐心教授,四位先生认真学习,天气炎热几位先生满头大汗….给四位先生说完戏他们走后,洪春先生又开始教我《扫松下书》。首先我把李舒师哥教我的路数演示了一遍。洪春先生不时叫停,一招一式的给我加工并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唱,念,做,使我受益匪浅。我又演示了两遍,直至先生认可为止。排练后,先生又给我讲:“俩人的戏(两个角色的戏)不好演,首先要把握住张广才(剧中老生角色)的人物特征。张广才为人忠厚,乐于施善,爱憎分明,要通过唱,念,动作表演体现出来。并要与李旺(剧中配角,丑)配合严谨,默契,风趣;才能吸引观众”。先生又说:“回去好好悟悟,不明白,不会的,尽菅来学来问”。对先生的教诲我千恩万謝。拜别先生回到山东戏校,我教授和洪春先生学的《扫松下书》,丰富了教学剧目;受到校领导及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每每回忆起和李洪春先生学戏的经历,我深感这样好的先生真的沒有了,怹那丰富渊博的艺朮知识,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使我没齿难忘。我谨此,衷心的祝愿洪春先生:天堂登高位,福泽后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