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吃2果疏肝、仲春吃2根补肝、晚春吃2菜平肝!隔三岔五吃一次,肝养好癌不扰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咱养生人来说,春季养生是万万不能缺的。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肝属木,与春相应,因而春季养生重在养肝。

该怎么养呢?饮食调理便是一个绝佳选择。

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萧焕明副主任医师指出:

春天阳气逐渐生发,人体的肝气也在升发,此时既要助力阳气的升发,又要防止升发太过,所以应该选择平补、清补的饮食。

然而,生活中对肝友好的平补、清补食物种类繁多、口感各异,具体该怎么选呢?

其实,按照不同的时间节点,比如早春、仲春、暮春来选择相应的食物,再合适不过。

早春疏肝,吃“2果”

早春时节(2月初至3月初)乍暖还寒,天气阴晴不定,连带着整个人都打不起精神。

究其原因,这往往和肝气不畅有关。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喜调达而恶抑郁。

若肝气不舒畅、情绪抑郁,皆可以引起肝郁气滞,进而影响气血的运行,人体就容易出现失眠、消化不良、胸闷等症状。

此时,吃一些佛手、金桔等气味芳香的水果,有助于疏肝理气。

佛手

佛手即佛手柑,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水果。它作为药用时,功在疏肝理气 。

中医认为,佛手味辛、苦、酸,性温,能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

所以,如果出现胸闷气胀、肝胃气痛、消化不良、呕吐、痰饮咳喘等症时,可以试试吃佛手。

现代药理学研究还发现,佛手柑的挥发油,可用于治疗忧郁和焦虑。这与中医所说的佛手可疏肝理气、调节情志不谋而合。

佛手可观、可嗅,也可入膳、入药。下面推荐一个食疗方:

佛手粳米粥

材料:佛手15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水适量。

做法:佛手煎汤,去渣取汁,再入粳米煮粥至熟,加入少许冰糖再沸后即可。

功效:此粥可辅助治疗老年胃弱、胸闷气滞、食欲不振及嗳气呕吐。

金桔

金桔气味清新、口味酸甜、营养丰富,有疏肝理气之效。

《中华本草》还载其“辛、甘,性温,归肺经”,能“理气解郁,消食化痰,醒酒”,用于“胸闷郁结、脘腹痞胀、食滞纳呆、咳嗽痰多”。

金桔可直接鲜食,也可腌渍成糖渍金桔、制作果酱、冲泡花果茶等。

仲春补肝,吃“2根”

仲春时节(3月初至4月初)阳气升发,肝气旺盛。若阳气升发过度,肝气克脾,极易损伤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壮,其它脏腑功能才有保障。

中医典籍《千金要方》也载道,春季饮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所谓省酸增甘,即少吃点酸味食物,多吃点甘味食物。之所以这么推荐,是因为:

春季本是肝旺之时,如果吃太多酸味食物,会导致肝气收敛太过、肝火偏亢,从而影响肝气生发、筋脉畅达,并损伤脾胃。

相反,如果多吃点能入脾养胃、滋补和中的甘味食物,不但有助于气血生化,从而保护肝脏功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因“肝苦急”所致的急躁易怒、脉络拘急、不畅等。

综合来看,仲春时节吃一些芋头、淮山等时令蔬菜,最为滋养脾胃、益气护肝。

芋头、淮山应该不用小编介绍了吧,大家速速安排就好啦!

暮春平肝,吃“2菜”

暮春时节(也称晚春,4月中下旬至5月初)阳气升发过旺,很容易引动肝火。再加上此时为多雨时节,气候潮湿,便容易产生湿热。

自此,养生的重点要放在“平肝气、养肝阴、祛湿热”上。

在饮食方面,我们也要知道变通,应以平肝柔肝、健脾祛湿为主

此时食用一些荠菜、小白菜等性平的蔬菜,是应时之选。同时,也可以隔三岔五食用一些薏米、扁豆等祛湿良品。

小编在这着重推荐既能平肝、又能祛湿的荠菜给大家~

荠菜

中医认为,荠菜味甘性平,有平肝明目、利尿除湿、健脾益胃、利水消肿、凉血止血、消食化积等功能。

从现代营养学角度来说,荠菜富含纤维素、多种维生素以及钙、铁、磷、钾等矿物质,营养价值相当高。

值得一提的是,荠菜富含膳食纤维,常吃可促进胃肠蠕动、防治便秘并减少胆固醇吸收。

此外,它属于高度碱性食物,因此,胃酸分泌过多的人群适当食用可以中和胃酸。

注意:荠菜属于光敏性食物,吃了以后要注意防晒。

荠菜可以做馅、凉拌、煮面、做汤、调羹等。下面推荐一个荠菜食疗方:

荠菜豆腐羹

材料:荠菜150克,嫩豆腐250克,胡萝卜25克,青笋25克,香菇25克,姜末、葱花、花生油、鲜汤、湿淀粉适量,盐、麻油少许。

做法:所有食材清洗干净,豆腐、胡萝卜、青笋、香菇切丁,荠菜、葱、姜切成细末;锅内加油烧至七成热时,将以上食材一起下锅,烹入鲜汤煮7分钟,加适量盐翻炒均匀后,用湿淀粉勾稀芡,淋上麻油即成。

功效:这款素羹清淡但不失鲜香,有平肝明目、祛湿消肿等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