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读史之大唐(152):三百多个宰相,他俩凭什么评第一?
第一篇 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152)
戴胄有行政专长,但他还算不上行政方面的头面人物。王珪第一个拿出来表扬的房玄龄、以及房的老搭档杜如晦,才是这方面的代表。
搞历史的同志习惯把他们放一块、称作'房杜’,和军事领域的'李孝恭-李靖’组合一样,算是个黄金搭档。'房杜’组合后来还被光荣地评选为唐代、甚至整个中国历史,第一流的贤相。
唐朝总共三百多宰相。在这帮顶尖人物里能评上第一,本身水平高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还是沾了李世民的光。
光看能力,后面的宰相很多也不差。'房杜’算建国功臣,有文韬武略。但中唐之后藩镇作乱,国家屡屡到覆亡的边缘,有文武之功的宰相也不少。为什么做不到功德圆满呢?主要因为好皇帝太少。
宰相可选的圈子大,以搞自由竞争为主;皇上接班人固定(一般是嫡长子),好坏主要看运气。所以一个朝代多的几十个皇帝,评价高的就那么两三个,顶多三五个。
说看运气还不准确。真正说起来,坏皇帝几乎是必然。不是有个调查吗?说中了彩票巨奖的人大部分不得善终。请问,还有比接班做皇上更大的巨奖吗?经济学上有个术语叫作'资源魔咒’,也是说条件太好反而容易走下坡路。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古希腊人曾经设计要让哲学家做王,咱们老祖宗的方案是让圣人为王,最后发现都是空想。这就是为什么,人类社会的趋势,是从帝制走向共和。
'房杜’这两个人,早年就有点特殊的关联。把他们扯上关系的,是一个叫作高孝基的人。
高孝基名叫高构、字孝基,是隋朝一个知名人士。他有两项特别的本事:一是判案子,二是用干部。隋文帝时有一桩疑难案子,朝廷前后三次组织会审,都审不出个名堂。最后还是他出手写了一段判词,才解决问题。隋文帝把他叫去,当面表扬。说我把你的判决书反复读了几遍,写得实在是好。遣词造句,真叫人想都想不到,简直是文曲星下凡呐!
后面他做了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吏部侍郎)。这个位置是不好干的,按他的性格本来也不太适合。因为他文才好,能说会道、成天爱和人吹牛皮,又天性诙谐喜欢讲笑话,给人的印象就不够稳重。干部部门都是要守口如瓶的人。没想到他在这个位置上干得特别出色,'时为吏部者,多以不称职去官,唯构最有能名,前后典选之官,皆出其下。’前前后后管这块的人,都不如他。他究竟有什么厉害的考察手段不清楚,反正就是看人看得准,上上下下都服气。后来退休了,每次研究干部,部长还要叫人把方案送去,让他把把关。
自然,他考察过的所有干部里,最出名的要算房玄龄和杜如晦。
当时这两人还是小小的后备干部,按规定到中央参加定期考核。高孝基一年也不知道要考核多少干部,见到这两人竟大吃一惊。据有的野史说,他甚至不顾领导身份、主动跑去和两个小年轻握手致敬。为什么有这种出格的举动?看他对两人的评价。
对房玄龄,他说:“我见的人多了,从没见过这样的年轻干部。此人必成大器,可惜我看不到他成就伟业了!”('仆阅人多矣,未见如此郎者。必成伟器,但恨不睹其耸壑凌霄耳!’)对杜如晦,则当面交待:“你有应变之才,将来会成为国之栋梁,一定要好自珍惜。现在先给你派个小官做做,有个地方领工资。”('公有应变之才,当为栋梁之用,愿保崇令德。今欲俯就卑职,为须少禄俸耳。’)
考核完,两人都分到基层当副县长(县尉),不久天下大乱,他们先后投到李世民门下,逐渐成为其核心班底。
房玄龄在李世民团队中的角色,有点象刘邦时代的萧何。萧何一次没请假跑去追韩信,刘邦的感觉叫'如失左右手’。贞观十六年,房玄龄已经连做了十来年宰相,又和李世民结为儿女亲家,感觉自己权势太大,上报告要辞职。李世民不批,说:“你懂得谦让,当然也很好。但我用你习惯了,哪天你不来上班,就跟少了两只手那么难受。你要身体允许,就接着干,用不着搞这些。”('国家久相任使,一朝忽无良相,如失两手。公若筋力不衰,无烦此让。’)
刘邦打下长安,其他人都忙着抢金银珠宝,就萧何跑到中央部委去搜集文件资料,为刘邦团队拿到了全国地理形势、财政户籍、军事部署等重要数据。房玄龄也差不多,李世民一打下洛阳,叫他赶紧去中书、门下省,找找隋朝的中央档案。可惜已经被王世充销毁。但他也不是没事干,还有一样更重要的东西等着他去收集——人才。
'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别人忙着抢财宝,他忙着找人谈话、安排工作。对挖来的人才,平时定期组织个聚会。问问家里有什么困难,大家交交心、联络联络感情。别的人不知道,起码他和杜如晦之间,就曾上演过一出类似'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剧目。
正宗古画《萧何月下追韩信》
当时李渊刚刚打下长安,国家草创急需人才,到处去抽人。李世民手下不少人都上了名单,要被调离。他心里着急,但又没有更好的办法。房玄龄就跟他讲:“抽点人不要紧,但杜如晦这个人,有宰相之才,万万不能让他走。大王您要是想安安心心做个贤王,有没有他无所谓。要想经营大业,非此人不可!”
李世民一听,大惊曰:“尔不言,几失此人矣!”赶紧想办法给他留下。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杜此前并不受重用,房玄龄借这个机会把他推出来,让有才能的人在团队里能发挥更大作用。
其实一个集团、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不是金银财宝,也不是土地粮食、石油矿山这些,而是人才。要不然就解释不通日本、英国这样的国家,也解释不通澳大利亚、巴西这样的国家。
同时,从这上面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李世民有图谋不轨的思想,时间还要提前。你都不甘心做王爷了,那是想要做什么呢?而房玄龄从一开始,就坚定不移地要辅佐李世民为一代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