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是太空中能够看到的唯一地球上的人工建筑?真相扎心了...
来源:看鉴(ID:kanjian6666)
作者:水云初静
“中国的万里长城是能够用肉眼看到的地球上唯一的人工建筑。”
最初这句话是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说的,此后这话就传得地球人都知道了,尤其是我们中国人,这个“唯一”,已经成为我们最引以为荣的骄傲和自豪。
但是很遗憾,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从太空返回后,接受采访说:“在太空中看到了浩瀚宇宙中美丽的地球,但是没有看到我们的长城。”
可能有点遗憾和失望,但杨利伟说的是实话。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太空”高度的最低界限大约在105~110公里,即使是一个直径为10米的圆形物体,人类肉眼能看到它的最远距离也只是36公里。
尽管长城很长,但是它的宽度甚至还不及一条双车道的普通马路宽,想要在太空中看到长城,就好像在千里之外看到了一根头发丝,的确是不可能的。
然而,这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却没能阻止这个谣言在坊间的传颂。因为在我们心中,长城这一座伟大的建筑奇迹,值得被冠上这些无以复加的美名。
那么,长城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存在,能在大众的潜意识里,与月球肩并肩呢?
长城是防御设施吗?
一直以来,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长城是中原王朝为了防止强悍能打的游牧民族南下而设置的前沿防御设施。
但实际上长城的位置并没有止于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上,而是深入游牧区,这岂不是有讨打的嫌疑?
其实先秦时代的北方民族,骑兵虽然已经发展,但远不像后来那样令人生畏。
更重要的是,这些北方民族仍处于分裂状态,非常不稳定。
靠近北方的各国既看中了北方草原的广阔土地,又想把北方的少数民族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充自己的实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于是开始修建长城,表面上是防御,实际是以长城为据点,镇压来犯的戎狄,并且可以直接在长城附近的戎狄中征兵。
依靠长城,中原民族得以拓展了自己的军事力量和国家地盘。
不过后来发现,游牧区不适合农耕作业,价值对中原意义不大,中原民族尝试在游牧区进行耕作失败,也就放弃了靠着长城继续北进扩张的想法。
但在后来秦汉对匈奴的战争中,长城还是发挥了进攻据点的作用。既可以借长城掩护修整、集结兵力,准备发起突然袭击;出击受阻时又可以退回到长城。
蒙恬攻打匈奴就是利用长城来运输储备物资和兵力,以便快速反应,发起进攻。
卫青、霍去病等出击匈奴,均以秦、赵长城为进攻退守的主要据点,将长城看成北伐基地。
被迫投降的李陵也是想孤军诱敌,把匈奴主力引到长城边上,但军中出现叛徒,将李陵是孤军且弹尽粮绝的消息告诉了匈奴,导致李陵兵败投降。
而李陵的爷爷“飞将军”李广几次远征匈奴的出发点雁门、上郡等,也都在长城一线。
因此,长城的作用可不仅仅是防御,而是有实打实的进攻作用的设施。
长城的历史
虽然我们从教科书上学到的“万里长城”指的是明长城,但其实战国时期就开始长城的修建了。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为了“互防”,就把用来传递信息的烽火台连接起来,形成了长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尤其是靠近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秦、赵、燕三国。
后来秦统一中原,废弃了各国的长城,将北边秦赵燕边境的长城连接起来,并且扩修、延长,形成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
后来各个朝代都不同规模的修筑过长城。
汉武帝将匈奴驱逐至漠北以后,修复了秦长城,并且又修建了西起大宛,东至鸭绿江,全长近一万千米的长城。
汉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为孟姜女的故事,我们都以为秦始皇修长城惨无人道,是历届朝代耗费人力物力最多的。
其实隋朝为北拒突厥,两次修筑长城,动用的劳力前所未有,将前代北部和西北部所有的长城连成了一线。
大家都说“唐代无长城”,其实唐代也修过长城,只是规模没有那么大。但唐代却涌现了大量咏长城的诗词。
比如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塞中”;贺知章的“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明长城为区别秦始皇修的万里长城,称边墙。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最近又发现其东到达了鸭绿江畔的辽宁虎山。
其中山海关、嘉峪关、雁门关、居庸关都是著名的关口。
由于所处时代的生产力、技术水平不同,各个朝代时期对长城的需求也略有不同,因此历代修建的长城在构造、建筑方法,和所用材料也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宜。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修筑长城都是用夯土版筑的方式。是用黄土加水、芦苇等填筑在木板搭建的四方“木盒”模子里,凝固之后,拆除木盒,就筑好了一段城墙。
秦长城的修建也延续了这种夯土版筑式,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始皇修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黄河以西就用黄土夯筑,但在阴山山脉修建时,就采用石块垒砌的方式。
孟姜女哭倒的那一大段长城大概都是夯土筑的,才会被眼泪冲垮。
秦长城上最主要的防御体系是烽火台,用于瞭望和传递信息,长城内外设置了许多屏障,后面设置驻兵的屯戍城。
秦始皇时期修建长城的方式和用料成了历代修筑长城遵循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