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新:明丽的江南水乡风俗图

出身寒微的杜荀鹤生活在晚唐,诗以写动荡的时局及百姓遭遇的苦难为人称道,如《山中寡妇》《乱后逢村叟》《题所居村舍》等,感情悲凉,风格沉郁,但《送友游吴越》《送人游吴》却语言浅近温婉,色调鲜亮,描绘出一幅明丽的江南水乡风俗图,唤起了读者的无限神往之情,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笔者以为,这两首诗大约写在同一时期,可视为一组诗。写作背景是友人就要去吴越游历,诗人送别并根据自己的经验,选取江南水乡最具特色的景致,做了简括却充满诗意的描绘,为友人提供最初的印象,从而传递出江南不可抵御的魅力。先看第一首《送友游吴越》: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有园多种橘,无水不生莲。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吴越,吴地与越地,指今苏杭一带,属于典型的江南。这里气候温暖,物产丰饶,河湖纵横,山川秀丽,人文荟萃,历来为人称道,张祜、韦应物都描绘过登上苏州重玄寺阁放眼所见的壮丽景象:“朱阁鳞虚构,环瞻极水乡。青螺蔟山色,白练展湖光。矗户浮云过,斜轩早雁翔。万檐攒肆邸,千叶溢津航。”(张祜《题重玄寺阁八韵》)“时暇陟云构,晨霁澄景光。始见吴都大,十里郁苍苍。山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合沓臻水陆,骈阗会四方。”(韦应物《登重玄寺阁》)楼阁迭起,飞檐凌空,湖光粼粼,千帆隐隐,江通四海,物聚八方,就是张祜、韦应物眼中的江南。

诗的开头两句“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说,由北向南去越地是要经过吴地的,吴越两地本来就是相连的,汉代以后的江南主要指的就是以苏杭为代表的吴越两地,诗人由此点明两地的地理风貌与风俗是相同的。接下来“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两句,诗人选取了吴越两地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橘”“莲”,指代江南植物。橘生地上,莲浮水中;橘果绿,莲花红;二者对比明丽,相映成趣,正是水乡风光的特点。颈联“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由自然转写风俗,重点在于写水乡集镇的繁荣。“夜市”,夜间从事商业活动的市场,是白天集市的继续;逛夜市,是忙碌了一天的人们的消闲之行:“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王建《夜看扬州市》)、“沿溜入阊门,千灯夜市喧”(卢纶《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中孚自仙官入仕》),都是写江南集镇夜市的热闹。“春风寺外船”一句,画面温暖、饶有古风,与元稹的“古寺春余日半斜,竹风萧爽胜人家”(《古寺》)、灵一的“湖南通古寺,来往意无涯”(《酬皇甫冉将赴无锡于云门寺赠别》)、刘商的“扁舟水淼淼,曲岸复长塘。古寺春山上,登楼忆故乡”(《题山寺》)有异曲同工之妙。享誉天下的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就临靠着大运河,河中舟船往来,是属于典型的“春风寺外船”,张继的千古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就是在“寺外船”上获得的。结尾两句“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说江南水乡本已旖旎多姿,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再加上江南“偏重客”的习尚,情意深挚缠绵的让人不忍分离,游人自然是一去经年、乐而忘返了,语带调侃,却有意趣。一个“偏”字,强调了吴越比起其他地方更好客,有更浓的人情味,韦庄所谓“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菩萨蛮》其二)。

诗人描绘了自己曾经欣赏过的江南美景之后,将辽阔的视野收回,聚焦在了江南的历史文化名城——姑苏上来,于是就有了第二首《送人游吴》: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姑苏,今江苏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冲积平原上,濒临烟波浩渺的太湖,境内河流纵横,风光优美,古迹众多,园林曲径通幽,人情和洽,与杭州、扬州、金陵一样,历史上就是东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传统的鱼米之乡、文化名城,深受文人喜爱,唐人多有描写:“花深远岸黄莺闹,雨急春塘白鹭闲。载酒客寻吴苑寺,倚楼僧看洞庭山”(韦庄《题姑苏凌处士庄》)、“水蓼花红稻穗黄,使君兰棹泛回塘。倚风荇藻先开路,迎旆凫鹥尽著行”(罗隐《姑苏城南湖陪曹使君游》)、“风当阊阖庭初静,月在姑苏秋正明。曲尽绿杨涵野渡,管吹青玉动江城”(谭用之《江上闻笛》)。

