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就没有出路了吗?把它当成起点,而不是终点
我叫莫林。我今年19岁。和女朋友一样,我也是大专生。
我成功地骗了除了我爸妈以外的所有人。我告诉他们我是本科生,但实际上我是本科院校的专科生。我这么说的原因是我必须被提升到大学。我担心将来找不到工作。毕竟我的学历暂时在这里。
现在我很努力,大一就考了四级。当我第一次来到这所学校时,许多学生发誓要成为他们现在的样子。但是到现在,一年过去了,每天出现在图书馆的只有我一个人。一年了,我还是坚持早起,这和我们宿舍格格不入。因为这个原因,他们还是恨我。
他们说:“学历低没关系,只要我们有能力。”。
我想,无论你在哪里,你都必须确定自己想要什么。对于这个时代,我不知道我的想法是对是错,但目前,我真的在努力做我自己。
大学生,将来出去打工,真的没有出路吗?
莫林是我一个小亲戚的男朋友。他们都在北京读大专。两个外地的年轻人真的很想留在北京发展,但是他们心里有一种强烈的焦虑和自卑感。北京有那么多985、211大学生。作为一名大专生,即使是“北漂”,估计也是最低的“北漂”。
我和他谈过,但我事先声明,世界上没有“灵丹妙药”可以保证我的成功。我所有的建议最多只能提高成功率,要以行动为基础。
同时,这应该是相互交流和探讨,所以我们重点关注“专科生,以后真的没有出路出去打工吗?”,进行了三个子主题交流:
话题一:你现在觉得自己怎么样?
话题二:职场各方如何看待你的大学生?
话题三:换位思考,从结尾开始,我们大学生应该怎么做?将来做一个好工人。
你现在觉得自己怎么样?
我没有学历,但是我还有能力,这也是一条路,对吧?
很多人都在找工作面试。为了赢得机会,他们常说“我没有学历,但我有能力”。仿佛这已经成了一个道理,仿佛你没有学历,你就有能力!其实这句话本身并不是绝对错误的。
然而,从概念和内涵的角度来看,很难衡量和比较教育和能力的重要性。
学历的含义在我们的思维意识中很明确:大专还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985还是211。但说到能力,往往是空洞、模糊、笼统的词汇,很难给它一个具体明确的定义,不仅包括学习能力,还包括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专业技能、领导技能、沟通技能、管理技能等)。).莫林和我说:教育,我很容易判断。但是对于你的能力,如果我没有和你合作超过3个月,我无法判断你的能力。这是其中之一。
第二,职场上,能力是别人定义的,不是自己定义的。能力有场景有背景。因为职场是一个注重个人价值输出的场景。如果你的能力对上级和公司没有实际贡献,从他们的角度来看,你的能力基本等于零。
莫林还是一个大学生,所以我们讲了一些典型的大学生自我意识。一般持有“我没有学历,但我很有能力”理论的大学生有三种:
盲目类比者通常不注重学习,喜欢效仿李寿夫或比尔盖茨。李寿夫不是也小学毕业了吗?做首富还是这样,这是一种雕舟求剑的观点,用静止的眼光看事物的发展变化。李寿夫在北大演讲时说:“你和我们处在一个不同的时代。如果你没有知识,盲目创业,你会受到血的打击,有知识的人会用小小的努力来回报。”比尔盖茨上了哈佛大学,父母都是大律师和医生,家里很有钱。
梦想家:我们都喜欢看电影和看书。比如进入某公司后,一个家境贫寒的无名小卒受到老板赏识,提拔喜欢他,把女儿许配给他。
即使我们能在现实生活中相遇,那也是中彩票的概率。现代企业管理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惠普公司大中华区总裁说:“一个连学习都学不好的人,怎么能让我相信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呢?我们的就业政策是从学历高的人中挑选能力最强的”。
学校里的一些“风云人物”,学生会里的一些学生,社区里都能混得很好,而且他们也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他们认为当他们走出去走向社会的时候,也会得到相应的职位。他们认为领导能力就是组织人喝酒、联络感情,用成年人的口吻认真说话,从而创造人格魅力、亲和力和服从性,但他们往往会误导自己。
归根结底,教育是显性的,能力是隐性的。有些能力需要通过时间在我的工作中发现和体验,而有些能力是天生的,没有办法弥补。然而,通过主观努力和努力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是可能的。
幸运的是,在图书馆和教室里,仍然有一些像莫林这样的专科生在学校里迎头赶上。他们试图从一群“现在快乐的学生”中脱颖而出,他们想继续学习,考上本科。或者尝试依靠职业资格证书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起步打下基础。
谈完这个话题,我向莫林总结了关于大学生“学历和能力”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要你能把大学经历当成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那么你自然会认识到这个问题。
因此,我们的第二个话题是:以大学经历为出发点,他们对我们的大学生有什么看法?
