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聚焦|从'上钩'到'上桌',区块链助力渔业可持续发展
近期,“CapeArkona号”拖网渔船从毛里求斯启航驶向南大洋捕捞巴塔哥尼亚犬牙鱼(Dissostichuseleginoides)。非比寻常的是,这次捕捞配套的区块链技术可以让消费者仅仅通过扫描条形码,就能知道每条鱼从“上钩”到“上桌”全过程的所有细节。
目前,区块链技术可支持从捕捞者、捕捞船只、捕捞地点、运输船、采购商、集市、零售商等整个流程都可追溯、透明化。此外,由于数字化、去中心化和实时更新的特性,区块链不能被篡改,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可获得。上述两种技术能力与其他技术结合可以减少渔业欺诈、防止过度捕捞和兼捕,如与DNA测试结合能够证明鱼的种类,最大程度上防止出现便宜充贵的“奸商”行为。
另外,区块链作为附加的问责手段,可以实现低成本且透明高效的连续监控。如果采用区块链技术,目前颇受争议的 Marine Stewardship Council(MSC,海洋管理委员会)认证(注:2020年,法国非盈利组织Bloom的一份报告抨击道2009年至2017年间83%的MSC认证渔获量涉及破坏性捕鱼方法)在未来可能会简单得多。
因此,在大众对海鲜可持续性的质疑声中,区块链技术的支持者认为区块链将是实现渔业可持续的重要手段并持续推进其在渔业的应用:2016年,英国区块链初创公司Provenance在黄鳍金枪鱼腰肉和鲣鱼供应链中试行区块链;2018年,新西兰WWF在斐济的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中使用区块链技术;厄瓜多尔的可持续虾合作伙伴关系将养殖虾的数据链接到由IBM食品信托基金运营的区块链平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