诗一开头,诗人就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姑苏是水乡,人家多居住在水边。“枕河”,临河,庾信《咏画屏风》之十四:“半城斜出树,长林直枕河。”“尽”字含有完全如此、没有例外之意。“枕”字独绝,本意是指躺着时垫在头下的东西,这里指屋宇都修建在河上,日夜与河相伴。因为河多,所以桥多。“人家尽枕河”是江南水乡独有的景致,也是江南文化的标志:“酒罢河桥晚,帆开烟水深”(李中《送黄秀才》)、“吴苑春风起,河桥酒旆悬”(杜牧《赠沈学士张歌人》)、“河桥酒旆风软,候馆梅花雪娇”(杜牧《代人寄远六言二首》其一)、“飞花落絮满河桥,千里伤心送客遥”(钱起《送孙十尉温县》)、“离别河边绾柳条,千山万水玉人遥。月明记得相寻处,城锁东风十五桥”(张乔《寄维扬故人》)、“湖上,闲望。雨萧萧,烟浦花桥路遥”(温庭筠《河传》其二)。江南的灵秀来自于河、来自于水,来自于河湖映带下的画阁楼台、水榭花亭、岸柳春山、月色星光。不能设想没有河的江南,没有水的江南:“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其二)、“绿波春水湖光满,丹槛连楹碧嶂遥”(李绅《新楼诗二十首》其六),都是水造就的风景,《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说:“'多字句如在画中。转韵贴切,无斧凿痕。一收反振。”今天的旅游胜地“江南六大古镇”——苏州的周庄、同里、甪直,浙江湖州的南浔,嘉兴的乌镇、西塘,都是这样四面环水、因河成镇、依水成街、以街为市的古镇,随处是青石街道、弯弯流水、如虹小桥、绿柳红花掩映下的人家、敞开门就是河的店铺、商家。古镇上家家临水,户户通桥,画船悠悠往来,充满了诗情画意。

接下来的四句是这首诗的中心内容,重点描写姑苏的建筑与商业。诗人殷切地告诉友人在姑苏一定会看到的景致,提醒友人不要忘记了欣赏:“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两句,着眼于姑苏的屋宇、小桥等建筑。“古宫”,犹言古都;“闲地少”,空闲之地少,是说姑苏人口稠密、建筑(包括园林)鳞次栉比;“水港”,水运线上上下旅客、装卸货物的地方,指水乡交通方便、到处有可供人们上下船的码头。生活在江南的俞陛云以自己的親身感受评说这两句诗:“户藏烟浦,家具画船,江南之擅胜也。诗言其烟户之盛,桥港之多。余生长吴趋,诵之如身在鹂坊鹤市间。忆近人句云'屐齿声喧沽酒市,波光红映过桥灯,写江乡景物如绘。作旅行诗者,能掩卷若身临其地,便是佳诗。”(《诗境浅说》)“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两句,着眼于姑苏商业繁荣、生活富足。“绮罗”,五彩华贵的丝织品,是水乡生活富足的象征。历史上的苏州盛产丝绸,有著名的“苏锦”。《新唐书·地理志》记载,江南道与淮南道是唐朝丝绸的主产地。江南道治苏州,苏州盛产丝绸,有苏州丝葛、丝锦、八蚕丝、绯绫,天下闻名。诗人《送人宰吴县》中“草履随船买,绫梭隔岸鸣”的描写,可以与这两句参看。结尾两句“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是诗人自己的推想,说姑苏虽说繁华,但相信客游的友人却不会因此忘记故乡;每当月夜不能入眠、听渔歌四处响起之时,总会触动浓浓的思乡之情。

沈德潜认为,《送人游吴》“古宫”联以下,“写吴中如画”(《唐诗别裁》卷十二)。其实,“如画”是这两首诗的共同特点,使人想到清代宫廷画家徐扬的巨幅画作——《姑苏繁华图卷》(辽宁博物馆藏,2018年8月18日—11月18日展出3个月,笔者曾前往观赏)。这幅风俗画巨作纵36.5厘米、横1241厘米,对当时的姑苏实景做了一一的描绘,起自木渎古镇西北的灵岩山,经内城至虎丘结束。画中有各种职业的人物一万两千多个、各式船四百多只、大小桥梁五十多座,店铺二百多家、房屋两千多栋,由此可以推想历史上姑苏的繁华。杜荀鹤虽未在诗中细数江南无处不在的美景,但由诗人精心描绘带起的交错的河湖,纵横的水网,依河而建的巧夺天工的小桥、楼阁、亭台、曲径、回廊以及响起在其间的吴侬细语、江南丝竹已如在耳目前。诗人以轻灵的笔触,匀润的色彩,描绘出了一幅明丽的江南水乡风俗图,可观可赏,可资浮想,引人神往。

湖上,闲望。雨萧萧。烟浦花桥路遥。谢娘翠蛾愁不销。终朝。梦魂迷晚潮。    荡子天涯归棹远。春已晚。莺语空肠断。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闻郎马嘶。

(温庭筠《河传·湖上》)

(0)

相关推荐

  • 姑苏似天堂,究竟啥模样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民间谚语.依此说法,这两个地方美得可与天堂媲美.苏在先,杭在后,苏州一定更有特色吧.近日陕西霜凌.江西杨怡等文友访苏,我们探讨了一个史学性问题 ...