他们将来对你有什么看法?
同理心,从结尾开始,从职场的多个角度对学历和能力的现实看法。
当我们大专生进入职场,就像演员走上舞台。在舞台上,有很多聚光灯,将聚焦我们所有人。如果我们没有经验,是新演员,我们会被这些聚光灯照得眼花缭乱,什么也看不见,惊慌失措。
所以要换位思考,从一个角度分析到另一个角度,主要是从三个角度:人力资源角度、领导角度、公司角度。
1.从HR的角度来看:学历是一个大公司、好公司的敲门砖。
今年招聘新员工时,故宫规定申请人必须是名校硕士以上学历,最终报名的4万人中只有1.7万人参加了考试;华为2019年招聘的8名博士生,最低年薪89.6万元,最高年薪201万元。
大公司、大平台的资质一定是门槛。一些大公司只接受第一学历211和985的毕业生,而一些大型外资公司只需要国内前几所大学的毕业生。如果你在教育方面没有达到标准,你就根本没有机会展示你的能力。国内也有一些大公司特别注重第一学历和所学专业,不符合要求的申请者一律排除在外。
教育是敲门砖,意味着你是否有机会。
2.从上级的角度来说:用你的人在乎用的好,看重能力。
任何公司用人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盈利和创造价值。如果你没有能力,即使你受过良好的教育,你仍然无法在公司立足。
朋友的孩子毕业于国内一所名校,进入了一家大公司,晋升到了分公司下面的经理岗位。应该说他相处得很好。但是到了分公司中层岗位后,能力不足的问题就体现出来了,同时上级的表现也大打折扣,上级极度不满,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最后被降为副经理。我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所以我不得不辞职离开。
能力是一把锤子。对于使用它的人来说,它简单易用,这意味着你是否开发过。
3.从公司的角度来说:平衡好学历和能力,既要好用又要美观。
好的公司一般都是大公司,比如外企、上市公司。当我们查看一些上市公司关于自身人力资源的信息和资料时,我们会发现这种现象:
上市公司普遍非常重视团队成员的学历。研究生和名牌大学本科生一般是部门领导分配到单位时的重点培养对象,而80%的专科生被分配为“杂工”,工资待遇也存在差异。同时,这些公司使用一些管理系统来保证员工能力的长期发展,例如有管理线的晋升系统和有技术线的晋升系统。阿里巴巴有一个P系统的技术序列,从专家-资深专家-资深专家-研究员等等,就像一个金字塔,一步步提升。其主要设计原则是确保员工的能力不受管理制度或初始教育的限制。
学历,从公司的角度来说,代表着职业的上限和天花板。
通过对这个话题的讨论,我和莫林达成了以下共识:
1、教育是敲门砖,关键是要弥补缺点,不要失去机会,至少能爬上门槛。
2.能力是一把铁锤。要想在职场生存,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强、更轻、更实用,这样才能得到上级和公司的认可,这代表着发展。
3.最后,我们大学生现在应该做什么?围绕上述两个共识,应该制定一套行动计划,并从现在开始采取行动。
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弥补学历的不足,加强能力基础,注重社会实践。
学士学位是社会共识的重要门槛,努力实现它。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企业在招聘员工时,肯定会采用一种经济的、工具性的过滤方案。本科文凭往往是一个好企业、好职位的敲门砖。企业不是慈善组织,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既然法律没有规定,要求企业“只看学历不看能力”就没有实际意义。因此,我们应该接受这个事实,如果可能的话,尽最大努力升级到更高的学校。
莫林其实是有这种意识的,所以一进学校,他就努力学习,努力争取在校期间升入大学。