  • 古诗词日历 | 杜荀鹤《送人游吴》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您到了苏州城就会看见,家家户户都临河而居. 古老吴宫闲地很少:水乡河港上小桥很多. 夜市上热闹非凡卖着菱藕,春船上摇摇晃晃满载着丝绸. 遥想你到了吴地,当月 ...

  • 行走丨龙潭水乡

    这个秋日,闲暇之余,应成都几位诗友的邀请,远郊农舍小聚,彼此开怀畅饮,各自感悟人生,叙谈过往岁月,娓娓道来几年前盛极一时的龙潭水乡. 大家顺着蜿蜒的河道,沿着河岸缓步前行,观赏着水乡几座建筑形式大同小 ...

  • 杨秀琴||流连苏州

    江南名郡数苏杭! 苏州,在我的心里一直是彩色瑰丽的,这是许多年来一直的斑斓梦幻.我常想,如果有可能,我得在这个人间天堂的苏州小住几天,漫漫的去品去赏姑苏古城的千年风姿,去小桥人家做一回水乡之客,去寒山 ...

  • 江苏昆山最南端的古镇,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约90公里,春色如画_腾讯新闻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感谢大家的阅读,喜欢小编 ...

  • 高建新:“润旧益新,词简义赡”

    高建新 在明代文坛上,袁宏道是一位引人注目的作家,这不仅在于他的才情,还在于他的文学主张与别样的人生趣味.袁宏道认为,真正的文学"大都独抒灵性,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中流出,不肯下笔" ...

  • 湖北襄阳获“中央”点名,建有高铁新规划,沿线人民受益!

    湖北襄阳获"中央"点名,建有高铁新规划,沿线人民受益! 听了湖北襄阳,大家知道吗?襄阳是湖北省第二大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和经济发展不仅是省份的领头羊,也是历史性城市,已经有2800多 ...

  • 高建忠:东垣尊古法立新方治腰痛

    李东垣<兰室秘藏·腰痛门>中载有如下一案: 川芎肉桂汤 丁未冬曹通甫自河南来,有役人小翟,露宿寒湿之地,腰痛不能转侧,两胁搐急作痛,已经月余不愈矣.<腰痛论>中说:皆为足太阳. ...

  • 新上海诗词第150期||高建锋个人专辑(五绝集锦)

    编者语: 一架自行车,两个轮,实现了他自由行走的愿望,不敢说走遍世界,但,每一个走过的地方,就是他的世界现长.一把小提琴,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发出声音,完成了自己对世界认知和印象,排除彷徨.一杯酒后, ...

  • 夯实“茄克”核心竞争力,高端新国货谋图百年基业

    3月24日,北京751D·PARK第一车间,历经41年发展的中国服装企业劲霸男装再度登上中国国际时装周的舞台,以史上首个品牌日--"劲霸日",开启品牌未来60年新征程. 此次是由劲 ...

  • 宁建新:难题/儿子想接老爸进城享福,老爸一个问题难倒了高智商的儿!

    难  题 宁建新 自从母亲去世后,年过八十的老父亲一个人独居在乡下,这成了在县城有房有车的大亮小亮兄弟的心病.过年之前,哥俩商量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把老父亲接到县城居住,一来让老人享享天伦之乐,二来也好 ...

  • 【新提醒】高建忠治疗咳嗽经验

    写在前面的: 中医需要传道,中医临床需要传道.这部分内容是**们听讲时的部分笔录,既不规范,也不全面,只是一个医生在临床中说中医,说中医临床.一叶知秋,知一病可及诸病.(高建忠) 以下文字均为高建忠老 ...

  • 【新提醒】访高建忠老师(中医药***专访)

    采访实录: 我们在下午5点半左右来到了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当时高老师已经完成了工作并给实习的学生讲解当天的病例.我们进入诊室表明来意,高老师欣然接受了采访,并十分谦虚地说"自己没什么可说, ...

  • 山雨先生对高建民老师固新文明印迹考察的史学解读

    "独轮车印"与槽碾碾轮的发明 --解读高建民老师的"独轮车印" 笔者在"独钓君"公众号[涉县周边游]发表文化散文<大槽碾>.高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