当然,如果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已经在工作了,成年人也有提升学历的途径:自学、升学考试、网络教育、电大。这四种方式都是国家认可的,可以用来找工作,升职加薪,看你适合哪一种。
第二,把你的大学经历作为职场的起点,提升你的能力基础和职业习惯。
奥美互动全球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在《远见,如何规划职业生涯三大阶段》中表示:
职业生涯由三个主要阶段组成,每个阶段大约持续15年。第一阶段是一个强有力的开始。你的专业努力一定比挖掘和装备自己迎接前方漫长的道路更重要。你的学习曲线比你的职位更重要。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为我们的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建立良好的早期习惯。
他还提出了职场燃料的概念,一个成功的、可持续的职业是由职场燃料驱动的。一个聪明的职场策略应该是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积累和更新职场燃料,同时明智地使用它们。工作场所有三种燃料:
可迁移技能:可迁移技能是你在职业生涯中获得并拥有的各种基本能力。比如:解决问题的能力、说服沟通能力、完成任务的能力、帮助和求助的能力等等。
有意义的经历:有意义的经历相结合,可以让你在职业生涯中既成为复合型人才,又成为稳健型人才。尝试不同的事情,在不同的环节尝试不同的做事方式,可以创造出更强的决策能力。
持久的关系:持久的关系可能是最有效、最持久的职场燃料,包括你职业生涯中与你相关的品牌和人。它们共同组成了你的职业生态系统。
根据莫林与我的交流,他确定了以下四个具体的行动目标,并为职场早期的四个“燃料”而奋斗:
1.学历证明: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学习是我的主要行动。目标明确,学校毕业后第一时间晋升本科。行为结构化,考试目标按照时间线分解排列。
2.专业证书:根据莫林的专业和个人未来的职业想法,获得教师资格证将是莫林在学校的二级目标。同时,通过教师资格证的通过过程,对职场中的专业能力有了初步的了解。
3.沟通能力:莫林决定加入学校的辩论俱乐部。辩论赛似乎是一种互相针对的对话。事实上,我对莫林说:这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沟通技巧。通过学习和练习辩论技巧,你会熟悉语言的内在逻辑。而逻辑是沟通的基础。
4.情商能力:尽量不要从事无意义的社交活动,而是有针对性地从事有意义的社交活动。比如利用这个机会和女朋友一起吃饭,讨论几个话题。这是一次“有意义的经历”,也是未来可能发生的“持久关系”。
第三,关注社会实践,了解职业的宽度,最终细分自己的职业领域。
最后,我和莫林谈到了职业轰动人物李佳琪。
他原本是一所普通大学的本科生。他职业生涯刚开始的时候很普通,是一个普通商场的化妆品导购。然而,他细分了自己的专业领域,专注于销售口红。经过几年的工作,我们在这个细分领域形成了很强的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搬到网上后,18年双11,李佳琪和马云PK直播卖口红,5分钟卖了1.5万支。在杀死马云的同时,至今没有人能打破这个记录。
鉴于莫林现在实际上并没有参加工作,他决定在假期参加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首先要了解他未来的职业宽度。最终,从他进入职场的那一刻起,他就会专注于自己的小众领域并取得突破。标签
大学生,以后真的没有出路了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认清学历和能力的关系:
教育是决定你职业发展机会的敲门砖。
能力是一把铁锤,决定了一个人未来职业发展的耐力。
教育能力就是力量。决定自己的天花板和天花板。
对于所有的准备工作,我们需要在职场初期准备一些职场燃料。比如学历证书、资格证书、有意义的经历、可转移的能力和持久的关系。